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敏[1]2004年在《葫芦岛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区域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为指导,探讨了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问题。这一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总结国内外关于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方面的理论,以葫芦岛市为例,从城市历史发展进程入手,研究城市空间布局的演变轨迹,分析影响都市区空间扩展的因素和内部动力机制,探讨葫芦岛都市区空间结构和空间扩展模式。从而为不发达地区构建都市区提供空间发展方面的借鉴和指导。论文主体包括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理论总结。总结国内外都市区发展战略方面的理论,本文涉及的有:都市区模式理论、发展阶段理论、动力理论、调控类型理论、扩展模式理论、管制协调和组织运作理论。 第二部分是葫芦岛都市区划界。首先,以城市历史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为线索,研究了葫芦岛都市区的形成过程;接着,提出了葫芦岛都市区空间发展的限制因素和动力机制;最后,参考国内外关于都市区划界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葫芦岛城市空间扩展的趋势,初步划定葫芦岛都市区的范围。 第叁部分是葫芦岛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的提出。在划定都市区范围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葫芦岛都市区空间发展的战略目标,选择空间扩展模式,都市区的内外空间结构,以及中心区和非中心区的发展战略。 第四部分是实施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的途径。为保证葫芦岛都市区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建设生态都市区、创名城、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实现葫芦岛都市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一体化协调发展。
祝翔凌[2]2005年在《葫芦岛都市区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运用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管理学、城市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借鉴国内外学者对都市区的定义、涵义、界定、形成过程的研究,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葫芦岛“城城一体化”都市区的形成机制。通过对葫芦岛都市区的样本分析,旨在推进中国关于都市区特别是城城一体化都市区的研究。 文中通过对葫芦岛都市区内部一体化进程的考察、对阻碍都市区一体化进程的障碍因素和推进都市区内部一体化的相关动力的分析,对葫芦岛都市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界定,对葫芦岛都市区空间结构的演变历史、目前结构、发展趋势的探究和思考,得出:葫芦岛沿海、带状、组团式都市区是在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支撑下,基于一种“自下而上”的力量形成的。并且,由于辽西地区整个大环境的不佳,葫芦岛、兴城两个中心城市和外围乡镇均主要依靠内生力来不断发展壮大自身,两个城市的叁大组团(连山、龙港、兴城)在城市功能的众多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一体化,各组团分工明确,优势互补,联系日趋密切。两个中心城市的外围沿海乡镇,主要围绕民营经济、农业产业化、商贸业、资源开发加工等来发展非农业经济,经济的外向度不断提高。“四普”到“五普”之间多数乡镇的人口呈现增长状态,并不断加强与两个中心城市的联系以及拓展与其它地区的联系。与沿海乡镇相比,京沈高速公路和秦沈客运专线以西的乡镇多数与中心城市的联系强度较弱,非农经济落后,“四普”到“五普”之间多数乡镇的人口呈现负增长状态。在都市区空间扩张方面,由规划力、市场力、市政府区政府的发展欲望、民营企业的推动、环境的作用等共同促成。但是,都市区的空间扩张动力明显不足,造成任何发展机会都不想错过,园区设置过多,空间战略有些混乱。同时,中心城市的中心性不强,表现为对外围乡镇的辐射范围和辐射力均较小,吸纳外围乡镇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很有限。未来葫芦岛都市区一体化进程的推进速度和质量,取决于葫芦岛和兴城两中心城市之间的协调机制的构建以及葫芦岛与锦州之间协调机制的构建。
刘艳军[3]2009年在《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是全球经济社会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这一研究领域给予了广泛关注。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城市化的有序推进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如何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密切结合中国国情,建立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架构产业结构有序转变的城市化响应体系是我国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本论文的选题正是基于此背景而提出的。本研究以“空间视角”为切入点,探讨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耦合机制,并且强调“空间”是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最重要结合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变和城市建设最终都将归结为“空间”的发展和演变。从“空间角度”探讨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规律和响应路径,是认识、解释和解决当前我国城市化推进、产业发展以及二者之间非协调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新视角、新途径。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国内外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综述。从国外、国内两个层面对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发达国家以及中国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互动的实践进行了考察。第二章: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研究的基础理论。界定了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概念及其静态和动态内涵,建立了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一般分析框架,并对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研究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探讨。第叁章: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过程。