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第一医院 314000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140 例高热惊厥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进而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惊厥消失时间、生理指标及复发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高热惊厥患儿治疗的效果,迅速的缓解惊厥症状,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综合护理干预
引言
高热惊厥为儿科中常见的惊厥性疾病,主要由上呼吸道感染导致体温快速升高至≥38℃引起,病发具有反复性,对患儿神经功能造成损伤[1],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常伴有感觉行为异常、意识障碍,一般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多为突发性的全身非随意性收缩,意识突然消失,牙关紧闭,呼吸节律不齐或停顿,发绀,眼球斜视上翻,大小便失禁,若处理不当,会出现脑损伤、智力障碍或者癫痫。由此,临床针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以及时控制病情、改善预后、降低复发为主要目的。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6年2月一2017年2月收治的140例高热惊厥患儿分为两组,每组70例。其中观察组男60例,女10例;年龄:0.6-5岁;平均年龄:(3.12±1.03)岁;患儿体重3.8~ 22.0(14.5 ± 4.6)kg;原发病:30例腹泻、20例肺炎、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0例支气管炎;体温:38.3~ 40.4℃,平均体温:(39.4±0.1)℃。对照组男59例,女11例;年龄:0.6~ 5岁;患儿体重3.7~ 22.0(14.4 ± 4.6)kg;平均年龄:(3.20±0.39)岁;原发病:29例腹泻、21例肺炎、1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例支气管炎;体温:38.4~ 40.4℃,平均体温:(39.4±0.1)℃。两组年龄、性别、原发病、体温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中国小儿神经病学专题讨论会制订的《典型高热惊厥诊断标准》进行诊断:首次发病年龄 4~36 个月,发热时间<24 h,体温≥38℃,症状表现为全身抽搐、意识丧失,伴呼吸道或消化道系统感染[2]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症状符合临床相关诊断标准者;监护人同意治疗及护理方案者;心、肺、肝、肾等无严重疾病者[3]。
排除标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其他中枢性疾病患儿;全身生化代谢严重紊乱者;患儿及其监护人不配合护理方案者[4-7]
1.4 方法
(l)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及心理护理等措施;
(2)观察组行综合性护理干预,主要内容有:
环境护理:确保住院环境的卫生清洁,定期开窗通风,避免患儿感染,同时应使患儿衣衫避免过紧以利于散热;o
心理护理:入院后,患儿往往伴哭闹及食欲降低等情况,再加上静脉穿刺等操作会使患儿产生疼痛,极易引起患儿发生紧张及恐惧等情绪,导致治疗依从性降低,因此护士应与患儿充分交流以避免其出现恐惧感;
病情护理:注意检查患儿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应对高热患儿迅速实施物理降温,必要时行药物降温;若惊厥发作,应迅速进行急救处理并及时通知患儿家属,确保患儿呼吸道的畅通。患儿惊厥症状控制后应确保环境安静,避免因受外界刺激而引起惊厥复发
饮食护理:若仍为母乳喂养患儿,则嘱咐母亲少食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另外哺乳前30mln,饮用适量温开水以便稀释母乳;若为食物喂养儿童,则可选择菜粥及面条等半流食,同时对患儿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建议其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并注意防止摄取较难消化食物.
安全护理:因患儿意识往往不清晰,因此应实施相关安全防护措施如避免舌咬伤、防止患儿跌落等,若患儿病情,则应设立专人陪护;
惊厥发作时护理:患儿出现惊厥症状时,要立即给予抢救处理,急救的关键在于使患儿短时间内减少或停止抽搐,反复或长时间惊厥会损伤其脑部细胞,所以应给予针刺或按压合谷穴、人中穴等。此时不要搬动患儿,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因刺激患儿抽搐再次发作,同时要让患儿取平卧位,使其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腔内的呕吐物与分泌物,及时给予吸痰,防止出现误吸。
健康教育:护士应积极主动向患儿家属讲解相关知识,使其了解基本护理技能如保证营养均衡、提高抵抗力、增加体育锻炼及常备退热药等;?出院指导:出院后,护士应指导家属提高对患儿体温的监测力度,并使其了解疾病早期临床症状及抢救措施等,同时建议家属定期带患儿来医院体检。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18.0 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用表示计量资料,并用 t 检验,用检验计数资料,P <0. 05 表示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平均惊厥消失时间为 39. 25 ± 10. 23 s,平均住院时间为 7. 33 ± 2. 156 d,对照组相应的为 69. 38 ±20. 46 s 和 14. 58 ± 2. 42 d。观察组的平均惊厥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P <0. 05,(见表 1)。
3.讨论
儿童高热惊厥常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有密切的关系,5 个月~4 岁儿童更为明显,也与细菌病毒感染毒素作用及先天遗传有关,一旦发生抽搐的症状,要及时送往医院就医,针对患者抽搐时间、次数、部位等表现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
高热惊厥多发于 4~48 个月的婴幼儿,症状表现为体温突升,面部或四肢肌肉阵挛性或强直性抽搐,眼睛斜视、直视、上翻,意识模糊,口吐白沫等,严重时还可能造成患儿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该病病机是患儿出现持续性高热后,脑部的神经元受体温升高的影响开始进行异常放电,导致骨骼肌群出现不随意的收缩,引发惊厥。相关研究表明,小儿的高热惊厥可能与年龄、高热、感染性疾病及遗传因子有关,其中高热与感染性疾病为高热惊厥发生的重要条件。临床针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对护理作用较为重视,正确、全面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惊厥的复发率,改善预后。本研究将 140热惊厥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予综合护理干预,该干预方式通过环境、心理、病情、相关知识等多种护理方法,全面控制惊厥病情,取得一定疗效。
参考文献:
[1]钟小燕,赵春兰.小儿高热惊厥综合护理方法的探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4(1):222-224
[2]许欢欢.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医学信息,2016,29(35):180
[3]闫友红.小儿高热惊厥的综合护理观察[J].医药前沿,2016,6(34):280-281.
[4]肖慧敏.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健康前,2016,23(10):108. [5]马芳,李霞,周丽丽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康复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16,(16):50-50
[6]刘美荣.综合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应用效果及预后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6,(20):123-123
[7]倪娜.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抢救中的应用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7):1348-1349
论文作者:杨惠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患儿论文; 高热论文; 小儿论文; 体温论文; 对照组论文; 平均论文; 症状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