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低龄退休有利于青年就业之说的质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说论文,低龄论文,于青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订日期]2006-06-10
[中图分类号]C913.5;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32X(2006)03-0069-03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尤其在经济发展全球化、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青年失业成为全球性的挑战。青年人失业(包括待业)占失业总数比例较大,是我国历年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传统就业制度被打破之后,这一问题显得尤为严峻。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来,我国青年失业人数占总失业人数的变化虽然呈现由上升到平稳转而下降的趋势,但基本上仍保持着较高的比例。近年来,我国16~24岁① 青年失业率(即青年失业者占青年劳动力的比例)起伏上升,处于极其不稳定状态,且远远高于同年总失业率(见图1)。
面对日益严峻的青年就业问题,如何解决青年的就业困难和失业危机备受关注。一般认为,影响青年就业的原因包括社会宏观环境方面的客观原因和青年自身的主观原因。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是影响青年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有学者提出低龄退休② 有利于青年就业的说法,认为我国现阶段劳动力资源丰富,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低龄退休可以减少劳动力供给,从而增加青年就业。
从理论上讲,低龄退休是可以缓解劳动力供求的矛盾。但在我国现阶段,认为低龄退休有利于青年就业,是一个理论误区。笔者认为,就目前而言,低龄退休并不能有效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反而有可能加剧失业现象的严重性。本文将结合对我国青年失业现状的考察做以下分析。
一、结构性矛盾是我国青年失业的主因之一
国外经济学界和国际组织(包括国际劳工组织ILO;联合国UN;世界银行WB;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OECD等)从青年失业的特征、成因及对策方面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和研究,其理论及实证研究结果一致认为,青年失业在相当程度上呈现出结构性失业的特征。当前我国城镇青年劳动力总量供给矛盾趋于减缓。求人倍率是国际上衡量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的通用指标,指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在劳动力市场上,如果求人倍率≤0.5或≥1.2,一般认为劳动力供需失衡。据中国劳动力市场网公布的全国104个城市③ 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信息显示: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劳动力供需总量失衡现象,且不管是整体劳动力供求还是青年劳动力供求,其总量均趋于减缓。但是从图2也可以发现,劳动力市场上整体求人倍率仍小于1,说明劳动力供给还略大于需求,而青年劳动力需求人数自2003年第四季度以来,已经连续6个季度超过求职人数。应该说,这种现象与我国青年劳动力结构性失业突出不无关联。
劳动力不适应市场需求是指劳动力在技术、知识、经验、种类、年龄、性别、地区分布、观念等许多方面与市场需求脱节。青年劳动力在这些方面不适应市场需求,都会造成失业。我国青年中存在较为突出的是技能性结构失业、地域性结构失业和观念性结构失业。
1.技能性结构失业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升级和扩张,技能人才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第二季度对全国113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各技术等级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技师和高级技师严重短缺。企业对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的求人倍率分别是2.4∶1、2.1∶1、1.8∶1、1.5∶1和1.5∶1。④
2.地域性结构失业
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已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但在大量的中小城市、县城、特别是西部地区,却面临人才特别是高学历人才的严重短缺。一方面这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急需人才来推动发展,改变现状;另一方面许多求职青年又不愿意到这些地方去发展。
3.观念性结构失业
国际上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有个一致的结论:高校学生通常会高估自己的预期收入,我国的有关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目前,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对工资期望值过高的情况。对北京地区大学生的调查显示:2000年大学毕业生的收入预期是2017元,而实际月薪为1467元,高估了41.2%;2001年大学毕业生的收入预期是2159元,实际月薪为1568元,高估了37.2%。另外,有关调查还表明,大学毕业生普遍希望在相对稳定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收入相对较好的三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就业。显然,青年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条件的要求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距[1]。而这是造成青年劳动力观念性结构失业的重要因素。
二、退休年龄高低与青年就业率高低之间不存在高度的负相关
多年以来,青年失业率高于社会总体失业水平是一种世界性现象,不仅在中国,欧美发达国家同样也面临着青年就业问题日益沉重的压力。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最新估计,全球大约有8820万15~24岁的青年失业,占全球失业人口的47%。另据《劳动力市场主要指标体系》(1999年)有关数据显示:1997年法国15~24岁青年失业率为28.1%,瑞典16~24岁青年失业率为15.4%,英国16~24岁青年失业率为13.5%,美国16~24岁青年失业率为11.3%。
倘若低龄退休有利于青年就业,那么退休年龄相对较低的国家青年失业率也应该比较低;或者青年失业率相对高的国家会采取提前退休来缓解青年就业压力。但是事实却不然。法国的法定退休年龄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一直较低(60岁),然自1990年以来,它的失业率在欧盟国家中却一直处在较高水平,青年失业问题尤为严重。2001年法国25岁以下青年失业率高达16.8%,是其平均失业率(8.9%)的近2倍。在德国,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5岁,女60岁。⑤ 其失业率2002年为9.5%,2003年为10.5%。但青年失业率相对于欧盟其他国家来说则较低,1999年15~24岁的青年失业率为4.7%。美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一直比较高(65岁)。自1990年以来,其总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克林顿执政的8年间,失业率均在5%左右[2],2004年失业率为5.5%。⑥ 但是它的青年失业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且远远高于平均失业水平。2000年美国青年失业率为9.3%,2003年升至12.4%。⑦ 这些国家面对严峻的青年就业压力,并没有降低法定退休年龄,相反像美国还在逐步提高退休年龄至67岁。
