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基础施工技术管理论文_郝传伦

建筑施工中基础施工技术管理论文_郝传伦

山东营特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250014

摘要:在我国的建筑施工中,装饰工程、安装工程等工程都是建立在基础施工工程之上的,只有基础施工顺利完成,才能进行接下来的正常施工,如果基础施工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其他施工质量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要重视建筑施工中的基础施工,提升基础施工技术,确保基础施工工程质量。因此,本文对建筑施工中的基础施工进行论述,并分析建筑基础工程中有关施工技术管理中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建议,进而确保技术施工顺利进行。

关键词:家住施工;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一、建筑施工中的基础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的基础施工并不是单纯指某一个步骤的施工,而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工程,是包括对地基的处理、开挖基坑、基坑排水、基础施工、基坑回填等工作,基础施工时整个建筑施工工程的基础,因此,应格外重视基础工程的施工,并安排较为专业的组织人员进行施工的管理工作。例如,地基的处理与基桩的安装等工作都是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的。基础工程施工时有一定的顺序的,只有进行了定位工作,才能进行基坑开挖工作,进而进行地基处理工作。将地基处理工作结束后,再进行垫层工作。再接下来是基础放线与验线工作,进行管道的铺设,铺设结束后对墙身进行防水防潮处理,进而进行室内的管线安装工作,最后是回填基坑工作。

二、建筑基础工程中施工技术管理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健全

基础施工技术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基础施工工作人员并没有按照基础工程的规定进行施工资料的记录、整理与分析、收集工作,使得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 资料不与实际的工程进度相符合。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基础工程的验收工作。另一方面,技术管理制度和技术管理人员的权力均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为明确技术管理人员的权威与地位,企业应该将建筑项目的技术管理要求在建筑单位的制度中进行明确,另外,各岗位人员的职权也应进行清楚地表明,保证施工程序的明确性。

(二)建筑材料质量不达标

建筑材料材、的质量是一个工程质量好坏最根本的影响要素,决定着同等条件下,建筑的承力功能以及建筑的安定性,所以建材质量的管理是技术管理的根本环节。而当前许多建筑单位在收购的时分都为了节省成本而罔顾建材的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的建材易磨损、易开裂,为全部建筑埋下了安全隐患。

(三)技术管理人员素质低

由于建筑企业不断增加新的开工项目,企业需要引进很多具备丰富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这样的局面造成企业建筑项目缺乏相关的管理人员尤其是素质优秀的人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实际的情况就是企业在岗的管理人员素质不达标,且部分管理人员还同时身兼数职,担任几个项目的管理者角色。为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应该加强对在岗管理人员的培训,促进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为企业天添加人才。

(四)标准尺度太落后

部分建筑单位的技术管理制度都是多年曾经树立的,标准也运用或遵循传统化的老标准,在这个施工技术发展展迅速的年代显得落后且简单,因此失去了技术管理制度的束缚效果,跟不上国家、职业标准的脚步,自行改动的规章制度,只能为建筑单位带来安全建筑的问题或是成本过高的现象,不利于建筑单位的发展,从而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三、解决建筑基础施工中施工技术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审视自身管理体系,优化组织管理体系

认真审视施工项目的相关政策法规和自身的技术管理体系中的不足并改善加强,按照企业的实际规模和客观需要安排若干个项目经理和技术管理人员,对于工程的整体项目应首先确立一到两个总技术管理员,下面的分包项目每个项目由一个技术管理负责人监管。按照具体的技术标准管理体系中的管理制度以及工程的实际需要增设岗位,并且要明确各技术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范畴,做好项目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技术管理和人员调度工作。同时项目负责人重视管理人员的素质,经常举行培训以提升技术管理者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并组织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增强施工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做好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人才的储备和开发工作,做到技术管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二)明确施工技术管理职责,保证施工质量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建立一个完善可靠的技术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为保证施工质量目标的有效实现提供坚实后盾。项目部必须组织加强技术骨干的理论学习,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并定期开展学习、培训和交流工作,不断加强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确保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阶段。施工过程中要明确整个工程项目中各分部、分项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明确各级施工人员的职责和权利,保证施工质量。

(三)重视技术资料,加强技术管理监管力度

在施工前期和施工过程中必须针对施工项目的各分项工程细化施工方案,按其不同的技术要求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在工程施工前必须首先了解工程的施工特点,明确设计意图并仔细审核施工设计图纸,弄清楚施工的重点部位及弱点环节,通过对图纸的审核,减少甚至杜绝因图纸造成的质量隐患。在审核施工技术资料时不但要注意到资料本身的科学性,还必须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技术建议,在降低施工难度的基础上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人工操作,优先使用技术性措施,优化工作手段,使工人的松弛和懈怠影响降到最低。

(四)施工后期技术管理

在整个建筑工程基本完成之后,对技术管理的态度也不能松懈,这时应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项目的重点部位、工段进行检查,审核施工中是否存在遗漏,留有隐患,施工效果是否与设计要求相吻合。工程完成后,必须及时打扫并清洁建筑工程场地,对管线上的施工残留物需及时打扫,以避免损害管道阀门、仪表,影响后期使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施工技术还有待提升,施工人员质量较低、施工管理体制较为不健全,还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整。因此,在建筑基础施工中,应提升其技术水平,并提高建筑人员质量,重视建筑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多方面提升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尚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研究[J].居业,2017(09):148+150.

[2]王立波.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1):33.

[3]范琳琳.试论建筑基础工程中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J].居业,2016(11):151+153.

[4]崔乐芙.浅谈建筑起重机械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6(19):241-242.

论文作者:郝传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中基础施工技术管理论文_郝传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