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高、精、洁、效相结合的方向迈进——首钢产业结构现代化情况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首钢论文,产业结构论文,向高论文,方向论文,情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世界正处在传统经济与知识经济交织发展的时期。传统经济得高技术改造和提升之力,继续扮演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为代表的知识经济,则以革命的姿态开辟出了崭新的经济领域。已经完成传统工业化并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的美国,独领新经济的风骚,日、欧紧随其后。我国是一个尚未完成传统工业化的国家,而新经济又接踵而来。如何通过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走出一条实现传统工业化与发展新经济相结合之路,是我国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首钢是我国具有传统经济特征的特大型企业之一,又有发展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新经济的实践,为此,我们对首钢进行了实地考察。我们的初步结论是,经过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的锐意进取,首钢已经开始形成一条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精品为主的钢铁产业,高标准、无污染的清洁工厂,走高水平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高、精、洁、效”产业结构现代化之路,并正大踏步地向着这个方向迈进。
一、0~800万吨:为建立我国工业化的基础产业作贡献
钢铁工业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一定意义上说是钢铁的较量。在20世纪40~50年代,钢铁产量被视为是大国地位和综合实力的标志。我国革命胜利后,工业化建设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在钢铁产量上超英赶美。1958年的大跃进,中心内容是钢铁大跃进。尽管这个运动以失败而告终,但并未改变钢铁在国家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中国一定要进入世界钢铁大国、钢铁强国之林,一直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作为生长在首都北京的钢铁公司,这种追求更为强烈。把钢产量由0增加到800万吨,就是首钢为我国跃居当今世界第一产钢大国所作的重要贡献。
首钢原是1919年在北京石景山地区建立的一个小铁厂,没有钢,更没有钢材。1948年解放时,国民党破坏了炼铁高炉,全厂停产。经过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们日以继夜的抢修,生产很快恢复。1949年铁产量达到2.6万吨。1958年大炼钢铁给首钢职工带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中国要实现工业化,没有强大的现代技术基础上的钢铁工业是不行的。从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首钢在国家的钢铁工业布局下,开始了大规模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建设。到1978年,生铁产量达到234万吨,钢产量达到179万吨,钢材产量达到40万吨,结束了首钢无钢、无材的历史,总体规模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这个阶段首钢的发展,完全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靠国家投资建设的。1978年全国的钢产量为3178万吨,比1952年的135万吨增加3043万吨,总量增长22.5倍。这个增长速度不能说不快了,但钢铁短缺仍然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在同一时期,原苏联、日本、美国的钢产量均达到一亿吨以上。美、苏两国争霸世界的冷战时期,核武器、空间技术等成为竞争的主要手段,但伴随汽车、高速公路、造船、石油开采、石油化工、新型常规武器等在这些国家的高速发展,钢铁产量仍然是一个重要砝码。中国的钢铁不仅在质量上,而且在产量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遭受到严重的侵略战争和经济竞争威胁的中国,钢铁是不是应该发展得更快一些呢?不仅首钢,全国都在思考。
改革开放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进入80年代初,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战略开始酝酿成熟。这个发展战略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全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特大型钢铁企业;二是,改革传统体制,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和先进技术,改造现有大型钢铁企业;三是,依靠地方的力量发展中小型钢铁企业。第一部分战略的实施,是建设上海宝钢。当时反对之声很强,甚至成为全国人大会议议论的焦点。后来中央力排众议,果断决定全面引进日本的技术装备和管理,建设一个一流的钢铁公司。历史证明这件事完全做对了。第二部分战略的实施,就是首先在首钢推行承包制,依靠企业自己的力量进行技术改造,并把经验逐步推广到其他企业。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的新建、扩建、改造都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或批准、由财政拨款来进行的,企业则将利润和折旧基金全部上缴国家,既无扩大再生产权力,也无简单再生产权力。企业使用财政拨款搞基建,无权责约束,浪费很大。改革开放不久,首钢就对这种体制提出挑战。他们要求实行承包制,把上缴国家的利润定一个固定基数和递增比例,超过的部分留在企业自主搞技术改造。这是一个调动企业积极性和节约国家投资的好主意,经过几位经济学家的论证,得到国务院领导的批准。首钢从此走上了自主改造和发展的快车道。
