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动力沟道追踪的地下流体运移预测方法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涛[1](2021)在《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成因机理及预测研究》文中认为华北煤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内古岩溶十分发育,成为岩溶水储存和运移的主要场所与通道。目前,矿山对奥陶系岩溶研究多集中于含水层富水性和渗透性,缺乏对古岩溶发育特征及其成因机理研究,致使矿山开采过程中岩溶水患预测不准、岩溶水害时有发生。淮南煤田位于华北板块东南缘,为一 NWW展布的对冲式断褶构造带,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随着煤田逐渐向深部开采,奥陶系岩溶水害威胁程度日趋严重,古岩溶研究工作已迫在眉睫。因此,系统开展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成因机理研究,不仅对淮南煤田及类似水文地质条件矿区的深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岩溶水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进一步认识华北地区奥陶系古岩溶的形成与演化也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岩溶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古地理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岩石力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为指导,采用野外调查、岩芯观测、薄片鉴定、室内实(试)验、数值模拟、模型预测、地质统计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特征、演化过程及其成因机理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研究,并对古岩溶发育程度进行了预测。取得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系统研究了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的发育特征、充填特征和分布特征:①淮南煤田奥陶系碳酸盐岩中主要发育有溶孔、裂缝、溶洞和岩溶陷落柱等四种古岩溶,且以裂缝和溶洞为主;②裂缝和大溶洞多为充填型,半充填和未充填型次之,小溶洞多为半充填型,其次是未充填型,全充填型最少;③裂缝、大溶洞和岩溶陷落柱主要沿着断层带分布,在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2)确定了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的形成期次、形成时间、形成环境和侵蚀性流体来源:①沉积岩溶形成于早奥陶世到中奥陶世,主要发生在海平面附近,是海水和大气降水共同溶蚀作用的结果;②风化壳岩溶形成于晚奥陶世到早石炭世,主要与大气降水的长期淋滤作用有关,在奥陶系地层顶部形成了风化壳孔缝洞系统,且垂向上存在明显的“四带”结构,即地表残积带、垂直渗流带、水平潜流带和深部缓流带;③压释水岩溶形成于中石炭世至早三叠世,发生在地下中高温、埋藏封闭环境中,其形成主要与上覆石炭-二叠系地层在成岩压实过程中释放出有机酸和酸性压释水有关;④热液岩溶发生在晚三叠世至晚白垩世期间的地下高温、深埋环境中,其形成主要与地下深部的岩浆热液活动有关;⑤混合岩溶形成于早白垩世至晚古近纪,发生在潘集和陈桥背斜的碳酸盐岩露头区的断裂带周围,其形成主要是大气淡水与深部地层水以及热液流体的混合溶蚀作用有关。(3)系统阐述了碳酸盐岩岩性、岩层结构、侵蚀性流体、断裂构造、古地貌与古水文、岩浆活动、以及岩溶作用时间等因素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①溶蚀试验表明,淮南煤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蚀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灰岩>角砾灰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灰质白云岩>白云岩;②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发现,侵蚀性流体溶蚀能力主要受流体温度、酸性气体成分(包括CO2和H2S等)和压力、以及混合流体比例等控制;③多期构造运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早燕山期和晚燕山期的断裂构造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区中部地区是拉张裂缝和古岩溶发育的最佳位置;④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与古水文控制着奥陶系古岩溶的垂向发育特征,基岩风化面古地貌与古水文控制着奥陶系含水层的富水性和渗透性;⑤岩浆活动和岩溶作用时间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的形成和演化也起着重要作用。(4)以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为研究对象,推导出圆台形顶板塌陷判据公式,模拟分析了岩溶陷落柱基底溶洞和顶板塌陷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揭示了岩溶陷落柱形成机理。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的形成主要与晚三叠世至古近纪的热液溶蚀和混合溶蚀有关,印支期和早、晚燕山期形成的断裂构造、岩浆活动和碳酸盐岩半暴露区对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的形成与演化起到了关键作用。(5)建立了 GIS-AHP耦合模型,预测了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及其平面分布: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整体为中等~极强,仅西北、西南和东北部分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表现为中等偏弱~弱,古岩溶发育强~极强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矿区。通过对比预测结果和区内岩溶陷落柱、奥陶系含水层突(涌)水点实际揭露位置,验证了预测模型、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的正确性,为深部岩溶水害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图[106]表[36]参[327]
