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姝
克东县人民医院 164800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心衰在急诊内科中的应急治疗策略。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急诊内科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2例老年心衰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强心、利尿、扩血管、吸氧等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美托洛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心衰患者急诊内科中的应急治疗中适当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有利于纠正心衰,改善预后。
关键词:老年;心力衰竭;急诊内科;应急治疗策略
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患者心脏不能有效地搏出静脉回流量、组织代谢所需要的血液,与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有关,一般多发生于老年患者。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如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一旦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则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1]。本文探讨了老年心衰在急诊内科中的应急治疗策略,现将研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急诊内科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2例老年心衰患者,均有呼吸急促、不能平卧、胸闷、咳嗽、面色苍白、口唇发绀、下肢浮肿等临床表现,部分患者伴有烦躁、血压升高、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哮鸣音,并经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确诊,左室射血分数<25%。研究对象同时排除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甲状腺疾病等患者。
根据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共计41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60岁~81岁,平均年龄(70.65±9.67)岁;体重53kg~80kg,平均体重(62.56±10.34)kg;发作至就诊时间1h~6h,平均病程(2.12±0.63)h;心脏疾病包括冠心病24例、风湿性瓣膜病4例、扩张性心肌病13例。
实验组患者共计41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6例;年龄60岁~85岁,平均年龄(71.12±9.50)岁;体重51kg~78kg,平均体重(62.34±10.58)kg;发作至就诊时间40min~7h,平均病程(2.20±0.71)h;心脏疾病包括冠心病25例、风湿性瓣膜病5例、扩张性心肌病11例。
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发作至就诊时间、心脏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强心、利尿、扩血管、吸氧等常规综合治疗,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静脉滴注硝酸异山梨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伴症状性低血压者采用洋地黄类药物毛花甙C静脉注射。根据尿量静脉注射速尿或呋塞米。静脉注射血管扩张剂硝普钠,连续用药3d。治疗过程中勿突然停药,根据症状改善情况逐渐减量。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从低流量开始,在氧气通过的湿化瓶中加50%酒精,以改善肺泡的通气功能[2]。
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每片含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国药准字H20057227)和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商品名:倍他乐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0mg,国药准字H32025390)治疗。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口服剂量为1片/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口服剂量为100mg/d[3]。
1.3 评价指标
显效:治疗后心功能较治疗前改善2级,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增加≥20%。
有效:治疗后心功能较治疗前改善1级,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增加10%~20%。
无效:治疗后心功能无改善或恶化[4]。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有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以呼吸困难、活动时加重、口唇发绀、下肢浮肿为典型的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出现端坐呼吸,咳出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性衰退,机体各器官、各系统功能低下,一旦发生心力衰竭,预后情况较差。及时有效的急诊内科急救治疗可有效纠正心衰,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症状[5]。
急诊内科常规治疗包括强心、利尿、扩血管、吸氧等综合治疗,以扩张血管、减轻前后负荷为首要原则。在使用利尿剂时应严格控制剂量,既要避免大量应用引起血容量不足、电解质紊乱,又要防止用量不足导致液体潴留。吸氧应从小流量开始,逐步加大氧流量,以尽快缓解缺氧症状。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美托洛尔可明显提高急救效果。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是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抑制剂,可选择性地阻断AngⅡ和AT1受体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释放。美托洛尔是一种β1受体阻断剂,可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同时可降低自律性,延缓房室传导时间。
本研究中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美托洛尔辅助治疗者总有效率高达97.56%,明显高于常规治疗者的80.49%。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在老年心衰患者急诊内科中的应急治疗中适当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有利于纠正心衰,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刘红专.急性左心衰80例的急诊救治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3):463~464.
[2]徐劲松.急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6):27,30.
[3]黄勇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治疗与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6):1033.
[4]黄运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效果探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1):1975~1976.
[5]李志刚.对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J].医学信息,2010,28(1):33.
论文作者:王玉姝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患者论文; 心衰论文; 急诊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老年论文; 内科论文; 实验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