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呈现规划设计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623
摘要:本文采用德英康泽恩学派城市形态学理论分析方法对广州市黄埔古村地区的各类城市形态要素进行对比研究。在对黄埔村地区多方面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平面类型单元、建筑类型与土地使用类型,进而叠加得到形态区域划分图,从而能够获知黄埔村地区形态演进的基本规律,探讨推动其演变的动力因素。
关键词:城市形态;形态区域;动力因素;黄埔村
1 引言
岭南传统村落历史悠久,可上溯至远古及先秦时期,在中国传统村落里独树一帜且自成体系,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人文价值以及鲜明的地域特色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具有丰富的内在文化价值。在这其中,广府地区的传统村落涵盖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内的村落,其鲜明的布局模式深受风水文化及宗族制度的影响,深刻地内化为村落的空间布局、建筑形制与街道尺度之上。
新中国建立直至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的城市化水平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建成区的日益扩张造成村内原本低矮的传统建筑、良好的街巷尺度被破坏,混乱不堪的城乡二元景观使得原来具有鲜明特点的传统村落沦为“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尴尬境地。
自80年代起,随着国外城市保护规划编制被引入国内,一大批学者、专家及规划从业人员丰富了国内有关传统村落保护的空白,对于如何进行传统村落的保护展开了讨论。
自2000年始,广州市开始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计划,把此类传统村落的城中村改造列入了“一年小变,三年中变,五年大变”的具体任务。2002年,城中村改制基本完成。2009至2011年,广州市政府发布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农村集体土地转变为国家建设用地的方法与基本的改造原则。
时至今日,部分原来的传统村落被完全拆除,成为城市功能新区;而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村落成为城市新名片。由彼时安静的传统村落,到脏乱差的城中村,再到富有岭南特色的城市名片,传统村落的保护实践对于传承与发扬其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广州黄埔古村概况
2.1区位特征
黄埔古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岛东部,与黄埔区长洲隔江遥望,面积63.57公顷,东接新洲,南望仓头,西连琶洲(如图2-1)。现今大量耕地被用作开发区,建起工厂,乡村逐步变为城区。古村西侧为广州环城高速,北侧为新港东路。村周围有7个公交站点,离黄埔村1.47公里处有万盛围地铁站,交通较为便利(如图1)。
图1 黄埔村在广州区位图
2.2 历史变迁
黄埔古村又名黄圃、凤浦、凰洲。早于宋代便形成村落。明代,由于广州外港扶胥镇逐渐淤积,其对岸的琵琶洲(今琶洲)建起的琶洲塔可为导航之用,因此琶洲东南的凤浦便成了外国商船理想的停泊点。那时村中的南北门各有石碑,一书“凤浦”,一书“凰洲”。外国商船、水手往来频繁,讹称为凰浦,后因同音便写成“黄埔”[1]。
(1)历史悠久的外贸港(清朝以前)
黄埔古村始建于北宋年间。以梁、冯、胡、罗等姓为主,是一个多姓村落。南宋时期,村南码头已是“海舶所集之地”[2]。在清以前,黄埔村只作为中外商船停泊之所。隋唐时期,广州外港已经形成,其地点位于今黄埔区南岗庙头村西,古称扶胥港。
元代以后,东江三角洲继续发育,扶胥港前的海滩淤积增长,狮子洋面积缩小,这里已经不适应港口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到明清时期,由于航道淤泥堆积,严重影响了商船在扶胥港的靠岸作业,遂外港渐渐从扶胥港内迁至黄埔洲与琵琶洲一带水域。
清朝以前广州外港变迁如图2所示。
图2清朝以前广州外港变迁示意图
(资料来源:《黄埔港史(古、近代部分)》)
(2)“四口通商”时期(1684-1757年)
清初,朝廷为歼灭郑成功等反清武装,实行海禁政策。与此同时,广州之平南王尚可喜父子却通过走私与洋人做生意,当时十三行从事买卖的商人贿赂官兵,将商品偷运出洋,同时亦把洋货走私入境,黄埔古港一代水域成为走私通道。
康熙二十四年(1685),粤海关下辖的黄埔海关正式设立,确立了黄埔古港的地位。自此,黄埔古港走上对外贸易的黄金期,黄埔古村也随之形成规模。
(3)“一口通商”时期(1757-1842年)