在实施“上缴利润递增包干”承包制的十五年时间内,首钢立足已有基础,坚定不移地实行填平补齐、能力配套、技术创新的战略,以节约每一个铜板的精神,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他们采用国内外37项新技术,把516立方米的炼铁高炉改造为1327立方米的现代化高炉,创造了顶吹煤粉、顶燃式热风炉等新技术,并输出国外。对炼钢转炉,有的进行扩容改造,有的自行设计制造,有的引进,并在冶炼上采用多种先进技术,其自行设计和制造的转炉,被国外同行誉为“世界上转得最快的转炉”。在轧钢方面,他们改造老设备、引进和修配二手设备,兼并、改造市属企业,增加新品种生产线,按国际标准和市场需求生产,全面推行用户满意工程,使按国际标准生产的钢材占钢材生产总量的93.38%,产销率达100%。对炼铁用矿,他们与有关科研院所共同研究成功“细筛自循环”、“磁团聚重选”等新工艺,使精矿品位达到68%,居全国首位,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到1994年,首钢的生铁产量达到697万吨,钢产量达到823万吨,钢材产量达到622万吨,钢与钢材的比例由改革开放前的1∶0.65提高到1∶0.92。这一时期,全国钢产量由1978年的3178万吨提高到1994年的9261万吨,增长1.94倍,首钢的钢产量则由179万吨提高到823万吨,增长4.6倍。用企业留利形成的固定资产总额为116.57亿元,年平均递增18.1%,全部成为国有资产。与此同时,还上缴国家税利180.67亿元。
在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之时,一些同志担心,这种改革会把国有资产变为企业资产,损害国家利益,甚至会导致私有化。首钢的实践证明,不但没有发生这样的问题,而且比起国家直接投资来效益要高得多。现在看来这些观点有多么可笑,但在当时,却是一个意识形态气味很浓的争论不休的严肃题目。
首钢的钢产量达到800多万吨是不是还要增长?全国钢的生产能力已达到1亿吨以上是不是还要扩大?在1994年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人们还不可能冷静地思考这个问题。相反,要求扩张的势头还相当猛烈。首钢以承包制取得的800万吨钢的胜利而自得,他们要乘胜追击,获取更大的胜利。于是一个再上2000万吨新台阶的规划产生出来。在北京,首钢要生产1070万吨,实现毛泽东1958年大跃进时提出的目标;在山东,首钢要另建一个1000万吨级的新钢铁企业。在这一时期,首钢的一切方面几乎都在围绕这一目标运转。这时有三个因素对首钢的扩张十分不利。第一是,国家开始实行宏观调控政策,治理通货膨胀,这样大规模的建设,在宏观上是不可行的;第二是,中央对北京的城市性质和功能有了明确的定位,不适宜再扩大钢铁工业;第三是,首钢本身由于盲目扩张、盲目兼并、盲目投资铺新摊子、盲目增加人员,资金已陷入严重困难境地。这三个因素加上其他因素,首钢不得不放弃庞大的扩张计划,但造成的损失已无法挽回。然而,从0到800万吨仍给我国的钢铁事业留下深刻的影响。一个国有企业用企业留利,在16年的时间内,把钢产量由占全国总产量的4.6%提高到8.9%,在中国钢铁发展史上值得重重书上一笔。这不仅是为了赞誉首钢,更为重要的是要说明,有了高度自主权的国有企业同样可以创造出骄人的业绩。
二、围绕钢铁主业发展多角经营
迄今为止,人们还把首钢看作是纯粹的钢铁企业,实际上首钢已很不纯粹,1999年首钢非钢产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已达到48.6%,接近一半了。
“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是国际上许多大企业都采取的经营方针。因为市场的变化是有规律而又难于把握的,规律的变化和适应变化采取的行动是很难同步的。成熟的企业家,总是要设计一条发展主业和辅业相结合的道路,以收到“东方不亮西方亮”之效。科学技术的进步引起的产业兴衰也是难以把握的。有远见的企业家,也总是把企业发展的前景与不断出现的高新技术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为了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以降低成本和增加盈利,把企业的废弃物资重新加以利用,更是常见的事情。钢铁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密集的行业,退出障碍很大。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方针,更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然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不需要这样做的。因为它不存在任何“亮与不亮”的风险,即使有风险也不需要由企业承担。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生产经营就大不相同了。首钢是我国实行市场取向改革政策后,对这一点认识和觉悟最早的大企业之一。1985年他们就提出“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并这样做了。
首钢的多种经营开始是围绕钢铁这个主业来进行的。1985年正是首钢实行承包制、大规模进行钢铁主业扩张的时期。钢铁主业,包括铁矿、炼铁、炼钢、轧钢、炼焦、耐火材料等,而首钢最初只有小规模的炼铁,其他都没有。经过改革开放前26年的新建、扩建,只能说形成了主业的框架,铁、钢、材的比例为1.6∶1∶0.3,很不配套。因此,要把首钢建成为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首先必须把主业搞大、搞平衡。在十多年的时间里,首钢埋头做这方面的文章。到1994年,钢产量达到823万吨,钢和钢材的比例达到1∶0.92,实现了这个目的。但从严格意义讲,这种主业的扩张和完善,并不属于多种经营的范围。
首钢最具多种经营意义的举措,是为主业的进一步扩张而进行的跨行业经营。
为了新建另一个1000万吨的大型钢铁企业,首钢兼并了一批军工企业,建立了机电制造公司,同时在美国收购了一个钢铁设计公司,准备自己制造设备。
为了新钢铁公司建设的需要,兼并了几个建筑施工企业。
为了解决煤炭的瓶颈制约,就投资建设煤矿。
为了满足铁矿石的需要,在南美收购了秘鲁铁矿。
为了把铁矿运回来,建立了远洋船队,并投资建设港口。
为了推进企业生产和管理的自动化,建立了电子公司。
为了使被兼并企业搬迁后的土地增值,开辟了房地产业。
为了建设筹集资金,建立了中国第一家企业拥有的银行——华夏银行,还在香港收购了四家上市公司的股份。
为了满足首钢职工生活和市场的需要,投资举办了橘园、虾场、农场、果园。
应当特别一提的是,为了进入高科技产业行列,建立了至今仍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生产集成电路的中日合资公司。
这一批非钢产业,大部分都与钢有直接、间接的关系,为首钢发展非钢产业奠定了基础。
这些动作,应当承认是大手笔。特别是涉足金融、发展海外事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进入国际市场,是有远见卓识之举。对一个国有特大型企业来说,更是难能可贵的。如果我国的国有大企业都有这种自主权力,都有这样的战略眼光,肯定可以把国有企业办好。
但首钢在挥手大干时,却出现了三个严重的失误。
