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大量资金,同时道路建设技术也发展迅速。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已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和整体功能建设的重要实施环节之一。软基加固技术的出现提高了软基的承载力和固结力,增强了软基的强度,避免了路基和路面的变形。据此,本文对软基处理技术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软基处理;市政道路
一、软土路基的主要特点分析
(一)较多的空隙和天然含水量
软土地基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有较大的空隙和较高的天然含水量。软土地基的主要成分是粉土粒以及粘土粒等。这些土粒由于自身表面存在大量的负电荷,从而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吸附到土粒的外表面,这样就最终导致软土的含水量较高。软土的含水量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就会改变土粒的结构粘结度,从而造成软土孔隙比的增大。
(二)流变性突出
随着建筑时间的推移,软土地基会受到外力和重力的综合影响,最终可能会导致软土地基发生一定的形变,影响市政道路的后续使用。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时如果没有采用科学有效的软基加固技术对软基进行必要的加固,这就会导致道路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软土流动等情况,甚至导致市政道路发生坍塌等严重的安全事故,从而导致市政道路工程的功能不能实现有效的发挥。
(三)压缩性系数较高,抗剪强度低
软土地基的压缩系数较高,抗剪强度较低也是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之一。软土地基具有较多的空隙和较高的天然含水量,因此软土地基的压缩系数较高,抗压能力较低,使用中不能承受较大的外力。由此可见,在市政道路中如果没有对低强度的软土地基进行必要的软基加固过程,就可能会导致城市道路坍塌,影响道路的长期使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软基处理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一)强夯法
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而言,强夯法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方式。该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运用了最简单的手段,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从已经掌握的技术内容来看,强夯法是现代道路施工中,解决软质地基的主要方式,其对软质路基的加固效果极为明显。通常情况下,这种方式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并不宜使用,因为市政道路下方往往有大量的市政管道布设,强夯法会对其造成一定伤害,但是在工期短、路基土质极差的情况下可以酌情使用。具体的软质路基施工中以重力为主要动力,引导夯锤对软质路基进行夯实,将土壤原来的结构完全破坏,依靠夯锤的冲击力形成夯坑,极大增加路基土壤的密实度和结构轻度。强夯法的实际应用应该根据路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通常情况下每夯击下沉0.5~1.0m 路基的承载能力就会提升2~3倍。
(二)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
由于我国软基加固技术在这些年所取得的进步,让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应用。此技术不但具备振动沉管桩的特点,同时也具有振动沉模壁防渗墙的优势。而具体的操作过程是:管桩中间的混凝土如果达到足够的强度以后,就要在管桩顶部构建一些砂石层,并往里放入土工格栅,而这么做的目的在于要充分体现出管桩承受荷载力的能力,以及所起到的作用。
另外,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还可以让复杂的施工过程变的更加简单一些,从而可以很好的强化管桩的强度。照比其他的技术,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在运用上显得更为快捷,而且由于不需要花费太长的工期,因此还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的施工成本,因此这项技术迅速的得到了推广以及利用。
(三)塑料排水板施工技术
在市政道路的建设期间,在软木地基里会存在很多的负电荷,而这些负电荷由于可以吸收一定量的水蒸气,因此增大了软木地基的含水量,这直接的后果便是让其孔隙变大了。而面对这样的情况,采用塑料排水板施工技术是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操作方式是:要在土体里加入排水井,这样就能够排放很多的孔隙水,而且还可以缩减孔隙比。另外,采用砂垫层再排出一部分的水,从而继续给地基施压,如此一来就会在短时间之内起到非常好的固结效果,从而很好的加强了软木土基的密实度问题,而且也让地基变的不在松软。
以下是排水板性能的指标,如下表所示:
(四)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
在市政道路的建设施工过程中,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主要是应用于饱和软土地基的加固过程,充分的发挥了水泥固化剂的作用。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主要是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将水泥在特制的搅拌机中进行充分的搅拌,使得固化剂和软土可以发生各种反应,从而达到最终的软土加固的目的。
首先,在施工之前应当严格确认和调试水泥搅拌桩的位置,使得水泥搅拌桩机可以在最理想的位置上进行施工。
其次,在进行水泥的搅拌过程中不但要对水泥浆液进行搅拌,还应当在压浆之前将水泥浆液放入集料斗中。但是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的施工步骤较为繁琐,施工成本较高,因此在实际的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没有大范围的使用。
(五)选用土木合成材料
首先,土工编制物强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作为基础,从而在软质路基上进行加强处理。土工编制物的应用可以在加筋效果、排水效果上得到较大的提升,最终对软土路基的结构强化,提供较多的帮助。一般而言,市政道路的软土路基施工,其遇到的软土路基很少具备特别严重的问题,多数问题都能通过技术性的方法来解决。
例如,在软土路基之上,编制物的大量铺设,再加上沙砾材料的垫层处理,可以将结构强度、抗腐蚀性等进一步的提高,长时间内的可以保证稳定性。
其次,土工编制物强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可以针对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做出良好的处理。例如,当市政道路施工当中的换填深度比较大的时候,可以通过分层设置的模式来解决,进而将土工编制物的技术应用,取得更好的成绩。针对市政道路施工当中,如果遇到换填的极限深度,则应该在该位置上,有效的铺设第一层的土工编制物。然后对下部的土壤结构,做出良好的稳定处理,每间隔 0.5m 设置一层土工编制物,最终的施工成果,则表现为层叠状态的土工编制物,对市政道路的保障性,是比较突出的。
结语
综上,为了实现我国市政道路建设的健康发展,施工单位应当强化对软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重视对软基加固技术的发展和研究,促进施工操作过程的严格化和规范化,提高市政道路施工建设的效率和施工质量,从而实现我国市政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新宏.关于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加固施工技术的研究框架思路[J].智能城市,2018,4(20):103-104.
[2]刘畅,苗祥全,陈春阳.浅论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应用[J].居舍,2018(27):54.
[3]孙俊峰.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09):81-82.
论文作者:张雅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市政道路论文; 技术论文; 路基论文; 土工论文; 较高论文; 土地论文; 水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