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慧[1]2003年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其社会行为、家庭环境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主要是在有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实证研究为依据,并通过个案的验证与补充,探讨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对其社会行为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及家庭环境因素对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之间的复杂关系。以期改善父母的抚养行为、教育方式及时发现并矫正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社会行为问题,提高抚养质量并根据有效的家庭环境因素对幼儿产生正面的影响,而且可为科学、有效的培养儿童健康心理、社会行为及父母正确的抚养行为和干预提供心理学依据。 笔者通过对兰州市5所幼儿园大、中、小班273名3-6岁幼儿以《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测评量表》、《幼儿社会行为量表》、《家庭环境问卷》为研究工具,结合使用量化,质化研究方法,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其社会行为、家庭环境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主要的出以下结论: 1、幼儿心理健康状况中行为障碍因子、社会交往因子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存在显着差异,其它因子不存在显着差异。行为障碍在学前期儿童中最为常见且男性多于女性,男孩不善于社会交往,女孩则比男孩善于交往。 2、幼儿的社会行为与年龄、性别存在显着差异。由于年龄差异,儿童亲社会行为、攻击性—破坏性行为表现有明显不同。由于性别的差异,男孩在攻击性行为的得分上明显高于女孩,在亲社会行为、交往的得分上低于女孩,说明男性儿童更倾向于多动、攻击、友爱助人行为较女孩少。男孩在多动、攻击等因子得分上高于女孩,说明男孩更多地表现出这方面的行为问题。 3、家庭环境基本变量因子与幼儿攻击性—破坏性行为呈显着负相关。家庭环境亲密度、矛盾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因子与幼儿社会行为之间不存在显着相关。 4、家庭环境基本变量因子与心理健康中情绪、性格缺陷、退缩行为、行为障碍因子存在显着负相关。家庭环境亲密度因子与心理健康中性格缺陷因子存在显着负相关。矛盾性因子与心理健康中的情绪、性格缺陷、退缩行为因子呈显着正相关。成功性因子与情绪、不良习惯呈显着负相关。知识性因子与情绪、性格缺陷、退缩行为行为障碍和不良习惯因子呈显着负相关。娱乐性因子与情绪、性格缺陷、退缩行为、行为障碍、其它因素因子存在显着负相关。 此外,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对策及建议。
贾守梅[2]2013年在《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家庭系统研究》文中提出一、研究背景和目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的一种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儿童早期的攻击性行为会持续影响其身心发展,甚至导致青少年期的行为障碍和成年期的精神障碍或犯罪等。家庭是儿童最基本的生活和社会化场所,儿童早期的攻击性行为与各种家庭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进行儿童早期攻击性行为的家庭因素探索和家庭干预对减少其攻击性行为,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针对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现状和家庭因素进行调查,探索与儿童攻击性行为相关的家庭亲子互动方式,在此基础上构建和评估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家庭干预方案。二、研究方法本研究在生态学理论和家庭系统理论指导下,运用横断面调查、半结构式小组访谈以及类实验性研究等方法,分析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现状和家庭影响因素,构建和评估针对儿童早期攻击性行为的家庭干预策略。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工具检验,以方便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普陀区2所幼儿园进行预调查,检验研究工具的效度和信度,并探索研究的可行性;第二部分为儿童攻击性行为和家庭环境因素调查,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5个区10所幼儿机构调查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亚型的现状,并分析其与个体因素和各种家庭因素之间的关系;第叁部分是家庭亲子互动研究,运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对具有攻击性儿童和无攻击性儿童的家长进行半结构式小组访谈,探索与儿童攻击性行为相关的家庭亲子互动方式;第四部分是在前阶段研究基础上,结合文献回顾,建立针对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家庭干预方案;第五部分是在上海市杨浦区2所幼儿园通过试验性家庭干预研究评估儿童攻击性行为家庭干预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叁、研究结果(一)第一部分:研究工具检验于2010年11-12月在上海市普陀区2所幼儿园调查了148名学龄前儿童,发现其攻击性行为发生率较高(8.8%),反应性攻击水平高于主动性攻击水平。单因素分析发现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等家庭因素密切相关,预调查确定了对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进行家庭系统研究的可行性和重要性。