王生奥[2](2021)在《松辽盆地南部伏双大地区断层封堵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业的发展,石油开采力度不断增大,很多大型油气田已经进入勘探开发的中后期,但是很多中小型油气田却因为储量小,断层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大、开采成本高于实际利润,导致资源被废弃闲置,其中关键的技术难点就是油气在地层中的运移和保存。松辽盆地南部深层致密气探明储量436亿方,探明率仅为3.6%,剩余资源潜力大,在长岭断陷伏双大地区,由于气藏主控因素复杂,圈闭落实难度大,勘探节奏比较缓慢。为加快天然气预探、储量及产能建设,急待解决有利区带优选及圈闭效益动用问题。通过对油气运移机理和断层封闭性评价发展历程的研究,查阅大量文献和资料,认为地下断层应力状态是断层开启或封闭的主要决定因素,而断层的开启或封闭又决定着储层中的油气是被封存还是沿断层面和其中的通道溢出,从而确定有利圈闭的位置。因此,充分了解地应力的成因、状态、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对于研究断层的封堵性是十分必要的。文章详细阐述了地应力的基本概念、成因、影响因素,分别从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个方面对地应力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分类,总结归纳各个方法的原理特点,为地应力实际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首先通过对伏龙泉气田实际测井、地震、岩心资料的处理和分析,提取地应力计算需要的相关参数,并结合岩芯三轴应力实验的数据,进行了动静态岩石力学参数的转换,得到研究区动静态岩石力学参数的线性回归方程,从而实现了利用测井曲线和地震资料求取相关区域地应力的过程;然后建立地应力计算模型,分析各个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选取黄氏模型进行实例计算,算出了伏龙泉断陷泉一段、泉二段、营城组地层的垂向和水平地应力值;接下来对断层封堵性评价方法进行分类,分别从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个方面阐述了各个评价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影响因素;最后利用断层面压力计算的方法对伏龙泉断陷油气富集区伏13井、伏14井和伏26井之间泥岩层的垂向封闭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利用断层岩排替压力差计算和断层岩泥质含量计算,定量评价了伏龙泉断陷伏13营城组、伏14营城组、伏26沙河子组、伏26登娄库组共15层砂岩储层的侧向封闭能力,评价结果与地层至今存在较高流体压力相符合,对应断层面断开的泥岩层可以作为盖层对下面自生自储的油气产生封堵的作用,选取了5个封闭能力好的层位,可以考虑钻探验证试油试气,初步判断了圈闭规模和产量,为油气田的钻探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刘和武[3](2020)在《构造煤中应力敏感元素与矿物动力分异特征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宿县矿区构造煤为重点研究对象,结合煤的高温高压变形实验,紧密围绕构造煤中矿物与元素的动力分异特征与机理的核心科学问题展开系统研究。揭示了构造煤有机质的动力变质作用与矿物的变形、变位与变质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应力-应变的响应特征,进一步阐释了元素的应力敏感性特征及造煤中元素的迁移变化机理,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及途径,本文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揭示了不同序列构造煤形成的应力-应变环境。脆性变形构造煤多形成于高应变速率的挤压、拉张或剪切应力环境,脆-韧性变形构造煤多形成于强烈的剪切应力环境,韧性变形构造煤多形成于低应变速率的挤压或剪切应力环境。从超微观角度揭示了构造煤脆、韧性变形机理,与脆性变形作用相比,韧性变形作用通过将机械能转化为应变能,促进了煤分子发生结构松弛作用并产生可移动分子相,使得煤体塑性增强,更容易发生韧性变形;煤高温高压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宿县矿区低煤级烟煤发生脆、韧性变形转换的条件为温度100200?C,差应力100150MPa。(2)从复合煤分子结构模型出发,揭示了构造煤分子结构演化路径与机理。构造煤分子结构演化主要包括松弛作用与重排作用,脆性变形构造煤分子结构中弱键结合力优先断裂,煤交联网络分子结构的松弛作用占主导地位;脆-韧性及韧性变形构造煤中分子结构的重排作用显着增强,一方面是由于剪切应力对动力变质具有更显着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韧性变形作用通过将机械能转化为应变能更有利于分子结构演化。(3)阐释了构造煤中矿物的变形、变位及变质特征。随着构造煤变形强度增加,矿物在机械破碎与研磨作用下粒径减小,磨圆度增加,在压剪应力作用下矿物不仅形貌特征被改变,也发生了局部迁移聚集作用。此外,构造应力作用使得物质代入作用增强(尤其在断层面附近),导致煤中矿物发生机械混杂作用,粘土矿物作为应力敏感矿物的代表,在应力作用下不仅物理结构被改变,化学结构也发生规律性演化;此外,应力改性作用还增强了粘土矿物吸附元素的能力。(4)揭示了煤有机质的组成元素及具有有机亲和性元素的动力分异机制。应力作用下构造煤化学结构动力变质作用一方面通过杂原子官能团的降解作用使得有机质组成元素含量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构造煤分子结构的演化作用虽然并未引起有机常量元素含量的变化,但通过改变原子间的连接与组合方式,使元素的赋存状态发生规律性变化;此外,杂原子官能团作为有机结合态微量元素的重要吸附位点,应力作用下的降解导致相关微量元素发生迁移变化。(5)阐释了具有无机亲和性的元素迁移变化的影响因素,指出矿物的应力诱导混入、局部动力迁移及动力变质为无机亲和性元素迁移变化的主要作用类型。应力诱导混入作用通过影响裂隙充填矿物的分布来控制元素的迁移变化;局部动力迁移作用通过煤体流变作用使矿物局部运移,导致与矿物相关的元素也发生迁移变化,并在特定位置富集;矿物动力变质作用则通过应力作用下矿物化学结构的演化控制元素的迁移散失与富集。(6)筛选出应力敏感元素,并将其划分为富集型与散失型两种类型,揭示了构造煤孔隙结构特征与富集和散失型应力敏感元素分布特征的内在联系,认为应力敏感元素的迁移富集在一定程度上对构造煤的发育与分布具有指示意义,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该论文有图211幅,表32个,参考文献390篇
郑懿[4](2020)在《天然地震影响地下流体运移的模式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然地震影响地下流体运移的课题研究属于多学科交叉的探索性研究。多年来,描述天然地震引发流体运移的理论主要是在定性分析和猜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看来,需要引入新技术、新方法来丰富、修正当前的理论,以对该领域研究中遇到的流体异常,含流层渗流参数改变等问题给出更令人满意的解答。基于此,本论文运用渗流力学、多孔介质结构理论、分形统计、恒温黏弹理论等,深入探讨了天然地震与地下流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动力机制,阻力系统以及渗流特性等因素的影响。鉴于所研究的问题的复杂性和现有理论的不完善性,本文结合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两方面的工作来开展研究。通过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和认识:1.从震后地下流体异常现象入手,综合讨论了前人提出的各种模型及假说,并结合动力学及渗流力学分析,将天然地震影响地下流体运移的模式归纳为两类:第一类,天然地震改变地下流体能量状态,即天然地震通过地震波的传播,将能量传递给流体,促使其突破阻力势垒而发生运移;第二类,天然地震改变地下含流层渗流特性,这一机制主要表现为震后地下含流层内部裂缝体系发生变化(包括微裂缝的开闭以及新裂纹的形成)为流体运移提供新的通道,从而改变流体运移状态。2.在天然地震改变地下流体能量状态机制研究方面,从固液相对运动的角度,对前人提出的油滴-喉道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油滴-喉道的非耦合作用模型,并加入了粘滞阻力,数值模拟了在地震脉冲波作用下,储层中的油滴穿过喉道的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油滴发生迁移所需外力加速度阈值与喉道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3.在天然地震改变地下含流层渗流特性研究方面,利用分形统计方法,推导建立了裂缝体系的分形渗透率模型。基于该模型详细分析了导致震后渗透率增加的物理机制。从理论上给出了天然地震与地下岩层渗透率之间的关联机制。运用该关系,对川西某油气田两口井2008年生产数据及陕西某地震台井水流量观测数据,估算出了震后井筒壁裂缝体系最大缝宽的数量级大致为10-4~10-3m。