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产业由资源输出型向资源加工型的转变——兼论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论文,产业结构论文,主导产业论文,加工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生产力布局上实施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东—中—西梯度开发的发展战略,东部地区经济率先发展起来,成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增长的重要基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辐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急剧扩大。
地处我国中部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五省区,以其丰富的资源条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历来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70年代末,湖北与江苏、安徽与浙江、江西与福建、湖南与广东、河南与山东相比,经济发展水平颇为接近,中部地区的一些省份在某些方面甚至更胜一筹。但至1994年,沿海五省的人均GDP、人均投资、 人均工业产值分别是中部五省的2.1倍、2.6倍和6.5倍。(注: 谢勇等《论中国浅内陆省区域经济的发展》,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1978~1995年的17年,两者GDP增长速度分别为10.87%和9.42%,尤其是在1982~1995年间,东部地区GDP年均增长16.93%,而中部地区只有14.09%, 由此导致两者之间人均GDP相对差距扩大了5.6%。从人均收入差距来看,若以西部地区为1,则东、中、西之间的差距从1985年的1.15∶0.88∶1扩大到1995年的1.42∶0.97∶1,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地区差距从1980年的1.39∶1.11∶1扩大到1995年的2.00∶1.32∶1。(注:《中国统计年鉴》(1996)。)依据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分析结果,即使我国高收入地区与低收入地区之间的差距每年以2%的速度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缩小一半大约仍需36年,更何况,两者之间的差距目前并不是在缩小,而是在继续扩大。按这种格局发展下去,到2010年,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人均GDP 相对差距将再扩大11.6%。(注:魏后凯《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形成影响及其协调途径》,《经济研究参考》1997年第14期。)
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出现如此巨大落差,无疑与体制、文化、地理、国家政策诸方面的因素相关,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与这些因素相联系而形成的两大区域之间在主导产业上的资源加工型与资源输出型的差异,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经济原因。
主导产业为资源输出型的经济结构及其弊端
资源输出型产业大致包括农业、采掘业和中间投入品制造业三大类别。与此相对应,资源加工型产业主要包括消费品制造业和资本品制造业两大类别。
主导产业为资源输出型的中部地区经济结构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高。中部五省都是享誉全国的农业大省,五省的农业人口比重在70%以上,农业产值占这一区域GDP 的比重平均达30%以上。1994年全国一、二、三次产业之比为21∶47.3∶31.8,江西为31.2∶39.1∶29.7,第一产业比重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当年全国工农业产值构成为83∶17,江西为74.8∶25.2,农业产值构成也大大高出全国水平。(注:谢勇等《论中国浅内陆省区域经济的发展》,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
二是中间投入品制造业区位商偏高,消费品制造业和资本品制造业区位商偏低。区位商(Kij )是衡量一个地区某一行业或部门专业化水平的系数, 这里借用来比较某一行业所具有的位值。 其计算公式为:Kij=Aij/Bj,其中Aij为i地区j行业产出在i地区总产出中的比重,Bj为全国j行业在全国总产出中的比重,Kij值越大,说明一个地区的某一行业在全国的位值越高。以下我们列表对比1994年中部五省与沿海五省几个部门的区位商以及各省区位商最高和最低的五个行业(注:《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7年第30期。)(见表1、2):