调查结果表明,采用Brislin模式翻译后,中文版攻击行为——教师核查表的各条目与其所属分量表均存在显着相关性(0.821-0.902,P<0.01),结构效度经因子分析得到特征值>1的2个公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为78.489%,其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分量表的效标效度分别为0.708(P<0.01)和0.519(P<0.01);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分量表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977(P<0.01)和0.954(P<0.01)、评定者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86(P<0.01)和0.981(P<0.01),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为0.891。采用Brislin模式翻译后,中文版父母行为问卷(PBI)的各条目与其所属分量表均存在显着相关性(0.322~0.707,P<0.01),结构效度经因子分析得到特征值>1的2个公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为55.698%,效标效度为0.196-0.380(P<0.01);该问卷支持/参与维度和敌意/强制维度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964(P<0.01)和0.986(P<0.01),问卷Cronbach's a系数为0.672。此外,儿童行为量表(CBCL)攻击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83(P<0.01),Cronbach'sα系数为0.879。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各维度重测信度为0.961~1.000(P<0.01),Cronbach's a系数为0.753。(二)第二部分: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和家庭环境因素调查于2011年2-6月在上海市5个区10所幼儿机构共调查了1600名儿童,收回有效问卷1234份,有效回收率为77.13%。调查发现,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为12.9%。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儿童个体因素中,活动量大(OR=1.309,95%CI:1.041~1.647)、反应强度高(OR=1.366,95%CI:1.052~1.773)、1岁内不适症状多(OR=1.322,95%CI:1.105~1.582)的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更高,相对于无睡眠困难者,经常存在入睡困难(OR=2.723,95%CI:1.522~4.869)或有时存在入睡困难(OR=1.878,95%CI:1.108~3.182)的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更高,而情绪愉快(OR=0.669,95%CI:0.501~0.894)、每天看电视时间小于1小时(OR=0.245,95%CI:0.134~0.449)的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更低。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矛盾性高(OR=1.195,95%CI:1.073~1.331)、父母敌意/强制教养行为(OR=1.065,95%CI:1.031~1.100)等。调查发现,儿童的反应性攻击水平(2.12±0.93)明显高于主动性攻击水平(1.39±0.68),且二者密切相关(r=0.683,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儿童反应性攻击的影响因素中,儿童个体因素包括男孩、活动量大、趋避性高;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矛盾性高、父母的敌意/强制教养行为、以及母亲年龄低和母亲文化程度低等。儿童主动性攻击的影响因素中,儿童个体因素主要包括男孩、儿童活动量大、坚持度高;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矛盾性高、成功性强,父母的敌意/强制教养行为,以及母亲年龄低和父亲文化程度低等。因此应针对儿童的自身特点和攻击性行为类型,给予适宜的早期家庭干预。(叁)第叁部分:家庭亲子互动研究于2011年7-9月对14个具有攻击性儿童的家长和15个无攻击性儿童的家长(家长主要为父母)进行了半结构式小组访谈。结果发现,学龄前儿童家庭中,父母与儿童的亲子互动时间较少,有些儿童完全由祖辈或他人养育。在攻击性儿童家庭中,家长对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感受的主动关注不足,对于儿童的过分或不合理要求,或面对亲子冲突时,攻击性儿童的家长会较多地采取打骂、退让、忽视等方式,较少采用讲道理、转移注意力等有效策略。在亲子互动中,攻击性儿童对需求和感受等的自我表达也往往不恰当,常用哭闹、生气等方式;而无论有无攻击性,儿童都比较能接受家长讲道理和谈条件等问题处理方式,不能理解和接受责骂、忽视和冷处理处理方式。此外,祖辈的介入和家庭教育不一致也会影响到积极亲子互动关系的建立。因此父母应加强对学龄前儿童心理需求和感受的主动关注,鼓励和引导儿童用合适方式进行自我表达,采取积极的亲子互动方式。(四)第四部分: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家庭干预方案在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家庭环境因素调查和亲子互动研究基础上,结合文献回顾,初步构建了针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家庭干预方案,主要策略包括家庭环境因素干预和家庭亲子互动干预。家庭环境因素干预包括:①创造良好家庭氛围,如减少家庭的矛盾性,增加家庭的亲密性、知识性、娱乐性和组织性等;②改善父母教养方式,如根据儿童特点采取适宜的教养方式,采取积极和参与的教养方式,减少强制或敌意等教养方式,并增强家庭教养方式的一致性等;③帮助儿童建立良好家庭行为习惯,如限制媒体的使用时间和内容,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等。家庭亲子互动干预包括:①保证充分的家庭亲子互动时间;②引导儿童恰当地自我表达;③主动关注和回应儿童需求和感受;④正确应对亲子冲突;⑤鼓励儿童的正性行为等。(五)第五部分: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试验性家庭干预于2011年9月至2012年1月在上海市杨浦区选取2所二级公立幼儿园进行了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试验性家庭干预,其中1所幼儿园为干预组,另1所幼儿园为对照组。家庭干预时间为5个月,干预内容主要为家庭环境因素和家庭亲子互动,主要干预形式为健康教育、亲子活动和家庭咨询。研究结果发现,家庭干预显着减少了具有攻击性儿童和无攻击性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其中反应性攻击水平降低更为显着,显示家庭干预对儿童攻击性行为具有预防和干预作用。