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意象英译探析——基于王宏与比勒尔《山海经》译本的对比论文_袁粒粒

目的论视角下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意象英译探析——基于王宏与比勒尔《山海经》译本的对比论文_袁粒粒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摘要:神话传说是原始先民在原始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创造了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意象。“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塑造个性鲜明的各种形象,具有独特的魅力也增加了翻译的难度。本文从目的论视角出发,选取《山海经》中的典型神化意象,分析了其中的文化内涵,对比了王译本和比译本所采取的英译方法,探讨了各自翻译方法的适切与否,为读者理解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意象及翻译提供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神化传说,意象,目的论,英译

1.目的论的理论视角研究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德国引发,经历了四个发展过程,成为主流的翻译理论。”(黄海英,邓华, 2015: 159-160)作为功能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理念,目的论强调在理想与现实状态下的多元化翻译理念,突出了两种语言的共性和自身的独立性。所以目的论引导下的翻译行为会更加注重语言功能的对等和实际语意的对应,而不是讲求词汇或者短语的“对号入座”。目的论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要遵循三个原则,即语言目的原则、忠实原则以及连贯原则。这三个原则各有不同等级划分,连贯原则高于忠实原则,同时目的原则与忠实原则作为普遍性原则又服务于目的原则。“首先,语言目的原则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带有明确的翻译目的,以此为基础和准绳,来完成对第二语言的翻译工作。其次,忠实原则指的是既要遵守源语言的语言含义和真实语意,同时 也要保证翻译后的语言符合目的语言的思维逻辑,做到“双向忠实”。最后,连贯性原则指的是进行语言翻译之后,要保障语言的连贯性和语句的通顺”。根据目的论三原则,例举一下适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异化翻译,归化翻译,直译,意译或音译。目的论在具体的语言翻译过程中能够更加灵活的应对和处理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来构建一个目标语读者能够更加接受和理解的语言文本,从而使读者更加充分的理解原文文本中的故事情节。由于古代神话传说具有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因此,笔者认为目的论适用于本文本的翻译探究。

2.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意象研究

“由于古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矛盾、变化,于是借助幻想把自然力拟人化。神化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于自然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在神话传说中,主人公通常为神,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经过加工之后神化了的英雄人物,因而认为自然界也和人一样有意志、有性格、有感情,各种自然现象都有神在主宰着。“意象”是指客观物象通过创作主体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构成意象所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即:一个明确的客体的物象,不论是客观存在的还是想象的产物;另一个是创作主体的感情或思想所构建的物象。至于神化意象,它并非完全属于自然或者人类生活,而是反映了自然和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山海经》中分散的描述了大量不同的意象,著名的神化传说文学大师袁珂曾编纂了一部《中国神化传说词典》将《山海经》中常见的意象划分为四大类,即:“1)关于上帝、英雄人物、神、鬼怪等意象;2)关于不同生物、植物、药物以及武器等的物象;3)关于不同地方的意象描述;4)关于不同神化传说或故事的意象描述,其中包括对于神或不同英雄人物的描述,但重点在于对故事的叙述。神化意象不仅同时反映了社会活动以及一定的行为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早期社会人们的道德观念和民族意识和美学观念,这些神化传说中的文化意识和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特性。在各种各样的神化传说当中,中华民族表现出了勤劳勇敢,善良正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些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珍宝,在中华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神化意象的翻译对于中华民族走出去至关重要。

3.目的论视角下比勒尔和王宏《山海经》中神化意象英译的对比分析

本小节列举《山海经》中的不同神化意象并参照比勒尔及王宏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主要针对目的论视角下,其翻译时所采用的方法及策略进行研究讨论,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明白《山海经》中不同意象的内涵涵义及不同翻译策略的优缺点。

例1:“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

比译:Four hundred leagues southwest is called the Mountain of Offspringline. …..presides over it.

王译:400 li to the southwest is a mountain called Kunlun.….presides over this mountain.

