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与社会的整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儿童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口流动的家庭化趋势逐步扩大,流动人口中儿童所占比例也逐年增加。伴之而来的流动儿童(注:本研究中“流动儿童”系指户籍登记地不在现居住地、年龄在14岁及以下的儿童。)的教育状况、医疗卫生状况、犯罪、社会歧视等社会问题,正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主要着眼于流动儿童成长过程,采用社会学的整合视角,从流动儿童的整合状态及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探索性研究,为了解与改善流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的生存心理状况提供参考。
所谓“整合”是指社会不同因素、部分结合为一个统一、协调整体的过程及结果(注:在英文解释中指种族或宗教融合在社会或组织中,使不同的种族或宗教派别的人处于无限制的平等的关系中;从心理学上指一种同化,将心理和社会特点及不同的个性趋向溶合成一和谐的整体。在社会学中,杜尔凯姆将社会整合作为毕生关心与探索的研究领域,也即秩序问题。在杜尔凯姆看来,社会整合其实就是一种社会团结,其最后的目标就是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协调、一致、结合的关系。在现代社会这样的社会团结表现为一种有机团结,一种弹性的整合,一种社会过程的整合。整合并不排斥社会的异质性和多元性,其最终的目标是要实现多元主体的共存共处;其基础就是要有一套共享的价值体系和制度规范;其基本的形式就是通过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儿童整合则是指6~14周岁(或7~15周岁)的孩子与其成长环境的融合。流动儿童的整合主要指流动儿童与迁入地间的融合,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迁入地对流动儿童的接受程度,即迁入地居住社区、学校与同伴群体对流动儿童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是流动儿童对迁入地的接受与适应程度,体现在儿童与迁入地居住社区群体、在学校与同伴群体的互动状况。
流动儿童群体的整合过程有三个显著特征:(1)流动儿童的整合过程与其社会化的过程是同步的。流动儿童的整合不同于一般移民群体的整合,特殊的年龄段使他们面临着对于新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本身的双重适应,任何一项适应出现问题,都会对其成长带来危机。(2)流动儿童的整合过程处于一种失范状态。由于目前教育体制与户籍制的限制,在政府还没有建立起针对流动儿童的一系列完善的规范制度的情况下,流动儿童的整合处于失范的状态中,加大了流动儿童整合的难度。(3)外界环境在其整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处于成长期的流动儿童正面临着从一个地方迁入另一个地方的角色适应过程。这一过程中,家庭环境、迁出地环境、迁入地环境等对他们与迁入地的整合状况至关重要。
鉴于整合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群体互动的过程。社会互动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注意到人们在对外部事物适应前的主观解释。这种对于环境的主观解释不仅是互动的结果,同时也成为下一步互动的前提。因此,本研究将根据一次小规模的社会调查从自我角度和外界角度两个方面考察流动儿童与社会环境的整合状况。此次调查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李祎和来自美国威尔私立大学的卢可欣于2002年6月在北京行知学校支教期间完成。调查对象是所有在行知学校就学的流动儿童,从初一至高一。调查采用典型调查结合问卷抽样法,同时进行适量深度访谈。发放问卷241份,回收241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一、流动儿童整合状况研究
整合既是指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因此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描述和分析流动儿童与迁入地之间的整合状况。静态角度反映了在一定时点上社会对流动儿童的接受度;动态角度反映了时间对于流动儿童整合状况的影响。
(一)静态研究
静态研究主要从流动儿童自我整合状态和与外界环境整合状态这两方面进行分析。