重点分析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阶段的演化规律和响应过程的类型特征及成因。在此基础上,以东北地区为例,划分了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阶段并对响应过程类型进行了评价。第四章: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强度。引入“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系数”测度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强度,分别研究了我国31个省区和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的演变过程、空间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第五章: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形态及效应。从单一城市和群体城市两个空间层次建立了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形态演变的理论模型。并从理论层面和东北地区层面分析了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形态的演变规律及其效应。第六章: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理。为本论文研究的理论核心部分。重点构建了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机理的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由动力机制、作用方式和作用途径叁个方面构成。并分别从理论层面和东北地区实践层面探讨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理。第七章: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地域类型及调控。提出了国内外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六种典型地域类型,讨论了各响应地域的调控机制与调控模式。并进行东北地区响应地域类型的划分,提出了不同类型地域的发展模式。第八章: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变化趋势及路径。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在总结国外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路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趋势、响应路径及其实现策略。
张晓彤, 危海霞, 高强[4]2013年在《葫芦岛市都市区地域空间结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葫芦岛都市区空间结构新的扩展模式分析,构建"多核网络化空间模式"。通过都市核心区、都市边缘区、都市外围区域分析和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提出各个分区的定位、发展战略和发展设想。
邬冰[5]2007年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沿海经济带的城市化相关文献的分析和研究,运用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城市地理学等理论和方法,结合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城市化发展现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城市空间发展与创新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的模式和对策。本文共分为七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城市化发展研究综述。强调了城市化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空间竞争中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对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第叁部分,对国内外沿海经济带城市发展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分析了国外沿海经济带城市化发展特征,介绍了世界着名的沿海经济带和中国叁大沿海城市带的形成与发展。第四部分,详细分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发展过程和现状。通过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经济城市化水平、人口城市化水平、空间城市化水平和生活方式城市化水平四种指标体系的统计分析,提出该区域城市化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经济全球化、产业集群、五点一线、都市区、小城镇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发展的要素和相互作用过程。第六部分,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发展的模式和对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应培育和构建以大都市连绵带为主导的城市化模式,并且从产业集群、城市规模、制度改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阐述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发展的对策。本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部分,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七部分是结论,是对本文论点进行归纳总结。
闫广华[6]2017年在《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50年代以来,都市圈这种新型城市结构相继在各国出现并逐步完善,已成为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域,国内外学者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并研究都市圈,都市圈研究的成果也被政府决策部门所重视。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都市圈在我国的研究也日益成熟,已经成为推进区域城市化的主要形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点,也日渐成为了现代城市体系新的发展方向。实现都市圈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必须是在理清都市圈空间结构的特点及其演化规律的基础上,顺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其空间结构的演化进行干预和引导,优化其空间结构要素,重组其空间结构。都市圈的发展需要对其空间结构进行优化,而都市圈空间结构的优化也会推动都市圈的进一步发展,优化都市圈空间结构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省份,已经形成了以沈阳都市圈、大连都市圈、鞍山都市圈、盘营都市圈、锦葫都市圈、盘营都市圈和丹东都市圈为主的辽宁省都市圈体系。辽宁省都市圈是融入国家“一路一带”开放战略、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以及国际多联式联运通道建设中的重要节点。然而,辽宁省都市圈体系虽已形成,但发展较为缓慢,其空间结构不合理。