4.将黏弹介质应力松弛机制引入分形裂缝渗透率模型中,对该模型进行了含时推广,建立了分形裂缝体系的时间演化理论,计算了岩石样品经震动之后的渗透率变化曲线,与实验结果对比,吻合较好。运用该理论对震后地下岩层渗透率激增,并在之后一段时期内缓慢回落的现象给出了解释。5.根据理论分析指出,震后地下岩层渗透率变化现象应归为一种普遍存在的震后效应,而非偶发的异常现象。针对该现象,在分形渗透率演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分形渗透率应力松弛效应”这一全新概念,为深入研究震后渗透率演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揭示震后断层恢复的机制,进一步探讨断层活动与孕震过程的关联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张鑫[5](2020)在《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泌阳凹陷处于河南泌阳县和唐河县之间,面积为1000 km2,作为南襄盆地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断陷构造单元,属于叠加于东秦岭造山带之上的晚中生代-新生代“后造山期”断陷-拗陷型盆地,可划分为南部陡坡带、中央深凹带及北部斜坡带三个构造单元。论文在充分消化吸收前人对泌阳凹陷古近系构造演化、沉积体系、烃源岩及储层特征和分布以及油气成藏等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等研究,厘定了成岩类型及成岩序次或成岩序列,并依据不同岩相及不同产状包裹体荧光颜色和荧光光谱,确定成熟度及生排烃幕次,并初步确定充注幕次;根据盆地埋藏史及热史模拟结果分析,结合油包裹体及其所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确定较为准确的油气充注年龄;通过现今地层压力刻画及古流体压力模拟,基本弄清了作为油气运移充注原动力的古今地层压力特点及分布;在不同成藏动力系统油源对比的基础上,根据生排烃过程、古流体压力演化及油气充注过程等特点,深入分析了泌阳凹陷油气动态成藏过程中的源汇耦合关系,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进而探讨了泌阳凹陷的勘探潜力,并对有利的勘探区域进行了预测。通过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认识如下:通过烃源岩和砂岩储层样品透射光、荧光和冷阴极发光分析,并结合茜素红染色片观察、SEM+微区能谱元素分析及稳定O-C同位素组成分析,厘定了泌阳凹陷的成岩过程,认为核桃园组沉积时期为封闭性的咸化湖泊,经历了早成岩、埋藏A、B及C阶段Fe-方解石、方解石胶结、Fe-白云石胶结、石英次生加大边形成,以及长石局部溶蚀和石英颗粒及次生加大边碱性溶蚀等“酸-碱交替”溶蚀过程。在成岩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和显微荧光观察,确定了不同成熟度的四幕生排烃及不同构造单元的“四幕油和一幕天然气”充注,其中第一幕充注低熟油,第二-第四幕充注成熟度相当。根据油包裹体及所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并结合盆地模拟的埋藏史及热史结果,厘定了凹陷油气充注年龄,进而结合泌阳凹陷构造演化史,确定凹陷两期油气充注成藏过程,第一期发生于主裂陷期阶段,包括第一幕(36.1~23.5Ma)、第二幕(34.1~21.2Ma)和第三幕(30.9~16.2Ma)成藏,具有多阶连续性充注特点;第二期发生于拗陷期阶段,即第四幕油(7.9~0.2Ma)和一幕天然气成藏(3.0~0.8Ma)。利用钻井实测压力资料和重复地层压力测试等资料,以及二维地震速度谱资料对现今地层压力进行刻画,认为泌阳凹陷大仓房组及核桃园组发育中低超压,并且存在正常地层压力带、超压过渡带及三个超压带复杂的地层压力系统;运用盆地模拟法和古流体包裹体法对古压力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泌阳凹陷大仓房组顶部在距今39.30Ma已经形成两个超压中心,至32.99Ma时期,基本已拓展形成一个超压体系,但下二门地区超压明显较周围强,直至距今10.5Ma,下二门地区较强超压区基本消失,形成单一超压中心。而核三下段古压力在距今39.30Ma前开始聚集,距今32.99Ma开始发育中-低幅异常超压(以压力系数1.2为界),并且形成双超压中心,但下二门地区超强较弱,距今28.94开始两个超压中心向盆地中心扩展,形成一个统一的超压体系,至距今23.03Ma达到超压最大,随后无论发生泄压还是泄压-增压,地层压力始终保持超压直至现今。通过泌阳凹陷油源对比发现,泌阳凹陷深凹区核三段及核二段烃源岩为本区同层位油气提供油源,而南北斜坡核三上段及核二段原油来自深凹区同层位烃源岩,而核三下段原油来自本地同层位烃源岩;泌页1井生排烃过程分析表明,烃源岩在大约37Ma进入生烃门限,所发现的橙黄色荧光的油包裹体就是最好的例证;而在32Ma处进入中成熟阶段,23.03Ma达到生烃高峰,其中所发现两幕中成熟的油包裹体表明排烃过程的存在。从模拟剖面来看,深凹区核二段的下部地层已进入生烃门限,生成低熟油;而深凹区和陡坡区整个核三段进入生烃门限,核三上段处于低-中成熟阶段,核三下段处于中-高成熟阶段;仅在西部和北部表现为低成熟阶段。泌阳凹陷地层超压为油气运移充注连续性成藏持续提供原动力。凹陷所持续存在的地层超压所造成的剩余压力,以及浮力及毛细管力等的复合作用使得生烃深凹区流体势增强,油气能够持续从烃源区的高流体势区向凹陷斜坡区及凹陷低流体势区运移;而构造-沉积古地貌及其所控制的张厂及侯庄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及“古城-赵凹”走滑断裂多种优势输导通道,以及砂体-断裂立体高效复合输导体系的存在及展布,保证油气高效输导多幕充注成藏。通过油源对比、烃源岩生排烃过程、运移输导充注过程及圈闭形成等综合分析,发现泌阳凹陷生排烃阶段(39.0~37.0Ma→23.03Ma→0.2Ma)与古流体压力演化过程中超压的形成与演化(39.30 Ma→32.99 Ma→23.03 Ma→0 Ma)较为一致,保证了油气的运移的原动力,并且地层超压及浮力和毛管压力所造成的流体势使得油气从深凹区的高流体势区向南北两侧的低流体势区运移;并且存在张厂及侯庄三角洲砂体及“古城-赵凹”走滑断裂优势输导多通道,以及砂体-断层立体复合输导体系,保证了油气的高效运移输导,并对前期或同期所形成的不同类型圈闭进行充注。由于以上过程的相互耦合,使得泌阳凹陷能够发生多期多幕连续成藏,即第一成藏期第一-第三幕(37.2~16.2Ma)三幕油充注成藏,以及第二成藏期第四幕油及一幕天然气(7.9~0.2Ma)充注成藏。通过动态成藏过程剖析,结合泌阳凹陷油气分布特征及地区性差异分析,探讨了泌阳凹陷勘探潜力,并预测了凹陷的有利油气勘探区域,认为泌阳凹陷深凹区及深层系为大仓房组及核三下段泥页岩油气有利潜力区,以及岩性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潜力区;而凹陷北部的张厂及侯庄古低槽区域及其周缘地区为深层构造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有利潜力区,这些必将成为泌阳凹陷下一步重点勘探新领域区。