1.自我整合状态。流动儿童的自我整合状态是指流动儿童之间的整合。调查表明,流动儿童群体自我整合程度较高。首先,从流动儿童的同伴群体来看。调查数据显示,53.2%的流动儿童认为朋友中有北京的孩子,34.2%没有,12.7%表示说不清。在对12.7%态度模糊对象进行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认为在情绪低落时倾诉的对象是与自己身份相同的孩子。从心理接近度来看,流动儿童中一半左右的同伴群体仍为流动儿童。其次,从流动儿童的就读学校来看。调查显示,在对“为什么选择行知打工子弟学校”的回答中,按其原因重要程度分为三组,每一组中除了经济压力(分别为39.6%、33.7%、17.1%)这一客观原因外,对于认同感、归属感的需要成为流动儿童选择打工子弟学校的重要因素(其比例分别为8.3%、13.3%、7.3%)。同样在一部分从公立学校转到行知学校的孩子中也发现相当比例的孩子将追求认同感、归属感作为其转学的主要理由。再次,从流动儿童的生活环境来看。根据实际情况,大多数的外来打工人员一般集中居住在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大部分的流动儿童相应居住在这种外来打工人员集中的社区。调查显示,41.8%的流动儿童认为生活周围外来打工人员多,33.1%的流动儿童认为他们生活周围北京居民多于外来打工人员。由此看来,在生活环境中,流动儿童与当地居民的接触较少,也是导致群体内部自我整合程度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2.与外界环境的整合状态。由于本次调查数据的限制,没有涉及迁入地社区对于流动儿童整合的影响,因此,我们的结论仅仅是基于流动儿童自身对于迁入地社区的认同而得到的。总体上看,流动儿童与周围社区的整合状况不理想,相互之间缺乏足够的认同。我们设计了三个问题来考察其对居住社区的认同。一是对比流动儿童对北京和老家的态度;二是流动儿童对家的认同;三是流动儿童对于未来的预期。
调查发现,大部分流动儿童对流入地社区缺乏认同,对老家充满了依恋和难舍。数据显示,在第一个问题中,40.9%的流动儿童更喜欢老家,39.1%的流动儿童说不清是喜欢北京还是老家,喜欢北京的只有20.0%。在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中,高达45.3%的流动儿童认为家在老家,40.6%的没有明确态度,认为家在北京的仅仅14.1%。与此一致的是31.6%的流动儿童表示不想离开老家,50.9%的说不清楚,仅有17.5%的流动儿童明确表示想离开老家。在第三个问题中,只有24.2%流动儿童打算将来常住北京,大量的流动儿童仍是模糊态度(见表1)。通观上述各组数据,显而易见的是各组均呈现高比例的模糊态度。
仅从儿童成长过程来看,这与我们预期流动儿童与周围环境融合应该相对较易出现偏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居住时间上,本次调查对象在北京居住时间大部分集中在0.5~4年之间,尤其是0.5~3年之间,占53.8%,在这段时间内,对流动儿童本身来说很难形成明确的看法,因此模糊态度比例较高。二是从儿童心理成长的过程上看,这一时期,儿童为获得自我同一性有强烈的身份归属需要,当这种需要没有被满足时,他们往往会想到自己熟知的老家。
(二)动态研究
我们通过对居住时间和衡量整合状况各因素的相关分析,从动态角度来反映在迁入地居留时间不同的流动儿童的整合状况。调查中,流动儿童在北京居住时间最短的为4个月,最长的16年。我们将半年以下的分为一组,半年到两年的分为一组,接下来以一年为标准进行划分,一共分成16个组(具体结果见表2),与衡量整合状况的各个变量分别做相关分析,得出三个显著特征:
表1 流动儿童对于社区的认同
问题
是 说不清
否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你是否喜欢北京
46
20.0 90
39.1
94 40.9
你的家是否在老家 106 45.3 95
40.6
33 14.1
你是否想离开老家 41
17.5 74
31.6
119 50.9
你将来是否打算长期住在北京 70
29.2 110 45.8
58 24.2
表2 流动儿童在北京居住时间人数分布
迁入时间
迁入时间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分组
分组
1
10
4.4
97
3.1
2
82
36.0
10
5
2.2
3
43
18.9
11
4
1.8
4
25
11.0
12
4
1.8
5
13
5.7
13
3
1.3
6
10
4.4
14
5
2.2
7
3
1.3
15
1
0.4
8
10
4.4
16
3
1.3
1.流动儿童对迁入地的认同和居住时间呈正相关关系。我们将流动儿童对北京的认同态度由低到高排列,分别为家在老家、说不清和家在北京。我们发现流动儿童对家的认同和居住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卡方检验显著,皮尔逊相关系数0.331在0.001水平上显著。也就是说随着流动儿童在北京居住的时间越长,越倾向接受北京为家。在进一步的分析中,我们发现认为家在北京的一组居住时间与态度模糊和认为家在老家的两组有明显差异,他们居住时间较长,均值为7年,而后两组在T检验中并没有明显差异。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流动儿童的态度并不完全取决于居住时间的长短,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当时间积累到一定程度,认同感会有所加强。