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皇帝宣布:“嗣后口岸定于广东,不得再赴浙省,此于粤民生计,并赣、韶等关均有裨益,而浙省海防亦得肃清”[3]。直至鸦片战争爆发期间(1840年),清政府因战争影响只保留粤海关,用以承担对外职能,规定广州黄埔古港为“夷人贸易唯一之商埠”,史称“一口通商”时期。
(4)城市化浪潮中的“城中村”(1910年至今)
清以后,黄埔古村逐渐衰败,在中国古代外贸史上层扮演过重要角色的黄埔村演变成为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普通村庄。
2.3 研究范围
根据前文中所绘制的古迹分布图可确定,本次研究选取黄埔村内尚且保留着大量历史古迹、街巷格局的古村区域作为研究范围,重点选择形态变动剧烈的地块,以区别不同形态区域的差别。因此本次研究确定范围面积为20.59公顷(如图3)。
图3研究范围:保留古迹及街巷格局的古村区域
3 平面单元要素分析
在康泽恩学派的城市形态理论中,平面单元是在街道、地块与建筑基底的布局类型上叠加、归纳出来的,这三者就是平面单元中的形态要素,也是康泽恩学派中最重要的三个形态要素,三者之间在形态上的稳定程度决定了平面单元的不同。
1、街道系统:街道及其在街道系统中的布局;
2、地块组合:地块及其在街区中的集聚;
3、建筑基底布局:建筑物的基底平面布局;
在实际考察过程中,这三种形态要素在城镇的不同区域里形成不同组合。每种组合因其所在场地的状况而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这种区别于周边地块的同质性或整体性成为一种平面单元。
在实际调研过程中,为了弥补黄埔古村地图的确实,只能采用分析现状平面图的方法,倒推其演进过程。
3.1街道系统
3.1.1 街、里、巷的构成与特征
黄埔古村保存了较为完整的街巷格局,其构成主要有街、里、巷三种。
1、姓氏分布与街巷的梳式布局
由于黄埔古村是多姓村落,祠堂较多,因此形成了多处梳式布局组团,从空间上对应了宗族祠堂的分布。内部道路方向均垂直于村内的水塘,并往后延伸。巷道的格局因此整齐划一,形成了整个村落的肌理(如图5)。
图4典型的梳式布局平面
(资料来源:《广东民居》,陆元鼎,1990)
图5祠堂姓氏分布与街巷的梳式布局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3.1.2 节点要素构成与特征
由于街巷空间的大小不一,往往在自由的建设条件下产生很多丰富的小空间,如广场、门口、街巷交叉口、入口牌坊等。这些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不规则的空间由街巷串联起来,与街巷空间融为一体,形成了村内邻里交流、公共生活的空间载体,既承载村中某些必要性的公共活动,又促进村民自发性的交流。
根据节点要素分布,结合街区的划分可得出点状要素分布的疏密规律(如图6)。
从下图可见,节点要素分布在黄埔古村中心广场部分较为集中,景观元素、小空间较为集中,除此之外的其他街区分布较少。
图6节点要素密度分布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3.13 街道单元类型划分
根据以上的街区划分、节点要素的分析,能够得出在街道单元层面的总体类型划分如下:
类型一:街道单元内街道密度较大,街道模式为连通式,没有尽端式,广场、局部扩大等公共空间要素较多。如第8街区。
类型二:街道单元内街道密度较大,街道模式有连通式、尽端式,且分布较为分散,节点要素比较少。如第2、5、6街区。
类型三:街道单元内街道密度不大,街区内部街道模式连通式与尽端式并存,分布不均匀,数量较多。黄埔古村中的公共空间,广场、祠堂入口、水塘等较为集中,节点要素较为丰富。包括了第7街区。
类型四:街道单元内街道密度不大,连通式与尽端式道路并存与街区内部,分布不均匀,数量较多。节点要素较分散,数量较少,只有少数道路交叉路口有零碎局部扩大的公共节点空间。如第4街区。
类型五:街道单元内街道密度不大,连通式与尽端式道路并存,分布不均匀,数量较多。节点要素缺乏,较为单一。如第1街区。
类型六:街道单元内街道密度低,内部道路形式为尽端路,但有节点要素存在,街道界面并不十分整齐,有零碎空间存在。如第3、9、10、11街区。
街区单元类型划分如图7所示:
图7 街道单元类型划分(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3.2地块组合方式
由于街道系统对整体黄埔村地区的初期划分,形成了街廓。而街廓进一步进行产权切分,形成地块平面划分边界,即土地产权界限。不同地块由于大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组合方式,直接影响着地块内部的建筑基底布局。
3.2.3地块组合单元划分
通过作者对黄埔古村研究范围内的实地踏勘调查,可以描绘出整个黄埔古村地块大小的分布,并根据地块组合方式分为按沿街排列方式可分为规则与不规则两种。
根据地块组合模式,以此为依据在平面图中标出单元范围(如图8)。
图8地块组合单元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3.3建筑基底布局
根据建筑密度大小及空间的利用方式不同,可将黄埔古村内建筑基底布局分为:占满式、内巷式、天井式、院落式。
图9 建筑图底关系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3.4平面单元划分