此外,对于攻击性儿童,家庭干预显着减少了家庭环境的矛盾性和控制性,并提高了亲密度、知识性和娱乐性;而对于无攻击性儿童,家庭干预也降低了家庭的控制性,并提高了其知识性和娱乐性,改善了儿童的家庭环境。此外,不论儿童有无攻击性,家庭干预都有效地减少了其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敌意/强制教养行为,提高了支持/参与教养行为;而未经干预的攻击性儿童家庭,在5个月后其家长敌意/强制教养行为反而明显增加。说明家庭干预是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一种有效可行的重要干预方式。四、结论学龄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反应性攻击水平显着高于主动性攻击,会给儿童身心健康和家庭发展带来较大影响,亟需探索影响其攻击性行为的家庭因素和构建有效的家庭干预方案和策略。儿童攻击性行为及亚型的主要影响因素中,个体因素主要包括性别为男孩、不良气质特点、以及不良行为习惯等,家庭方面因素主要包括不良家庭环境,父母或其他家长的敌意/强制教养行为,以及不良的家庭亲子互动方式等。试验性家庭干预研究显示,家庭干预显着减少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尤其反应性攻击水平降低更为显着,有效地改善了家庭环境,减少了家长的敌意/强制教养行为。因此在生态学理论和家庭系统理论指导下的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家庭干预策略,主要应包括创造良好家庭环境,改善父母教养方式,增加积极的亲子互动等。进一步研究可在对儿童攻击性行为初步评估基础上,继续完善针对具有攻击性儿童的家庭干预方案和针对无攻击性儿童的健康教育方案,并探索家庭干预对儿童攻击性行为和家庭系统的长期全面影响。
吕梦莹[3]2018年在《不同家庭抚养形式下大班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主要从大班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切入点,对大班幼儿的家庭抚养形式以及其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为幼儿抚养教育提供合理的建议。本研究将按幼儿园的规模大小在沈阳市抽2所背景基本相同的幼儿园,在每个幼儿园选取大班幼儿进行调查,共调查100名幼儿。其中男孩54名,女孩46名,其中有效被试共60人,幼儿的年龄在5-6岁,平均年龄为5.5岁。为了解幼儿的基本信息、家庭抚养形式研究者自编了儿童基本资料卡。儿童基本资料卡主要内容为幼儿的姓名、年龄、主要抚养人等。并进行房树人家庭绘画测验后,对被试幼儿采用一对一的半结构访谈,内容为有关绘画作品,访谈主要围绕绘画中出现的家庭人物、家庭活动,以及访谈幼儿在家庭中的主要情感感受,对家庭成员的看法等等。本研究还采用了量表法对大班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量表采用由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园长编制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测评量表》测评主要分为情绪控制、性格意志、社会适应、人际交往、品行习惯等维度来构思测评量表,共70道题。分析幼儿的房树人家庭绘画测试结果,通过心理投射原理,可以更好的了解幼儿心理状况,从背后看出幼儿家庭抚养形式对幼儿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而寻找有效的方式干预、治疗问题心理幼儿。探究清楚不同抚养形式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关系,不论是丰富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更好地揭示了不同抚养方式与幼儿心理健康的关系,对幼儿心理健康产生了更全面的认识。在教育实践中房树人家庭绘画测试的结果可以指导教育实践,本研究中一些幼儿的房树人家庭绘画测验结果显示幼儿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能够获得这些信息的原因就是房树人家庭绘画测验能够在幼儿放下心理防御的过程中,主动地通过绘画这样一种形式来描绘出内心的世界,投射出幼儿真正的想法。绘画中与家庭成员的互动能够反映出幼儿的家庭关系,能够为抚养形式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程度做出一个辅助的判断。通过研究发现混合抚养家庭的儿童性格多为开朗活泼,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更加顺利。在人际交往方面由于日常生活中观察家庭相处情况,得出了一定的经验,能够运用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更加利于儿童的生长发展。
佚名[4]2010年在《发展心理分组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六月龄婴儿气质的行为观察与母亲报告的一致性研究于珩~1张明浩~1陈欣银~2邓慧华~1陆祖宏~(1*)1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6,zhlu@seu.edu.cn;2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心理系,伦敦,安大略,N6A3K7母亲报告与实验室观察法何种方法更能有效地测量婴儿气质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本研究采用看中性、正性、负性叁种物品的实验室情景设置和母亲报告法同时考察六个月婴儿气质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在正性情境下,母亲报告的消极情绪与实验室观察的积极、消极情绪显着相关,母亲抑郁倾向可以预测对两种方法所测量的婴儿的消极情绪的差异性,母亲的学历水平可以预测两种方法间测量的婴儿的积极情绪的差异。
