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妇幼保健院 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目的:对羊水细胞培养成功与失败结果展开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前往我院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的36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原代培养法以及传代培养法并对其羊水细胞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羊水细胞培养法下成功率、失败率、羊水染色体分裂相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代培养法下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更高且能够获取足够的羊水染色体核型,值得在临床检验工作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羊水细胞培养;传代培养法;原代培养法;染色体核型
羊水细胞培养为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的重要手段,适用人群集中于35以上高龄妊娠、产筛高风险、异常胎儿生育史、反复流产史、夫妻一方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产前B超检查怀疑胎儿可能有染色体异常的孕妇、近亲结婚史/先天疾患家属史(血友病、白血病)的女性,一般于妊娠的16周~22周开展此项操作[1]。然而,由于该检查属于一种损伤性取样技术,对孕妇及胎儿均会带来一定的潜在风险,甚者引发流产,并且在其技术要求高、影响因素多,培养失败后难以再次进行,所以降低羊水细胞培养失败率成为当务之急。鉴于此,本次研究围绕羊水细胞培养成功与失败结果予以分析,现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前往我院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的1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8岁~46岁,平均年龄(34.44±1.06)岁;孕周16周~24周,平均孕周(20.20±0.25)周。纳入标准:(1)体温正常,无发热者;(2)检查前无胎盘早期剥离、腹部感染化脓者。排除标准:(1)妊娠时间<16周或>24周者;(2)具有先兆流产征象者。
1.2 方法
叮嘱所有孕妇排空膀胱之后取仰卧位,利用碘伏对其腹部皮肤组织进行消毒,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半径≥15cm,常规消毒铺巾后,以7#无菌腰穿针沿着垂直方向刺入腹部,进入羊膜腔后若突然感到抵抗组织消失,形成落空感后停止刺入,拔出针芯并利用注射器抽取30ml羊水并分别置于两支离心试管中。以1500r/min离心10min,弃除多余上清液之后采集1ml羊水以及沉淀细胞,加入5ml培养基轻轻吹打以促使二者充分混匀并形成细胞悬液。将羊水样本转移至25ml培养瓶后加入pH5~6.8的培养基(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μg/ml)5ml以及小牛血清1ml,于37℃温箱之中培养,7d~10d,发现有大量成纤维样或上皮样细胞凝集后更换培养液,一支试管做原代培养,另一支做传代培养[2]。原代培养试管适时收获,而传代培养试管经过吹打促使沉淀细胞与培养液充分混匀后再次置于温箱之中培养36h,待羊水细胞克隆后收获。收获时采用秋水仙碱处理并利用1:1的柠檬酸钠与氯化钾做低渗处理,5min后加入固定液,预固定10min,1500r/min离心10min,去除上清液并固定0.5h后原转速离心,重复两次后进行烤片处理[3]。将滴片置于75烤箱之中烘烤3h,温度设定为75℃,取出后利用胰酶消化1.5min,进行吉姆萨染色,持续10min后进行阅片核对。
1.3 观察指标
选取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失败率、羊水染色体分裂相检出结果作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羊水细胞培养法成功率、失败率比较
传代培养法下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高于原代培养法,而失败率低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受有害化学物质、X线照射、环境、高龄妊娠等因素的影响,妊娠时染色体变异所引发的疾病(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8三体综合征、22三体综合征、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XXY综合征、特纳综合征、超雌综合征和多X体综合征等)发病率随之提高[4]。而染色体变异将会对胎儿发育带来严重影响,所以产前诊断并及时予以干预尤为重要。羊水细胞培养是检查染色体异常最有效的手段,也是产前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羊水细胞为胎儿发育过程中衰老及固缩的脱落细胞,相较于其他细胞而言培养难度更高,使得羊水细胞培养失败率高,一旦失败难以进行二次检查,所以提高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成为困扰临床的一个棘手问题。
目前羊水细胞培养多采取原代培养,尽管其操作简便、操作所致的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受限于羊水细胞生长状况的影响,往往需要数个批次收获才能够完成检查且失败率相对较高,逐渐无法满足此项检查工作需求。传代培养法则是在原有羊水细胞培养基础上作出的改良,通过传代来获得更多的分裂相,便于观察和计数,对于提高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中传代培养法下羊水培养成功率100%,高于原代培养法的96.11%,而失败率0%,低于后者的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羊水染色体分裂相比较中传代培养法无论是出现数还是可计数数、可分析数均高于原代培养法,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结果可知,在羊水细胞培养中传代培养法可提高成功率以及羊水染色体分裂相检测效果,降低失败率。此外,本次研究亦对失败的羊水细胞培养标本进行了分析并总结经验如下:染色体分裂相数量直接决定了羊水细胞培养的成功与失败。传代培养法通过更换培养液以促使羊水细胞重新贴壁并更有利于生长,大幅提高了分裂相的数量及质量,而原代培养法虽然省去了传代步骤,却因羊水细胞成熟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性,使得其活性存在明显差异,影响了分裂相数量,导致羊水细胞培养失败[5]。
综上所述,传代培养法下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更高且能够获取足够的羊水染色体核型,值得在临床检验工作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曾晋国.羊水细胞培养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24(12):122-124.
[2]加米拉?热扎克,湃孜莱提?哈斯木,夏燕,等.新疆地区1378例羊水细胞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22):3184-3185.
[3]李超强,黎丽芬,朱凯欣,等.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羊水间期细胞产前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2):221-222.
[4]韦小妮,唐宁,王文丹,等.改良式羊水细胞培养及收获在产前诊断染色体检查中的应用[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7,28(3):248-250.
[5]肖婕,张万兴,王欢,等.羊水细胞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方法比较[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1(10):1795-1796.
论文作者:胡惠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羊水论文; 染色体论文; 细胞培养论文; 综合征论文; 成功率论文; 细胞论文; 核型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