平面单元的划分,是基于上述三种平面要素的叠加而成。在叠加过程中,街道系统为最稳定因素,因此将其作为第一底图框架(如图7);而地块组合能够影响建筑基底布局,较之稳定,因此为第二底图框架(如图8);最后为建筑基底布局类型图(如9)。三者叠加后相似区域形成平面单元。
图10 平面单元类型划分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4 建筑类型与土地使用类型分析
4.1建筑类型分析
在康泽恩的城市形态理论中,平面格局是最保守的形态复合体,而建筑类型(building types)或建筑组织(building fabric)是显示城市历史分层结构的重要形态要素[4]。通过对不同建筑或建筑群形成年代的历史时期划分,构成了城市形态分析的基础——“形态周期(morphological period)”。
通过对黄埔村内的现状调研,结合平面图以及历史资料的搜集,我们可以划分出建筑类型形成的4个历史大段落:
1.民国前(1912年以前)
2.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
3.新中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1949年—1978年)
4.改革开放后至今(1978年至今)
以上4个历史段落根据现状调研的资料基础做出判断,可以在底图中标出形成年代的建筑范围(如图11)。
图11建筑类型形成年代分布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4.2土地使用类型分析
根据现场勘查与资料收集,黄埔村内土地使用类型可以分为以下种:居住用地、文物古迹用地、商业用地、商住用地、教育用地、行政办公用地、绿地、广场用地、闲置地、水塘(如图12)。
图12 土地使用类型分布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4.3 形态特征
黄埔古村的建筑类型可大体归纳为两种,即晚清时期的古建筑与改革开放后新建的框架建筑。这两类在建筑密度、容积率、高度与风格上都不同,沿街面并立显得较为突兀,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口大量涌入对村民建设模式的影响。
在用地类型方面,黄埔古村以居住占多数,古迹用地也较多。
根据以上的分析,黄埔古村落内建筑类型与土地使用类型可以很清晰地反应在图纸上,这为后文的形态区域的划分提供了依据。
5 形态区域划分与演进分析
5.1 形态区域划分
根据理论依据所述,本文采用“主要单元”与“次要单元”的两级形态单元划分体系,划分出“形态区域”与“形态区域亚类”两个边界。
结合前文的分析工作结果,笔者将广州黄埔古村地区的平面格局、建筑类型、土地使用布局按照各自的特点归纳出类型。以平面单元划分为主要依据,结合建筑类型与土地使用布局的描述,将他们归纳总结,从各种要素的复合情况进行综合的划分。找出其中的可以归为亚类的地块组团,划分为形态区域亚类。
如图13形态区域划分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5.2 形态演进过程
古外港的繁荣发展时期(1842年以前)
随着黄埔古港地位的起伏,早期的黄埔古村经历了它的高潮与衰落,这一时段在形态上变动最大,时间跨度也较长(如图5-2)。黄埔古村先后经历了清以前缓慢的发展——清初的“四口通商”时期(1684-1757年)——清末的“一口通商”时期(1757-1842),而形态区域的传统独立祠堂、传统民居区、大地块庭院式公建区为这一时期形成的建筑。可以说这一时期是黄埔古村受外港影响最深的时期。
衰败沉寂时期(1840-1978年)
此后的民国、新中国成立以及文革时期,由于地理、战争以及政治运动等各方面的社会因素的影响,黄埔古港逐渐没落,黄埔古村失去了外部发展动力,从此在历史上沉默。
由于黄埔古村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免遭战乱的影响,并且在这一国家危难时期,黄埔村还走出了多位乱世英杰。这一时期在形态上保留的只有日本楼一处,因此这一时期反应在形态区域上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
改革开放后(1978年之后)
改革开放后,黄埔古村古港的历史文化逐渐受到世人瞩目,作为特有的港口腹地,黄埔古村成为古村古港一体的新兴旅游资源,并一起经历了保护与改造,形成新经济环境下的旅游热点。在城市化浪潮下,黄埔古村周边也兴建起工厂,村内多了自建楼房,逐渐形成城中村的景观。这一时期在形态区域上所占明显,大体量的公共建筑、开敞空间的引入均是这一时期经济决策影响下的形态反应(如图5-3)。
黄埔古村的三种形态区域均局部比较混杂破碎,拼贴特征明显。从不同时期的形态区域面积比例来看,1840-1978年的面积较小,其次分别是1840年以前,而1978年之后范围最广,达到了13.7公顷。
6 结束语
6.1 形态成因
自然环境因素
由于黄埔古村位于海珠区东南角,良好的港口条件让其形态发展十分依靠港口。黄埔古港位于珠江畔,河面较为宽阔,其对面为马鞍岗,是天然避风良港。水域紧邻珠江主航道,但离市区较远,便于单独管理,因此而设立港口[5]。黄埔村作为黄埔古港的腹地自然得天独厚,人丁兴旺。