一是,在外部条件和建设资金根本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推进新钢铁企业的建设,结果,被迫下马,为建新企业而兼并的军工企业、施工企业变成了沉重的包袱。二是,继续实行计划经济时代“大而全”的自给自足体制,企业包揽本企业的一切需求,结果,不少非钢产业,因内需不足而对外又缺乏竞争力,处于亏损状态。三是,同时进入多个不熟悉的行业,又是独家投资建设,成功率低,结果,承担了失败的全部风险。三个失误集中到一点,就是在企业战略决策上急躁冒进、贪大求快、脱离实际,超过了企业的可能。据有的学者考察,美国兰德公司曾对世界10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进行了调查分析,他们发现,有850家是因决策失误造成的,占85%;而决策失误中,又以盲目扩张居多。这个调查是很有意味的。似乎说明大企业犯错误有规律性,中国企业也不能例外。
然而首钢的失误并未到了破产倒闭的程度。他们非常成功地纠正了自己的失误。
1995年开始,他们从国家对首都功能定位和环境要求出发,从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规划出发,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坚决把钢的规模定位在800万吨水平上,以此为目标进行结构调整。压缩基建投资,停建扩张项目,处置闲置设备、生产线、厂房、盘活存量资产,走出钢铁数量扩张的误区,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施钢铁精品战略。
他们把金融产业、海外事业、房地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等成功的具有战略性的非钢产业,作为多角经营的重点。对那些盲目扩张、经营失败的非战略性的产业坚决淘汰,收缩战线,形成拳头。并为自己确定了一个更高的发展非钢产业的目标,到2000年,非钢产业销售收入和海外营业额占首钢集团总销售收入达到50%以上,从而改变首钢产业结构的内涵,塑造21世纪首钢的企业新形象。
他们十分重视以电子信息产业等为主的知识经济,也即被美国炒得很热的新经济对中国传统的影响。因此,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度关注。首钢得先行之利,有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企业实体,有一批有技术、有管理能力的高级人才,有一批高技能的工人,有首都地区发展高科技的优良环境,有国内外广阔的市场需求。据此,他们作出决策,将把发展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在21世纪前十年,实现钢铁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转移。首钢从传统经济跨入新经济,是一个革命性的转变。转变要花时间。相信首钢会比其他传统企业能较早地进入新时代。
首钢的这些决策又是大手笔。是结构调整中跨越两种经济形态的大手笔。我们希望能象80年代实行承包制时期那样,给首钢以企业应有的自主权,让首钢学会在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变中游泳的本领。
三、走钢铁精品和清洁工厂之路
进入90年代后期,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由于我国经济的调整,我国钢铁出现了过剩现象。连续几年,钢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积压严重。因此,限产、压小、进口替代成了当前的新任务。现在人们已不再议论钢铁的扩张,而是关注钢铁是不是夕阳产业,是不是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对首钢来说,是不是要压缩产量或向外搬迁了。
朝阳产业、夕阳产业的说法,不是中国人的发明,是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提出来的名言。当这本书在我国翻译出版之后,人们感到这个观点很新鲜,就使用和传播开了。一些人把煤炭、纺织、造纸、印刷等古老的产业都说成是夕阳产业,钢铁等冶金业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又出现不景气现象,无疑也是夕阳产业了。但是认真加以研究和考察,这种说法的正确性值得怀疑。
比如,纺织业、造纸业、印刷业都是古老的产业,在中国都有数以千年计的历史。但这些产业不但没有衰落,反而越来越兴旺了。原因是这些产业的技术不断创新,被淘汰的不是产业,而是一代一代的落后技术。因此确切地说,只有技术才有朝阳技术、夕阳技术之分,产业则是没有朝阳产业、夕阳产业之别的。进一步说,传统产业如果不断与朝阳技术相结合,它就会欣欣向荣,反之,长期没有技术进步,它就会被淘汰。这里的关键是技术的创新和进步。用这些观点来看钢铁产业,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简单而言,用转炉代替平炉,用连铸取代模铸,用连铸坯进行连轧,就是用钢铁产业的朝阳技术取代钢铁产业的夕阳技术,推进这个传统产业的进步。把电子信息技术用在钢铁产业上,实现二者的结合,更会把钢铁产业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钢铁产业不是夕阳产业是可以用这个道理加以说明的。
首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罗冰生,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更具体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见2000年4月13日《中国经济时报》)
罗冰生说,钢铁作为一种基础材料有四个优点:第一,钢的数量大、性能好,使用范围广,从目前的科技水平看,还没有一种材料能取代它。现在全世界钢的生产能力约为12亿吨,最高年份的产量是9-10亿吨,现在是8亿吨。这样大的数量是没有任何材料可以替代的。第二,价格非常便宜。一吨钢材2000多元,一公斤合两元多,还抵不上一根冰棒钱。这样便宜的材料很难找到替代品。第三,钢作为一种基础材料是可以回收的,把废钢回收炼成好钢,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另一些大宗材料,如水泥、砖就不行。第四,钢铁工业虽然是个传统产业,但它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也在用高新技术不断改造和武装之中。现在的钢铁产业与几十、几百年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罗冰生还说,最早说钢铁是夕阳产业的是美国。五、六十年代就不行了,七、八十年代就成为夕阳产业了。到了九十年代,一些新技术发明出来,如薄板坯连铸、连轧,成本很快就降下来,应用范围更广,现在已不再说是夕阳产业了。
以上这些分析说明,钢铁并不是夕阳产业,在世界不是,在中国更不是。我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处在传统工业化时期,对钢铁的需求还将有一段高峰。如西部大开发中的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桥梁、输油输气管道、输变电设备和线路、江河水坝、汽车、飞机、发电设备制造、民用建筑等都需要大量钢材;航空、航天、核电站设备的制造等还需要特殊性能的钢材。因此,我国的钢铁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际市场也有很大的潜力。