表1 1994年十省资源输出型产业和加工型产业区位商
资源输出型产业资源加工型产业
地区 采掘业中间投入 消费品资本品
品制造业 制造业制造业
河南 1.35
0.971.04 0.84
中 安徽 0.99
0.961.25 0.76
部 湖北 0.49
1.081.04 1.04
五 湖南 0.58
1.141.05 0.87
省 江西 0.89
1.031.04 0.95
山东 1.43
0.881.15 0.82
沿 江苏 0.25
0.901.19 1.33
海 浙江 0.15
0.851.45 1.15
五 福建 0.49
0.881.47 0.90
省 广东 0.18
1.001.12 1.25
表2 1994年十省区位商最高和最低的五个行业
地区区位商最高的五个行业
煤炭采选2 造纸及纸制品1.4
河南 食品1.3非金属制品1.3
中 皮革皮毛1.3
黑色金属采选4 煤炭采选2.4
安徽 非金属采选1.8 食品1.7
部 饮料2.4
交通运输设备2.5非金属采选2
湖北 黑色金属冶炼1.5纺织1.3
五 木竹加工1.3
烟草加工3 其它制造2
湖南 黑色金属采选1.7木材加工1.3
省 非金属制品1.6
木材加工4.1医药工业2.3
江西 其它制造1.8非金属采选1.7
印刷1.5
橡胶制品2 石油天然气开采1.7
山东 非金属采选1.6 饮料1.5
沿 造纸及纸制品1.5
化纤2.3纺织2.2
江苏 仪器仪表2 文体用品1.9
海 服装1.6
塑料制造2.4纺织2.3
浙江 服装2.3皮革皮毛2.3
五 文体用品1.6
皮革皮毛5.1木竹采选4.1
福建 木材加工3.9造纸及纸制品2.5
省 塑料制品2.2
自来水3.7 文体用品3
广东 电子通信2.9服装2.1
电器2
地区区位商最低的五个行业
木竹采运0 文体用品0.1
河南 黑色金属采选0.3服装0.3
中 非金属采选0.4
石油天然气开采0木竹采运0.2
安徽 电子通信0.2化纤0.3
部 仪器仪表0.5
木竹采运0 煤炭采选0.2
湖北 文体用品0.2电子通信0.3
五 化纤0.4
石油天然气开采0化纤0.2
湖南 电子通信0.3服装0.3
省 木竹采运0.3
石油天然气开采0服装0.5
江西 橡胶制品0.5烟草加工0.5
文体用品0.5
木竹采运0 黑色金属冶炼0.3
山东 电子通信0.4仪器仪表0.5
沿 自来水0.5
木竹采运0 石油天然气开采0.3
江苏 黑色金属采选0.2烟草加工0.2
海 石油加工0.5
石油天然气开采0木竹采运0.2
浙江 煤炭采选0.1黑色金属冶炼0.2
五 烟草加工0.4
石油天然气开采0黑色金属冶炼0.2
福建 交通运输设备0.4煤炭采选0.4
省 纺织0.5
木竹采运0.1石油天然气开采0.1
广东 煤炭采选0.1黑色金属冶炼0.2
烟草加工0.5
从以上两表可以看出,中部五省资源开采业、中间投入品制造业区位商明显高于沿海五省,而消费品制造业、资本品制造业区位商则明显低于沿海五省。中部地区在全国比较突出的行业主要有黑色金属、非金属、煤炭等采掘业,资本品制造业中只有湖北省因汽车工业比较发达,区位商较高,其它四省资本品制造业都比较落后。
主导产业的资源输出型往往使资源优势变成削弱经济竞争力的因素,而一些资源贫乏的地区却由于占有资源加工之利,反而能够获得巨大的经济增长,这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显示出很高的概率,在我国似乎也是如此。主导产业的资源输出型之所以制约着经济发展,主要在于它会造成以下一些后果:
1、比较利益下降,资本积累能力低下。长期以来, 我国在工农业产品之间、基础产品(或称上游产品)与加工产品(或称下游产品)之间实行价格“剪刀差”的政策,严重造成农业、矿业资源富集地区比较利益下降、利益流失的状况,形成了不公平的地区利益倾斜。在价格形成转向市场化的过程中,国家首先放开了轻纺产品等加工产品的价格,煤、油、电、钢、铝、铜、粮、棉等上游产品的价格在很长一段时期仍由国家计划控制,价格体系的扭曲和价格改革的不同步,不仅继续维持了原有的价格“剪刀差”,而且还导致加工产品按市场形成的高价位向资源输出地返销的局面。这种双重的利益流失,必然使以生产上游产品为主要产业的中部地区陷于资源开发和输出越多,利益流失也越多的困境,从而缺乏进行资本积累和向新型高效产业投资的能力,拉大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2、产品技术水平发展滞后,科技人才流失严重。 产品的初级化和产业的低层次,对应着技术水平的低层次。与加工产品的技术开发相比,基础产品生产的技术创新需求和内在动力一般处于较低级的状态。在人才资源配置由行政力量控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部地区的科技人员很多被集中于初级产品的生产行业,科技人员全社会性的短缺并不影响他们在这类产业的相对过剩,科技人员无用武之地,产品的技术开发创新裹足不前。随着人才市场的成长,人才流动成为必然之势,科技人才也就纷纷涌向沿海地区寻求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较高薪水的职位。