2.流动儿童长期居住迁入地的倾向和居住时间呈正相关关系。数据表明,流动儿童的移民倾向和居住时间相关系数为0.345(卡方检验显著,sig.<0.001)。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倾向长期居住北京。但在特定的时间,即0.5~5年这个时间段中,流动儿童的移民倾向并不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强。除去态度模糊的,一方面不打算将来住北京的一直比打算将来住北京的多;另一方面,打算将来住在北京的流动儿童也呈下降趋势,到第六年打算将来住北京的流动儿童才开始增多。这一点和上述时间对于家的认同的影响比较一致,即在一定时间内,流动儿童对于迁入地的认同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注:居住时间与流动儿童的移民倾向可能与流动儿童的出生地有关。)。
3,流动儿童在迁入地居住时间的长短和对老家的依恋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相关分析表明,两者相关系数为0.315(sig.<0.001)。方差检验三组态度也因为时间有明显差异。也就是说随着流动儿童在北京居住的时间越长,他们对家的依恋程度将逐渐减小。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迁入地居住时间的长短对流动儿童整合程度确实有着较大影响。随着流动儿童在迁入地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会增加对迁入地的认同;随着认同的提高,流动儿童与迁入地的融合程度也会越高。
二、流动儿童整合的影响因素研究
流动儿童整合是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产生的,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主要是由于流动儿童对于外部因素的认知产生的。也就是说客观环境经过儿童的接触认知,对其产生影响,使儿童获得对客观环境的判断,进而影响儿童的整合。
下面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对流动儿童整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这里将对于北京的认同程度作为因变量(问题是“你认为你的家在哪里?”1、在老家2、不清楚3、在北京)。根据问卷设计的情况,自变量主要分为:自身特征、家庭背景、迁出地的生活背景与社会背景、迁入地的生活环境四类。根据因变量、自变量的性质我们进行多分类的逻辑斯蒂回归(见表3)。
(一)自身特征
这里选择了流动儿童的年龄和性别作为自身特征的变量。结果表明,年龄与性别对于流动儿童与社会的整合有一定的影响。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流动儿童与迁入地社会的融合变得更为困难。在结果方程中,年龄变量的作用非常显著(sig.=0.007),且其在方程中的系数为-1.422,这说明年龄越大,流动儿童与迁入地社会的整合效果会较差。这是可以理解的。年龄越大的流动儿童就可能会越有迁出地的生活背景,从而在陌生的环境中会更多地与迁出地进行比较。其次,性别差异也是明显的,男童的融入过程要比女童更为困难。性别这一自变量在方程中是非常显著的(sig.=0.016),也就是说不同的性别在进行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中会有所不同。同时,由于参照组是女童,这也就是说,相对于女童而言,男童在与社会整合过程中更为困难。
表3 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
(二)家庭背景
家庭背境主要包括父母的收入、职业、受教育水平等社会特征。结果显示,父母的教育水平对于流动儿童的整合是显著影响,尤其是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而其他两个变量则未被方程接受。从表3回归系数的检验中来看,在模型检验中,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00和0.003,非常显著,表明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对流动儿童的整合有显著影响;在Logistic回归中,Wald这一统计量是用来检验偏回归系数,通常Wald的检验值越大表明该自变量的作用越显著。在表3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母亲受教育程度这一栏,Wald值明显要比父亲的大得多,表明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于孩子整合状况的影响要远远超过父亲的影响。
