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推进城市贸易流通现代化的必要性分析_工业生产论文

中部地区推进城市贸易流通现代化的必要性分析_工业生产论文

推进中部地区城市商贸流通现代化进程的必要性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必要性论文,现代化进程论文,地区论文,商贸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推进中部地区城市商贸流通现代化进程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也是由一系列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

(一)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中部地区城市先进流通生产力、建设一批现代化商贸中心城市的客观要求

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的进程,实质上就是在商贸流通领域不断提高先进生产力的比重,并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改造传统落后的流通结构与流通业态,以使国内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业追赶国内与国际先进水平,提升其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因此,这完全符合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江泽民同志2002年5月31日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指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结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流通领域的生产力也可称为流通生产力,是把社会产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的能力,流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问题,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发展问题。

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进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场十分具体的生产力革命。通过推进流通现代化,全面提升中部地区城市商贸流通业综合素质,大大减少流通领域落后生产力的比重,从根本上消除束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使商贸流通业发展有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城市商贸流通业有了巨大的发展,但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流通生产力落后的问题,如传统业态比重过大、粗放型经营普遍存在、管理非科学化较为严重、经济效益仍不理想、人员素质普遍不高,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推进流通现代化进程去解决。

综观国际上著名城市,如纽约、香港、新加坡、阿姆斯特丹等之所以成为世界性、国际性的贸易中心、商业中心和物流中心,其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城市的流通生产力都是整体最先进的和现代化的。如香港的货物转运装卸,如果不实现物流技术的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还靠传统手工人力及半机械技术,香港就不可能成为世界转口贸易的中心城市和“购物天堂”。近几年来上海、深圳、大连、厦门等东部地区沿海城市的流通现代化迅速推进,如上海市的中华联超市连续三年在全国零售企业中排名第一。流通现代化的加速也使上海的经济中心地位进一步凸现,上海的辐射功能更加突出。推进和加快中部地区城市商贸流通现代化进程,就是要逐步实现中部地区城市的商贸设施、交易手段、交易方式、管理体制的现代化,形成一批区域性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网络中心,缩小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业与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差距,使中部地区的武汉、郑州、长沙、石家庄、合肥、南昌等重要省会城市的商贸流通业具有越来越大的区域吸引力、区域辐射力、带动力,提高跨区域的市场辐射半径,吸引省内、国内、国外更多的先进生产力要素,推动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应当看到中部地区在市场的发育程度、市场的开拓能力方面远低于东部地区,导致生产力要素流动出现逆向流动效应,即先进生产力要素净流出现象,而流入先进生产力要素少,更加剧了中部地区先进生产力要素的短缺,因此加快中部地区城市商贸流通业现代化进程,可迅速提高中部地区城市的吸引力,以便有效地改善中部地区投资环境、就业环境、生活环境,加快中部地区生产力的发展。

(二)是加快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的客观要求

加快实现工业化是进入新世纪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首选战略之一。但作为一个内陆中部地区的工业化是在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进一步深入的大背景下进行,又面临国内商品市场格局正继续向买方市场延续和深化的挑战,加之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加快了商品更新换代的周期,人民群众消费水平总体进入小康阶段呈现了消费变动性、选择性、多样性更加显著的新特点。在这种背景下,要加快实现工业化,尤其必须注意商贸流通现代化的特殊作用。

商贸流通现代化为工业化提供动力。市场经济下的工业化进程起点是市场,终点也是市场。工业化生产的传导机制是:市场需求导向→产品生产过程→产品市场实现,只有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开拓和创造市场需求的工业生产才能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工业生产才有动力。商贸流通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下生产与消费的中心环节,具有起到满足市场需求、开拓市场需求、创造市场需求、实现市场需求的特殊功能,直接为工业生产提供动力支撑。流通现代化水平越高,其提供的动力越大。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可以带动以市场为导向的加工业发展,形成具有市场销售规模的优势产业,如浙江省注重发挥现代流通在工业生产中的先导作用,全省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的综合商品市场和专业市场,有效地促进了工业化进程,2000年浙江省的工业总产值达到3194.3亿元,占GDP比重达53%以上。