孙圣涛[5]2016年在《家庭环境对幼儿社会技能的影响:作用与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技能是儿童适应社会生活和进行社会交往的一种能力。上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技能就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今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很多研究表明,幼儿社会技能的发展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即使面临一些风险因素,强有力的家庭环境都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社会技能和适应能力。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行为实验等研究手段,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视角,探究家庭环境对幼儿社会技能影响的作用与机制。本文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的研究内容:研究一:编制幼儿社会技能家长评定问卷。通过访谈整理和文献综合,得出幼儿社会技能初步项目。请相关幼教专家评分,筛选并形成初步问卷。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删除双载荷或载荷低的项目,形成问卷的正式项目。考察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结构效度、内容效度等。研究二:探索幼儿社会技能多主体评定的一致性。以幼儿社会技能家长评定问卷、幼儿社会技能教师评定问卷为研究工具对幼儿家长、教师进行调查,对幼儿进行延迟满足任务、搬重物任务的实验研究。将所取得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多质多法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叁种评定主体结果进行幼儿社会技能的一致性比较,检验得出父母报告对社会技能的解释率。研究叁:对高低社会技能幼儿家长进行访谈。根据对家长进行幼儿社会技能问卷调查的结果,选取幼儿社会技能得分为前27%和后27%作为高、低社会技能幼儿。对高社会技能幼儿和低社会技能幼儿的父亲或母亲进行访谈,了解其家庭环境。通过质性分析与差异检验,得出其家庭环境的差异。研究四:探讨客观性家庭环境与幼儿社会技能的关系。采用自编的幼儿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调查幼儿家庭结构、主要看护人、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与职业等家庭情况。采用幼儿社会技能问卷,了解幼儿的社会技能。经过差异检验,得出客观性家庭环境对幼儿社会技能的影响。研究五:探讨主观性家庭环境与幼儿社会技能的关系。采用家庭功能、家庭亲密性与适应性、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父母冲突、父母教养方式、支持协同教养和幼儿社会技能等问卷,对幼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检验父母教养方式或支持协同教养在家庭环境各因素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及影响路径。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果:(1)编制的幼儿社会技能家长评定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水平,其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指标均符合统计测量学要求,可以作为评价中国幼儿社会技能水平的有效工具。(2)父母、教师、实验者对幼儿社会技能的评定结果存在较低程度的一致性。父母报告对社会技能的解释率高于教师报告和实验观察的结果。(3)高社会技能和低社会技能的幼儿家庭环境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高社会技能幼儿家庭环境各因素均优于低社会技能幼儿。低社会技能幼儿的家庭环境需要改善。(4)户籍、独生子女、看护人、家庭收入对幼儿社会技能产生显着影响。家庭结构、父母不同文化程度和职业对幼儿社会技能没有产生显着影响。(5)家庭功能不仅直接影响幼儿社会技能,还通过父母教养方式间接影响幼儿社会技能。父母教养方式在家庭功能和幼儿社会技能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6)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通过父母教养方式间接影响幼儿社会技能。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和幼儿社会技能之间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7)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父母冲突不仅直接影响幼儿社会技能,还通过父母支持协同教养间接影响幼儿社会技能。父母支持协同教养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父母冲突和幼儿社会技能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谢丽[6]2014年在《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1993-2013年)》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陆续出台诸多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和法规,有效地保证了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不断探讨和开展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有关该领域的文献和专着数量开始呈现爆炸式的增长。这一方面为从事学前教育的学者们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参考的文献;另一方面也为学者们检索和遴选合适的文献增加了难度。文献计量学的多种研究方法,可以客观的分析和有效的把握某一学科或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而且该方法也被逐渐应用到教育学、心理学领域,并日益发挥其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作者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作为数据来源,以文献计量学中的相关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学前教育学核心期刊《学前教育研究》和心理学核心期刊《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心理学报》、《心理与行为研究》、《心理学探新》、《心理科学进展》中所刊载的有关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将文献按发表时间分1993-1999年、2000-2006年和2007-2013年叁个时间段,采用词频分析、共词分析、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从文献中提取出的作者、期刊来源、科研机构、关键词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学发展的研究概况,揭示出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及其动态趋势,得出相应的结论,总结