袁晨瀚[6](2019)在《基于TGS360Pro和GPR的岩溶隧道富水段判识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基础建设尤其是交通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数以万里的交通隧道工程,特别是岩溶隧道工程,正在或即将在地质条件极端复杂的地质环境中兴建,由于隧道施工前难以全部查清沿线的不良地质状况,加之隧道富水区域的隐蔽性、突发性和复杂性,导致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着突涌水的重大风险,严重威胁着隧道建设的施工安全。隧道富水区域难以预测的根本原因在于,富水致灾源特征的复杂性、长距离预报系统本身的局限性和短距离预报成果的多解性。而近几年新引入我国的隧道三维地质预报系统TGS360Pro具有预报距离长、施工干扰小和预报成果极其丰富等显着特点,尤其是可以给出围岩中的应力梯度变化和含水可能性百分比;地质雷达系统GPR具有高效便捷、图像直观和施工干扰小等明显的优点,特别是对含水介质极为敏感。因此,对两种预报系统进行清晰地认识,研究隧道富水区域的预测方法,提出一种岩溶隧道富水段判识方法,并建立了其相应的判识标志,就能科学有效的预测隧道富水区域。本文针对岩溶隧道建设过程中围岩的富水问题,依托兴义环城高速楼纳3号隧道,采用理论分析法、地质分析法、数值分析法和参数分析法等综合分析方法,系统研究隧道富水致灾源的致灾特征和判识方法。通过揭示不同类型富水致灾源的致灾特征,通过理论方法分析TGS360Pro和GPR两种系统的数据处理,通过地质方法分析隧道的涌水原因,通过参数方法分析隧道富水区域地震波的变化特征,通过数值方法和参数方法分析隧道富水段电磁波的变化特征,开展隧道富水区域判识方法研究。基于我国初步建立的综合预报原则,提出一种岩溶隧道富水段判识方法,即岩溶隧道富水判识法,并建立了其相对应判识标志,并成功预测出贵州坪隧道的富水区域。具体包括:(1)系统整理分析了我国近年来隧道重大突涌水案例,基于岩溶发育条件,提出了岩溶隧道富水致灾源类型,并对致灾源的致灾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2)详细阐述了预报系统TGS360Pro和GPR系统的系统组成、方法原理和数据解译过程中涉及的物性参数,分析了这两种系统数据的采集过程和处理过程,提出了TGS360Pro系统一套完整的预报流程,并设计了检波器布设型式和编制了该系统数据采集野外记录表;基于含水可能性和围岩等级两个参数的变化情况,优化了GPR系统天线的布设型式;根据数据处理成果,对各项参数进行分析研究。(3)基于我国初步建立的综合预报原则,提出一种判识岩溶隧道富水区域的综合方法,即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地质预报系统TGS和GPR分析法为综合方法,将其定义为岩溶隧道富水判识法,并建立了相应的判识标志。即:地震波在富水区域中传播时,形成特别明显的地震波信号的反射区域,应力梯度变化最差值在5.0左右,应力衰减程度大;含水可能性百分比不小于15%;纵波波速在20003200m/s之间;横波波速基本不发生变化;波速比在1.82.4之间;泊松比在0.350.5之间;杨氏模量在3.05.0GPa之间;危险等级为25。雷达波在富水区域中传播时,灰度图中会形成“白-灰-白”的形态特征,这种特征变化的连续性较好且呈不规则形态;波形图中表现为雷达波反射响应较为强烈,波形较为均一,波长较长,频率低,振幅高、宽且分布不均匀,同相轴的连续性较好和波形相干性较为均一;能量图中表现为雷达波反射能量大,能量衰减极快,损耗大,能量团分布极不均匀;频谱图中表现为雷达波信号的主频值在50MHz左右,通常高频基本消失,多以单峰为主。(4)将所提出的判识方法应用于贵州坪隧道的实际工程中,并成功预测出贵州坪隧道富水区域,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张姣[7](2018)在《松辽盆地敖古拉断裂形成演化及其控藏作用研究》文中认为敖古拉断裂是松辽盆地毗邻西斜坡地区的一条大断裂,对齐家-古龙凹陷青一段源岩生成油气向西斜坡地区侧向运移和聚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论文在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研究敖古拉断裂形成演化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敖古拉断裂分布与萨葡高油层砂体之间空间耦合关系、油气侧向运移路径与断裂转换带和不封闭部位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断盖配置不封闭区与断裂凸面脊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断裂填充物泥质含量相对大小及其分布特征、断裂伴生圈闭与断裂转换带、走向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分别对敖古拉断裂对砂体分布、油气穿过断裂侧向运移、沿断裂垂向和侧向运移及圈闭的发育和分布的控制作用进行全面详细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敖古拉断裂为一条北东向展布的西倾正断层,是由7条分支断裂从嫩三段沉积时期开始逐渐分段生长连接而形成的。2、敖古拉断裂对萨葡高油层砂体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尤其是葡萄花油层和萨尔图油层,由北西向延伸的分流河道砂体主要通过转换带穿过敖古拉断裂进入湖盆的,转换带处砂体更加发育。3、凹陷区青一段生成油气向西斜坡地区的侧向运移,在断裂活动时期主要是从北部转换带穿过敖古拉断裂向西侧向运移,使油气在泰康隆起带聚集成藏;南部和中部油气不能穿过敖古拉断裂向西侧向运移;断裂停止活动后,敖古拉断裂侧向封闭,对油气运移起封闭作用,油气不能穿过敖古拉断裂向西侧向运移,造成敖古拉断裂中南部西侧无油气聚集。5、敖古拉断裂不仅在其附近萨葡高油层伴生构造圈闭发4、断裂活动期油气可沿敖古拉断裂断面脊在萨葡高油层内进行垂向运移,使萨尔图油层油气较葡萄花油层更为富集。断裂停止活动后仅北部局部油气可垂向运移。断裂活动时期敖古拉断裂北部还可发生侧向调整运移,使敖古拉断裂北部附近油气更富集。育,尤其是上盘,有利于油气聚集,而且与北东向展布砂体配置形成断砂配置圈闭,更有利于油气在其附近聚集成藏。以上研究成果对正确认识松辽盆地西斜坡区萨葡高油层油气分布规律和指导油气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
李光华[8](2018)在《D油田中高渗砂砾岩油藏精细注水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D油田砂砾岩油藏由D12井区、D2井区、D20井区3个区块组成,为断层-岩性油藏,地层倾角5-6°左右,具有一定边、底水能量。油田开发层系位于八道湾组,储层以砂砾岩为主,油层孔隙度12.2%~28.6%,平均20.25%,渗透率0.82~2324.00mD,为中高渗、强非均质性储层。油藏于2006年采用280m反七点注水井网滚动投入开发,截止2014年底油藏有采油井116 口,注水井53 口,综合含水65.8%,已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油藏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储层非均质性较强,虽然开发初期采取了优化射孔、早期分注、调剖、堵水等手段,但油藏含水上升速度依然较快,2014年含水上升率6.9%,油藏绝对油量自然递减达到22.5%。由于油藏水淹水窜认识不清,井间、层间剩余油分布日益复杂,注采调控难度加大,油藏开发效果变差。因此,有必要进行D油田砂砾岩油藏精细注水研究,首先利用地震、录井、测井、生产动态等资料,开展前期开发效果评价,明确影响开发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动静态资料相结合,利用测井曲线聚类法、产吸液剖面法、油藏工程分析法、Rdos软件模拟法对优势渗流通道进行了定量描述,确定水流优势通道类型、成因及分布规律,同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并刻画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开展优化调水、周期注水、调剖、调驱等综合治理工作。通过精细注水研究,对所有注水井进行了优化调注、周期注水、调剖、调驱等综合治理工作,油藏含水上升率减缓4.0个百分点;油藏自然递减减缓7.2个百分点。截止2017年油藏生产稳定,含水上升率控制在2.5%,油藏自然递减控制在15%以内。D油田中高渗砂砾岩油藏精细注水研究及应用取得较好效果,得以下主要认识:油藏开发初期,高含水上升快,主要是受水流优势通道的影响。水流优势通道主要分为支撑砾岩型、侧翼粗砂岩型、胶结疏松型、岩性界面型,其中支撑砾岩型、胶结疏松型是主要的水流优势通道;针对水流优势通道进行小层调水、周期注水、调剖等治理,可有效减少低效、无效注水,控制含水上升速度;选择合适时机、通过优化调剖配方,增加聚合物驱油剂,可以有效提高驱油效果。建议针对控水效果较差的区域,可采取调堵一体治理,即注水井精细注水同时,采油井采取堵水措施,进一步控制含水上升。
