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次发展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调整论文,理论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何谓“次发展地区”,这一术语与“不发达地区”或“落后地区”或“贫困地区”等词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关键在于划分的侧重点不同。“不发达地区”、“落后地区”或“贫困地区”是侧重于从现状静态相对性划分的。“次发展地区”是侧重于时间的序列分析,以动态相对性划分的。二者是对同一客体从不同的思维角度进行定义研究。本文认为,从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趋向来把握,用“次发展地区”这一术语代替“不发达地区”、“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更适应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特点。理由有三条:一是次发展地区是从动态角度进行划分,而不发达地区等术语偏好于静态角度划分,不符合区域经济学发展研究的要求;二是次发展地区表明这类地区也能使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只不过比已发展、发展中地区有个时间差。三是从国际学术惯例来看,一般不用不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等术语,而常用“开发地区”(Developing Areas)代替。事实上,开发地区术语就是指那些现在不发达或落后地区,但用开发地区来定义,则表示出需要开发的含义。
从区域发展的时序来定义,可将现有的各类地区(包括国家)定义为四类,即已发展地区、发展中地区、次发展地区、零发展地区。其中,用人口就业比重分析,我国沿海地区整个可属发展中地区;中、西部地区整体可属次发展地区;中、西部地区中某些地方如石灰岩地方,人都极难生存的地方,可属零发展地区,这也是相对于目前科技和管理体制的制约,而无法实现零的突破,可持续的突破。将零发展地区也视为次发展地区,一样予以扶贫造血投入,这是区域政策的盲点表现。限于精力和时间的局限,笔者仅就次发展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作些浅层次的理论推测。
一、发展地区的类型与就业划分测定
所谓“次发展地区”,是指在现代工业化发展时间上,相对超工业化地区和新兴工业地区来讲,目前尚未彻底摆脱原有的以农、矿业和初级工业为主的落后产业状态的那些地区,用就业比重来区别,凡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又大于第一产业的地区,基本上为智慧型经济的已发展地区,这一区域的经济、社会已进入快车道;凡第二产业就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比重,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又高于第一产业的地区,基本上为发展中地区;凡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则基本上为次发展地区。零发展地区从全局来看是极少部分。所谓“零发展地区”实质是无论如何发展不起来的地方,对那些地方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特殊表现是人口整体迁出。
如果从世界范围划分,原苏联是发展中地区的代表,中国是次发展地区的成功代表。具体分析各国、各地区内部也存在着发展程度的地域差异。一是在已发展地区中既有正发展地区,也有次发展地区。二是在正发展地区中,既有已发展地区也有次发展地区。三是在次发展地区中,一般也有正发展地区和大部分为次发展地区。因此,在对具体区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必须对内部发展程度的地域差异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不同地区进行不同的产业调整。
二、次发展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研究次发展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在于次发展地区的后发优势及其有效性。这种后发优势有可能使我国广大地区和众多人口步入发展中阶段,实行彻底脱贫,其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民生意义是显而易见。我们可以说,真正对全国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的经验必然出自于广大的次发展地区。这些地区的后发优势的发挥程度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程度的“试金石”。后发优势无非三条:一是次发展地区可以回避风险高、投资大的技术开发过程,可以相对廉价购买和利用已发展和发展中地区的技术,并借鉴其正反经验,走一条低发展成本的路子。二是相对的低人工成本优势,可发挥这一优势利用已发展和发展中地区的资金、技术生产出的产品反销这些地区,特别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讲,更具有价格竞争优势。三是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从全球来看,广大次发展地区构成未来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在市场,各发达国家利用合资、技术输入等方式,进入这个潜在市场,占据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因此,这也就是次发展地区的一个发展优势。但是,这一后发优势的最大特点是潜在的优势。这种可能有的优势能否由潜在转为现实,必须具备一些前提条件,否则,后发优势变成发不出去的优势,而只有理论意义,而无实际价值。
经过对成功后发展地区的统计分析,本文认为,次发展地区要能成功发挥出后发优势,至少要具备五个条件:一是高度的政局稳定。二是高效的政府体制。三是正确的、明确的、稳定的产业政策。产业政策不稳定是其不正确的表现,是一种低劣的“公共产品”。四是完备的、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市场体系是一种条件系统、一种社会手段系统。市场机制是一种动力系统,没有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切无从谈起。五是有效竞争规则场。多头出口,互相压价,让人坐收渔利,是一种紊乱的竞争,其结果是山河破碎,社会停滞。有效竞争规则的前提是要发育竞争主体,政府应有意识地扶植产权多元化的现代企业,让它成为地区的大集团企业,用经济手段实行垄断型竞争。那种“小”的乱跳,“大”的捆死的竞争规则,是没有前途的。