在钢铁产业发展问题上,首钢有两难之处。一方面,钢铁产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然是首钢发展的基础。如果钢铁业绩不好,非钢产业特别是着意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就会失去支撑,因此,对钢铁产业不能有丝毫放松。另一方面,首钢钢铁产业发展的规模和前景,并不完全取决于首钢,在相当程度上要由政府来决策。而这一方面至今还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在两难中,首钢有自己的主意。这就是说,不论政府作出怎样的决策,首钢都要做好两件事:一、用高新技术改造钢铁产业,坚定不移地走精品之路;二,进一步改造环境,走清洁工厂之路。两条路一走通,首钢就会登上当代先进钢铁企业的殿堂,便于政府决策。
尽管首钢在钢铁技术上有很多创新和进步,但是,与国内的宝钢比,与日本、韩国、美国的钢铁企业比,还有很大差距。为此,首钢以国内外最优秀的钢铁企业为目标设计了自己的前进方向。他们的构想是,以“三高一低”(高质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成本)为标志,通过高新技术改造,形成三条精品生产线:一条是,现代化高水平的线材精品生产线,能生产优质建材并进行深加工;另一条是,棒材精品生产线,能生产出低合金高强度钢材;第三条是,建热轧板、冷轧板生产线,形成板材精品基地。与此同时,大幅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优化钢铁生产工艺结构。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些构想的起步是令人鼓舞的。如第一条现代化、高水平线材生产线已经建成;到2000年,连铸比可由83.73%提高到100%;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品种已有20多个,占全年钢材产量的20%;全集团59个单位,已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造钢船板已通过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挪威五国的认证;按国际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生产的钢材达到93%以上;依靠科技进步取得的经济效益已接近总公司利润增加额的60%。
首钢的环境污染问题,受到政府和北京人的特别关注,围绕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在这方面也有不少议论。钢铁是污染比较严重的产业,但也是可以有效治理,成为清洁工厂的产业。罗冰生董事长在回答《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提问时,从两个方面阐述了这个问题。罗冰生说,钢铁工业确有固体废物、气体废物和液体废物,但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如钢铁工业所产生的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焦炉煤气都可以用来发电。用这些气发的电,基本上可以满足本企业的需要。再如炼钢环节,可以通过铁水中含碳量降低后额外产生的能源来炼钢,这是负能耗。另一方面,可以采取环保措施来治理。现在欧洲、美国、日本的钢铁工业基本上没有污染。首钢这些年也做得不错,鲜花满园、野鸭成群,说明环境治理已取得重大成就。
罗冰生的阐述给人们两个信息:一是,首钢有污染,但是治理得不错;二是,治理污染本身需要高科技。首钢自己明白,环境治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钢铁企业环境污染源70%在烧结、焦化和炼铁,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人们期待,首钢既然有能力发展需要高清洁度的集成电路产业,在治理钢铁环境污染上更应该作出骄人的成绩。首钢变成了清洁工厂,很可能产生出一个环保高科技产业来。若如此,在首钢的高科技产业群中将又增加一个新的光彩。
四、率先发展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现代基础产业
如前所述,钢铁是传统工业化时代的基础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基础产业也发生着急剧变化。在信息产业为核心的新经济时代,集成电路产业越来越迅速地取得现代基础产业的地位,其应用遍及经济、军事、社会、文化、教育、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其发展规模和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大国地位和综合国力的新标志。钢铁工业作为传统基础产业,正经历着包括集成电路在内的高新技术的改造。据美国学者研究,在信息经济成熟阶段里,主要事件是因特网,它的最后一个阶段,则以大规模使用廉价芯片把一切事物连接在一起的无线通讯技术为标志(见2000年5月30日《参考消息》第一版)。这个研究说明,芯片(集成电路)的现代基础产业的作用,将扩展到一切事物。在这样一个大转变时期,首钢领先5年在中国建立了生产6英寸、0.35微米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中日合资公司——首钢日电电子有限公司(英文缩写为SGNEC)。这个公司的建立和5年来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标志着首钢已在传统基础产业的基础上建立了现代基础产业,拥有了生产不同时代两类基础产品的两套本领,为首钢向现代基础产业转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不管首钢当时是否意识到了它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今天都要给它再高也不过分的评价。现在首钢确定要以首钢日电公司为基础,发展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应给予特别的支持。
根据信息产业专家的研究,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以下简称IC产业)是1947年晶体管发明后迅速成长起来的一个划时代的产业,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经济时代的基础产业。美国起步最早,居霸主地位。美国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使得美国经济跃上了超越竞争对手的全新平台,出现了连续10年的高增长、低通涨的历史记录,最近二、三十年美国出现的大公司,无不建立在新兴技术之上,而且它们本身就是这些新技术的主要推动者和组织者。新技术成功了,市场做大了,公司自然也就膨胀了。