(三)迁出地的生活背景与社会背景
迁出地的生活背景与社会背境主要包括在老家的就读年数、老家是否有户口及户口的性质这三个变量。流动儿童在迁出地的生活背景以在老家(迁出地)的就学时间长度为标志。在方程中这一自变量对于因变量的解释作用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作用。但对在老家就学时间与对迁入地的认同进行一元方差分析时,我们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不同态度组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sig.=0.009)。并且从均值直方图看,在老家就学时间长短与对于迁入地的接受程度呈反比关系。
是否有户口及户口的性质则作为一个人的社会身份特征,而影响着他们在迁入地的整个行为方式。在方程中,户口性质的两种类型在0.10的水平下都是显著的(农业户口的sig.=0.022;非农业户口的sig.=0.055),且系数均为负值。因此,不论是何种户口类型,只要流动儿童意识到有户口问题的存在,就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与当地社会区分。这同样也是一个对自身身份的认可与定位,或者可以说是社会角色的定位。同时,我们也可以注意到,在两种不同的户口类型之间仍然存在着差异。对于非农业户口的流动儿童而言,其显著性在0.05的情况下并不显著,而且不论是其系数的绝对值,还是Wald值,均小于农业户口,这从一方面可以说明,非农业户口与农业户口的流动儿童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相对于农业户口的流动儿童而言,非农业户口的流动儿童在与迁入地社会的整合效果会稍好一些。
(四)迁入地生活背景与社会环境
迁入地生活背境与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在家所使用语言、生活社区中的人员状况、孩子生活居住状况、是否受到歧视、是否有自己的朋友圈等指标。结果表明:首先,居民对流动儿童态度的影响作用在所有因素中居于主导地位。如果儿童感受到了社会歧视的存在,就会造成他们在融入社会过程中的困难。模型检验中,sig.=0.007,非常显著。其次,同伴群体的接纳程度对流动儿童整合有明显作用。从埃里克森对于人格形成阶段的分析可以看出,流动儿童正经历一个自我认同形成的阶段,自我认同的形成需要一个连续稳定的环境,在克服心理危机的时候需要得到认同和关爱。因此当流动儿童被他人接受时,他们会表现出积极的适应性,容易与外界进行主动的融合。另外,流动儿童所使用的语言、居住的条件等因素,在模型检验和回归系数的检验中都不显著,对他们整合过程的影响并不明显。
三、结论与讨论
本文利用一次小规模的调查,对流动儿童与社会之间的整合状况作了初步的分析。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简单的结论:(1)从总体来说,流动儿童群体内部的整合较好。但流动儿童与其居住的社区之间的整合程度,总体上来说并不十分理想。(2)在整合的过程中,迁入时间对流动儿童与迁入地社会之间的整合程度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它存在一个“门槛”值,即流动儿童在京居住到了一定时间以后,整合的程度会相当高;但在这之前,却会有所波动。(3)流动儿童的整合还受到了其他因素(如表示自身特征的年龄、性别;表示家庭背景的父母亲的受教育水平;迁出与迁入地的生活背景)的影响。特别是流动儿童在迁出地的生活背景(如在老家上学的时间长度)对于流动儿童在迁入地社会的整合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些结论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对流动儿童与社会整合之间的关系研究不仅应关心流动儿童现在的状况,而且应注意流动儿童的成长历程。因此,这种整合性研究更需要注重事件史的分析。
由于本研究仅仅是探索性的,因此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首先,由于这次调查仅仅是针对一所学校的一次小规模调查,样本本身无法具有代表性。其次,流动儿童与社会整合的状况也缺乏比较。我们无法判断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所存在的差别对流动儿童的整合状况所产生的影响。再次,本研究仅仅是基于儿童对社会的看法,受限于数据而未能分析迁入地社会的态度对流动儿童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