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共产党宣言论文

“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共产党宣言论文

《共产党宣言》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产党宣言论文,基本原则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12;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519(2008)04-0128-05

在深入学习、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精神的时刻,我们迎来了世界共产党人的第一个政治宣言——《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针对新的实际,回顾和研究《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历史,不断地从对历史认识的反思中获取启迪,增长智慧,有助于我们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一、既要坚信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历史总趋势,更要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

《共产党宣言》以彻底的唯物辩证法理论阐明了共产党人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同其他政治力量的根本不同:“共产党人同其他……政党不同的地方……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1] 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回顾、审视从1848年到2008年160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沧桑,可以明确这样一个根本点,那就是《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共产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历史大趋势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正是这样,针对苏联和东欧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剧变、国际资本主义居于某种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人们的各种议论,邓小平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2]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这就从根本上阐明了党的十七大报告与《共产党宣言》是一脉相承的[3]。同时,中国共产党人是《共产党宣言》基本原则的忠诚实践者,能够不断针对新的实际,为共产主义伟业添砖加瓦、长期奋斗。

中国共产党人坚信《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共产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历史大趋势的根本结论,就在于共产党人能始终高扬唯物史观的旗帜并与时俱进地不断再认识:

——不仅从《共产党宣言》这个鸿篇巨制中了解了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更是学习把握他们的方法论,对《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资本主义发展史进行不懈的追踪研究。透过资本主义历史和现实不可解决的根本矛盾看到社会主义取而代之的必然性,我们不仅从20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的不断改良中看到它们为走出困境而向社会主义的学习借鉴,更是从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中看到,尽管资本主义在不断改良中还在发展着并且具有对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拥有的经济、科技、军事等等方面的优势,而更认识到“如果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资本主义制度,它们的经济文化肯定还会有更大的进步”[4]。

——不仅从《共产党宣言》这个鸿篇巨制中了解了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对取代资本主义的新社会产生必然性的分析,而且学习把握他们的方法论,认真分析《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特别是十月革命以后社会主义已然有过的优于资本主义的成功实践,以及社会主义实践历史中违背历史发展总趋势因而不成功的实践的反面教训,从而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按历史发展趋势办事。

——不仅从《共产党宣言》这个鸿篇巨制中了解了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对取代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基本特征的分析,而且学习把握他们的方法论,认真分析、比较、研究我们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后的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强国富民的成就,更加深信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5]。

自从我们走上改革开放之路以来,一些人由于对历史知识特别是对唯物史观的无知和浅薄,被一些现实问题迷住了视野。例如,由于社会主义实践中借鉴了资本主义进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符合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一系列文明成果,由于资本主义还拥有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科技、军事强势等,从而否定、淡忘甚至怀疑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目标。对此,我们必须强化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坚定信念。

坚定信念,说到底就是尊重规律、敬畏规律、按规律办事,绝不能同规律作对。为此,就要不断地认识规律,不断地针对新的实际来矫正我们在认识规律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鲜明地提出,要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我们事业的大方向之所以已经确定无疑,就在于这个大方向经历了历史的反复检验,今后我们也还需要针对新的实际所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再认识,使这样的认识更清晰、更坚定。而现实推进的具体道路中的许多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索,特别是不能把《共产党宣言》后人编写的某些教科书中所概括的条条框框作为万古不变的根据,也不能把从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实践进程中某一项具体实现形式的探索僵化或泛化为“社会主义特征”,当作马克思主义的正宗。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党在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思想地位时要强调:“不能从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不能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下的某些错误论点出发。”[6] 回顾《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年来的历史争论,特别是回顾20世纪60年代那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论战,想一想那场争论的当事人邓小平作出的评语:“回过头来看,双方都讲了许多空话,”[7] 我们应当有所启迪。

二、理性地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文明

认真研读《共产党宣言》可以看出,它所强调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的科学批判基础之上的,符合历史发展进步的要求。《共产党宣言》以唯物史观认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而共产党人之所以要用新的非资本主义的制度取代之,则完全是或仅仅是因为资本主义“这种关系已经在阻碍而不是在促进生产了”,在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8]。