本文以建制乡镇作为最小的地理单元,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准确界定辽宁省都市圈的空间范围,构建辽宁省都市圈城镇体系,并从城镇空间、人口空间、城际联系、经济空间的角度分析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运用相关模型对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的演化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措施,对于推动辽宁省整体区域发展乃至东北地区经济的再次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包含五部分内容:首先,在总结国内外都市圈及其空间结构的相关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都市圈内涵,对都市圈与城市群、城镇密集区和都市连绵区(带)等具有相似空间结构特征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其次,根据形成都市圈的指标,确定辽宁省都市圈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辽宁省都市圈体系由沈阳都市圈、大连都市圈、鞍山都市圈、盘营都市圈、锦葫都市圈、盘营都市圈和丹东都市圈组成。以建制乡镇为最小地理单元,从经济联系的视角,运用相关模型界定辽宁省都市圈空间范围,构建出辽宁省都市圈城镇体系,并进一步划分出辽宁省都市圈圈层结构;第叁,阐述了辽宁省都市圈发展的现状,从人口空间、城镇空间、城际联系空间和经济空间等方面对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而判断出辽宁的都市圈空间结构的现状特征,并分析了影响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因素;第四,从都市圈圈层空间结构的角度,对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化的规律,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第五,阐述了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必要性及优化的目标,并且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和政策建议;最后,根据全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总结出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的结论和创新内容,且提出对其未来的研究展望。
杨友宝[7]2016年在《东北地区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与经济现象,是人类文明进步、自我需求提升及社会经济变迁的重要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开发强度空前提升,突出表现为旅游资源分布密度不断增大、旅游产业数量规模不断扩张、旅游城镇成长进程不断加快等,旅游投资建设与市场开拓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旅游开发作为一项动态发展的系统工程,是区域整体开发的重要方面,区域空间是维系旅游经济与社会活动有序运转的重要支撑,伴随旅游开发强度时空推进,其与区域空间的交互关联作用成为一种必然现象。目前,学术界对于“旅游与区域关系”研究给予了广泛关注,并诞生了诸如“旅游区域效应”、“旅游产业效应”、“旅游城镇化”等一系列命题,这为我国正处于后工业化过渡期、经济结构调整期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期的实践发展需要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旅游区域效应研究是“旅游与区域”关系研究的重要方面,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从“旅游产业”视角,探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相关效应的研究现状,而对旅游空间效应关注不够的事实,本文提出,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资源、产业、城镇等子系统共同构成的地域空间系统,其效应影响具有“空间性”。本研究主要以“空间”视角为切入点,基于“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旅游城镇”的旅游地域系统界定,探讨旅游地域系统动态演化的效应问题,并以我国东北老工业地域为区域指向,从旅游效应视角介入传统老工业地域的转型发展研究,建构“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空间效应发挥-区域转型发展”的研究范式,为“旅游与区域”关系研究做必要补充及为新时期东北地区转型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分析全球及国内两大区域尺度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以作为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其次从东北地区实践问题导向和理论研究需要出发,介绍本文的立论依据,进而提出本研究的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及研究目标,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区域、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进行简要阐释。第二章为相关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部分。本部分主要采用文献梳理方法,首先归纳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关的经典理论体系,作为本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主要涉及旅游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及其他相关理论体系等;其次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主要包括旅游(地域)系统及其系统结构、旅游发展的区域效应两个方面,最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第叁章为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对旅游地域系统、旅游地域系统演化及其空间效应分别进行概念界定,以建立本研究的基础概念体系;其次,分别从旅游地域系统、空间效应两个方面进行内容解构,以明晰本研究的内容研究体系,进而以“资源-产业-城镇”的一般性演进规律探讨为基础,推导“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旅游城镇”的逻辑递进关系,并确定各子系统在旅游地域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同时,从理论分析视角,分别从旅游资源系统、旅游产业系统、旅游城镇系统叁个方面探讨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理论传导机制;最后,基于旅游地域系统、空间效应的内容分解及其理论探讨,提出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逻辑分析框架,建构“旅游地域系统”与“空间效应”两大板块的逻辑关联。第四章为东北地区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过程分析,主要围绕旅游资源系统、旅游产业系统、旅游城镇系统叁大部分展开。