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 102200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推动着中学课堂教学构建新型的教学文化。本文论述了“以教促学”“以学定教”“教学共生”的教学文化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与效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学课堂教学 教学文化 以教促学 以学定教 教学共长 发展为先
中学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而这些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往往植根于课堂教学文化。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文化,学生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素养和能力。目前,“对话型”、“生态型”、“生成型”等多种类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育人作用。着力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文化成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与效力的重要途径。
一、以教促学的教学文化
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展开的心灵对话,因预设而有效,因生成而精彩。我们不应该忽视精心的预设,应追求一种自觉的生成教学,理应充满智慧的挑战;课堂还应该充盈情感的力量。教师与学生的智慧与能力是在自然、真诚的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动态的,因而课堂教学不能再延续以往沿着教案预定思路带领学生学习重点、难点,而应该营造适宜的课堂文化动态场景,引导学生在体验和感知中学习。以教促学的教学文化的要点在于始终如一的“促”,而不是传统意义的“教”。这样的教学才有可能真正地实现能力与素养的有效生成,课堂教学也会因促进了“生成”而变得异常多姿多彩。
二、以学定教的教学文化
长期以来,中学课堂教学只重视教材中知识和教学中能力的生成,而轻视了学生学习主体和全面发展的生成。通常,教学设计以知识逻辑结构和能力训练重点为依据设置教学环节,并在教学内容呈现顺序和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这种“刚性”的教学目的和设计不仅使整个课堂教学固定不变、按部就班、机械僵化,而且还影响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生成。在“走”教案似的教学过程中,“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了“活”的学生,遏止了他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课堂变得机械、刻板和程式化。近年兴起的项目学习就是以学定教的教学文化的体现。在项目学习过程中,鼓励、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经验和独立见解的生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通过学习准备、自主研究、创造性表达,在与教师表达各自理解和认知的过程中,发展其思想力和核心素养,完善其价值观和生活观,成长为具备健康思维的合格公民。这才是学生需要的真正的学习生活,也是中学教学文化的实践体现之一。
三、教学共长的教学文化
建构性的教学文化非常强调师生在课堂生活中所进行的互动。课堂文化是对话与共进的双重合奏。中学课堂教学实践过程是教师与学生通过不断地沟通与对话而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课程即为探究、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至关重要。正如后现代课程论者多尔提倡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反思性关系中,教师并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保持对这种权威的怀疑,并要求学生与教师一道去探究学生正在体验的内容。” 教师乐于帮助学生,理解所给予的建议,并随时解决学生的质疑,而且积极地与学生一起反思学习的过程和收获。在这种教学共长的教学文化中,师生共同成为平等的领悟者、创造者、发扬者,这不但符合现代教学中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第三种师生关系”的形成,更符合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育价值观。
四、发展为先的教学文化
发展为先的教学文化,首先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促进人的发展,促进教学法的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从而实现社会和民族的发展。也就是说,为了发展,不但要传承和发扬本土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也要借鉴外国的先进教育经验;不仅要发展学生,也要发展教师;不仅要有中国特色的稳步发展,还要有世界格局的创新;不仅是发展核心素养,更是培养合格公民。
中学课堂教学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的过程形成知识积累、能力提升、认知和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构建“以教促学”、“以学定教”、“教学共生”、“发展为先”的教学文化的出发点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由“知识课堂”转变为“生命课堂”的教学文化观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文本与对话:教学规范的转型[J].教育研究,2010,(3)。
[2]钟启泉 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余文森 吴刚平 刘良华 解读教与学的意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季羡林 二十一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J].新华文摘,1992,(5)。
[5]郝德永 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论文作者:田俊欣 张东灵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文化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能力论文; 素养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