此后,清政府在黄埔设置海关,正式确立其黄埔港地位。当时的外国商船对广州贸易必须经过黄埔口岸。鸦片战争后,广州对外贸易地位被上海取代,黄埔古港因淤泥逐年淤积不利停泊而被放弃。黄埔古港就此归于平淡,而黄埔古村随之兴盛而兴盛,也随之衰落而衰落。
经济因素
清以前,黄埔古港就已经因为良好的水位而成为船舶停靠的良好港口,这也促进了许多出洋为商的人们以黄埔古港为货物集散地,黄埔古港及黄埔古村就此发展起来。“一口通商”是清朝康熙年间为防倭寇而制定的经济政策,仅保留的“一口”便是广州粤海关,而其挂号口——黄埔古港也因此扬名海外,甚至连村名“凤浦”也因误读而作“黄埔”,从而产生了“黄埔先生”、“黄埔区”、“黄埔军校”等黄埔效应。
除此之外,清、民国时期,大批黄埔古村出生的黄埔名人在黄埔古村内新建学校、公园、卫生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促进了黄埔古村的现代化建设,这进一步加速了黄埔古村内部的形态演变。而改革开放后,日益富裕起来的黄埔村村民,则通过重建古屋、出租或自营沿街商业,在黄埔古村的形态演变方面发挥作用。
在改革开放时期,黄埔古村一度被规划为城市工业用地。而后,市政
府编制了相关保护规划,详细落实了需要保护的文物古迹,并确定了旅游路线,规划建造了村内的广场、公厕等公共服务场所,修建了黄埔税官等。黄埔村的旅游经济时代就此拉开序幕。
进入到21世纪,随着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的破土动工,琶洲岛拉开了城市建设的序幕。于此同时,黄埔古村利用其区位优势,引资办厂、出租物业,黄埔古村出现了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城中村”式的“握手楼”,形态间发生冲突。
宗族制度
在岭南村落的总体格局之中,最主要的社会因素是宗族制度,且投射在了公共空间的组织上。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大多集中于:村落的四周、村口和祠堂群。而在宗族村落之中,祠堂是秩序的绝对主导者,提纲挈领地控制着村落中的社会与空间秩序,成为结构的核心。祠堂临水而立,形成梳式布局,从第二排开始是间或夹杂有祠堂的成片居宅[1]。
黄埔古村很明显是宗族村落,空间秩序由祠堂主导。黄埔古村祠堂群组成了村内公共空间的主中心,分散于各个水塘前的祠堂则形成不同的次中心,分别引领着其后的建筑群。祠堂引领的空间秩序形成黄埔古村用地布局的原始形态,这种主次分明、层层递进的布局关系使黄埔村在经历了不同时代的用地建设后依然能够直观地发现其布局中心,为现在乱中有序的肌理感确定了形态骨架。
6.2保护建议
确立以街道、地块、建筑及土地利用整体保护的策略,综合考虑历史区域特征及其形态演进顺序,形成具有历史连贯性的空间保护范围。
保护范围划定
以形态区域的划分作为黄埔古村保护范围的依据,是因为它明确了街道、地块、建筑布局与土地使用在形态变化时的变动关系。在划分保护范围的时候,不仅是从建筑角度去划分,更多是从街道、地块、建筑与土地利用作为整体考虑。这样整体的保护对于黄埔古村整体氛围的塑造有较高的效用。
根据形态区域的分布,可以将传统独立祠堂区、传统民居区、大地块庭院式公建及沿街商住区划入保护范围(如图6-1)。
如图6-1 建议整体保护范围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本文从传统村落与城市的关系为背景,通过对黄埔古村的整体认识,利用德裔英国地理学家康泽恩(M.R.G.Conzen)所创立的城市形态学派分析方法对黄埔古村进行了形态学上的分析。通过平面图中街道、地块与建筑基底三者的不同组合类型的归纳,可以总结出不同的平面单元类型,并汇总在一张平面图中,能够直观地对历史区域进行形态分析。
同时,将以上的分析结合城市形态发展演进过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分析,总结出黄埔古村形态特征、演进过程及形成原因,并给出古村的保护建议。
参考文献:
[1]沙文钟.黄埔村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2]沙文钟.黄埔村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3]廖声丰.乾隆实施“一口通商”政策的原因——以清代前期海关税收的考察为中心.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03):89-94
[4]姚圣.中国广州和英国伯明翰历史街区形态的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5]陈建华主编.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海珠区卷.广州:广州出版社,2008,310-375
[6]冯江.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族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论文作者:魏志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形态论文; 类型论文; 村落论文; 地块论文; 街道论文; 建筑论文; 单元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