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 麻醉科 北京市 101300
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耳鼻喉科手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对手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进行咽喉部手术的患儿20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n=100)和舒芬太尼组(S组,n=100)。R组以瑞芬太尼2μg/kg快速诱导,以6μg/(kg·h)术中维持,S组以舒芬太尼0.3μg/kg快速诱导,以瑞芬太尼6μg/(kg·h)术中维持,术毕前5 min停药。分别观察两组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患儿镇痛和镇静程度。结果: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拔管后5 min时S组平均动脉压(MAP)较基础值无显著性差异;R组 MAP较基础值明显增高(P<0.05)。S组患儿术后Ramsay评分较适宜,VAS评分较低。结论:两组药物均能较好地用于小儿咽喉部手术,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在提高术后麻醉恢复质量上和手术安全性上更有优势。
关键词: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咽喉部手术
随着科技进步,内窥镜的发展,小儿鼾症诊断更加明确,腺样体肥大更加清晰,故需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进行。此类手术手术部位在咽喉部,因此从安全角度要求麻醉诱导迅速、麻醉苏醒迅速而平稳,无躁动和呼吸抑制。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均是新型阿片受体激动剂,本文拟探讨两药在小儿耳鼻喉科手术麻醉的应用。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择期进行咽喉部手术的患儿20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n=100)和舒芬太尼组(S组,n=100)。小儿年龄在3-8岁之间,平均年龄4.5±1.2岁,男女比例6:4,ASA评级均在1级,无气管插管麻醉禁忌症。
1.2方法:患儿入室后常规开通静脉通路,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气管导管选择异型带套囊气管导管,导管内径根据患儿年龄/4+4.0;并常规备大小0.5号气管导管各1根。R组以瑞芬太尼2μg/kg、丙泊酚3mg/kg,爱可松0.5mg/kg快速诱导,S组以舒芬太尼0.3μg/kg、丙泊酚3mg/kg,爱可松0.5mg/kg快速诱导,插管成功后,转为机控IPPV,常规监测呼气末CO2,并调节好各种呼吸参数。两组均以丙泊酚以3mg/kg/h,瑞芬太尼6μg/(kg·h)术中维持,根据麻醉深浅及手术步骤进行调整,术毕前5 min停药,待患儿有自主呼吸,能睁开眼,呼吸参数达到拔管要求后,拔除气管导管,观察10分钟以上,在脱氧情况下,脉搏血氧饱和度在98%以上,安全返回病房。
1.3监测及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以下各时点两组患儿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情况:入手术室后静卧5 min基础值(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T2)、插管后30 min(T3)、拔管后5 min(T4)。观察术后30min内躁动情况。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t检验,比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和手术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两组患儿在各时期MAP和HR的变化中,在拔管后5 min有明显不同,S组MAP更高而HR相对较慢,见表1.
2.3术后情况:S组患儿没有出现烦躁和哭闹情况,R组患儿有15例出现术后躁动和哭闹情况,给予适当镇痛后好转。
3讨论
耳鼻喉科咽喉部手术刺激均较强,如放置开口器、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等,术中需要良好的麻醉效果,否则将直接影响患儿的血液动力学改变,术后疼痛剧烈,会引起患儿躁动,导致口咽部充血、水肿及术野渗血,易造成呼吸道梗阻。另外,如果全麻苏醒时间延长,意识不能及时恢复,不能及时排除口咽部分泌物,也会加重呼吸道梗阻,加大术后的风险。因此,对于小儿咽喉部手术必须做到提供足够的镇静和镇痛,保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毕能够尽快苏醒,以提高手术麻醉的安全性。
舒芬太尼是芬太尼N-4噻芬基衍生物,是一种高选择性u-受体激动剂,亲脂性比芬太尼更强,约为芬太尼的2倍,更易透过血脑屏障[1],其与u受体的亲和力强度是芬太尼的7~10倍[2],镇痛效价是芬太尼的5~10倍[3],作用时间约为芬太尼的2倍[4],是目前芬太尼家族中镇痛作用最强的人工合成类阿片药。有文献报道,应用舒芬太尼术后苏醒快,呼吸恢复较好,而镇痛和镇静效果仍保留,可使拔管后镇痛和镇静充分[5]。瑞芬太尼为芬太尼类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在人体内1分钟左右迅速达到血-脑平衡,在组织和血液中被迅速水解,故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与其它芬太尼类似物明显不同。单独应用瑞芬太尼诱导和术中维持,可以做到诱导和苏醒迅速,但由于瑞芬太尼作用时间短,不能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很容易引起术后躁动等并发症,本研究中瑞芬组术后躁动发生率高正说明这点。而采用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维持,既可以发挥舒芬太尼的强效镇痛和镇痛时间长的优点、又可以发挥瑞芬太尼清醒迅速的特点,使病人术中术后平稳。本研究中S组患儿术后血流动力学数据稳定,清醒合作,说明在麻醉恢复期舒芬太尼依然有较强的镇痛和镇静作用,同时患儿呼吸道保护性反射存在,无呼吸抑制发生,均平稳度过术后恢复期,此机制可能与舒芬太尼对μ1受体比μ2受体兴奋性强有关[6]。
总之,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可为全麻患儿提供良好的镇痛和镇静,能迅速苏醒,苏醒期平稳,从而提高患儿围术期安全性。
参考文献:
[1]MILLER R D.Anesthesia[M].5th ed.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15.
[2]田丽华.等效量舒芬太尼和芬太尼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5):36-37.
[3]张益国,姜蕴晖,魏海滨,李晓强.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骨科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1)145-146.
[4]石海霞,胡雅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妇科开腹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195-196.
[5]舒芬太尼多中心研讨小组.舒芬太尼多中心研讨会纪要[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11):26.
[6] Bailey PL.Sufentail produces shorter lasting respiratory depression and longer lasting analgesia than equipotent doses of fentanyl in human voluteers[J].Anesthesiology,1986,65(3):493.
论文作者:王爱军,周作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
标签:芬太尼论文; 术后论文; 患儿论文; 手术论文; 诱导论文; 受体论文; 气管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