3、对市场信息反应迟滞,不利于按市场需求及时进行结构调整。 基础性、初级性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上游,远离最终产品市场,对市场供求、价格变动的感应要经过多个产销环节,获得的信息往往是迟滞的、失真的甚至是被扭曲的,这就使这些产品的生产往往只能被动地适应市场变动,处于不利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即使在市场变动趋势已经确认的情况下,对这类产品的生产也难以作出合理的结构调整安排。比如,由于农产品供给的刚性,政府常常采取行政性的措施使农业经营者被动地作出服从和让步。至于采掘、冶炼行业,在其技术、设备等生产要素具有很强的专用性的约束条件下,设想进行转产、转行也将是障碍重重的。这种状况很容易造成经营者依赖政府大包大揽的习性,不利于企业走向市场。
4、弱化城市经济功能,难以形成区域内协作配套的产业群体。 基础性、初级性产品生产受资源分布地理条件的限制,在布点上一般都远离城市,加之资源深加工型企业不发达,这就必然导致中部地区城市网络密集程度不高,城市经济实力不如沿海地区城市。在城市自身缺乏商品输出的情况下,其“组织市场”、辐射周围地区的功能势必大打折扣。尤其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城市经济中缺少以生产下游产品为依托的“龙头”企业,也就难以形成区域内协作配套的产业群体,这是中部地区乡镇企业不兴旺、小城镇发展缓慢以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主导产业为资源输出型的经济结构形成的原因
一定的经济结构是在一定的历史、自然条件、经济运行方式和政策导向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资源配置形态。中部地区以资源输出为特征的经济结构的形成,可从以下三方面探讨:
(一)从自然资源状况和交通地理环境来看。首先,中部地区的农业在我国历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谓“湖广熟、天下足”之说,形象地反映了这一地区农业资源的富饶。寒暖适宜、降水充沛、一般无须大规模兴修水利即可灌溉等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这一地区悠久的农耕文化。然而,这种与中部地区独特自然条件相结合的、小规模的、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当近现代工业文明缓缓来临的时候,却本能地不相适应和顽固地予以拒斥,从而让那些资源相对贫乏的沿海地区捷足先登,尽占新兴工业率先起步之利。其次,中部矿产资源也堪称富甲全国,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品位高,其中铜、铅、锌、锑、磷、钨、锡、铁、锰、铝等占全国储量的30~50%,镁、矾、钛、稀土等占全国储量的80%。由于近代中国工业发轫于军械、船舶制造,采矿炼铁以及与此相关的能源工业随之成为重要的基础性产业,策应这种需求,早期的粤汉、京汉、株萍铁路也就成为中部地区资源开采和输送的重要通道。这种从中部地区输出资源的格局,通过以后兴建的浙赣、皖赣和京九等铁路得到了进一步的贯彻和加强。第三,近现代的对外开放首先兴起于沿海地区,国内商品由内地经沿海城市输出,国外商品、技术、资源则经沿海城市输入。沿海地区在地缘、市场、贸易成本以及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供给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因此,近代中国兴办的机器制造业大都设于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而造船业以及主要由民族资本经营的缫丝、轧花、纺织、磨坊、造纸、火柴等轻工业,则基本分布于沿海通商口岸。70年代末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采用进口替代型战略并逐步转向出口导向型战略的过程中,沿海地区也是棋先一着,在有选择地继续发展传统加工产品生产的同时,优先发展各类新兴行业乃至“两头在外”的加工业,而中部地区则在初级产品和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的输出方面呈加速之势。
(二)从我国经济布局的战略来看。计划经济时期,粮食、钢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按照“备战备荒”的战略方针,中西部地区成为国家投资的重点。然而,农业虽然重要,却承担着为幼稚的工业发展提供资本积累的压力,在实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情况下,并未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应有的支持;钢铁、重型机械制造业则多与“三线”生产布局相联系,被安排在交通闭塞的崇山峻岭之中。这些行业回报率低,产业链条短,对当地经济发展难以形成带动作用。这种在全国“一盘棋”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区域经济分工,即使在经济决策高度集权于中央的体制已经不复存在的今天,也仍然没有多大的改变。究其原因,一是初级产品比较利益低的状况一如既往,资本积累能力微弱,既不能对已经陈旧的设备、工艺进行更新改造,更无法投资于新兴生产领域,只能沿袭现有的产品结构和经营方式进行简单再生产。二是在传统的产业格局、经济体制和经营方式的作用下,中部地区形成了厚重的封闭性的“内陆意识”,导致经营者缺乏运作资本的素质,难以面向市场适时进行结构调整。三是出于尽快“脱贫致富”的愿望,各级地方政府和生产经营者往往把开发项目局限在利用本地现有资源的眼界内,急功近利,对项目的市场远景研究得不深不透,结果往往导致资源性产业经营的小规模化、低效益化和无序竞争,使资源的整体配置状态劣化。