次发展地区的后发优势还具有时间有效性,优势不是永存的。这种后发优势的暂时性,是由四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一是劳动力低工资,低成本仅是短期效应,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低工资优势日趋降低。二是低工资是社会落后的象征,劳动力素质低劣的反映。低工资优势仅适用于低增值产业,而高增值产业中,工资成本比重很小。三是工艺技术不可思议的突飞猛进,将导致低增值产业实行全自动化,也必然使低工资优势彻底失效,如纺织行业已呈现出这一模式。四是发展地区和发展中地区的技术梯度转移,会使次发展地区始终相对落后,次发展地区之所以是次发展,是从加速度的意义上去理解的。次发展地区的政府和人民要励精图治,横下一条心,以科技、教育先行,提升劳动力素质,以优良的劳动力素质提升整个经济、社会的质量。而这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合理性、适宜性,决定了这一地区的良性循环发展。
三、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无论已发展地区、发展中地区或次发展地区,其产业结构发展有共同的演进规律,所不同的是由于国情区别,在演进分叉点上具体实施手段不同,效果不同。但其规律是相同的。
1.产业结构高级化规律。即产业结构呈现出从低增值向高增值方向转变。转变形式有二:一是横向高级化,即各产业趋向高增值化目标。二是纵向高级化,即产业结构总体迁升质变。产业结构只有总体高级化,才能促进总体高增值化。但在一定的产业结构状态下,产业系统的效益就取决于横向高级化。因此,高级化规律说明,纵向高级化决定横向高级化,而横向高级化又促进纵向高级化,这就是为什么发展起来的地方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的原因。这一原因的内核在于促进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各种社会、技术手段日趋完善。
2.产业扩散化规律。这是伴随产业高级化而出现的。由于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使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地域差异性,这种产业结构的时间——地域之差异性,是产业扩散的动因。一般而言,产业扩散有四个阶段:一是资源加工导向型产业扩散,即有某一资源加工技术优势的地区,向其它地区特别是该种资源丰富的地区转移。二是消费组装导向型产业扩散,即拥有某种中高档品加工技术的地区,为便于占领市场而将产业转移到市场国或地区,产品用于本地消费或出口。三是消费加工导向型扩散;四是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导向型扩散。
产业扩散的目的有四个:一是稳定地占有资源供给;二是扩大占领市场;三是提高国内生产率;四是平息国际贸易之争。产业扩散的方向也有明显的雷同,即先国内后国外;先向产业结构相似地区扩散后向不同产业结构地区扩散。这是由于有相似的产业就有相似的市场结构,特别是三、四阶段的扩散更为明显,这也是为什么富国与富国的资金、技术流入流出量大大超过与穷国的数量的原因。另外,先向体制相似的地区扩散后向不同地区扩散,原因在于相似体制,具有相似的规则,扩散较易,这一点揭示次发展地区,引入外资尤其要注重体制环境的改善。
3.产业结构发展趋同化规律。随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扩散化,将使越来越多的地区的产业结构由分异为主走向趋同为主。通常,农矿业和初级加工业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而高中技术产业的地域分异性很小,第四、第五产业的地域差异更小。当然,趋势是同构化,目前,还有一个相当长时期仍以地域差异为主。
4.产业结构发展物耗趋低化规律。产业高级化发展的最大特征,是对原材料、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到一定时期后,呈相对下降趋势。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千美元(1950年)之后,对钢材、水泥、 纸张三种传统原材料明显下降,而对氨、氯、乙烯、铝的消费量急剧增加。而到1970年以后,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万9千美元后,这四种现代原材料的消费量也开始下降。此外,第四、第五产业对原材料等消费量更小。这一规律对次发展地区、包括发展中地区是个警告,即不要躺在初级产品加工的功劳台上,而要将积累大力度投向人的素质、科教事业上,否则,永远会停留在次发展地区或发展中地区的水平。
四、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的动力与前提
产业结构高级化规律是区域产业的基本规律,其它是派生的、从属的规律。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政府力促和占领的战略制高点,有了它便有了一切,就有了将来和希望。什么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动力系统?一是人民期望需求;二是科技进步,三是投资边际效益递减。第一个是拉力,为政一任,造福一方,是这拉力的表现。第二个是推力,科教兴市、兴县之说,是这一推力实际效果的示范效应。第三个是压力,是经济规律造成的压力,这是惩罚性的动力系统,违者是要挨“打”的。可以说投资边际效益递减,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原动力。任何一种技术产生的效益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源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市场的有限性。通常,随着规模的扩大,边际效益下降,并存在一个边际效益极限,即效益最大值。一定的技术组成的产业结构均存在边际效益极限,迫使产业结构必须不断向高级化方向发展。
这么一种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趋向,仅仅是一种可能,要使产业结构能趋向高级化,还要有三个前提存在。一是要有明确的产业政策前提;二是完善的市场体系前提;三是劳动力素质动态适应前提。这里的关键是第二个前提存在。在中国目前状态,市场体系要建立健全企业家市场,这是至关重要的活的市场要素。市场经济的一项功能是通过优胜劣汰,起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实质是产业结构高级化。企业家是资源配置的载体。没有企业家载体,优化资源配置是空谈。市场体系中要突出产权市场,突出企业家作为人力资本产权转为企业股权,这是造就中国企业家的唯一途径,除此之外,其它途径皆为末。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吸取市场经济和中央计划经济的优点,建立混合经济为主的公有制占主导的经济体制。60年代国家政权是社会主义的,公有经济占主导而不占主体,决定了中国实行社会主义。90年代的中国乃至下一个世纪的中国,更应总结建国初期的成功做法,坚持公有主导和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强调国家有责任有义务去组织并形成一种使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充分发挥其积极性的市场经济的经济秩序,建立一种有效的竞争秩序,而不应深入干预到各个经济过程。国家应制定法律保护有序竞争,以对抗行政垄断经济。在大区域产业政策上,实行对内坚持市场机制,但国家有权选择性地干预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尤其是有权对次发展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进行强力度的行政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