正因为如此,《共产党宣言》认定,废除了资本主义制度后建立起来的新社会,从根本上来看应当是:

——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经建立就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在经济上,需要“变革全部生产方式”,“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在政治上,要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而在发展进程中将进而使“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

——在社会意识上,“旧思想的瓦解是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的”,“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而所有的变化最终必然导致这样目标的实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经济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

这一系列的变化,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就是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10]。这样的社会必然是: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已达到的人类文明在新制度下得到更好的发挥;使人类文明进程中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约束而产生的弊端减少到尽可能低的程度。这是彻底的辩证法。而在《共产党宣言》之后,人们对其有过各种诠释,从十月革命以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更有对《共产党宣言》所确定原则的具体实现形式的许多探索。在这些诠释和探索中,出现过许多往往从“优于”或“高于”的愿望出发,却走到了“对着干”的窘境,陷入了“凡是资本主义搞过的,我们就要反对,就要扫除”的思维定式。这就不是理性地对待资本主义。中国在这个方面曾吃过亏。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宽广的世界视野和历史眼光总结经验教训,不是把主要精力用于个别人责任的追究上,而是从清醒地分析国情入手,认识到:现实的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形象地说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事实上不够格”,“就是不发达的阶段”[11]。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摆脱不发达,实现发达。而从不发达到发达的进程中,根本上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旗帜下,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现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建设工业文明的任务,于是研究和借鉴资本主义时代所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就成为更为突出的重要问题。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之后,更加致力于细致入微地解剖资本主义,形成了传世的《资本论》。他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这样写道:“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因此,“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由农业文明走到工业文明,是迄今历史材料反复证明“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对于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国,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致力于“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12]。也正是这样,邓小平在反思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3]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姓“资”姓“社”问题一直争论不断。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对此作了小结。他说:“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4]

历史已进入21世纪,在《共产党宣言》问世160周年之际,我们要以开阔的历史视野尊重和敬畏文明,使人类文明成果更好地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使人类文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已达到的成果,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更好地发挥作用;使人类文明进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的弊端,依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使之减少到尽可能低的程度。这才是真正地忠诚于《共产党宣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建成“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而由于现实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要在社会主义旗帜下建设成功工业化这个历史必由之路。这就要做到:凡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已经做过的而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要求、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事,我们都要努力去做,并且要做得更好,而决不要陷入“左”的“凡是资本主义干过的,我们就不能干,就要退避三舍”的泥潭中去;凡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已经出现的弊端乃至灾难,我们都要研究,不仅要看到其与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的不可避免性,而且要看到其与社会化、现代化、全球化进程相联系的不可避免性,从而作出有预见性的防范和降解。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把精力用在全面了解资本主义“干过的”、“有过的”,研究哪些是需要我们做得更好的,哪些是尽管难以避免却可以努力使之减少的……在这样的进程中,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的一句批驳德国庸人的话很值得我们三思。马克思说:“工业较发达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我们一些同志往往以为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许多弊端就不会在我们的工业化进程中出现,而一旦出现,就埋怨多多,常常发出“本来不该发生”之类的感叹。而唯物辩证法则认为:“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国家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马克思在谈到当时较英国处于不发达状态的德国某些庸人沾沾自喜地以为德国不会出现英国类似情况的时候,以不无戏谑的口吻说道:“我就要大声地对他说: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同资本主义国家共处于一个世界的条件下进行的。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出现过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包围、干涉、颠覆、策划和平演变等等,这使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阶级斗争的弦绷得很紧,和资本主义国家对着干的心态上升也就在某种情理之中。而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处于不发达状态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研究资本主义,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走过的路,力求比它们干得更好、干得更快的历史任务就突出地提上日程。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敏锐地把握了这个题目大做文章,这就有了社会主义中国持续发展的辉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共产党宣言》的忠诚继承和创新发展还表现在对世情的深刻认识基础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学习借鉴资本主义文明的成果,而且可以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等来为更好更快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改革开放的决策和根据就在于此。进入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鲜明地提出了与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们将继续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这是对《共产党宣言》理性认识资本主义文明思想的进一步拓展和创造,更是对形而上学“到处对着干”思维的革命性纠正,也超越了马克思主义先辈的“妥协”等等思维而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在理性地对待资本主义文明的问题上,历史上“对着干”的经验教训不能忘记,但也不能由一个倾向走到另一个倾向:对资本主义亦步亦趋,对资本主义的弯路教训不记取,对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弊端不警惕。而是要研究资本主义,想办法“高于”或“优于”资本主义。