除上述国家外,欧洲大多数国家的例子都可以有力地验证法定退休年龄高低与青年就业率高低之间并无严格的依存关系。换句话说,这两者之间不存在高度的负相关关系。
三、劳动力市场上不存在老年人与青年人就业之间的绝对替代关系
在我国,老年人“退而不休”现象一直存在。据有关资料显示,实际上有相当比重的退休人员还在工作,尤其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促使老年人口再就业的原因包括:老年人口平均余寿提高;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4—2—1型家庭对我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造成很大冲击,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因此大多数老年人再就业的动机是为增加收入。此外,大批有专业特长的专家、职员及技术工人因其拥有长期积累所形成的经验和技能,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一般青年人短时间内难以替代的,因而他们退休后仍能再就业[3]。近年来上海老年就业人口的比重就呈现上升趋势。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上海老年就业人口总数29.3万人,占上海本地劳动力供给比重的3.85%。根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10年,老年就业人口将增加到70.20万人,占上海本地劳动力供给的比重上升为8.46%[4]。低龄退休的老年人“退而不休”,是劳动力市场的正常选择,而并非是老年人与青年人争就业岗位的问题。这种低龄退休事实上也不能给青年人腾出就业岗位。
还应该看到,青年失业群中自愿性失业占有较大比重,因对工作条件、收入不满意,贪图安逸享受,惧怕竞争和风险等,使得一些青年人即使面对许多岗位空缺也不去就业。据江苏海安县劳动部门对失业者的调查显示:目前失业者中,自愿失业者达65%。其中30岁以下者占87%,而这一群体中因不满意工作环境而自愿失业者占90%。⑧ 这一调查也说明,在实际生活中,老年人的就业与青年人的失业并不存在绝对的替代关系。60岁以上的人腾出的工作岗位,青年人未必能去接替。
四、结论与思考
1.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来看,青年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已趋减缓,然而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青年失业中存在较为突出的是技能性结构失业、地域性结构失业和观念性结构失业。欧美大多数国家的实践证明,法定退休年龄的高低与青年就业率的高低并不存在高程度的负相关。在劳动力市场上,青年人和老年人就业之间也不存在绝对替代关系。一方面老年人腾出的一些专业性岗位,青年人短时间内无法接替;另一方面,青年失业群中因对工作条件和收入不满意、贪图安逸享受、惧怕竞争和风险等而选择自愿失业的比重较大。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和老年社会的到来,由于老年人平均余寿延长、老年保障制度还不完善等原因将促使“退而不休”现象大量存在。
2.一般认为,青年人就业比老年人就业更重要,老年人较早退休有利于腾出岗位给青年人。但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降低退休年龄或允许提前退休并不能缓解青年就业压力。相反,降低退休年龄将增加养老金的支付压力,推动劳动力成本上升,产生资本排斥劳动力的现象,结果反而加剧失业的严重性。低龄退休将导致工作年限较短,退休期较长,而社会保障水平具有刚性,并非雇主所能随意改变。为了达到这一保障水平,社会保险供款率势必增高,因而劳动力成本必然上升。这样,雇主往往选择用资本替代劳动,导致的后果是一部分劳动力被排挤出生产过程,失业率上升。中国富裕的是劳动力,缺乏的是资本,因此对于退休年龄制度,应选择的是吸引更多劳动力的而不是排挤劳动力的退休年龄制度。
3.当前解决青年的就业困难和失业危机已是紧迫任务。如果不能在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的思路上实现突破和创新,就可能延误解决问题的时机,形成新的社会不稳定。根据我国青年就业的现实情况及原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笔者认为,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关键在于针对市场需要培养青年人才,引导青年人才流动,形成劳动力培养和流动的市场取向,充分消化现有的就业容量,减少结构性失业,而不是一味减少劳动力供给。针对青年劳动力结构性失业突出的问题,采取切实的措施调整劳动力结构,使劳动力结构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大力发展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加快青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积极对青年实施职业生涯教育与辅导,通过培养青年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促使其成为能够获得自我认定、善于开发自身潜能的社会成员。其次,在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的整合方面,应指导开展职业见习项目,缺乏工作经验也是青年人尤其是各类学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通过职业见习,一方面可以缓解青年失业问题,另一方面青年人在见习过程中人力资本得到提升。再次,通过政策优惠,吸引滞留在东部发达地区的青年失业者向中西部地区有序流动。最后,建立和健全青年创业机制,鼓励青年开展创业活动,并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以吸引青年广泛就业。
注释:
①国际劳工组织关于“青年”年龄的规定是15~24岁,由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年龄下限是16岁,所以本文中青年失业者的年龄统计范围界定为16~24岁。
②低龄退休是指法定退休年龄相对于平均预期寿命而偏低。
③这104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务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57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60.3%;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646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64.9%。
④关于技术工人短缺的调研报告,http://www.ha.lss.gov.cn/ldtoa/ccxx/oa/xxfb/ybxz/2004-9/9-2004991029170.mht。
⑤资料来源:《Social protection in the member states of the European union》,1995.
⑥数据来源:美国国家劳动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http://www.bls.gov/data/home.htm。
⑦数据来源:美国国家劳动局2004年统计数据,http://www.bls.gov/data/home.htm。
⑧资料来源:中国退休年龄实证分析,http://www.labournet.com.cn/lilun/fileview.asp?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