现在IC产业的世界格局是,除美国外,已形成日、欧和日本以外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四级格局。在东南亚地区,韩国在引进、消化、吸收方面先行一步,IC产品成为韩国第一位出口商品。IC产业是台湾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1996年台湾是仅次于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信息产业硬件生产地,又是仅次于美国、日本、韩国之后的第四大IC生产地。目前台湾已建成8英寸、0.25微米生产线25条,加上在建线将超过30条。正在建设的还有12英寸、0.18微米更先进的生产线。IC产业已成为世界性产业,竞争日超激烈。
我国的信息产业是从发展家用电器和通讯设备开始的。所用芯片基本上由国外进口,核心技术和部件大都掌握在外国手中。IC是基础产业,战略性技术,发达国家一直限制向我国出口,以保持他们至少占有2~3代的优势。加之我们没有象“两弹一星”那样,用国家的力量集中攻关,因此发展十分缓慢。至80年代中期,我国只能生产4~5英寸、1~5微米级的产品,而且生产线只有前道工序而无后道工序。首钢是1995年在我国最早合资引进国外的6英寸、逐步升级到0.35微米生产线的企业。1999年2月,与日本合资的上海华虹公司投产,使我国有了8英寸、0.35微米的生产线。至此,我国有了6个主干芯片制造企业。与此同时,IC设计业、IC封装业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开始形成IC产业的分工体系。但从市场占有情况看,若扣除中外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和用进口芯片封装的产品,国产IC产品不足10%,而且80~90%是专用集成电路,基本上是低水平、低价值的产品。根据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的市场预测,1996年以来的全球半导体衰退期基本过去,增长期已经到来。我国有关部门预测,国内市场也是如此。个人电脑市场、IC卡市场、移动通讯市场、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国际互联网市场、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市场等,在21世纪前五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几大类电子产品的消费国,将消费大量0.35、0.25微米等工艺水平的集成电路。如果我们没有相应的IC生产能力,不但巨额利润将流入外国公司的腰包,而且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的命运也将掌握在别人手中。为此,首钢抓住一难得机遇,把IC产业进一步壮大起来,完全符合国家利益,也符合企业本身的利益。
首钢壮大IC产业规模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在现有6英寸、0.35微米生产线的基础上,再建一条8英寸、0.25微米的生产线。再建这样一条高水平生产线,首钢具有许多优越的条件。
第一,首钢日电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具有IC前后两个工序的国际亚微米级生产企业。已由最初的6英寸、1.2微米,逐步升级到0.8微米、0.5微米、0.35微米,后工序已具备生产0.25微米、128兆位动态存储器的能力。能生产系列芯片产品,质量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成品率居日本NEC公司所属企业同类产品的前列。再建一条8英寸、0.25微米的生产线,与6英寸、0.35微米生产线多种标准工艺兼容,优势互补,可以发挥系列产品的综合优势,使技术和产品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第二,首钢日电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具有芯片设计、前工序芯片制造、后工序封装和集成电路测试的完整的集成电路企业,涵盖了IC的全部生产链。再建一条新线向0.25微米延伸,不但可以满足当前建设的需要,而且更有利于向0.2、0.18微米等更高的世界水平升级。
第三,首钢日电公司经过5年的生产和技术升级锻炼,已培养出200多名独立掌握IC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的骨干,其中30多名是IC的设计人才。他们5年来积累的经验,已具备驾驭新生产线的能力。
第四,首钢日电公司具备与电子计算机、各类通讯机、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等整机配套的经验和纵深的技术储备,有开拓国内外市场的经验,已形成自己的市场经营渠道。与日本、美国、台湾地区,以及国内20多家芯片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首钢日电公司的产品已打入日本、美国、欧洲市场,联想、海尔、康佳等大集团公司已大量采用首钢日电公司的产品。
第五,新线建在北京八大处风景区,是首钢日电公司预留的10万平方米空地,符合IC生产要求的生态环境。水、电、气等辅助实施齐备,仅需要作一定的扩容。更可贵的是,首钢有一支建设IC高净化度厂房的建筑队伍,建设可做到投资省、速度快、质量优、效益好。
第六,首钢日电公司地处首都北京,有清华、北大、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强大科研开发力量的支撑,有国家级中关村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政策扶持,有与日本、美国、台湾地区较好的国际技术合作关系,技术支撑力量很强。
第七,建设所需资金约100亿元。由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又有海外事业和香港上市公司,首钢日电公司也可上市,有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融资的条件。日本、美国、韩国和台湾地区都有可能成为合资伙伴。加上政府可能的直接投资或给予贴息贷款,资金是可以解决的。
现在这项工程已得到北京市政府和中央有关部门的有力支持,首钢正由董事长罗冰生领导的一个小组来推进这项工作。
首钢要实现传统基础产业钢铁的精品化,并向以IC为核心的现代基础产业转变,需要有一套新的思路、新的体制、新的方法。为此,他们正在进行思考和设计。
第一,在体制上,要改变IC产业附属于钢铁产业的状况,把IC的开发、建设、管理与钢铁分离开来,建立一个与钢铁并立的体制,给它以充分的自主权,形成适应IC产业特点的体制和机制。集团公司的领导重心要逐步向IC转移。
第二,根据再上一条新线后规模扩大、级次升高出现的新形势,设计、加工、封装集于一身的“小而全”已不适应,需要把IC分为上、中、下游三业,即设计业、加工业、封装业,其中,芯片加工业是核心。根据台湾业者的观点,设计业与加工业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业态,运作方式完全不一样。混为一体,弊多利少。设计业多以专业化小公司形式运作,投资小。加工生产线则是贵重资源。台湾的加工公司多与小设计公司合作,优势互补。现在北京、上海、深圳及其他城市,由留学回国人员组建的设计小公司很多,有些已有自主知识产权,首钢要积极与这些公司合作,抓住商业前景好的设计成果,加强设计这个薄弱环节。