三、把工夫花在寻找和把握结合点上

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按其固有的内在规律运行的漫长过程。这样的进程在马克思主义问世之前是自发的,并使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共产党宣言》开天辟地的意义在于:它既揭示和论证了不可逆转的历史总趋势的根本规律性,但是,也决不做规律的奴隶,而是要努力认识和把握规律来为人民谋利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历史性的变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共产党人是实践家,不仅要认识世界,更要致力于改造世界,并以主要精力来研究和实现走向大目标应经历的途径特别是应采取的步骤。共产党人不是要坐而论道,侈谈历史总趋势,而是要致力于研究和把握其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展开。正是这样,《共产党宣言》在坚持共产主义大方向的同时,就以很大的篇幅谈论了近期共产主义者应当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共产党宣言》强调:“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16] 同时,还规划了“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之后作为当务之急必须而且能够采取的一系列具体措施。所以,《共产党宣言》在揭示总趋势的同时,以极大的注意力来研究和强调:实现历史发展总趋势必须有共产党的领导,需要共产党人自觉地带领群众牢牢地把握社会主义命运的主动权。

《共产党宣言》之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进一步阐述了新的社会形态产生的条件。他说:“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17] 20世纪由十月革命开始的社会主义从理论付诸实践的历史表明:检验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性能否最好地表现的智慧和能力就在于,能否对“解决它的物质条件……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的综合地、系统地认识和把握上。而惟有认识和把握特定条件下的具体方位,并据此而制定实施特定阶段既正确及时又具体可行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能恰当有度地自如进退,才能拥有成功和辉煌。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都在努力地做并且卓有成效。这就有了列宁的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的伟大探索,有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探索,有了邓小平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也就有了当今中国共产党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探索……彻底的唯物主义是无所畏惧的。我们既要心平气和、理直气壮地讲我们已经做到过的“过五关”,也不应讳言曾经有过的“走麦城”。列宁的“军事共产主义”、毛泽东的晚年错误,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而对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研究,为的是也仅仅是要在历史选择的进程中更清醒地把握主动权。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就不断提醒党和人民要接受多年来多次犯“急性病”的经验教训。也正是这样,近几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准备克服一切可以预见甚至难以预见的艰难险阻。

清醒地研究并冷静地从自己所处的现实出发,制定符合现阶段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愿望,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向完全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目标前进的具体纲领,这既是社会主义历史进程提出的要求,又是20世纪开始社会主义实践以来有所解决而又没有很好解决的课题。这是社会主义实践出现重大曲折的根本症结所在,是人们已经着手研究而且应当进一步研究的重大课题。归根结底,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开创性的、探索性的事业。共产党人固然可以依靠唯物辩证法有着比众人高出一筹的远见卓识,但由于事物矛盾展开的过程性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也就存在着认识和把握上出现“过”和“不及”的可能性。自觉性如果是不科学的,那么,可能带来的损害甚至会超过自发性带来的灾难。从《共产党宣言》的作者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者,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共产党人从来都没有认为自己的认识从一开始就是百分之百正确的,相反,都是在实践中依据再认识来不断地进行矫正和提高的。我们的历史责任就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尽可能全面而深入细致的认识和把握,从而充分认识过去、现在,并可以判定未来,在创造业绩的时候,既要清醒地为所能为、为所当为、尽所能为,也要不当不为。

列宁这样说过:“庆祝伟大革命的纪念日,最好的办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还没有完成的革命任务上。”[18] 我们要进一步发扬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无疑是我们纪念《共产党宣言》最好的实际行动。

收稿日期:2008-05-16

标签:;  ;  ;  ;  ;  ;  ;  ;  ;  ;  

“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共产党宣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