旅游资源系统演化分析部分,首先界定了旅游资源系统动态演化的内涵,进而以18类旅游资源为基础数据,采用数学定量与空间分析方法,从时空尺度探讨了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的数理与空间演化特征;旅游产业系统演化分析部分,首先介绍了旅游产业系统的动态演化内涵,进而采用本底趋势线模型、空间自相关、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东北地区旅游产业的时间演进规律、空间关联特征及与相关产业间的关联融合程度等;旅游城镇系统演化分析部分,首先从定性分析视角,识别了旅游城镇发展的基本现象、动力机制、空间模式,进而通过分别建构旅游与城镇系统指标体系,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东北地区旅游与城镇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了测度,并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对东北地区旅游城镇的演化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第五章为东北地区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实证分析,与第四章相对应,分别对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旅游城镇叁大子系统动态演化的空间效应进行揭示。其中,旅游资源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部分,主要探讨了旅游资源动态发展对区域旅游资源观演变、区域空间认知转变、旅游生产力空间重构的效应影响;旅游产业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部分,首先采用传统计量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效应,进而通过纳入空间权重矩阵,采用现代空间计量方法,探讨了东北地区旅游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分析了旅游产业对于驱动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效应,主要包括:定性归纳旅游产业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特征、实现路径及定量测度东北地区旅游产业对于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效应;旅游城镇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部分,主要探讨了东北地区旅游城镇发展对区域旅游城镇等级体系建构、职能体系分工及空间体系重组叁方面的效应影响。第六章为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空间效应视角下的东北地区转型发展的实施路径。该部分首先对国内外同类型区域“旅游驱动区域转型”的实践模式进行了总结,以作为东北地区转型发展的重要案例借鉴,其次剖析了东北地区叁大子系统及其演化的空间效应存在的基本问题,最后从旅游资源的“要素替代”指向、旅游产业的“经济关联”趋向、旅游城镇的“空间支撑”导向叁方面提出了东北地区转型发展的实施路径。
刁星[8]2016年在《东北振兴背景下沈阳城市空间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于2003年,时至今日“东北现象”是否在现实层面有所改观?在全球化浪潮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东北地区该何去何从?在产业转型、体制创新、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东北地区、尤其是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绩效评估既是对战略实施的成效考量,也是该地区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预判的重要依据。论文以此为题,将东北振兴背景下各大中心城市的空间发展质量考评作为根本任务,而沈阳是区域内最大的中心城市,其空间发展方向、演进路径、角色定位、战略导向及结构模式关系到区域整体的共兴与繁荣。研究借助“空间绩效”为基本视角,结合空间经济学及地理学的主流视野,从空间本体论的哲学思辨演绎到一般的研究范式,在空间多维建构及内涵辨析的理论基础上,构建了由“尺度层次—体系层次—逻辑层级”组成的空间叁向量层次结构基本框架,提出了层次结构作为空间绩效测度的主要依据及行文线索。基于尺度层次的分析框架,从“宏观配置效率—城市外部区域空间网络绩效、中观配置效率—内部城市空间绩效、微观配置效率—空间构成要素演化绩效”叁大层面,从理论及实证角度展开全面解析,探析沈阳城市空间在内外部环境综合作用下:宏观的区域关联网络联系强度及主要特征;中观的内部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利用及交通网络绩效;微观的城市空间构成要素的演化特征、运行规律及互适作用,进而识别空间演进、组织、发展、运营过程中导致空间低绩效的主要因素与深层动因。基于体系层次的分析框架,从“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形态结构—制度结构—资源环境结构”五大系统构建了空间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我国35个主要城市展开横向比较分析,并进一步讨论制约沈阳城市空间绩效的内在作用肌理与外在驱动因素,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尝试寻求优化空间资源配置的有效方法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尺度层次与体系层次反映空间资源配置的纵向与横向两大层面,而逻辑层次解释了空间绩效的作用机制,是前两个层次发挥影响作用的主要依据;空间绩效的对偶互补效应来自于整体尺度的资源优化配置,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关键,而沈阳在区域网络中仍处于单向聚集的生长状态,城市群内部结构的不稳定、城市功能体系的错位失调、中心城市的竞大于合是导致区域网络低绩效的根本原因;在城市内部空间优化过程中强调构建均衡的多中心空间结构、提升土地利用与空间红利要素的对位开发行为、强化动态与静态结构的耦合效应以及加强互适作用机制下的要素流动与配置引导措施,合理降低空间负外部性及空间垄断现象形成的可能,同时部分要素应从总量关注转向存量调整,是破解沈阳城市内部空间低绩效的关键;在沈阳空间演进过程中,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推动、土地供应与扩张机制影响、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以及宏观政策和制度环境四个方面是影响城市空间绩效的主要机制,空间形态结构系统是导致空间绩效整体水平下降的主要症结。
吴小舜[9]2013年在《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与区域整合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题之一。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城市的整合也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是关于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研究还基本上属于空白。港口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域港口城市的恶性竞争,严重影响了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基于此,亟需对近域港口城市的整合建立理论的框架,为近域港口城市的整合提供指导。基于上述理论研究需求与实践背景,本研究试图借鉴国内外港口城市整合发展经验,以锦州、葫芦岛两个港口城市为例,在分析近域港口城市整合背景和动力的基础上,找出近域港口城市整合发展的一般模式,指出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主要内容,提出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调控体系,为近域港口城市的一体化整合找到有效路径并提供理论支撑。