陈铭[9](2018)在《商河油田二区沙三上亚段储层地质建模》文中研究指明商河油田构造上处于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临商帚状断裂之上,区内被多个断层切割形成一系列阶梯状断块,商二区位于北起第二个断块,其内部油水分布复杂。经过40余年开发,又由于内部沉积构造特征的复杂性和认识的阶段性,导致区内现阶段平面注采井网不完善,层间矛盾突出。本文利用层序地层学、储层地质学、油气田地下地质、油藏精细描述等理论,应用小层精细划分对比、储层沉积微相研究、储层特征研究、构造研究、三维储层建模等方法,对商二区沙三上亚段进行三维储层地质建模。由于研究区目标层段缺乏取芯井,在研究中综合利用邻区邻层的取芯井资料和测井资料,综合利用等高程沉积时间单元法和沉积旋回-岩性厚度法进行小层精细划分和对比,共划分出五个砂层组、22个单砂层,建立起区内精细地层格架。利用地震资料,以相干体技术、地震剖面解释技术为核心,在区内进行断层和层位追踪,共识别出主要断层12条、追踪层面6个。利用邻区岩心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测井曲线和地震属性,认为区内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至浊积扇相,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河口坝、前缘席状砂、辫状沟道等微相,并建立了各微相岩电响应关系。利用测井资料建立区内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等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共计7个,并对区内所有井进行解释;通过镜下薄片和扫描电镜等分析观察,结合测井解释模型计算结果,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上进行储层特征分析,分析认为储层中孔中渗,非均质性表现为中等至强,总体以中等非均质性为主。在做好地质准备的基础上,结合多项研究结果,采用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在沉积相约束下利用序贯高斯模拟算法,选择合适的变差函数,依托Petrel软件进行区内三维储层建模,并利用储量复算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检验表明所建模型精度满足要求,可为油田后续开发、调整井网布局和注采措施提供有效依据,力争早日改变目前较为被动和不利的开发局面。
李欣尧[10](2018)在《孤岛西部斜坡带沙三段沉积特征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沾化凹陷孤岛凸起西部斜坡带沙河街组沙三段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地层学、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在岩心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和地震资料,井震结合对研究区的地层进行精细划分和对比,建立了区域统一的精细地层格架,将沾化凹陷孤岛凸起西部斜坡带沙三段划分为三个亚段12个砂层组。在孤岛西部斜坡带沙三段识别出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滑塌扇以及湖泊5种沉积相类型。近岸水下扇主要发育在研究区东北部近孤岛凸起根部,辫状河三角洲受陈家庄凸起供源,主要发育于沙三下亚段浅水环境中,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地区,扇三角洲主要发育在沙三中亚段沉积时期,分布在研究区东部。滑塌岩主要发育在研究区中部。研究区重力流广泛发育,以岩心观察、粒度分析、薄片鉴定、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解释等为主要手段,探讨不同触发机制下的沉积物重力流演化过程和构造活动对重力流沉积过程及砂体展布的控制,总结适用于斜坡带地区的砂体发育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三段沉积时期具有两种成因的重力流,分别为洪水型成因和滑塌型成因。构造作用主要控制同沉积构造特征、重力流的形成以及砂体展布样式,总结出四种控砂模式:坡折带式、转换带式、顺断式以及断槽式控砂模式;古地形主要控制沉积相展布以及流体转化过程;物源体系主要控制岩石类型及成分特征;古水体主要控制泥岩颜色及古生物特征。
二、基于动力沟道追踪的地下流体运移预测方法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动力沟道追踪的地下流体运移预测方法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成因机理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古岩溶 |
1.2.2 古岩溶形成期次及其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古岩溶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
1.2.4 古岩溶识别与预测研究现状 |
1.2.5 华北煤田古岩溶研究现状 |
1.2.6 淮南煤田岩溶研究现状 |
1.2.7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2 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地层与构造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3 含水层系统 |
2.3.1 新生界松散孔隙含(隔)水层系统 |
2.3.2 基岩裂隙-溶隙含水层系统 |
3 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特征 |
3.1 奥陶系地层与岩性特征 |
3.1.1 地层厚度及结构 |
3.1.2 岩性特征 |
3.1.3 岩石矿物特征 |
3.2 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类型及特征 |
3.2.1 溶孔 |
3.2.2 裂缝 |
3.2.3 溶洞 |
3.2.4 岩溶陷落柱 |
3.3 奥陶系古岩溶充填特征 |
3.3.1 充填物类型 |
3.3.2 充填特征 |
3.4 奥陶系古岩溶分布特征 |
3.4.1 平面分布特征 |
3.4.2 垂向分布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奥陶系古岩溶形成期次确定 |
4.1 奥陶系古岩溶形成背景 |
4.1.1 奥陶系地层沉积背景 |
4.1.2 区域构造演化背景 |
4.1.3 岩浆活动 |
4.2 古岩溶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4.2.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4.2.2 碳和氧同位素特征 |
4.2.3 微量元素特征 |
4.3 古岩溶充填物形成环境分析 |
4.3.1 盐度-温度-深度计算 |
4.3.2 形成环境分析 |
4.4 奥陶系古岩溶形成期次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5 不同期次古岩溶形成环境与发育模式 |
5.1 沉积岩溶 |
5.1.1 地质背景 |
5.1.2 古气候 |
5.1.3 古水文 |
5.1.4 沉积岩溶发育模式 |
5.2 风化壳岩溶 |
5.2.1 地质背景 |
5.2.2 古气候 |
5.2.3 古地貌 |
5.2.4 古水文 |
5.2.5 风化壳岩溶发育模式 |
5.3 压释水岩溶 |
5.3.1 地质背景 |
5.3.2 古水文地质条件 |
5.3.3 压释水岩溶发育模式 |
5.4 热液岩溶 |
5.4.1 构造运动 |
5.4.2 岩浆活动 |
5.4.3 热液岩溶发育模式 |
5.5 混合岩溶 |
5.5.1 地质背景 |
5.5.2 古气候 |
5.5.3 古地貌 |
5.5.4 古水文 |
5.5.5 混合岩溶发育模式 |
5.6 奥陶系古岩溶演化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6 奥陶系古岩溶发育控制因素 |
6.1 地层岩性与结构 |
6.1.1 碳酸盐岩岩性 |
6.1.2 岩层结构 |
6.2 侵蚀性流体 |
6.2.1 大气淡水 |
6.2.2 地层压释水 |
6.2.3 热液流体 |
6.2.4 混合流体 |
6.3 断裂构造 |
6.3.1 构造分期 |
6.3.2 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