商贸流通现代化对于推进工业化还有加速器作用,可促进工业化规模的扩大及产业结构的改善与优化。马克思指出:“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生产也就分得更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5卷第369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主要包括工业生产规模(广度)的扩大和工业生产结构(深度)的优化与完善。商贸流通现代化可同时从这两个方面去加速工业化进程,一是拓展流通规模、扩大市场半径和市场容量,从而促进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张,提高工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二是带动流通与市场的专业化与细化,有效地促进工业内部的产业分工和产业升级,加快新兴产业的成长,推动工业分工在空间上延伸。当代全球范围内工业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在相当大程度上是新兴流通产业和国际贸易现代化发展的结果。正是现代连锁业、物流配送、超市、电子商务、网络交易等的发展,形成了跨越国界的全球采购配送系统与全球销售市场,极大地带动和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全球产业链轨道,参与国际分工。从一个企业来看,流通过程的现代化也愈能促进其生产规模的扩大,如长沙市的“远大空调”、“三一重工”作为长沙市的一批著名企业都是靠强大的现代化的销售网络与市场拓展能力,使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保持了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商贸流通现代化的发展还可为中部地区工业化起到提供资金积累的作用。一方面,可加快工业产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有效地实现工业生产企业创造的价值与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可加快流通节奏,加速资本周转,加快产业资本循环,减少流通环节资金占用,提高工业企业流通资金使用效益,间接为工业生产扩大了资金投入。如发达国家的流通现代化水平高,商业资本一年周转高达20多次,工业资本一年周转也达6-8次,因而库存环节占用资金少,1990-1998年美、德、日三国制造业库存额平均占销售额比重仅为1.3%-1.5%。第三,还可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税收。如2000年长沙市商贸业共提供地方财政收入6.05亿元,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17.15%,长沙友谊阿波罗商业集团由于实现了产权制度创新与管理现代化的改革,2001年提供的税金就超过1亿元。由此可见,商贸流通现代化是扩大商贸业资金积累能力的根本途径。

(三)是加快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商贸流通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主干部分,对于提升城市品位和加快城市建设进程至关重要。历史经验表明,以市兴城,城市就繁荣,城市化进程就快。第一次产业革命后,英国借助于商业贸易的市场开拓能量,迅速成为“世界工厂”,1820年英国工业生产占了世界一半。商贸业的迅速发展使英国工商业城市迅速增多和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到1921年英国城市化率达77%,成为世界上率先完成城市化的国家。美国的城市化率最初也很低,1790年城市化水平仅为5.1%,到1840年也仅为10.8%,第二次产业革命后,美国商贸业和工业发展出现了高潮,一批批工商业城市出现,城市化比重上升,1890年城市化比率达到35.1%,1920年达到了51.2%,至1970年达到73.6%。

商贸流通对城市化进程的促进,主要是通过发达的商品流通业增强城市的经济功能,特别是城市吸纳大量农村过剩劳动力扩大就业的功能,也扩大了城市对常住居民和流动人口的生活服务功能。没有发达的商贸业就没有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也可能变成“一片孤城”和“死城”。当代国际著名的大都市都是以其发达的现代化商品流通业著称于世的,如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日本东京等,国内的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等城市。城市商贸业的发达既支持城市工业生产的发展,又带动了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增强了城市经济活力。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城市工业的产品作为商品,它的出售需要有商业作媒介,这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要以商业为条件,这是不言而喻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5卷第369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商品流通的现代化对于提高城市竞争力至关重要。城市的竞争力集中表现为流通竞争力。城市作为一个载体和社会生产力存在的一个复合单元系统,其本身运转正常首先离不开资本、商品和服务的流通,离开了商贸流通,城市居民的生活,企业的运转,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性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在国际国内市场接轨的背景下,其竞争力的形成和提高都离不开流通力。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生产力和流通力的统一。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不仅要看它能生产多少产品,更要看它能生产多少适销产品和扩大产品销售以及集散中转产品的能力;相反一个城市生产能力较弱,但如果流通能力较强,则仍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并可弥补生产能力的不足,并带动生产能力的上升。如浙江省温州市开始并不具有生产能力的优势,依靠其发达的专业市场网络和精明的商贸流通能力,形成某些小商品生产资源配置的空间优势,温州的一些小市镇成为全国最大的低压电器生产基地、钮扣生产基地、塑编产品基地和打火机生产基地。

(四)是改善供给、启动消费、扩大内需、增强国内经济发展动力的需要

扩大内需启动最终消费是入世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形成了买方市场格局后,国内市场商品相对过剩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进入新世纪后,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同时加入WTO后我国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发展也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由于商品进口关税的不断下降以及进出口贸易经营权放开,国外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渠道增多,国内买方市场格局会进一步深化。据国家经贸委对2002年上半年600种主要商品市场供求情况分析,86%以上的商品供过于求,供不应求的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流通地位发生了一个根本变化,即从社会再生产的中间环节变为中心环节,商贸流通业也从附属于生产的末端产业,成为生产整个环节中的一个先导环节和先导产业,加快和促进商贸流通现代化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主要问题。