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港口城市整合的概念与研究进展。主要对港口城市整合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港口城市整合的理论内涵,并对国内外港口城市整合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第二章: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研究的理论基础。对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梳理,主要介绍了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共生”理论、等经典理论,为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理论框架的构建奠定了基础。第叁章: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研究的理论框架。理论框架构建部分是本文理论研究的核心,首先,分析了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动力;其次,梳理了港口城市整合的一般模式,提出了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时空序列;然后,从五个方面入手对近域港口城市整合中的一般性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最后,提出了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调控体系。第四章:锦葫两市区域关系的演变历程。分阶段梳理了锦州、葫芦岛两市的历史演变情况、相互作用关系等内容。第五章:锦葫区域关系发展的现状格局。总结了锦州、葫芦岛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研究两市的整合提供了基本资料和研究方向。第六章:锦葫两市整合发展的动力机制。从锦葫整合发展的宏观背景、基础条件和驱动因素叁方面全面地分析了两市整合的动力。第七章:锦葫两市整合发展的途径与调控。从锦葫整合发展的目标与模式、主要途径和调控体系叁方面提出了两市整合的目标、路径和策略。
冯坛[10]2011年在《城市化区域发展中的核心城市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已经进入了所谓的“城市世纪”、“城市时代”,城市作为生产力空间的载体已日益成为区域经济的核心。一些国际性城市、大都市带、城市群或都市圈越来越控制和主宰着区域的经济命脉,城市的功能作用不断增强,在全球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也由于城市间相互联系的广泛性而日益重要。世界上相继崛起了以纽约、伦敦、东京等为核心城市的世界级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与其所在的大都市圈的快速发展和相互支撑,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等,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城镇密集区域在东部沿海地区出现,并形成了叁大沿海经济带——珠江叁角洲、长江叁角洲和环渤海城市群。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叁角区域经济发展可以看到,核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的聚集、示范、辐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国内学者普遍关注的区域经济带以及核心城市功能研究仍然是以长叁角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带、珠叁角经济带为主。在“十一五”规划时期,中央政府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在这种情形下,黑龙江、吉林、辽宁先后提出建立以某些城市为主的经济带,带动地区经济振兴和崛起的发展思路。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对带动辽宁自身的经济发展,以及辐射东北腹地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城市化必然对带内经济产生消费拉动效应,对新兴产业的发展与结构升级形成空间支撑与集聚效应。但是,纵观现状,尚存在较多问题:如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安排不合理、与腹地经济发展的互动不足等。这就要求确立辽宁沿海经济带中核心城市的主体地位,并对其功能进行准确定位、完整评价,促进其功能改善,发挥核心城市在经济带发展中的作用。辽宁沿海经济带要形成以大连为核心,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等为一体的区域经济带,依托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互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为背景,重点研究其核心城市功能评价及其提升,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在理论层面,研究成果将丰富区域经济发展中核心城市功能的相关理论。在实践层面,研究成果将在一定程度上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政策建议。本文在对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分析基础上,通过整理现有相关理论、概念,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为研究背景,以其核心城市功能为研究主体,利用统计分析、态势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中核心城市竞争力进行评价,对核心城市功能进行分析,总结不足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核心城市功能选择以及功能提升提供了参考依据。论文由七章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首先对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进行了说明,并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介绍了论文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并梳理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给出了研究的技术路线图。最后概括了论文的创新点。第2章文献综述。从城市群与都市圈的相关基础概念和理论研究的阐述入手,结合现有文献和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进而探讨了城市群与都市圈的相关联系。围绕城市群与都市圈中的核心城市相关概念进行了综述,阐释了核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具备的功能,对已有核心城市功能评价的研究进行了归纳。第3章区域经济发展与核心城市功能的理论框架。首先对区域与核心城市发展相关的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把区域经济均衡理论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进行深入对比,从而得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理论依据——非均衡发展理论。通过进一步分析产业集聚理论,得出可以将具有相似产品或互补产品的产业布局在一起,同时是核心城市成为相似产业集聚区的原始推动力。