第三,采取各种方式,改造和扩大6英寸、0.35微米生产线和将要建设的8英寸、0.25微米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并与清华、中科院等小型生产线协作整合,形成多代同堂的系列IC产品的生产能力。以大规模地增加中低档IC产品的生产,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与此同时,首钢还应积极参与国家主导下的更高水平IC生产线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以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实现核心技术的更大突破。
第四,充分利用首钢的生产线优势、资本优势,和与首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近水楼台”之利,与清华微电子研究所、北大微电子学所、中科院微电子中心、中科院自动化所、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挖掘知识和先进技术宝藏。进一步探讨与这些机构建立各种形式的合资公司可能性,推进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不断把创新技术用于发展首钢的IC产业。
第五,借助政府的力量,争取政府的支持。首钢属于钢铁系统,过去与电子信息产业部门联系较少。这些部门因为首钢是钢铁企业,也不愿跨部门联系。现在这个体制隔阂仍然存在。为了改变这种体制障碍,首钢已主动向国家科技部、信息产业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等领导机关作了汇报,争取把首钢日电公司挂靠在信息产业部的旗下,把首钢发展IC产业纳入北京市和信息产业部的规划,与其他信息产业部系统的企业享受同等的业务指导和政策扶持。在新建生产线方面,争取国家、北京市政府直接投资,或给予贴息贷款。
第六,在对外合资、合作上,除与日本等继续合作外,应重点研究“两岸三地”的合资合作的可行性。合作成功后,政治意义是很大的,但这不是首钢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出发点是,台湾IC产业规模大、技术先进,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发展IC产业的丰富经验和人才优势,加之,不少台湾IC企业都与首钢有友好交往,是合资、合作的理想伙伴。香港资金雄厚,融资便利,信息快捷,且有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浓厚意向。而北京,则拥有一支优秀的高科技队伍,有中关村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支撑,有广阔的市场需求。总之,两岸三地具有发展IC产业的很强的互补优势,合资、合作前景非常之好,首钢应积极加以推进。
首钢虽然在发展IC这个现代基础产业方面领先,而且确立了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IC生产和供应基地的未来目标,但这一块在首钢整个经济中的份额毕竟还比较小,传统经济还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首钢如何在大比例地压缩钢铁产量的同时,保持经济总量不变;如何使IC产业迅速升起,使首钢的经济总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对首钢将是一个从传统经济走向新经济的具有现代思维、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艺术的考验。首钢曾是、现在仍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钢铁生产供应基地之一。到未来目标实现之时,首钢将有可能既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钢铁精品基地,也是北方最大的IC生产和供应基地。
五、在改革和制度创新中获取效率和效益
承包制和股份制是首钢进行的两次标志性改革。实行承包制改革曾为首钢带来巨大的效率和效益,资产总量由16亿增加到570亿。股份制改造和股票上市,又使首钢以570亿资产的控制力控制了780亿的资本。当首钢向高、精、洁、效相结合的新道路迈进之时,新的目标又在呼唤首钢在改革和制度创新上迈出新的步伐,创造更高的效率和效益。
我国的改革,包括着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内容。一是经济体制转型,二是经济结构转型。体制转型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结构转型的目标是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来说,体制转型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构转型的目标是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现在这两个转型都处在攻坚阶段。转型是在内外开放的大环境中进行的。国内,国际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变化,都会对转型的进程产生着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影响。改革过程发生曲折在所难免。首钢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年代起,就是改革的先锋之一。在体制转型和结构转型两个方面都有过大手笔,也有过失误和挫折。但是首钢既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也不怕遭遇的困难,始终保持一种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这是十分可贵的。
进入改革攻坚阶段,首钢标志性的改革应该是什么?这是首钢正在积极探索的一个战略性课题。所谓标志性改革,指的是总揽首钢改革全局的牛鼻子。过去的牛鼻子是承包制和股份制,现在是什么?首钢的回答是:建立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这个选择看起来是很一般的,不是所有国有大型企业几乎都作出这样的选择吗?但是对首钢来说,却具有提纲挈领的重要意义。
首钢是一个有8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有光荣的历史,有丰富的经验,但也有各种沉重的包袱和精神的、物质的、制度的、传统的各种负担。首钢同许多老企业一样,都有历史沉淀的积弊:因循守旧的传统观念,庞大臃肿的官僚机构,官本位的规章制度,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等。这些都与现代企业制度格格不入。
