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42010419900728xxxx
摘要:在建筑项目工程中运用BIM技术,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的调整和改变建筑施工进程。将BIM技术运用到建筑项目工程设计、项目施工和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节约工程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奠定基础,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市场竞争力,为建筑工程长远和健康的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设计;施工
1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1.1概念设计
①使用数据模型,构建虚拟场地环境,借助设计软件,进行风环境测试。按照测试结果,开明确建筑通风情况,进行设计调整,能够实现风资源最大化利用。②构建场地模型,进行太阳辐射分析。通过分析,能够掌握建筑位置辐射量特征。③分析日照遮挡情况,获得相关数据,为建筑具体规划设计,提供可参考的数据信息。综合分析风环境、日照情况、太阳辐射等情况,分析场地环境的优劣,按照相关要求,设计建筑形体。
1.2方案设计
在进行方案设计时,按照建筑设计要求,构建建筑和设计环境关系,并且提出空间构建设想,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方案。以某工程为例,建筑设计要求为绿色建筑和低碳建筑标准,即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于此,采取BIM技术,辅助设计,优化设计方案。其应用于方案设计中,具体体现如下:①本工程为办公大楼,要合理分配建筑空间,保持部门紧密相连。利用BIM模型功能,计算建筑平面分配数据,借助BIM技术,进行数据和模型的调整。②按照建筑绿色节能要求,在方案设计时,依托BIM技术,使用IES分析软件,进行体块方案能源消耗分析,明确优缺点,提出方案优化策略。按照计算结果,来设计各类风格的方案。③按照环保性能要求,进行方案对比分析,选择最佳的方案,结合其他方案的优点,优化最佳方案。
1.3初步设计
应用BIM技术,在3D环境下,开展建筑协同设计,能够提高设计效率以及质量。具体优势体现如下:①应用BIM技术,开展细节设计,比如楼梯间下部设计,通过反复解剖分析,使得空间设计更加的精细化,提高了空间利用率。②协同设计。利用BIM技术,能够实现专业协同设计。在3D环境下,前移管线综合设计,发挥BIM软件的碰撞分析功能,能够及时发现管线设计不合理问题,实现了前期质量的把控,减少了成本的浪费。③初步设计阶段BIM模型分析包括整体分析、计算自然通风数据、指导优化策略。使用此模型分屋顶太阳辐射量,确定太阳能集热器方案,集热器族排布方式。根据室内增加的墙上通风口,增加自然通风。
2BIM技术在项目施工中的应用
2.1碰撞检测中的应用
BIM技术具有立体化与可视化优势,能够利用其三维技术进行碰撞检测,以便于优化工程设计,减少施工环节中不必要的损失与投入。在碰撞检测的过程中,可以利用BIM软件系统或者诸如AutodeskNavisworks等第三方三维设计模型工具,对建筑工程中的管线、墙体、梁柱等进行碰撞检测,对碰撞检测点进行定位,提供碰撞检测中更加直观的视觉感受,及时明确建筑设计中的问题,以便于充分沟通并解决问题,以减少施工阶段由于错、漏、碰、缺而导致的工期延长或经济损失等问题。以管线碰撞检测为例,在检测中,通常会使用AutodeskNavisworks设计模型,将各种所需要的数字模型进行信息整合,构建出单一的建筑信息模型,提供建筑整体视图,能够进行更加高效的三维协作、照片级可视化、动态仿真与精确性分析,确保碰撞检测过程中的模型创建、模型查看与模型审阅时模型数据的一致性,确保建筑设计的科学性与建筑施工的合理性。
2.2管线综合中的应用
①对排水管进行定位,排水管是一种无压管,不能进行管线翻转,应当始终保持直线状态,并且满足管线对于坡度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会将其最高点尽量与梁的底部相贴并尽量提高,沿着坡度的方向进行计算,确定其关键点标高,并定位其接入立管的位置;②风管定位。风管上方如果存在排水管,则应当定位在排水管下方;若不存在排水管,则应当尽量紧贴梁的底部进行施工,确保天花的整体高度;③其余水管的定位,包括压水管、桥架管道等,这些水管通常都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弯曲,能够进行更加灵活地布设。在管线综合中,运用BIM技术可以应用管线碰撞的方式确定管线之间是否存在冲突,例如,某建筑工程运用BIM技术进行管线综合,在过程中,发现消防系统与机电总包的风管发生管线碰撞,二者之间冲突十分明显,如果不修改建筑设计直接施工,则难免会造成管线材料由于施工调整而带来浪费情况,甚至会导致工程变更问题,利用BIM技术进行管线综合发现其冲突与碰撞之后,经过有效协商,决定对桥架的安装位置进行以避免碰撞问题,避免由于管线冲突而造成了返工或拆改问题。
3案例分析
3.1案例概况
某建筑项目工程位于我国南部区域某座城市之中,该建筑项目工程是一个综合体,主要包括:超五星级酒店、商业步行街等等,因此要保证该建筑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从而确保该建筑项目工程可以正常的投入到使用的过程中,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在该建筑工程设计、项目施工和管理的过程中使用BIM技术。
3.2BIM技术的运用
3.2.1施工图设计阶段BIM技术的运用
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运用BIM技术,主要是完成施工图模型的建立工作,综合优化设计建筑、结构和机电,对“漏、碰、缺”等错误进行检查,保证施工图模型的可行性:①在参考施工图的前提下,不同专业之间协同建立模型。对数据和模型信息要实时的进行更新,对专业间和专业内部碰撞错误进行查找;②要早Navisworks专业软件中导进施工图模型,同时根据碰撞检查结果合理的调整模型,进一步完善模型;③利用BIM技术,对模型进行深化设计,例如:室内精装修设计、钢结构深化设计等等,从而获取精确的工程量统计信息、成本预算信息等等。
3.2.2施工阶段BIM技术的运用
在项目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运用BIM技术,为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建立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场地和建筑模型的建立工作结束之后,在建立各种资源和机械设备耳朵三维模型,同时模拟施工现场,利用不同的颜色,对施工作业区、材料保存区等等进行划分,从而将可视化的编制方案提供给施工组织。合理运用BIM技术,对各个方案进行模拟,例如:基坑围护、混凝土施工等等。在各项工序正式施工之前,利用BIM技术展示工艺方法,特别是展示某些复杂节点的实施全尺寸,以此防止因为人为因素导致出现偏差,保证直观和准确的进行施工交底。
3.2.3施工管理中的运用
使用BIM技术建立建筑的三维模型,并且参考工程招标文件和图纸,保证各个构件数据信息的精确性,结合CAD图纸和模型作业面,为进度管理工作提供帮助。使用三维模型,正确的定义作业面,使管理人员在动态上掌控每日工人的作业面,以此实现合理分配任务的目的。在成本的管理过程中,合理的使用三维模型,支持工程商务部门实施工程量提取和成本分析等工作,提高工程量认定和过程结算等工作的效率。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将BIM技术运用到移动终端上,全体管理人员和项目经理能够及时的掌控施工质量存在差异的关键点,实现共享数据的目的。
4结语
在建筑项目设计、施工和管理中运用BIM技术,可以保证项目设计方案的实用性,提高建筑过程施工质量,实现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的目的,从而推动建筑工程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占省,赵明,徐瑞龙.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项目施工及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3,40(03):65-71.
[2]浮鹏.浅谈BIM技术在建筑设计和项目施工及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33):180-181.
[3]王兰.建筑设计、项目施工及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14):168-169.
论文作者:周雅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模型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管线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