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树病虫周年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病虫论文,周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河北省是柿子的主产区,主要病虫及危害程度因地区和年份不同而有所不同,受害轻者,柿树生长发育衰弱,开花少,结果小,产量降低;受害严重者,则枝枯叶光,果实脱落一空,全无收成。因此,加强柿树病虫害周年防治工作,是确保柿树连年丰产丰收,提高柿果质量的重要措施。
一、柿绵蚧
在河北省南北产区普遍发生,尤以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果园严重。枝条被害后,轻者生长细弱,重则干枯,难以发芽或产生畸形叶。叶片被害后,在正面形成多角形凹陷黑斑。叶柄被害后,变黑而畸形,容易早期脱落。果实被害处由绿变黄,最后变黑,甚至龟裂,使果实提前软化,不便加工和贮运。
柿绵蚧以初龄幼虫在3~6年生枝条的裂皮缝中、树干粗皮缝隙、干蒂上越冬。在柿树萌芽时期若虫开始活动,爬到嫩芽、新梢、叶柄、叶背等处吸食汁液,以后在柿蒂和果实表面等处固着为害,虫体逐渐长大分化为雌雄两性。5月中下旬成虫交尾,随后雌成虫体背面形成白色卵囊,开始产卵,卵期12~21天。一年中各代若虫出现盛期分别为:第一代6月上中旬;第二代7月中旬;第三代8月中旬;第四代9月中下旬,各代发生不整齐。10月中旬,果实采收后,若虫爬到越冬场所开始越冬。
防治方法:早春柿树发芽前喷布一次波美度5度的石硫合剂,以消灭越冬若虫。在展叶至开花前,用氯氰菊酯等农药喷布,可基本上控制危害。前期防治不彻底的,在麦收后和7月中旬再分别进行防治。
二、柿蒂虫
在河北省主要柿产区普遍发生,是一种专门危害柿果的害虫,被害果早期变软脱落,受害严重的地区,造成大幅度减产。
该虫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和大枝的老皮裂缝下、树上干果内及根部附近一寸多深的土中,结污白色薄茧越冬。第一代幼虫由5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害,盛期在6月上中旬。第二代幼虫在7月中旬开始为害,一直到采收。8月中旬幼虫老熟,开始脱果结茧越冬。
幼虫孵化后,一般从柿蒂部蛀入果内为害,被害果由绿变为灰褐色,而后干枯。一头幼虫能危害幼果5个左右,幼虫老熟后在干果内结茧化蛹,少数在枝干上皮缝中化蛹。第二代幼虫危害的果实,一般由黄绿色变桔红色,由硬变软容易脱落。
防治方法:冬季刮去枝干上的翘皮、老粗皮,摘掉树上遗留的柿蒂,集中烧毁,可以消灭越冬幼虫。6月中下旬和8月中旬至9月初,一定要将幼虫危害果及时摘掉,并要摘净、拾净、深埋,消灭当年蛹和幼虫。8月中旬,在刮过粗皮的树干上、主枝上缚草把,引诱幼虫在内越冬,入冬后解除烧毁。在成虫发生盛期,用氯氰菊酯等喷布,可消灭成虫。
三、柿炭疽病
此病主要危害果实和枝条,叶片上很少发生,即使有,也只限于叶柄或叶脉上。果实主要在近蒂处发病。枝条一般在6月上旬开始发病,果实发病较晚,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或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发病初期果面出现小黑点,逐渐扩大呈圆形或椭圆形,略凹陷,病斑直径约1厘米。病斑中央有黑点,其上有黑灰色的粘状物(分生孢子)着生。被害果实容易软化脱落或发酸变质。
防治方法:收集、烧毁病枝和病果。萌芽前喷一次波美度5度的石硫合剂。6月以后喷多量式波尔多液。营养期不宜多施氮肥,防止枝叶徒长。
四、柿圆斑病
此病危害柿叶和柿蒂。最初在叶子正面发生黄褐色的小斑点,边缘颜色较浅,逐渐扩大成圆形褐色病斑。一般病斑直径约3毫米,最大可达7毫米,随着叶片变薄,病斑周围出现绿色或黄色晕圈,严重时叶片迅速变红脱落,树势强健者病叶不变红就脱落。当危害叶脉时,使叶成畸形。柿蒂上发病较迟,病斑也较少。病株果实小,味淡、易变软而脱落。该病一年仅有一次入侵。在阴雨连绵的年份或潮湿的气候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清扫落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的病原菌。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在6月中旬喷布一次多量式波尔多液,以防侵染。防治此病的关键是前期喷药。2006年,该病在河北省大面积发生,造成叶片早期脱落,果实提前变色早落,原因就是忽视了前期的防治,一旦发病,防治困难。
(河北省农科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尼群周)
(摘自《河北科技报》2007.1.13.⑤
联系电话:0311-85815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