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为了实现生土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就要解决这些生态问题,在建筑设计当中融入生态文明思想。在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人与自认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升建筑设计的质量,从而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土建筑;再生设计
1.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意义
由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不够,因此很多时候会在无意之中就给环境造成了破坏。比如,冰箱的使用方便了人们生活,然而人们只是更多地关注冰箱的使用功能,却没有注意到冰箱在使用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氟利昂,严重地破坏了大气层,影响了地球的生态平衡。近年来,每年都有大量的动物灭绝,林地覆盖面积也在逐步缩小,此外,全球变暖、水平面上升、能源短缺,都给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在建筑设计当中,一定要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贯穿其中,并积极修复已经失去平衡的生态系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人类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难题,如何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兼具地方文化特征和自然环境的优秀设计作品不断涌现,为建筑设计向着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提供了经验,为简历生态建筑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类型分析
2.1节能节地类型建筑
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节能节地类型建筑的追求是必然的。此类型的建筑主要是为物质资源以及能量得到有效节约,进而使物质材料的循环利用得以实现。以生活废弃物为例,在融入生态文明思想后,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便希望这些生活废弃物能够得到循环利用,从而形成沼气或者太阳能。节能节地建筑要想得到有效发展,便需要注重新技术的融入,将太阳能以及其他新型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为居民提供温馨、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2.2自维持类型建筑
对于自维持类型建筑来说,指的是将接受邻近自然环境的输入除外,完全独自维持其运作的建筑。自维持建筑主要是对太阳能、水能等自然能源加以利用,并不是靠煤气、电力等维持运作。言简意赅地说自维持建筑便是“自给自足、自食其力”。自维持建筑主要目标是构建一个封闭式的生态系统,依靠自身的能源维持运作,病借助物质材料的单循环维持运作。显然,要想使自维持建筑得到有效实现,尚且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并且大量先进技术的融入是必不可少的。
2.3生物类型建筑
于生物类型建筑而言,指的是基于整体出发,科学、客观地审视人与建筑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对建筑学所存在的问题加以考虑。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其一,对传统材料、自然材料及其建筑营造模式加以了解,进一步借助建筑通风技术及自然采暖技术,从而拓展生物类型建筑的应用前景。其二,建筑在整体布局层面上,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性,从设计角度出发,充分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其三,将建筑设计除外,还正确地调解人对建筑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端正人的生活态度,为创建优质、文明的建筑生活环境奠定良机。4.生土类型建筑生土建筑主要是对覆土加以利用,将建筑本体具备的热工性能进行改进,进而使资源的损耗得到有效降低。与传统建筑相比,生土建筑拥有诸多优势,包括可以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还具备防风防暴等作用。除此之外,使放射线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使生土建筑最显著的优势。毋庸置疑,生土建筑属于一类绿色建筑类型,能够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基于生态文明的建筑设计要点
3.1 符合实际气候条件
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对每栋建筑物的日照和通风影响较大,因此,建筑群的布局需要错落有致,此外,还需要注意夏季季风的渗透问题,在竖向布置方面,需要把较高的建筑方在夏季季风的背风面。在单栋建筑物方面,其形体需要符合外部条件的需求,因此交通部分和卫生间常常被设计到平面两段的位置之上,以便对东西方向射入的日光进行阻挡。在建筑平面方面,主要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需要具有灵活性,以便减少噪音,有效调节温度,以符合未来发展的需求。生态建筑设计需要在建筑形体和平面方面都符合实际的气候条件,这也能反映出建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
3.2 原生自然能源的利用技术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都十分短缺,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建筑设计需要加大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程度。并加大对原生自然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力度。例如,太阳能可以为建筑物采暖提供能源,把太阳的光能转化为建筑物室内所需要的热能,可以有效减少对煤炭等资源的消耗。除了太阳能,地热能源也是可以利用的再生能源之一。我国地热能源的储量巨大,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微弱。我国东北地区冬天气候十分寒冷,对供暖能源的需求量巨大,因此,地暖形式的住房在东北的应用范围较广。这样一来,不但能够降低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而且成本相对较低,避免了人们对建筑空暖所需要的费用。除了加大对新能源的利用力度之外,还需要提高对能源再利用技术的研究,提高能源在建筑物种的利用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还能够推动我国建筑设计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障我们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状况显示,我国目前的建筑技术水平相对西方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国外新技术应用的成功经济,不断推动我们建筑行业想着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发展。
3.3 方案设计因地制宜
生态建筑十分关注环境的生态价值,然而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之下,个性化在设计方案中的应用也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生态建筑对自身的形象关注度本身较多,只有优质的建筑形象,才能够促进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然而,在进行生态设计的过程当中,设计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基础之上,借助最新的技术手段,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设计方法,确保建筑的个性化,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只有做好错落有致的建筑设计,才能够使得建筑符合当地的风土人情,达到和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目的,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居民的关注。
3.4建筑设计的一体化
从横向分析可以看出,建筑设计要实现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发展。只有合理处理人、建筑和自然之间关系,才能够为人们的生活营造出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还能够有效地保护好建筑周围的大环境,保证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资源能够持续存在。此外,从纵向分析可以看出,建筑设计要实现当前与未来的一体化。只有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才能够使建筑空间环境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能够符合人类从事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身心健康需求。要做到建筑设计的一体化,就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建筑材料,切实保证使用的建筑材料对人体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结语
总的来说,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土建筑再生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生土建筑的类型出发,探究了基于生态文明的建筑设计要点。在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最大限度地提升建筑的使用效率,促进建筑与自然的共生共荣,这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景景.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策略探究[J]. 建材与装饰,2016(10):119-120.
[2]张继元. 简述生土建筑历史演变与建筑生态发展视域下引发创作的相关思考[J]. 居舍,2018(29):168.
[3]徐志恒. 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原则分析及实施策略研究[J]. 农家参谋,2018(18):199.
论文作者:刘昆林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生土论文; 生态论文; 视域论文; 能源论文; 类型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