1.推进流通现代化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增加市场有效供给,减少市场无效供给。实践证明,传统粗放分散小规模的商品流通方式,在买方市场局势下无法促进生产的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相反会进一步加剧生产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加剧商品生产中的区域结构与无效供给过剩。而通过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发展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提高流通效率,可大大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因为一方面现代型连锁业态可将许多企业的生产纳入其连锁采购体系和统一配送系统,实行标准化的定制生产,有利于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提高工业生产的适销率,减少生产的盲目性,抑制无效供给的增加;另一方面,连锁超市等现代流通方式有利于及时收集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信息,通过"POS"系统当天就可以了解每一种商品的走销趋势,并可通过与生产企业连接的EOS系统(电子订货系统)及时地向生产企业反馈消费者的消费选择趋势和购买行为信息,从而有利于及时调整生产,更好地适应消费者需要。

2.推进流通现代化,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消费,启动和激活消费需求。启动国内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主导部分。最终消费需求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但我国在商品市场处于总体买方市场格局下,边际消费倾向较低的问题仍十分突出,近几年我国边际消费率只有58%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要有效地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最根本的要增加大部分中低收入居民的有效需求,同时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也能有效地刺激消费,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投放,降低储蓄倾向。这是因为,一方面以连锁、超市为代表的现代流通业态,有利于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居民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方便居民选购。特别是能面向广大工薪阶层和中低收入者提供标准化的价廉物美的商品和一流的服务环境,有利于吸引老百姓及时消费。如长沙市友谊阿波罗家润多超市开业仅一年,销售额就突破了4个亿,“家乐福”连锁超市座落在长期商业景气指数很低的芙蓉路广场,2002年7月在此开业,当天营业额即突破40万,此后天天顾客满店,人气指数越来越高,并带动了周边其他门店的兴旺。另一方面,连锁超市等新型商贸流通业态的统一采购配送系统实行严格的商品准入制,严把进货商品质量关,有效地将假冒伪劣商品挡在流通大门外,因而能消除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给消费者带来的“购买忧虑症”(也称购物恐惧症),刺激消费者放心购物,扩大消费需求的即期投放。

(五)是应对加入WTO后的国际竞争国内化趋势的需要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必须履行世贸组织成员的义务,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领域,包括分销服务业。加入WTO后,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更加明显,这种竞争将集中在争夺销售终端、创造客户价值的竞争。应当看到尽管我国商品流通领域对外开放时间较早,但销售终端对外开放度还比较小,到2001年底止,外商在中国投资的300多个零售企业,销售额仅占全国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2.6%,而中部地区的流通业开放又滞后于沿海地区。如湖南长沙市2001年前只有“平和堂”商厦一家零售企业进入,其销售额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加入WTO我国承诺3年内放开零售市场,5年放开批发市场,因而外资商业都在积极挤占潜力很大的国内销售终端。争夺销售终端的竞争目前已表现得十分突出,一方面是国际大型零售企业纷纷抢滩中国零售市场,世界上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已有70%进入中国国内,其中美国沃尔玛已建了20个连锁店,三年内将达到100家;法国家乐福在中国开店27家,三年内将达100家;德国麦德龙2001年在中国就新开了8个仓储式大商场;最早进入中国的“百盛”,5年内将扩建100家。此外,先期进入中国的麦当劳、肯德基已建立了近800个连锁店,赢得百亿美元的利润。另一方面,外国制造商进入中国后也参与对销售终端的抢占,纷纷利用人员本土化来组建自己的销售终端网络,迅速扩张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如摩托罗拉、诺基亚等通讯产品以及“本田”汽车的销售均是如此。因而国际竞争国内化突出表现在外资企业之间、内资与外资企业之间、内资企业之间互相争夺销售终端、争夺消费者的竞争。

要提高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业争夺销售终端的竞争能力,必须抓住入世后的过渡期,加快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加快发展超级市场、连锁店、仓储商场、折扣店、便利店、购物中心、专卖店、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同时努力用信息化来改造传统的业务管理流程,实现管理的现代化。

要提高中部地区城市商贸流通业的竞争力,必须使中部地区城市商贸流通业具有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强化必须靠现代化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业态创新,离开了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论与技术,离开了现代化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手段,核心竞争力就是一句空话。随着入世后时间的推移,更多的外资商贸流通业及销售终端组织会进入中部地区城市,竞争将更加激烈。中部地区城市商贸流通业更要抓住时机,全面推进现代化的进程。

标签:;  ;  ;  ;  ;  

中部地区推进城市贸易流通现代化的必要性分析_工业生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