(三)从国家的投资政策及其导向来看。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向东—中—西的梯度开发,国家在投资安排和导向上也采取了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政策。东部地区获得的国有投资由1986年的1979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12190亿元,增加了5.16倍, 而整个中西部的国有投资却只获得6558亿元,二者的绝对差额为5632亿元,相对差距为46.2%。(注:刘立峰《“九五”时期中西部地区投资供需分析》,《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7年第18期。)作为改革开放试验区的沿海城市,在财税、信贷、外贸、外资等方面享有一系列优惠政策,一些城市和地区还获得了省一级的项目审批权、投资决策权以及外汇留成和信贷管理等方面的权限,地方性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证券交易所也在沿海城市率先设立。这些政策在固定资产投资已呈多元化的新形势下,产生了巨大的效应。据统计,1994年我国来自民间、港澳台及外商的投资总额为7048亿元,其中,东部地区获得的民间投资、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分别占71.18%和83.50%,而中西部地区分别只占28.82%和16.50%。 从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看,当年东部为2119.24元,中西部为759.15元, 东部高出中西部1.79倍。(注:参见林凌《东西部差距扩大问题分析》,《经济研究》1996年第7期。)由于东部地区重型产业比重低, 面临的结构调整和对传统产业实行改革的任务较轻,因此,巨大份额的投资大都投向了回报率高的新兴产业;中部地区所得的低份额投资则必须主要用于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而乏力于顾及新兴产业,这就难以对主导产业为资源输出型的经济结构作出有效调整。
实现主导产业向资源加工型转变的若干对策
主导产业的资源输出型是一种低效的资源配置状态,中部地区要赶超沿海发达地区,就必须使资源加工型产业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首先,从加大存量调整力度入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通过国有资本的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形成国有经济在优势行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从而有效地开展资本经营,逐步增大对资源加工型产业的资本投入。
——以名优产品为龙头,采取后向联合方式延长产业链,使之尽可能地与本地的资源性开发结合起来。
——依托初级产品生产,采取前向联合、环向联合的方式,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开发、加工乃至销售的一体化发展。
其次,多途径、多形式地增加资本供给,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优化
——以开放促开发,争取更多地利用外资到中部地区投资办厂、进行新项目开发和对老企业的嫁接改造,进一步拓展外商投资领域,吸收外资参与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第三产业尤其是资源深加工项目在内的多方面的投资和经营活动,争取外国银行到内陆地区开设分支机构。
——抓住当前东部地区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的有利时机,在继续积极吸引发达地区的资本流入中部地区的同时,大力促进两大地区的企业进行以资产为纽带的嫁接和联合,力争把更多的资源加工型企业办到内陆地区。
——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尤其是个体、私营经济。东部地区非国有经济已占主体地位,一些省的乡镇工业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2/3,浙江、福建个体经济分别占两省工业产值的23%和25%。非国有经济之所以发展迅猛,主要是因为机制新,能够不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寻求发展,绝大部分都处在竞争激烈、回报率高的资源加工型行业。相形见绌的是,整个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总产值只占全国的1/4,非国有经济比重比东部地区低21个百分点。(注:参见林凌《东西部差距扩大问题分析》,《经济研究》1996年第7期。)且据调查显示, 中西部地区非国有经济普遍存在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效益差等弊端。可见,在中部地区加大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发展非国有经济,必须注意改善投资结构,努力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