本研究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今后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在1993-2013年间,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文献的数量基本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在1993-2013年间,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在所有的科研机构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的力量不容小觑,其他科研机构在学前儿童心理学领域也非常活跃;(3)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陈会昌、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的李红、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杨丽珠表现突出,与其他作者合作紧密;(4)在期刊载文量的分析中,《学前教育研究》刊载的文献远远领先于其他七种期刊,地位和作用显着;(5)在1993-1999年、2000-2006年、2007-2013年叁个时间段中,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研究热点,在21年间研究热点的发展趋势不一,有的发展平稳,有的逐渐消失,有的新近出现。(6)根据关键词的突现率得出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前沿主题有“趋弱型”和“最新型”两种。
张秋菊[7]2016年在《农村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研究》文中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的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主要包括合作行为、助人行为、分享行为和安慰行为等。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和培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体现,对于帮助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其以后适应社会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逐渐成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重点。农村留守幼儿作为我国幼儿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弱势群体,由于其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相关人员对他们亲社会行为的引导和培养,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对农村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探讨培养策略,对促进留守幼儿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对农村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依据、构成要素和培养价值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四川省南充市、达州市和广安市的5所农村幼儿园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在校的留守幼儿、幼儿教师及园长等,以了解农村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基本情况。从中发现,四川省农村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幼儿园、幼儿教师、家长、同伴群体、社会大众传媒以及幼儿自身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文章认为,农村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水平较低,不仅和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办园理念及教师素质有关,还和留守幼儿的家庭亲子关系淡漠、不良的隔代教养有密切联系,此外,不良同伴群体、低俗社会媒体以及幼儿自身认知水平和移情水平的欠缺等,也是造成农村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水平较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存在问题及成因,笔者提出了培养农村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对策。首先,充分发挥幼儿园的主导作用,努力提高办园条件;管理者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加强家园合作。同时,幼儿教师应重视对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加强幼儿教育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利用移情训练和角色扮演等方法;其次,家长要承担自身的教育责任,重视亲子交流和榜样示范作用,改变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再次,政府和社会要积极营造有利于亲社会行为发展的氛围,努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投入;发挥媒体的正确导向作用,加大对暴力、黄色等不法视频的监管;完善农村留守幼儿的社会支持系统。通过本研究,以期为农村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提供借鉴经验。
