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的效果探讨论文_孙彩霞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北道卫生院 甘肃天水 741020)

【摘要】目的:着重于探讨中西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白带异常增多消失时间为(12.26±2.37)d,呕吐恶心消失时间为(4.31±0.87)d,腹部疼痛消失时间为(5.62±1.35)d,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确切,症状能够迅速消退,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关键词】中西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8-0137-02

针对慢性盆腔炎这种常见病应用常规治疗往往很难取得良好的应用成效,但是通过患者中医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治疗干预,却时常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在此背景下,我科选取了80例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分别给予了不同的方案进行治疗,从而深入讨论中西结合治疗对其治疗总有效率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选取例数为80例,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40例实验组年龄在20~52岁,平均为(35.23.4)岁;病程3个月~9年,平均(3.15±1.62)年。对照组40例患者21~53岁,平均(35.63.5)岁;病程4个月~9年,平均(3.23±1.58)年。实验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可用于本次研究。

1.2 排除及入选标准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诊断标准者;

②精神疾病者;

③心肝肾多功能不全者;

④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⑤器质性病变者;

⑥临床资料不全者。

纳入标准:超声显示患者均存在子宫增大不等、子宫直肠窝积液或附件区炎性包块,伴阴道分泌物增多、性交痛、肛门坠胀、腰骶酸痛、下腹疼痛坠胀与活动受限等症状,无言语障碍,资料完整,积极配合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应用常规剂量的头孢菌素或青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同时为患者静脉滴注0.5g甲硝唑(企业名称: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1570),2次/d,一般在经前10d至14d应用,再至月经来潮2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或3个疗程。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化瘀解毒汤治疗,组方为:30g薏苡仁+蒲公英、连翘与金银花各20g+鹿角霜、制香附、丹参与赤芍各15g+黄柏、苍术、元胡、莪术与三棱各10g。随证加减:帮助下腹坠痛患者加升麻与柴胡各10g以及20g黄芪;针对输卵管积液患者加茯苓与泽泻各15g;针对月经量多的患者加10g炒乌梅与15g乌贼骨。1剂/d,一般服用至月经来潮2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为患者进行中药保留灌肠,即10g生大黄+皂角刺、蚤休、赤芍与浙贝母各15g+30g蒲公英,1剂/d,早晚各服半剂。

1.4 观察指标

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治疗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包括:

①治疗总有效率:慢性盆腔炎患者经治疗后体征、症状完全消失,超声复诊结果正常为显效;体征、症状有所改善,超声显示液性暗区范围变小或异常回声区域变小为有效;症状、体征与超声结果未见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②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指白带异常增多、呕吐恶心、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1.5 统计方法

本研究全部数据分析或处理的方法:均数(x-±s)为选用t检验的计量资料,率(%)为选用检验的计数资料,严格规定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注:*表示与对照组P<0.05。

3.讨论

慢性盆腔炎存在反复发作、病情顽固等特点。其发病原因是女性阴道里面平衡寄存着厌氧菌与需氧菌等正常菌群,一般菌群生态平衡在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或外物刺激时可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在菌群冲破阴道屏障后可出现致病菌以及炎症感染,虽然西医主张通过抗菌素进行对症处理,但是仅选用抗生素治疗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1]。

由上述结果可知: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实验组的腹部疼痛消失时间、呕吐恶心消失时间、白带异常增多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62±1.35)d、(4.31±0.87)d、(12.26±2.37)d、97.5%,明显优于采取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的腹部疼痛消失时间(9.76±0.44)d、呕吐恶心消失时间(8.72±1.24)d、白带异常增多消失时间(19.56±2.18)d、治疗总有效率72.5%,提示化瘀解毒汤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的增强与临床症状的改善极有帮助。

在中医学研究当中,慢性盆腔炎为“带下”、“湿热内蕴”、“癥瘕”等范畴。其病机与胞宫湿热毒邪、湿浊瘀滞等因素紧密相关,长期不愈能够引起水谷精微运化受阻、肾脾运化不畅、湿热内蕴以及气血亏虚,治疗主张化瘀、解毒等[2]。化瘀解毒汤方中薏苡仁、蒲公英、连翘、金银花、鹿角霜、丹参、赤芍、黄柏、苍术能够凉血散瘀、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三棱、元胡、制香附、莪术能够理气止痛与行气破瘀;诸药合用可发挥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的功效[3]。现代临床医学认为化瘀解毒汤能够松解黏连组织,也能够缓解痉挛疼痛,还能够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4];联合西药抗感染与中药保留灌肠可以迅速消除炎症,也促进肠吸收,还可以加强血液循环,因而能够发挥消瘀散结、消肿止痛等作用。

综上所述,给予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提高其治疗总有效率,缩减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林新秀.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82例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3,02(35):154-155.

[2]冯淑艳.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64):680-681.

[3]石瑞英.中西医结合治疗40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03(42):518-519.

[4]周冬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20(06):142-143.

论文作者:孙彩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5

标签:;  ;  ;  ;  ;  ;  ;  ;  

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的效果探讨论文_孙彩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