6.3.3 模拟结果分析 |
6.3.4 多期构造运动对古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 |
6.4 古地貌与古水文 |
6.4.1 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与古水文 |
6.4.2 基岩风化面古地貌与古水文 |
6.5 岩浆活动 |
6.6 岩溶作用时间 |
6.7 本章小结 |
7 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形成机理探讨 |
7.1 基底溶洞形成过程分析 |
7.1.1 溶洞形成机理 |
7.1.2 溶洞形成过程数值模拟 |
7.2 顶板塌陷过程分析 |
7.2.1 顶板塌陷力学机制 |
7.2.2 顶板塌陷数值模拟 |
7.3 岩溶陷落柱形成机理探讨 |
7.4 本章小结 |
8 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预测 |
8.1 预测方法 |
8.1.1 层次分析法 |
8.1.2 基于GIS的层次分析法 |
8.2 预测模型建立 |
8.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8.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8.2.3 评价指标归一化处理 |
8.2.4 综合得分模型建立 |
8.3 预测结果分析 |
8.4 结果验证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松辽盆地南部伏双大地区断层封堵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应力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油气运移研究现状 |
1.2.3 断层封闭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伏双大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理位置与地质条件 |
2.2 构造演化与构造特征 |
2.3 地层与层序特征 |
2.4 石油地质特征 |
第三章 实际资料属性分析 |
3.1 井下岩芯岩性分析 |
3.2 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 |
3.3 烃源岩物性分析 |
3.4 断陷结构分析 |
第四章 地应力测量方法研究 |
4.1 地应力的基本概念 |
4.2 直接测量法与间接测量法 |
4.2.1 直接测量法 |
4.2.2 间接测量法 |
4.3 岩石力学参数提取与动静转换 |
4.3.1 测井资料求取岩石力学参数 |
4.3.2 测井资料求取岩石强度 |
4.3.3 岩石动静态参数转换 |
4.4 模型建立与实例计算 |
4.4.1 地应力计算模型 |
4.4.2 实例计算 |
第五章 断层封堵性评价方法和应用 |
5.1 断层封堵性评价方法 |
5.1.1 断层封堵性定性分析 |
5.1.2 断层封堵性定量分析 |
5.2 影响断层封堵性的因素 |
5.2.1 断层性质 |
5.2.2 断面压力 |
5.2.3 断面形态 |
5.2.4 充填物和流体性质 |
5.3 断层应力状态计算与垂向封闭性 |
5.3.1 断层面压力计算 |
5.3.2 伏龙泉实例评价 |
5.4 断层岩排替压力与侧向封闭性 |
5.4.1 压汞实验求取断层岩岩样排替压力 |
5.4.2 伏龙泉气田断层侧向封闭性评价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和学习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构造煤中应力敏感元素与矿物动力分异特征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2 区域及矿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及含煤地层 |
2.2 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 |
2.3 矿区地质概况 |
2.4 本章小结 |
3 煤高温高压变形实验 |
3.1 实验系统与步骤 |
3.2 实验样品变形条件与宏观力学表现 |
3.3 实验变形煤宏、微观变形特征 |
3.4 实验变形煤中有机质与矿物变化规律 |
3.5 实验变形煤中元素分布规律 |
3.6 本章小结 |
4 构造煤变形特征及动力变质作用 |
4.1 构造煤样品采集 |
4.2 构造煤宏、微观变形特征 |
4.3 构造煤中摩擦面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 |
4.4 构造煤有机结构动力变质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5 构造煤中矿物变形、变质与元素分异特征 |
5.1 构造煤中矿物变形与变质特征 |
5.2 构造煤中元素分异特征 |
5.3 构造带内元素迁移变化规律 |
5.4 构造煤动力变质作用分子动力学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6 构造煤中矿物与元素动力分异机理及指示意义 |
6.1 构造煤形成的应力-应变环境分析 |
6.2 构造煤有机质结构的演化特征与机理 |
6.3 构造煤中矿物应力响应特征与机制 |
6.4 元素的动力分异特征与机理 |
6.5 应力敏感元素与构造煤瓦斯特性间的内在联系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天然地震影响地下流体运移的模式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震后流体异常现象观测 |
1.2.2 天然地震影响地下水研究 |
1.2.3 天然地震与油气二次运移关系的研究 |
1.2.4 天然地震影响地下含流层渗透率研究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天然地震与地下流体的能量传递机制 |
2.1 耦合动力学模式 |
2.1.1 Biot模型 |
2.1.2 Bisq模型 |
2.1.3 体应变-流体压强模型 |
2.2 非耦合动力学模式 |
2.2.1 油滴-喉道系统结构 |
2.2.2 孔隙毛细管阻力形成的力学机制 |
2.2.3 非耦合动力学方程 |
2.2.4 动力学过程的数值模拟 |
2.2.5 结论及分析 |
第3章 岩层裂缝体系的分形渗透率理论 |
3.1 渗流力学相关基本概念 |
3.1.1 孔隙介质的定义 |
3.1.2 地下含流层 |
3.1.3 达西定律及渗透率 |
3.2 岩层裂缝体系及其对渗透率的影响 |
3.2.1 岩层裂缝体系的特性 |
3.2.2 岩层裂缝体系的分形特征 |
3.3 分形的基本概念及特性 |
3.3.1 自然界中的分形现象 |
3.3.2 分形的数学定义 |
3.3.3 分形的特性 |
3.3.4 分维度的测定方法 |
3.4 岩层裂缝体系的分形渗透率模型 |
3.4.1 分形渗透率的概念及模型 |
3.4.2 分形渗透率推导 |
3.4.3 油气井生产数据的分形模型分析 |
3.4.4 分维度时间拟合曲线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震后渗透率的时间演化理论 |
4.1 震后渗透率阶跃-回落现象观测 |
4.2 分维度-应力关系研究 |
4.2.1 分维度-应力实验 |
4.2.2 分维度与应力的关系 |
4.3 震后地下岩层应力演化机制分析 |
4.3.1 汶川地震后体应变分析 |
4.4 岩石的黏弹性分析 |
4.4.1 岩石黏弹现象 |
4.4.2 岩石黏弹性来源机制 |
4.4.3 应力演化模型分析 |
4.4.4 恒温线性黏弹理论 |
4.5 分形渗透率松弛理论的建立 |
4.5.1 裂缝岩样震动实验证据 |
4.5.2 利用分形渗透率演化规律进行计算 |
4.5.3 计算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4 分形裂缝渗透率应力松弛效应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5)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异常超压研究 |