对比以上两个版本的译文可以看出,比将“昆仑”译为了“Mountain of Offspringline”,采取了描述性的翻译方法,“offspringline”用来表达“昆仑”的意象,在英语文化中找到了与之相对应的文化意象词。而王的译本中,将“昆仑山”译为“Kunlun Mount”,采用音译的方法来翻译,更完整的保留了汉语语言特色。此处,“昆仑”指的不是现在青海省的昆仑山,而是先古人民在当时所构造出来的一个意象,因此,王译本并没有将文化意象很好的表达出来。从目的论的视角分析,比译本的读者多为英美文化国家的普通人,所采用的译法实现了不同文化的动态对等,在英美文化中找到了于其相对等的文化意象,更有利于读者理解其中的文化意象,而王译本并没有将文化意象体现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2:“其名曰当康,其状如豚而有牙,其鸣自叫, 见则天下大穰”

比译: There is an animal on this mountain which looks like a piglet but has tusks. Its name is the Match-rest

王译:There is an animal called Dang Kang, which looks like piglet and has tusks. It is names after its call

“当康”是一种瑞兽,传说在丰收的年岁里鸣叫着自己的名字跳着舞出现。比勒尔希望保留源语文本的语言文化特色,采用直译法将其表述为“match-rest”,但是她误解了其所承载的文化意象含义。王宏的英译本采用了音译的方法,从而避免了对其意象的误解翻译。从目的论视角来看,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译文要符合三原则中的忠实原则,即要忠实于源语文本所要表达的含义,当目的语文化中没有与其相对应的文化意象时,为避免产生误解,音译的翻译方法更加适合。

例三:“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

比译:Form sky and the great god came to this place and fought for the godhead…….. danced the Shield and Axe dance.

王译:Xingtian and the God of Heaven came to this place and vied with each other for the leadership…………axe and shield, dancing wildly.

对比以上两个译本,比将“刑天”译为了“Form sky”,王将其译为了“Xingtian”,前者的译法采用了英语文化中对等的词汇,但是误解了“刑天”这个意象的中含义,“刑”在指的是砍头的刑法,而非“form”所承载的含义,王译本采用音译法将“刑天”译为“Xingtian”,对于不熟悉拼音的读者来说或许更难理解其中的文化意象含义,因此从目的论视角来看,要实现语际间的对等,又要传达出其文化意象,笔者认为应将其译为:“Xingtian(the Beheaded)” 这样,即可以使熟悉拼音的中文读者理解其中的文化内含,又可以很好的向外国读者传达其中的意象内涵。

例四:“有鸟焉,状如鴞而赤身白首,其名曰窃脂,可以御火。”

比译:There is a bird here which looks like an owl, and it has a scarlet body and a white head. Its name is the steal-lard. It can be used to ward off fire.

王译:“There is a bird called qiezhi which looks like an owl and has red feathers and a white head. It can be used to guard against fire. ”

比采用意译法将其译为“steal-lard”,会使读者产生疑惑,因为英美文化国家当中没有直接与此相对等的文化意象。王采用音译法将其译为“qiezhi”,但音译法只是译出了该词,并没有译出中的文化意象。笔者考虑到该词所承载的文化寓意,查阅古汉语词典并从这个意象的描述来看,“脂”用来形容白色或者碧玉,因此本文作者提出的参考译本为:Jade-head,此处通过意译法既表达了该动物的特色,同时又译出了文化意象特点,实现了文本的动态对等。

4.总结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两个译本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重点研究和分析了目的论视角下其译本对于读者理解《山海经》译本中的文化意象所产生的影响,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1)两个译本都尽量保留了原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象的内涵,有利于中国古典文化在英语国家的传播。但就细节而言,两个译本都存在细小的瑕疵。

(2)因此在翻译时,首先要遵循目的论三原则中的目的原则,其次是忠实原则,要忠实于原文的含义,同时在翻译其中的文化意象时可以添加注释,帮助读者理解。

(3)中国古代神化传说的中的文化意象较为复杂难懂,翻译时很难完全实现其不同文化之间的动态对等。想要得到更好的翻译文本,译者仍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大量的阅读与研究。中华文化想要走出去,传播中国古代文化比不可少,但道路依旧漫长艰辛。

参考文献

[1]Nida A.Eugene, Taber R.Charles.( 2003). The Theory and Practical of Translation [M]. Boston: B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柏杨(Bo,Y)(1987).中国人史纲[M],时代文艺出版社

[3]黄海英(Huang,HY),邓华(Deng,H).(2015).目的论三规则的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8(22), 159-160.

[4]赵丽华(Zhao,LH)(2017),目的论视角下《汤姆·索亚历险记》翻译研究[J].海南三亚学院学报语文与建设,2017.15.036

[5]袁珂(Yuan, K)(2003).《中国神化传说词典》[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简介:袁粒粒(1994年—),女,汉族,河南洛阳人,硕士在读,单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方向为翻译。

论文作者:袁粒粒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  ;  ;  ;  ;  ;  ;  ;  

目的论视角下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意象英译探析——基于王宏与比勒尔《山海经》译本的对比论文_袁粒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