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块理论与经济升值的比较_利润论文

利润分块理论与经济增值的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利润论文,理论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1年,美国提出“经济增值”EVA(EconomicValue Added)新指标,是从税后营业利润扣除实际占用资本的“资本成本”而求得的,并据以制订“EVA奖励分享计划”,已在可口可乐、西门子等全球400多家大型跨国公司应用。

其实,“资本成本”就是社会平均利润,“经济增值”就是超额利润。这和笔者20多年来坚持的“利润分块理论”,不谋而合。

但笔者认为,利润分块理论,更加完善,更符合我国国情。特说明如下:

第一,利润分块理论比EVA早10多年。

第二,我国长期以来,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存在一个难题,即由于国有资产“所有者虚位”,而导致对企业经理“监控弱化”的问题,造成普遍亏本局面。利润分块理论,强调要由各地区财政部门统一规定不分行业的社会平均资本利润率(略高于银行贷款利率),乘以各企业实际占用的资本,求出社会平均利润。它是随资本增减而增减的硬指标,可作为经理受托责任“量”的最低界限,超额有奖,少一分钱受罚,少20%撤职,完全凭数字说话,铁面无私。这就彻底解决了对经理“监控弱化”难题,建立了科学的约束机制。EVA立足于私有企业,虽提出受托责任问题,但未量化受托责任,难以考核履行责任情况。

第三,利润分块理论建立“两步按劳分配、两步按资分配”的新经济体制。首先,由于已按月发工资(常规劳动必要价值V),保证了员工的最低收入,所以按较高税率纳税后的社会平均利润(常规劳动剩余价值),全部按资分配,以保证投资者的最低收益,这就是初步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第二步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是对超额利润(创新劳动剩余价值Δ),按较低税率纳税后,小部分(30%)按资分红,以调动投资者积极性,大部分(70%)留成,论功给予股权,看得见,摸得着,奖得准,更能把人才与所有者权益融为一体,俱损俱荣,你努力创新科技或创新管理,把企业办好,创造出更多的超额利润,就再奖给股权,而且企业办好了,股市的股票价格就会上涨,社会又给你更多回报。这样进行第二步按劳分配,就更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既能激励国内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留住人才,又可吸引国外高科技华人回国,为华夏贡献才智。这样建立激励机制,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中国可望在不久的将来,迈进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EVA单纯着眼于经济增值的分配,没有考虑得这样周到。

第四,还要强调指出,超额利润低纳税,既是国家对创新劳动者的鼓励,也是创新者对国家无限光荣的额外贡献(礼轻情意重);税后超额利润小部分按资分红,也是对所有者的额外贡献。EVA尚未考虑这一深层次的问题。

第五,我们是先采用“简易法”,即从期末营业利润扣除社会平均利润,倒算出超额利润;待条件成熟后,应进一步实行“精算法”,即在“社会平均销售收入-社会平均销售成本:社会平均利润”基础上,事前(建厂、产品设计、扩建改建)以社会平均成本与收入控制预计数,事中(供、产、销)以预计数控制实际数;成本每降低一元或收入每增加一元,超额利润都会增加一元,所以事前事中各责任中心降低成本数与增加收入数之和,就是超额利润总计。这样精算超额利润,虽然难度较大,但经济工作越做越细,就能引导员工在事前事中每一经营过程中,都积极创新,把好关,更上一层楼。美国的事前事中成本控制是互相脱节的,更没有想到收入的事前事中控制,所以EVA只能搞“简易法”,无法搞“精算法”。

标签:;  ;  ;  ;  ;  

利润块理论与经济升值的比较_利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