1.2.2 成藏过程分析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完成工作量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泌阳凹陷概况 |
2.2 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
2.2.1 构造特征 |
2.2.2 构造演化 |
2.3 地层特征及沉积充填演化 |
2.3.1 地层特征 |
2.3.2 沉积充填演化 |
2.4 石油地质特征 |
2.4.1 烃源岩 |
2.4.2 储集层 |
2.4.3 圈闭(油气藏)及油气分布 |
第三章 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 |
3.1 基本原理 |
3.2 成岩作用及成岩序次 |
3.2.1 成岩作用环境条件 |
3.2.2 成岩作用过程 |
3.3 烃源岩包裹体分析 |
3.4 砂岩储层包裹体分析 |
3.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3.4.2 单个油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分析 |
3.4.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特征 |
第四章 成藏期次及成藏时期划分 |
4.1 单井埋藏史和热史模拟 |
4.1.1 模型及参数选择 |
4.1.2 埋藏史和热史模拟结果分析 |
4.2 油气充注年龄确定 |
4.2.1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 |
4.2.2 油气充注年龄确定 |
第五章 油气成藏动力分析 |
5.1 现今地层压力刻画 |
5.2 古流体压力模拟 |
5.2.1 盆地模拟法 |
5.2.2 流体包裹体法 |
第六章 油气成藏过程及成藏模式 |
6.1 不同成藏动力系统油源对比 |
6.1.1 南部陡坡带油源对比 |
6.1.2 中央深凹区油源对比 |
6.1.3 北部缓坡带油源对比 |
6.1.4 大仓房组油源分析 |
6.2 烃源岩生烃过程分析 |
6.2.1 埋藏史及热史分析 |
6.2.2 有机质成熟及生烃分析 |
6.3 古流体压力演化分析 |
6.3.1 现今地层压力特征 |
6.3.2 古流体压力演化过程 |
6.4 油气充注过程分析 |
6.4.1 不同构造单元原油特点及输导关系 |
6.4.2 油气充注过程 |
6.5 源-汇耦合关系 |
6.5.1 烃源岩条件 |
6.5.2 储层条件 |
6.5.3 圈闭条件 |
6.5.4 运移输导体系 |
6.5.5 充注成藏分析 |
6.5.6 成藏要素耦合联动演化 |
6.5.7 成藏模式 |
6.6 勘探潜力分析 |
6.6.1 泌阳凹陷油气分布特点 |
6.6.2 有利潜力区分析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TGS360Pro和GPR的岩溶隧道富水段判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在岩溶隧道富水规律方面 |
1.2.2 在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面 |
1.2.3 在岩溶隧道富水段判识方法方面 |
1.3 研究内容及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工程地质背景 |
2.1 楼纳3号隧道简介 |
2.2 自然条件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象特征 |
2.3 区域地质特征 |
2.3.1 地层岩性 |
2.3.2 地质构造 |
2.3.3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
2.3.4 地震动参数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地表水特征 |
2.4.2 地下水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隧道富水致灾源类型及其致灾特征研究 |
3.1 岩溶发育条件 |
3.1.1 可溶岩透水性 |
3.1.2 岩体裂隙条件 |
3.1.3 地下水溶蚀性 |
3.1.4 地下水循环交替条件 |
3.2 隧道富水致灾源类型 |
3.3 隧道富水致灾源特征 |
3.3.1 孔隙型富水致灾源特征 |
3.3.2 裂隙型富水致灾源特征 |
3.3.3 岩溶型富水致灾源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TGS系统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4.1 TGS系统组成 |
4.2 TGS方法原理 |
4.2.1 理论基础 |
4.2.2 工作原理 |
4.2.3 TGS技术涉及的物性参数 |
4.3 TGS数据采集过程 |
4.3.1 观测系统设计 |
4.3.2 观测系统现场布置 |
4.4 TGS数据处理过程 |
4.5 TGS数据处理成果分析 |
4.5.1 楼纳3 号隧道的涌水实例 |
4.5.2 成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GPR系统数据处理方法优化研究 |
5.1 GPR系统组成 |
5.2 GPR方法原理 |
5.2.1 理论基础 |
5.2.2 工作原理 |
5.2.3 GPR技术涉及的物性参数 |
5.3 GPR数据采集过程 |
5.3.1 观测系统设计 |
5.3.2 观测系统现场布置 |
5.4 GPR数据处理过程 |
5.5 GPR在隧道富水段判识标志研究 |
5.5.1 GprMax2D正演模拟分析 |
5.5.2 GPR系统数据分析方法的提出 |
5.6 本章小节 |
第6章 隧道富水段判识方法分析研究 |
6.1 隧道富水段判识方法的提出 |
6.3.1 判识方法的主要内容 |
6.3.2 判识方法的判识标志 |
6.2 判识方法注意事项 |
6.2.1 TGS系统判识注意事项 |
6.2.2 GPR系统判识注意事项 |
6.3 判识方法应用实例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松辽盆地敖古拉断裂形成演化及其控藏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断裂生长演化及其对砂体分布的控制作用 |
0.2.2 断盖配置不封闭区及渗漏点对油气纵向分布的控制作用 |
0.2.3 断裂侧向输导油气条件及调整运移区对油气平面分布的控制作用 |
0.2.4 断裂伴生构造圈闭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0.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思路 |
0.4 主要研究工作及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
1.2 地层发育特征 |
1.3 生储盖组合特征 |
第二章 敖古拉断裂发育及其形成演化特征 |
2.1 敖古拉断裂发育及分布特征 |
2.2 敖古拉断裂的形成与演化特征 |
第三章 敖古拉断裂对砂体发育及其分布的控制作用 |
3.1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3.2.1 岩心特征 |
3.2.2 测井相模式 |
3.3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3.2.1 高台子油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3.2.2 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3.2.3 萨尔图油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3.3 敖古拉断裂对砂体发育及其分布的控制作用 |
第四章 敖古拉断裂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 |
4.1 敖古断裂对油气侧向运移的控制作用 |
4.1.1 断裂侧向封闭机理及影响因素 |
4.1.2 断裂侧向封闭类型 |
4.1.3 断裂侧向封闭性评价 |
4.1.4 侧向优势运移路径刻画 |
4.1.5 断裂对油气侧向运移的控制作用 |
4.2 敖古拉断裂对油气垂向运移的控制作用 |