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也从区域的角度阐述了产业集聚这一现象。然后又研究了城市功能理论,并将国内外最新的一些理论加以陈述与分析,为下一步理论的运用——实现对基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视角下的核心城市功能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4章核心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本章首先研究了国内外核心城市发展的现状,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重点通过实证分析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中核心城市竞争力进行评价。在对区域发展中核心城市的界定基础上,对评价指标的选取、评价方法与模型的构建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了二十叁个指标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六个城市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对各城市功能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提供了实证依据基础上,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城市功能定位与核心城市的选择进行了分析。第5章辽宁沿海经济带核心城市功能定位——基于SWOT分析。本章选取了辽宁沿海经济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核心城市——大连进行重点分析。首先从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四个维度,对大连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功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以此为基础,从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叁个角度,详细阐述了大连的核心城市功能。由此得出大连作为一个核心城市,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中所起到的各种功能与作用。最后,总结了大连作为核心城市,其功能有待提升的方面,并据此提出了的一些意见和建议。第6章辽宁沿海经济带核心城市功能提升的路径选择。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为区域背景,首先分析了其核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然后对核心城市的产业发展模式和空间发展模式及核心城市与沿海城市群发展之间的协调互动模式依次进行了研究。并从这叁个层面研究了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城市提升其功能所应选择的路径。第7章结论及不足之处。首先总结了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然后对论文研究的不足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明确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通过比较国内外核心城市的形成历史和发展现状,综合对比核心城市竞争力水平及其构成,构建了系统、科学的核心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辽宁沿海经济带这一国家级发展战略为例,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内的城市进行全面比较和评价,确定大连为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并且通过该指标体系的比较和评价,对区内的其他城市定位和功能进行了具体的界定。论文还系统研究了城市群内各城市间的协同发展关系和机理。(2)在实证分析过程中,针对主成分分析只能对静态指标进行分析的局限性,采用不同时点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竞争力进行比较,从侧面反映出沿海经济带各城市竞争力随时间的变化结果,从而推导出导致各城市竞争力的变化原因及下一步需要改进与加强的方面。针对主成分的静态模式采用从不同时点的静态结果推导出随时间变化的主观原因,进而为今后各城市进一步发挥自身竞争力的优势寻找可行的路径。(3)在核心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建立和指标选取方面有一定的创新。首先,在批判性继承波特的“钻石模型”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国家竞争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经济综合实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作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因素的城市竞争力模型。其次,核心城市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遵循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划分标准,而且引入与目前可持续发展紧密关联的生态环境的子体系,选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状况作为一级指标,采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贸易状况、金融环境指标、教育、卫生、科技发展、绿化、污水处理、生活质量等十个方面作为二级指标以及具体的23个叁级指标。
参考文献:
[1]. 葫芦岛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D]. 孙敏. 东北师范大学. 2004
[2]. 葫芦岛都市区形成机制研究[D]. 祝翔凌. 东北师范大学. 2005
[3]. 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研究[D]. 刘艳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4]. 葫芦岛市都市区地域空间结构设计[J]. 张晓彤, 危海霞, 高强. 科技资讯. 2013
[5]. 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发展研究[D]. 邬冰.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6]. 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研究[D]. 闫广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17
[7]. 东北地区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研究[D]. 杨友宝.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8]. 东北振兴背景下沈阳城市空间绩效研究[D]. 刁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9]. 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研究[D]. 吴小舜. 东北师范大学. 2013
[10]. 城市化区域发展中的核心城市研究[D]. 冯坛. 东北财经大学. 2011
标签: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城市空间结构论文; 辽宁旅游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