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我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在生物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生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就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他们对学习生物的兴趣。
一、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育作为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如电视、录像、幻灯、投影等)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对于传统的教育来说,无疑是一次激烈的冲击和深刻的改革。“粉笔加嘴巴”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当然应该更新观念,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通过多年的教改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多媒体通过形象生动的图象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理解和学习效率。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很多中学生对生物课感兴趣是因为生物课讲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或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理过程,而在当今视讯高度发展的时代,中学生们早已不再满足于老师口中念念有词的“生物”了,而是希望老师能够带领他们遨游在生物学的海洋中。
比如,在讲授“节肢动物”中的昆虫这一节时,课本中的代表动物是蝗虫。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蝗虫和掌握昆虫的基本特征,课前可以先抓一只蝗虫,上课时把它置于实物投影仪的展示板上,对照实物进行讲解,会显得特别有说服力。接着,你可以亲自将蝗虫的头、胸、腹部指出,并讲解各自有什么功能,并数一数蝗虫有多少对足,比较一下这些足有什么特点,这时特别突出一下一对发达的后足,从而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蝗虫那么能跳……最后所达到的成果就显而易见了。
又如,讲授“细胞的分裂”这一知识时,便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连续的动画片断演示,使学生了解了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后再分裂,通过动画还了解了分裂期中各时期的特点,这样的教学不但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还激发了学生探索生命科学的兴趣。
再如,要想组织学生在教学进度规定的时间内观察胃肠的消化全过程,是相当困难的,而利用电教媒体如电影、录像,通过逐格摄影拍摄下来再播放,仅用30秒钟就可以看到3个小时胃对蛋白质消化的过程,其节省时间、提高传递知识的效率不言而明的。
恰当地运用好多媒体,利用声、光、形、色彩等全面展现生物学的奥秘,就能从感观上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使用风趣的开场白和幽默的教学语言感染吸引学生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对每堂课的开场白应该认真仔细推敲,既要新颖又要有特点,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要使开场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为讲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的内容设计好不同的导言。
例如,对七年级新生上第一堂生物课,一般可采用先简后精,即先来段精彩的开场白,讲神秘的奇花异草,动物一些特殊行为及仿生学在军事和民用的发展前景,其间穿插一些有些生物学家的趣闻秩事。这样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使学生整个身心都融于生生不息、奥秘无穷的生物界之中,学生自然就会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就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们的助手是幽默。”许多教师感到概念和理论的教学枯燥、抽象。其实,只要开拓思路,联系实际,将理论先进行浅析,做到“雅俗结合”,用风趣的语言、现实的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沉闷灌输化为轻松活跃,将繁杂堆积化为简洁有序,将知识面单一变为联系丰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在讲“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一节时,教师可问学生:“课室有没有微生物?”学生相继会说:“肯定有,有无数的微生物和细菌!”对学生的回答肯定之后,继续讲述:世界上的微生物有很多,但是我们肉眼看不到,无法识别它们的真面目上。如果,我们能有孙悟空那样的一双可以洞察秋毫的“火眼金睛”那有多好呀!有!现在我们就有这种仪器,它的威力可跟“火眼金睛”相比呀,是什么呢?它就是这个显微镜,然后将把显微镜放在讲台上,结合多媒体教学来介绍显微镜的由来、构造及使用。这样,将单一的介绍化为蕴藉之语,学生就会更加有兴趣,认知就会更加深刻。
三、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参与实验实践,是充分激发学习兴趣的又一关键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实验科学,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九年制义务教育生物教材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增加了大量的实验,其目的在于加强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1.指导学生进行独立操作实验:经过一段时期分段实验训练后,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操作实验。方法是实验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熟悉实验目的、方法、步骤、实验所需的药品、材料。教师提出实验要求,讲清要点,然后再让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巡回指导,若发现带共性的问题,要让全班停下来,统一纠正后再继续实验,最后总结实验,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这样就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通过以上组织训练后,学生一般都能比较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能用解剖器解剖小动物;学会植物标本和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初步具备了独立实验能力。
2.开展课外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实验教学是不够的,还要尽可能地开展生物课外活动,让学生对植物、动物、细菌污染等进行调查、讨论,使他们有机会自己来设计完成实验。比如,布置一些“动动手”的小实验由学生带回家去做,如:观察种子的萌芽,观察根的分布,植物的人工授粉等,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观察现象,分析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主动获得知识,进一步提高实验能力。从教以来我坚持组织成学生兴趣小组、开展生物知识有奖竟赛、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野生动植物邮票集邮等一系列课外活动,课外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由于初中阶段重视了实验教学,学生渐渐获得了学习生物的方法和能力,使他们对生物学的好奇心转变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为高中学习《生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我觉得应该重视实验教学,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为我觉得有的科学问题是可以靠自已的证据和逻辑来回答的,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证据,通过逻辑推理做出解释,会使学生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真谛;从而也会使学生们对生物学产生持久的探索欲望,也使他们掌握了学习生物学的方法和能力,为他们一生不断获取新的生物知识和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创造必要的条件。
四、因材施教,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保障
成功的喜悦,更能促进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保持学生成功期望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确保他们不断达到成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评价每位学生,以发展的观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真诚地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使他们有成功感。如,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可以大胆地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操作,对他们的操作进行指导和恰当的肯定。教学中加强双边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即使学生答错了,也应充分肯定学生勇于发言,积极参与的精神,使学生有一种“虽败犹荣”的感觉。
总之,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那么就可以使他们觉得生物学课程的学习是充满乐趣之旅的!当然培养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论文作者:陈映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2月总第19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学生论文; 生物论文; 生物学论文; 能力论文; 蝗虫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兴趣论文; 《教育学》2019年12月总第19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