4.3 敖古拉断裂对油气侧向调整运移的控制作用 |
第五章 敖古拉断裂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
5.1 伴生构造圈闭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5.2 断砂配置圈闭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第六章 敖古拉地区有利区带预测及勘探目标优选 |
6.1 有利区带预测 |
6.2 勘探目标优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8)D油田中高渗砂砾岩油藏精细注水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及认识 |
第2章 油田开发概况 |
2.1 地质概况 |
2.2 开发简况 |
2.3 存在问题及开发效果评价 |
2.3.1 储层非均质性强,水窜通道发育 |
2.3.2 注入水沿水窜通道窜进,含水上升快,油藏递减大 |
2.3.3 调剖效果逐年变差 |
第3章 砂砾岩储层水流优势通道研究 |
3.1 研究区水流优势通道发育类型 |
3.2 水流优势通道的成因机理 |
3.3 水流优势通道地质识别及分布预测 |
3.3.1 测井曲线聚类法的水流优势通道纵向识别 |
3.3.2 产吸液剖面-储层非均质行水流优势通道识别 |
3.3.3 油藏工程分析法 |
3.3.4 Rdos水流优势通道模拟 |
3.3.5 动静态综合模拟结果 |
3.3.6 井间示踪剂成果检验 |
第4章 数值模拟剩余油分析研究 |
4.1 数值模型参数确定 |
4.1.1 模拟网格及模拟层划分 |
4.1.2 输入参数的确定 |
4.2 历史拟合结果 |
4.3 模拟剩余油分布情况 |
第5章 精细注水研究 |
5.1 精细注水调控,减少无效注水 |
5.1.1 调水原则 |
5.1.2 PFM流线模型精细调水 |
5.2 周期注水研究,提高储层动用 |
5.2.1 周期注水增油机理 |
5.2.2 周期注水可行性分析 |
5.2.3 周期注水方案设计及数模预测 |
5.2.4 开展周期注水试验,减缓油藏递减 |
5.3 调驱试验研究,扩大水驱波及体积 |
5.3.1 调驱试验区优选 |
5.3.2 驱油剂用量优化及效果预测 |
5.3.3 实施调驱试验,取得较好效果 |
5.4 精细注水效果评价 |
5.4.1 油藏水驱动用程度提高 |
5.4.2 含水上升速度减小 |
5.4.3 油藏递减减缓 |
5.4.4 经济效益显着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商河油田二区沙三上亚段储层地质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层建模研究现状 |
1.2.2 工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发育简况 |
第三章 小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
3.1 地层划分对比原则 |
3.2 地层划分对比方法 |
3.2.1 沉积旋回-岩性厚度对比法 |
3.2.2 等高程沉积时间单元对比法 |
3.2.3 相控对比法 |
3.3 测井资料的选择 |
3.4 标志层的确定及标准井地层划分 |
3.4.1 标志层的确定 |
3.4.2 标准井地层划分 |
3.5 小层对比模式 |
3.5.1 等高程对比模式 |
3.5.2 叠置砂体对比模式 |
3.5.3 相变砂体对比模式 |
3.6 地层划分对比 |
3.6.1 精细地层格架建立 |
3.6.2 精细地层划分结果 |
第四章 构造特征研究 |
4.1 工区三维地震资料情况 |
4.2 层位追踪 |
4.2.1 制作合成地震记录 |
4.2.2 层位追踪 |
4.3 断层解释 |
4.4 工区构造特征 |
第五章 沉积微相研究 |
5.1 单井相分析 |
5.1.1 商13-351 井单井相分析 |
5.1.2 商44-2 井单井相分析 |
5.2 沉积相类型及相标志 |
5.2.1 三角洲前缘亚相 |
5.2.2 前三角洲亚相 |
5.2.3 浊积扇中扇亚相 |
5.2.4 浊积扇外扇亚相 |
5.3 连井剖面相 |
5.4 平面相分析 |
第六章 储层特征研究 |
6.1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
6.1.1 测井曲线标准化 |
6.1.2 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 |
6.2 岩石学特征 |
6.3 储集空间类型 |
6.4 储层孔隙结构 |
6.5 储层非均质性 |
6.5.1 储层物性特征 |
6.5.2 层内非均质性 |
6.5.3 层间非均质性 |
6.5.4 平面非均质性 |
第七章 储层建模 |
7.1 储层建模方法及选择 |
7.1.1 储层建模方法 |
7.1.2 建模方法选择 |
7.2 建模基本思路及流程 |
7.3 数据处理与加载 |
7.4 构造建模 |
7.4.1 断层模型 |
7.4.2 网格化 |
7.4.3 地层建模 |
7.5 沉积相建模 |
7.6 储层离散属性建模 |
7.7 储量计算及模型检验 |
7.7.1 模型储量检验 |
7.7.2 模型概率分布一致性检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孤岛西部斜坡带沙三段沉积特征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三章 地层发育特征 |
3.1 地层划分依据 |
3.1.1 地层划分对比思路 |
3.1.2 连井地层对比 |
3.2 地层划分方案与地层发育特征 |
3.2.1 地层划分方案 |
3.2.2 地层发育特征 |
第四章 沉积特征 |
4.1 沉积岩特征 |
4.1.1 泥岩颜色 |
4.1.2 岩石类型及成分特征 |
4.1.3 结构特征 |
4.1.4 构造特征 |
4.1.5 古生物特征 |
4.2 沉积相及主要成因砂体展布样式 |
4.2.1 沉积相类型及其展布特征 |
4.2.2 砂体成因类型及其展布特征 |
第五章 沉积特征控制因素 |
5.1 构造及古地形 |
5.1.1 构造恢复 |
5.1.2 构造活动对沉积特征的控制作用 |
5.1.3 古地形恢复 |
5.1.4 古地形对沉积特征的控制作用 |
5.2 物源体系 |
5.2.1 物源体系特征 |
5.2.2 物源体系对沉积特征的控制作用 |
5.3 古水体 |
5.3.1 古水体特征 |
5.3.2 古水体对沉积特征的控制作用 |
5.4 斜坡带砂体发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基于动力沟道追踪的地下流体运移预测方法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成因机理及预测研究[D]. 张海涛.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2]松辽盆地南部伏双大地区断层封堵性研究[D]. 王生奥. 吉林大学, 2021(01)
- [3]构造煤中应力敏感元素与矿物动力分异特征及机理研究[D]. 刘和武.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4]天然地震影响地下流体运移的模式及其机制研究[D]. 郑懿.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D]. 张鑫.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6]基于TGS360Pro和GPR的岩溶隧道富水段判识方法研究[D]. 袁晨瀚.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松辽盆地敖古拉断裂形成演化及其控藏作用研究[D]. 张姣.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8]D油田中高渗砂砾岩油藏精细注水研究及应用[D]. 李光华.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9]商河油田二区沙三上亚段储层地质建模[D]. 陈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10]孤岛西部斜坡带沙三段沉积特征主控因素研究[D]. 李欣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