首钢又是一个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元帅升帐”时期成长起来的企业,受政府“父爱主义”的关怀很深。钢铁短缺,既激发了企业为国奉献的精神,又在“众星拱月”下养成了骄娇习气。承包制的改革给首纲以难得的有利的机遇,核心是给了首钢改造和发展的自主权,给首钢搭建了一个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这个改革政策其他企业几乎是没有享受到的。认真研究起来,首钢无论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向市场经济转型时代,都得到政府的有力扶持,没有经过急风暴雨的锻炼,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一种优越感。这种精神包袱给改革带来的阻力,不可低估。
首钢的组织机构是按照政府附属物的模式建立起来的。这种模式是企业受制于政府、为政府服务的。因此,精简、改制都不是与企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而是与政府的要求相配套的。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几经改革,但至今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首钢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与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干部的制度基本上是一样的。官本位制、论资排辈制等仍然严重存在。工资奖励制度有所改革,但对企业的经营者、科技工作者、管理者仍未真正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高科技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首钢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和严格的责任制度,80年代曾经名扬全国,并得到广泛推广。现在仍有重要意义。但许多观念和制度,已与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与新经济的崛起不相适应。特别是首钢还没有完全脱离工厂制的管理方法,与公司制不相适应。
以上这些问题表明,如果说,过去首钢的改革主要是企业的生产关系,那么,现在的改革应逐步转向企业的上层建筑。现代企业制度就是上层建筑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
现代企业制度是人类社会在长达数百年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创造的科学的企业制度。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把这个制度的内容和特征概括为四句话: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特别强调了法人治理结构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作用,提出了建立和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原则。
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产权清晰,是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生产关系的具体要求。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都是指建筑在产权清晰的生产关系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法人治理结构,包括现代企业的领导制度及企业内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党委、工会、职工代表会的相互关系,公司制企业中母子公司体系及其相互关系,现代企业制度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等都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因此,建立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从主体方面来说,是建立和健全新的上层建筑。
建立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破旧立新的改革,说得更深刻一点,是要进行一场脱胎换骨的革命。
1995年开始,首钢在这方面就进行了有新的创意的设计和实践。
从过去实行的高度集权的总公司制到按国际成熟的经验实行母子公司体系的公司制改组,是首钢企业制度改革的一次飞跃。1998年股票上市,建立股份有限公司,又使首钢企业制度的改革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了把首钢推进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沿,他们根据党中央十四大以来的有关决定,创造性地制定了“三五三六”的改制模式。三是三项基本制度,即规范的有限责任制度,法人财产制度,法人治理结构;五是五个领导体系,即董事会决策,经理层指挥,监事会监督,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职工的民主管理;三是三个层次的管理体制,即集团公司为投资决策中心,子公司为利润控制中心,生产单位为成本控制中心;六是内部竞争、技术创新、经营者责权利相统一、灵活反映市场变化、集团内有效约束和激励六个经营机制。现在首钢正在按着这个模式推进公司上层建筑的改革。
改革的阻力首先来自思想观念领域。因此,破除传统的思想观念和长期形成的习惯势力,革除历史沉淀下来积弊,克服“父爱主义”带来的骄娇和优越,真正树立起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市场经济观念,和勇于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拼搏的精神,彻底消除计划经济模式的阴影,创造出一个现代的、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模式,就成为首钢面临的艰巨的思想革命。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和对传统的机构与制度的改革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破旧和立新是辩证关系。不破不立,不立,旧也难破。现在首钢面临的问题是,按照中央提出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范式立起一套新的组织和制度出来,是比较容易的;然而由于旧的未破,很容易出现“旧瓶装新酒”的弊端。而要真正贯彻落实,就必须把精简机构、改革人事和分配制度、调整各个层次的管理职能、减员增效等紧密结合起来。前期的改革涉及的是权力和利益的调整,遇到的障碍会是很大的。不但要有这种思想准备,而且要有冲破各种障碍的改革决心。
