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探索_政治论文

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课论文,新课程论文,概念论文,高中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由于《思想政治》教材编写理念中有淡化概念定义的倾向,造成许多一线教师认为在教学中概念是不需要深入分析、甚至是不需要给学生讲解的,这是一个重大的误区。概念是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细胞,不同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学科知识体系。全面准确地领会学科的概念,是学科教学与学习的第一关口。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和学习也不例外。在思想政治课中进行概念的教学和概念学习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探究概念教学的原理与方法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非常重要。

一、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原理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要通过对高中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1]。价值观的教育始终是以知识为载体的,知识的基本单位是概念,因此概念的教学与学习是课程的基本要求。根据新课程思想政治课程性质、概念自身形成的特点,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实施概念教学过程中至少要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理和原则:

1.概念同化原理

概念同化是一种概念学习的方式,即教师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同化新知识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生获得科学概念的过程。其先决条件是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下位概念的上位概念。如学习了“违法行为”这一上位概念后,再学习“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这些下位概念时,只需直接呈现下位概念的特定条件,学生便可获得这个新下位概念。

概念同化还有另一种形式,即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概念与新学习的概念只有相关关系,不能从原有概念中派生出来,新概念纳入原有概念以后,原有概念的本质属性要发生扩大、深化等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概念的同化也是一种知识的迁移过程,即学生掌握了概念,便可以对某些事物进行分类处理,并看出某些性质和推出一些看不到的性质。这也就是说,概念可以使学生知道超出知觉学习以外的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概念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在教师的组织、帮助和指导下,通过对事物或现象的充分了解、理解,对事物或现象进行分类和辨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键点是学生自己确认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

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同化原理包含三层含义。

其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同化的方式是认知结构中新旧概念意义的融会贯通。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与学生原认知结构中相关概念的联系,直接给出概念的定义或名称,并通过演绎方式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再通过比较确定新概念与原认知结构知识网络体系中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使新旧概念融会贯通,实现新概念的真正内化。例如,教师在讲解新教材《生活与哲学》中“联系”这一概念时,学生原本就知道联系就是关系、关联等,但是哲学学科怎样理解联系呢?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联系”的概念应该体现这样的特点:要概括所有联系的共性及其客观性。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追问“联系是一种什么关系”“这一关系存在于哪里”等问题,最后水到渠成地给出联系的哲学定义:“联系是一种存在于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然后再通过具体的事例分析具体的联系,使“联系”概念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哲学知识。

其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同化的实质是思维定式的不断打破及不断建构。概念学习不是新词语的学习,概念是人们用词语表达的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概念形成以后,人们就可以依此作出判断和进行推理,形成科学的观念,这本质上是建立一种思维定式。概念学习“它开始时是最简单类型的概括,随着自身的发展,便从简单类型的概括转向越来越高级类型的概括,最终以形成真正的、确实的概念而完成这个过程。”[2]例如,在教学新教材高二《生活与哲学》教学时,教师向学生讲清了整体与部分的概念及其辩证关系,最终是要使学生形成一种看问题的思维方式:既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又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同时,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学生还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其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同化的目的是把概念及其联系转化为学生内心的观念,把观念转变成信仰、信念,并在行动中落实和践行。思想政治课要求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正是这一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最重要的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科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结合、知与行的结合。例如,通过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系统优化方法的学习,学生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以协调发展为重心,把社会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完整系统整体。国家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系统优化的方法,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实现整体最优目标,才能大力协调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主体性教育原则

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不是填鸭式教学。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概念、观念、能力等只能被建构而不能被训练或强加。所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首先要找出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知道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概念,再结合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概念的系统讲授。当然,这是以课堂上学习者的积极主动参与和主体性学习为先决条件的。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好奇心,鼓励其求知欲,实施主体性教育。

一般认为,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间的相互作用中启发、引导、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性得以发展的过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流的主体。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有“满堂灌”或“一言堂”,教师讲得多;课堂缺乏实践环节,学生参与少;课堂气氛压抑、严肃,教学不民主。这样学生习惯于跟着教师的思维转,缺乏自觉主动参与,造成了学习主体的缺失。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头脑中的相关知识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展开细致入微的探究性活动,在探究中丰富由日常生活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过程中的切身体验,从而掌握和认同思想政治课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

例如,通过《猫与战争》的故事,教师采用问题跟进,以促进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二战期间,英军发现德军有一个久攻不破的堡垒,奇怪的是总也找不到它的位置,给英军带来极大的困扰。一位英军参谋长发现对面光秃秃的山头上有一只名贵的波斯猫每天八、九点都出来懒洋洋地晒大阳,他迅速作出判断:这是一只家猫,不是一般军官养得起的;它在一个地方经常出现,说明下面有人。他断定这是一个德军的高级指挥所。随后英军集中炮火对此处进行轰炸,使德军遭受惨重损失。

教师就此提出问题:“运用你的智慧想一想,英军参谋长凭借什么找到了德军的阵地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追问:“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样的哲学启示?”