童莹[8]2004年在《影响学前儿童社会化的诸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化是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已经包括了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内容,但是,我们仍能发现我国教育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其中,作为基础教育的起点,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培养一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致使一些孩子虽然学习成绩非常优异,但缺少必要的合作精神,社会生活能力与其年龄不相适应,社会适应能力差。如果不及时地进行教育,这些人在其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将会遇到更多的困难。鉴于我国目前有关学前儿童社会化方面的系统理论还较少,已有的也是散见于报刊杂志。因此,本文从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我国学前儿童社会化过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通过与西方国家学前儿童教育进行比较,探讨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影响我国学前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有四方面:家庭、幼儿园、同伴和大众传播媒介。民主平等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环境最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幼儿园主要通过教师这一榜样示范来影响儿童,教师的言行态度对学前儿童社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同伴交往能促使儿童尽快地适应社会;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通过电视和儿童读物来影响儿童的社会化。在对国外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学前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找出解决的办法:坚持科学的早期启蒙教育理念,在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早期启蒙教育;并在全社会推广科学的早期教育方式,通过家庭、幼儿园、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更好地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化,为我国建设培养出更多有用之才。
刘国艳[9]2008年在《中国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以幼儿气质、行为发展特点及家庭教养方式为基础,利用生态系统观研究影响中国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的因素,为促进中国幼儿情绪社会性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依据中国行政区域划分及人口比例数,抽取中国六大行政区,14个大、中城市5,784名12~36月龄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已标化的“中国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评估量表”,对中国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进行评估,利用“中国1~3岁儿童气质问卷”(CTTS)、“2~3岁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自拟的幼儿家庭人口学及家庭教养方式问卷,评定幼儿气质、行为及幼儿家庭人口学一般情况,然后运用Logistic回归及因果模型结构方程,进行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最后从生物遗传学及环境角度进行中国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研究。研究结果1.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中国幼儿情绪社会性外显问题的生物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年龄、性别、活动水平、趋避性及适应性,母亲文化程度、拒绝及惩罚的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内隐问题的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年龄、活动水平、趋避性、情绪本质及拒绝、关注与保护、控制施压的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失调问题的遗传及环境因素有节律性、反应强度、情绪本质及惩罚的教养方式;影响能力问题的遗传及环境因素有性别、趋避性、坚持性、反应阈、家庭收入、接纳、拒绝及低压诱导的家庭教养方式。2.通过拟合生态系统理论模型及得到的因果模型结构方程揭示:遗传与环境因素均对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起作用。在遗传及环境的影响因素中,幼儿性别、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收入、行为及气质、家庭教养等,分别对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各个域起着不同程度的直接影响。而幼儿情绪本质、趋避性、抑郁、睡眠问题、躯体诉述及攻击行为通过行为表现对其情绪社会性的发展起着间接性的作用。研究结论1.幼儿情绪社会性评估量表在中国的修订及标化,为筛查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量化工具。2.基于修订的幼儿情绪社会性评估量表,在中国首次进行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幼儿情绪社会性在发展关键期进行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3.根据幼儿的气质遗传特征,不断更新父母的养育理念,充分利用合理的家庭教养等各种环境资源,进行正确引导,可促进幼儿情绪社会性健康的发展。研究创新本研究的创新点是首次引用在国内标化的“中国12~36月幼儿情绪社会性评估量表”,评估幼儿情绪社会性在发展关键期的问题,并应用生态系统理论进行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全面、系统的实证性研究。此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利用有利影响因素,克服不利影响因素对幼儿情绪社会性进行调控,奠定了可操作的基础。
