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支架进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孟祥涛

孟祥涛

(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 山东潍坊 261206)

【摘要】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进行损伤控制性治疗进行创伤骨科修复应用和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创伤骨科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等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乳酸持续时间、体温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凝血功能恢复时间皆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外固定支架进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应用于创伤骨科修复,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损伤控制性治疗;创伤骨科;修复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2-0138-01

创伤性骨折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由于患者全身组织器官所受创伤情况多比较严重,容易出现多种损伤并发情况,对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机体功能具有较大的威胁,如果不能及时救治,容易引起终身残疾,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本研究探讨外固定支架进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创伤骨科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6.68±8.5)岁,因车祸引起的创伤骨折患者15例,高空坠落引起的骨折患者6例,意外损伤引起的骨折患者8例,其他情况引起的骨折患者9例;对照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45.78±8.6)岁,因车祸引起的创伤骨折患者14例,高空坠落引起的骨折患者8例,意外损伤引起的骨折患者7例,其他情况引起的骨折患者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骨折原因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控制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架进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前,首先应注意结合患者骨折损伤情况,通过初期恢复手术对骨折部位进行临时外固定处理,在避免骨折创伤引起的感染同时,对骨折创伤部位的出血情况进行控制,然后,对意思模糊陷入昏迷患者实施复苏治疗,治疗过程中注意做好患者病情观察与监测,同时对患者开展水电解质平衡以及生理功能维持治疗,以确保在患者病情未定的情况下,对患者实施相应的骨折复位与固定手术治疗。另外,对一期外固定支架进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患者,结合患者治疗情况,对需要患者进行二期切开复位手术治疗,以确保患者骨折愈合与恢复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手术创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乳酸消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凝血功能恢复时间的手术指标变化,同时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技术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术中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15%,对照组患者为3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创伤性骨折作为一种较为严重的骨折情况,其治疗方式主要以延迟手术以及早期全面处理、损伤控制等治疗措施为主,其中,以早期全面处理为损伤骨折治疗的最突出方法,但是,临床研究显示,以早期全面处理原则进行创伤骨折一期确定性手术治疗,其作用效果并不突出。损伤控制在创伤骨折治疗中,主要以维持患者骨折完整性、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影响为治疗原则,早期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相对较少。

近年来,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以及创伤骨折临床发生率的不断提升,常规手术治疗所引起的创口感染情况也越来越突出,成为创伤骨折手术治疗中所关注的重点之一,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进行75例创伤骨折患者治疗中,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外固定与外固定支架进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结果显示,外固定支架进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以及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等,均比对照组突出,疗效显著。这是由于创伤骨折患者由于骨折情况严重,且多合并有其他器官损伤,导致生理功能絮乱,再加上常规手术治疗时间较长,术后复发率较高,导致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骨折损伤控制则是在对患者骨折损伤情况进行稳定控制基础上,实现骨折创伤出血的有效制止,同时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口,以避免术后感染发生,提升治疗效果。因此,外固定支架进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应用于创伤骨科修复,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冯晨.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治疗中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应用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3):55-56.?

[2] 张财义,陶忠亮,张庆,等.外固定支架分期治疗复杂胫骨干骺端骨折[J].中国骨伤,2014,27(5):425-429.?

[3] 孙之镐.中西医治疗骨折的理论与实践的差异与交融[J].中国骨伤,2009,22(3):208-211.

论文作者:孟祥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2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外固定支架进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孟祥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