这样很自然地就引出了学生对于“联系”的思考。讲故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适当的问题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其思维活力,最终使学生达到把握概念,促进思维的目的。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3]。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弄清楚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然后找出这些概念与要讲授的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联,即相关的种概念与属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实质就是使学生弄清新概念与认知结构中相关概念的相互作用,以此建立它们之间的非任意的实质性的关联。新旧概念性知识的相互作用过程,就是知识的概念同化过程,其结果是新的概念性知识获得学生的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或思维定式获得量或质的改变。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原理,概念教学可以归纳出纵向分析法、横向分析法和整体透视法三种不同类型。

1.纵向分析法

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纵向分析法,就是要弄清相关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分清学生认知结构中的上位概念、下位概念和并列概念。这样,就会使学生简单明了地理解新概念在概念网络中的位置和作用,对新概念本身的理解和对思想政治课概念体系的理解能够做到事半功倍。例如,新教材高一《经济生活》包括4个单元、11课,出现的概念名词共147个。其中正文部分涉及的概念有112个,辅助文中涉及的概念有35个。这些概念构成了《经济生活》模块的整体骨架。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就可以对教材有一个清晰准确的把握。我们可以以《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为例,分析其概念框架。从教材框架看,第一单元有三个关键性概念:货币、价格和消费。相对于其他概念,货币和消费可以被看作是两个最上位的概念,它们各自有其下位概念。例如:货币的下位概念有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的形式(金屑货币、纸币、电子货币)、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外汇)、价格等。消费的下位概念有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等。其中,括号内的概念是更下位的概念。这些处于下位的概念主要是其上位概念按不同标准划分的分类概念,有的则是其上位概念的派生概念,如价格。只有掌握了概念之间的上下位、同位关系,即纵向与横向关系,才能帮助学生科学地把握这些概念的准确含义。

2.横向分析法

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横向分析法,就是要弄清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了解概念的实质和特征。能否准确地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衡量概念教学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概念的内涵是概念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范围。例如,“物质”概念的内涵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概念的外延是除意识之外的万事万物的总和,既包括自然现象,也包括社会现象。我们可以从名称、定义、特例、比较等方面横向分析概念。

要点分析法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横向分析法中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表述形式和逻辑思维方法。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概念的定义往往是一个复合句。由此可以分析句子的成分,分解出概念的要点,从而真正弄懂概念的含义。例如:《经济生活》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的定义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需要讲清这一概念的几个要点是:第一,“现有的社会生产条件”。“生产条件”主要是指劳动工具,“现有的”既不是指过去,也不是指将来,而是指现在。第二,“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它是指某一生产部门里生产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条件。第三,“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它是指某一生产部门里,绝大多数同类产品的生产者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紧张程度。第四,“正常的”“社会平均”是笼统地指生产绝大多数某种商品的情况,而不是、也不可能是绝对精确的统计。第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不断变化的。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概念既有了静态的领会,又有了动态的感悟,教学也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比较分析法也是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横向分析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比较分析法就是把一些相近、相似而又紧密关联的概念放在一起,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这一方法既能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又能避免概念的混淆误用,一举两得。新教材中,有不少概念字面上相似,但各自的含义和适用范围是十分确定、不容混淆的。例如:“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个概念。这三个概念联系非常密切,但含义却不相同,容易混淆。“人民代表”是某一类人,“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这三个概念有自己特定的用法,不能相互代替。我们只能说“人民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说“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

比较分析法还可以通过表格的方式运用。例如,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主要有四种途径,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填充下表的方法掌握这四种参与决策的内容、方式、依据、意义。

3.整体透视法

整体透视法就是把新概念放到相关概念的整体中进行考察,采用纵横结合的分析方式,建立新概念在认知结构网络中的连结点,再经过内化理解形成可运用的概念。思想政治课教材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命题和原理组成的立体图画,通过整体透视可以确定新概念在这一立体图画上的确切位置,从而更进一步深入分析新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的深层联系和细微差别。

通过整体透视法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后形成的新认知结构。对新概念进行整体透视,可以建立其与学生原认知结构中相关概念的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使新旧概念在原认知结构中融会贯通起来,进一步完善原认知结构网络体系,甚至改变原认知结构的组织方式,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一些概念,很难简单地从某一方面抽象概括其内在的本质,它们的含义相当复杂,同时又不乏抽象。教师在讲解这些概念时,切忌以偏概全,而要运用整体透视法,多角度、全方位地讲解它们的具体含义。例如,讲“政治”概念时,可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从政治的产生看,政治根源于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二;从政治的内容看,政治是指阶级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斗争和处理阶级内部的关系,主要包括民族关系、国际关系、政党关系等等。第三,从政治活动的目的看,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国家政权问题展开的。第四,从政治的发展趋势看,政治将随着国家、阶级的消亡而消亡,最终变成单纯为经济服务的舆论宣传工具。这样对“政治”概念既有纵向从产生到发展的分析,又有横向从现象到本质的阐释,使学生达到对“政治”概念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在讲授高中选修《经济学常识》中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时,可以结合必修《经济生活》教材中学生已经学过的相关商品、货币的知识,围绕着商品价值这条主线,理解商品价值的质和量、本质和形式的对应关系,把握分析商品的价值的决定因素以及选修中的重点知识——商品价值的实现——价值规律,认识只要存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就一定存在并起作用。下图就是把选修和必修两个模块所涉及的有关商品价值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全方位的整合和梳理。

当然,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具体方法还有很多,从发挥学生主体性上来看,教师可以创设情景、激活经验,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概念,还可以通过形象比喻、图表示意、漫画启示等方法进行概念教学。

标签:;  ;  ;  ;  ;  

新课程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探索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