全海英[10]2012年在《体育活动发展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从3~6岁开始出现,并且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本研究从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视角,对187名幼儿进行了为期1年的故事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活动的教育学实验,探讨故事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活动对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假设恰当的、适合幼儿生理和心理特征的体育游戏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以期为幼儿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在查阅资料、访谈专家和调查幼儿教师及家长后,利用数理统计(SPSS)和结构方程模型(AMOS)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维度指标,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分为四个维度,其中情感方面包括同情、安慰;利他方面包括帮助、捐助;协作方面包括合作、分享;责任方面包括守信、轮流。调查显示,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其具体情况为,中班幼儿仅在同情行为和安慰行为方面有明显发展;大班和学前班幼儿的帮助行为、捐助行为、合作行为、分享行为、守信行为和轮流均有一定发展。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活动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同时采用教师、家长观察、幼儿谈话、体质测定及个案等方法,为研究提供辅助性依据。研究中的中班是指3~4岁幼儿、大班是指4~5岁幼儿、学前班是指5~6岁幼儿。研究结果发现,故事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四个维度的发展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1.对促进中班幼儿同情心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效果;对促进大班和学前班幼儿同情心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不如中班明显。2.对促进中班幼儿安慰行为的发展,具有明显效果;对促进大班幼儿安慰行为的发展,具有明显效果;对促进学前班幼儿安慰行为的发展,具有明显效果。3.对促进大班幼儿帮助行为的发展,具有明显效果;对于促进学前班幼儿帮助行为的发展,具有明显效果。4.对促进大班幼儿捐助行为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很明显;对促进学前班幼儿捐助行为的发展没有作用。5.对促进大班和学前班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有非常显着的作用。6.对促进大班和学前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7.对促进大班幼儿守信行为的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对促进学前班幼儿守信行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8.对促进大班幼儿轮流行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对促进学前班幼儿轮流行为的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对个案研究的结果发现,故事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对改善个案的不良行为有一定的作用:首次干预可以使个体不良行为出现频次减少,停止干预会导致不良行为次数回升,但回升幅度不大且未达到原始水平,干预具有维持效应;再次进行干预时,被试不良行为的出现次数频率最低。幼儿体质与其社会性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研究中发现,体育游戏对促进幼儿体质健康具有一定作用,但我国幼儿体质测定过程存在普及性差、反馈机制滞后、测试结果误差大等问题,导致幼儿体质评价缺乏科学性,这将使体质与幼儿社会性发展关联的研究受到限制。建议:1.应建立健全幼儿体育教学大纲,增加幼儿体育游戏的比重,以发挥体育游戏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效益。2.应建立健全法制法规以保障幼儿体育游戏的权益,让幼儿在体育游戏中,充分发展个性。3.应加强幼儿教师的体育知识培训,以确保幼儿体育教育过程的合理性。4.重视幼儿体质与社会性发展的相关关系,建立健全幼儿体质测定制度。5.应深入开展幼儿体育教育研究,以使体育游戏为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其社会行为、家庭环境关系的研究[D]. 李永慧. 西北师范大学. 2003
[2].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家庭系统研究[D]. 贾守梅. 复旦大学. 2013
[3]. 不同家庭抚养形式下大班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D]. 吕梦莹. 沈阳师范大学. 2018
[4]. 发展心理分组报告[C]. 佚名. 第十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2010
[5]. 家庭环境对幼儿社会技能的影响:作用与机制[D]. 孙圣涛. 上海师范大学. 2016
[6]. 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1993-2013年)[D]. 谢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4
[7]. 农村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研究[D]. 张秋菊. 西华师范大学. 2016
[8]. 影响学前儿童社会化的诸因素及对策研究[D]. 童莹. 天津大学. 2004
[9]. 中国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 刘国艳. 华中科技大学. 2008
[10]. 体育活动发展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全海英. 辽宁师范大学. 2012
标签:心理学论文;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 亲社会行为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幼儿心理论文; 心理干预论文; 社会互动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父母关系论文; 学龄前儿童论文; 幼儿园教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