首钢很重视母公司和子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但不能把它们等同起来,更不能以领导班子建设取代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基础是企业产权的多元化,这是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反复说明和强调了的。有了产权多元化这个基础,才可能产生有限责任机制,对所有股东负责的机制,决策科学化的机制,权力制衡机制,等等。但是,产权多元化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还必须有新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这就是建立和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意义。首钢除了建立和健全国有控股母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外,对全资子公司的产权多元化改革和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化建设要给予高度重视。要赋予子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权力和责任,进一步消除工厂制管理时代的遗留的缺陷。
首钢长期以来是生产型企业,改革开放后转变为生产经营型企业,90年代又进入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从事资本经营,是我国国有大型工业企业中涉足资本经营的最早的企业之一。现在首钢正在规范和提升资本运作的水平。
在资本运营中,如何把钢铁和IC两个产业资本融为一体,使两个产业资本在金融资本的层面上成为一个资本,实现钢铁和IC的统一,进而实现钢铁为主向IC为主的转换,是首钢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已经在国内上市的首钢股份,所以受到广大股民和战略投资者的青睐,股价频频上扬,主要是因为母公司首钢进军高科技带来的利好支撑。如果使IC直接进入首钢股份,使人们更直观地看到钢铁与IC的融合,其在资本市场上的收益,可能要比现在更好。首钢在香港有四个上市公司,把IC组装在香港上市,也可能产生更大的效应。此外,IC单独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市运作,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首钢就会通过资本运作,在资本市场上融得更多的资金,进一步支撑产业资本的提升。首钢应通过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市场扩张路子,学到更大的资本运作本领。
这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并存,二者运动规律各异,常常发生背离现象。某公司生产经营好,但股价不一定高,某公司生产经营不好,但股价不一定低。这在我国表现得尤为突出。人们往往把股票经营看作是资本经营,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在物质和知识产品生产型企业,服务型企业,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是第一位的,资本经营是把物质形态的资本和货币形态的资本全面运动起来。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搞好,充分发挥存量资本的作用,或者将存量资本在资本市场抵押、变现,或收购其他存量资本,都是资本运作。首钢在生产经营中已经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在资本运作中,要象生产经营那样,树立起首钢的良好形象。
首钢的海外事业的发展,为首钢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国外办实业,首钢有收购和经营秘鲁铁矿的经验;在国际市场进行贸易,首钢有进出口钢铁、设备和技术的经验;在国际市场融资,首钢有在香港上市的经验。在我国加入WTO的新的形势下,办好首钢的海外事业,使首钢更好地走出去,十分重要。
在实行承包制过程中,首钢就有在企业内部推进电子信息化管理的计划,后因条件不成熟,没有全面推进下去。现在首钢内部还处在大多数电脑单独操作、全公司尚未联网的状态。近来首钢同几个大钢厂共同建立的中国企业联合网,为冶金企业提供商务和信息服务,在冶金行业中已略有影响,但从今天中国信息网络迅猛发展的势头来看,若不全力推进,这种领先地位稍纵即逝。首钢应抓住这一机遇,从发展电子商务入手,全面推进企业的电子信息化管理,使首钢的管理现代化水平与首钢由钢铁向IC产业转变的战略举措相适应。最近首钢提出要建立自己的信息平台,实现内部联网,进而进入国际互联网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应尽快加以实施。电子商务应内外协同推进。中企网应利用领先优势,借助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在冶金行业中站住脚跟。首钢内部各子公司和管理部门,都要实行商务和办公电子化、网络化,采购、销售等重点部门,更要先行。首钢电子商务和企业管理信息平台建立起来之后,必然会引起体制和制度的再变革,首钢应以此为契机,在体制和管理制度上进行新一轮的创新。
90年代以来,国际上掀起了新一轮的企业兼并和重组浪潮。在我国,随着产权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深入发展,企业兼并、破产和重组浪潮遍及全国。我国钢铁中小企业多,大型企业也不大,很难与国际钢铁企业竞争。以大企业为依托进行企业重组,把企业规模搞大,势在必行。首钢是我国华北地区的特大型钢铁企业,而且是建在首都的企业,依托首钢进行我国华北地区钢铁企业的重组是题中应有之义。但重组毕竟是企业行为,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自愿联合,而不是政府出面形成的捏合。如何协调各企业之间的利益,将是重组的关键所在。
多年来国际上就出现一种趋势:大企业总部向中心城市集中,生产企业则留在原地;或大企业总部留在中心城市,生产工厂则向外地迁移。从而使中心城市形成一种新的机能,即中枢管理机能。在我国,大公司总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向上海等特大中心城市迁移的现象也已频频发生。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在大的中心城市范围内直接从事工业生产的功能将逐步减弱,大公司总部聚集的功能将进一步增强。这意味着城市的进步,同时,也要求大的中心城市工业生产布局要有一种新的思考。首钢是建在首都北京的企业,对环境的要求很严,在钢铁企业重组中也应走出大企业总部与生产工厂相分离的道路。
首钢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经验给人们的启示很多,我们的看法还是肤浅的,有待于深入的总结和提高,更有待于首钢在新的实路中创新、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