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论文_汪康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论文_汪康

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88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园林景观建设成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社会经济所带来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园林景观不断增多。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可有效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受到了全社会的充分关注和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建设中推广的意义,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运用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园林景观;实践

随着居民生活收入水平的提升,人们在对居住环境的重视,在城市绿地公园大量建设的同时,城市蓄水旱涝问题也成为城市建设彰显的重要问题。海绵城市,是最近几年提出的一项城市建设发展理念,切实符合国家提出的城市持续性战略发展要求。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以防止雨洪的思想理念为依据,建立了一种与自然发展相协调的一种园林建设体系,从大体上顺应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对于自然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这一条件内容。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与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密切融合,可以使园林景观的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共存。

1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建设中推广的意义

1.1社会意义

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因为伴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现,比如人口的激增,城市用水资源的匮乏,而且在一些大城市,因为诸多原因的影响,导致经常会出现洪涝灾害,同时水资源的污染情况也非常严重,由此对城市进行科学的设计与开发,并有效结合城市水循环系统,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自然的水系,由此有效缓解城市用水资源的压力,最终实现城市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1.2经济意义

海绵城市建设最为关键的作用就是有效保护城市天然水系,由此实现有效干预城市生态功能以及城市水系系统,最终实现控制和管理雨水径流,从而实现从源头上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此外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还能有效减少和避免自然灾害,不仅降低了财政的支出,而且还有效改善了人们日常居住的环节。通过结合城市已有的绿地建设和水利的调蓄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城市节能的目的,也提高了财政资金的利用率。

1.3生态意义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其通过设置绿化屋顶,以及在停车场设置透水砖或者设置滞留生物池系统等方式来实现,通过这些方式,几乎有75%的降水都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和消纳,由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项目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城市的内涝防范能力。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其有效实现了环境改善与城市的和谐与可持续的发展,并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

2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原则

2.1遵循基本的生态原则

在该原则之下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要将蓝线管控工作进行全面性地落实,将原先城市之中的河流状况予以恢复,在这样的基础上还应该要加大基本的管理力度以及保护力度,对河流水文状况加强治理,促进自然排水功能的进一步发展,最终保证能够实现自然存积以及自然净化的效果。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及管理手段的支持之下对其生态环境进行科学性的保护,以此将生态系统的自我改善功能进一步加强。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和建设的时候使用该发展理念应该要将基本的生态理念作为首要条件,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前提之下再开展其它的建设工作,最终实现城市和谐发展。

2.2遵循相应的引导原则

在使用该理念的时候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将城市之中的水系统结合起来,然后在该理念的作用之下对其水系统进行改善和优化,这样就能够对城市的径流情况进行最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最后保证能够让雨水实现自然的循环引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现在在建设海绵城市的时候其中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因此要想保证该项工作能够顺利全面落实就应该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以及安排,由此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要将自身工作的专业性能进行提升,另外还应该要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及细化,这样就能够保证相应的建设责任能够被平均分配到各个部门甚至是个人之中,以此保证该理念的进一步应用和全面性的推进。

2.3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因为我们国家本身的地理面积非常广阔,所以每一个领域自身的自然环境等因素等都是不相同的,除此以外在水文环境方面存在的差异也非常大,因此在将该建设理念应用到园林景观建设之中的时候就应该要将各地自身的自然特征融合进去,比如要根据自身的环境状况以及水文情况等等,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对其城市建设进行统一性的规划以及安排,所以在建设和应用的时候应该要将因地制宜原则以及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标准进行全面性的落实,以此给城市居民带来良好的生活环境。

3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

3.1加强渗透式路面建设

渗透路面,主要通过施工手段,可以将雨水由地表渗透到地表以下,尤其是在雨水季节高发地区,该种路面设施所呈现的渗水功能尤为显著。首先,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在中心路段要加强渗水路面铺设,尤其是像广场以及人行道,等人流较为密集的景观区域,要侧重于渗水路面的铺设,和城市地下蓄水管网排水设施建设,增强路面排水功能。防止因雨水过大导致路面积水严重,阻碍人们正常生活、出行。其次,在渗水路面施工材料的选择上,施工单位要加强筛选与质量检验力度。

3.2创建生态停车场

园林景观建设中,创建生态停车场,可以为人们在观赏园林景观过程中管理交通工具。硬质铺装方面,停车场多用植草砖,面层结合层运用透水的细沙石和碎石,连接排水管接蓄水池,保证正常的排水蓄水。部分沥青路面采用透水性很强的透水混凝土,透水渗水的同时减轻混凝土夏季散热问题,从而减少城市温室气候。夜光跑道夜光标识的运用,荧光石在道路材质的运用,节约用电的同时提醒司机正确、规范停车,避免停车过程中车轮碾压草坪。给夜跑的人们增加安全照明也增加慢跑的趣味。最后,在相邻停车位间距设置小型绿化带,引进美观性较强的净化空气的植被,不仅起到环保隔离的作用,同时增强了生态停车位的美观感受。

3.3优化景观排水系统建设

部分城市降水量极为丰富,如何做好雨后的排水工作,是城市建设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海绵城市发展理念,主要涵盖着雨水的排水与蓄水环节。因而,城市在建设园林景观建筑时,要侧重于景观内部排水系统的优化。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施工单位大力引进先进的排水设备,提高园林景观排水功能。近些年城市逢雨必涝,在城市中看海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对城市原先生态河道的保护至关重要。还可以大大减少城市混凝土管道带来的费用。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3.4加强雨水资源再利用

园林景观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绿化功能,更为人们的日常休憩、放松、娱乐提供了平台。然而,由于以往园林景观建设理念与城市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偏颇,导致园林景观中缺少蓄水、排水系统。因而,政府应该结合当地经济条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专门建设带有排水、蓄水功能的雨水池。在池中安装先进的净化设备,待雨水净化之后,将其投入到园林景观维护的水资源利用中。城市排水不光是排水排掉,还要利用储存水进行净化渗透,促进雨水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利用暗沟和底下沟渠建设并不是只是依靠排水管。

参考文献

[1]园林微地形在景观中的处理应用[J].李万森.江西建材.2016(19).

[2]分析园林景观的建设施工中应该注意的事项[J].王军.北京农业.2012(18).

[3]探究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策略[J].沈子钦.民营科技.2017(09).

[4]园林施工新工艺的技术难点分析与管理[J].余进.建材与装饰.2016(38).

[5]浅谈园林景观材料的选择与应用[J].朱剑光.工程技术研究.2017(01).

论文作者:汪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论文_汪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