再次,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市场环境,引导经济结构优化
——主导产业的资源输出型,造成中部地区的资本积累能力相对不足,企业负担加重,从长远来说,也限制着资源供给能力的扩大。因此,有必要通过调整基础产品价格、实行差别贷款利率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以解决中部地区的利益补偿问题;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从经济行为上吸引东部地区的投资者到中部地区兴办资源加工型企业,或者与中部地区生产上游产品的企业结成利益反哺型的联合体。
——鉴于东部地区已经形成了强劲的自我发展能力,中央政府的投资可以更多地转向中西部地区,投资的重点应选择在改善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上。
——努力形成中部地区的城市化网络。城市经济的辐射力取决于二、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其中第二产业又以现代加工型行业为主导。因此,壮大中部地区城市经济与促进其产业结构调整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从我国城市化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出发,实现城市化不可能采取封闭式的自我循环模式,而必须走大中小配套、网络化发展、城乡一体化的道路。因此,要通过城市化网络的规划和投入,使城镇成为中部地区未来经济起飞的主要基地。
——为了提高资源开发的效率、效益和综合利用水平,改变目前在资源开采方面不同程度存在着的散乱、无序和低效的状况,维护产品生产者和用户的长远利益,有必要对一些重要资源的生产、加工、销售过程实行“欧佩克”式的组织管理制度,即组建行业性协会,对资源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品质、数量、价格等进行全面监控。
——培育和完善资本市场是形成资本在企业间自由流动、注入和增减的必要条件,也是优化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基础性工程之一。随着我国股份制改革力度的加大,股权流动的规模、结构、方式和速度,将呈现新的变化,上市公司仍将不断增加,国有股权、法人股权迟早也要上市进行交易和流通,因此,目前设在东部地区的我国仅有的两家证券交易所是否有必要承受如此日益增大的证券流通量是很值得研究的。我们认为,可以考虑在中部地区另设一家全国性证券交易所,以调整证券投资的流向;同时,在省一级酌情建立二级证券交易所,主要为那些业绩状况良好但规模有限的“小盘”股上市流通提供便利,为国有股和法人股的公平交易开展服务,从而为中部地区的资本市场注入生机和活力。
必须指出,通过主导产业由资源输出型向资源加工型转变,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对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来说,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提出必须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加快中西部经济建设,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不仅成为一种共识,而且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决策。当前,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在经历一次全方位的深刻的经济结构调整,这无疑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要素交流、重组和优化配置提供了新的契机。尤其要看到的是,经过近20年的改革开放,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与东部地区体制上的差别也已经大大缩小,这表明,中部地区经济的崛起不仅仅是一个期待,而且也将是可以实现的一种事实。
收稿日期:1997—10—16
标签:区位商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区位因素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投资资本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