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农产品价格变动特征及原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中国论文,农产品论文,价格变动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产品价格的变动牵动着城乡居民的生活,关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003年,中国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大幅减产,其中粮食产量减为43069.5万吨,比1999年减产15.3%。2004年之后,随着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价格转向恢复性上涨,其中2004年比2003年上涨13.1%,粮价上涨更为显著,达28.1%。[1]自2004年国家全面放开粮食收购与销售市场,实行购销多渠道经营后,占农产品比重最大的粮食品种的价格由计划管制转为市场调控,2004年之后粮食价格开始上涨,同时带动整个农产品价格指数出现上涨。2010年以来,为了稳定农产品价格,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是争论仍然较大,主要集中在对新时期农产品的波动规律以及影响因素把握的不够深入。因此,本文将对新时期我国农产品价格变动特征及原因分析进行梳理。文章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分析中国农产品价格变动的整体特征,接着分析粮食、油棉、肉和蔬果四类主要品种农产品价格变动的特征;第二部分分析中国农产品价格变动背后的原因并给出了趋势判断;最后是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新世纪以来中国农产品价格变动的特征
(一)农产品价格变动的整体特征
新世纪以来中国农产品价格变动的整体态势表现为:以2004年为拐点,农产品价格指数由低位平稳运行转为明显上升,尤其是2007—2008年以来上涨幅度明显加大,由本世纪初期的“低价格”进入持续的“高价格”阶段。从波幅来看,2000—2003年累计下跌约10个百分点,年均跌幅2个百分点;2004—2006年累计上涨约17个百分点,年均涨幅4个百分点;除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下降7个百分点外,2007—2011年累计上涨约55个百分点,年均涨幅达11个百分点(如图1所示)。
图1 2000—2011年中国农产品价格指数走势图(以1999年为基准)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企业商品价格指数”中的“农产品价格指数”计算而得。
(二)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变动特征
分析完农产品价格变动的整体特征后,我们将分品种分析农产品价格变化。通过对国内外三大粮食品种①的价格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粮食类农产品价格变动的两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2008年以前,国内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品种的价格走势及波动幅度高度一致,但从2008年开始,玉米价格的波动幅度明显比小麦和稻米剧烈(如图2所示)。2000—2011年间,三大粮食品种的年均波幅②分别为小麦8.97%、玉米10.80%、水稻9.80%;其中2008年以前的年均波幅分别为小麦6.73%、玉米7.95%、水稻10.94%,而2008年之后的年均波幅分别为小麦6.67%、玉米19.27%、水稻4%。
第二个特征是三大粮食品种国际价格的波动幅度明显大于国内价格的波动幅度且影响国内价格。2000年以来,三大粮食品种国际价格的年均波幅分别为:小麦25.21%、玉米14.83%、稻米43.21%,而国内价格的年均波幅分别为小麦8.97%、玉米10.80%、稻米13.13%。从图2可以看出,2008年以前,无论国际价格如何波动,三大粮食品种的国内价格一直都是保持着平稳上升的走势;相较于小麦和水稻,国内玉米价格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2008年以来,玉米的价格走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受国际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
图2 国内三大粮食品种价格走势图
图3 玉米国内外价格走势图
图4 小麦国内外价格走势图
图5 稻米国内外价格走势图
图2—图5数据来源:国内玉米价格以玉米全国收购均价表示,来源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小麦价格以三等白小麦批发市场价格表示,来源于中华粮网数据中心;水稻以籼稻全国集贸市场价格表示,稻米以籼米全国集贸市场价格表示,来源于国研网。国际玉米价格以美国玉米海湾FOB价表示,国际小麦价格用美国硬麦海湾FOB价表示,国际稻米用泰国大米(含碎25%)曼谷FOB价表示,数据来源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
(三)油棉类价格变动特征
豆油是我国的主要食用油品种,本文油类主要以豆油为例。从图6、图7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我国棉花、大豆和豆油价格变动与国际价格保持高度一致,但从年均波幅来看,国内外大豆和豆油的年度波幅都比较大,国内大豆为15.9%、国际大豆为14.3%,国内豆油为19.8%、国际豆油为22.1%;而棉花的国际国内市场波幅都相当小,国内棉花为1.7%、国际棉花为2.5%。
图6 棉花国内外价格走势图
图7 大豆、豆油国内外价格走势图
图6—图7数据来源:国际价格均用进口价格表示,国内价格用出口价格表示,数据均来源于海通证券农产品数据双周报(2011年3月14日)。
(四)肉类价格变动特征
我国肉类价格变动呈现三大特征:
其一,2000年以来,肉类价格保持上涨趋势,2007年之前比较平稳,之后涨幅和波幅都明显加大,如图8、图9所示。十年间猪肉的年均波幅为16.83%、牛肉为19.86%、羊肉为16.82%;2007年以前的年均波幅分别为猪肉8.7%、牛肉9.9%、羊肉7.4%,2007年之后年均波幅分别为猪肉24.4%、牛肉23.6%、羊肉20%。
其二,牛肉和羊肉的价格走势一路上行,周期性特征不明显。而猪肉价格周期性明显,大约为两年。例如,2003年和2004年猪肉价格均为上涨,2005年和2006年又连续两年下跌,2007年和2008年又出现高位大涨情况,2009年猪肉价格开始下跌,2010年10月又开始大涨。
其三,活猪、仔猪和猪肉价格波动趋势和周期高度一致,均在2008年上半年达到历史峰值,仔猪价格的幅度相比活猪和猪肉价格波幅较大。十年间,仔猪价格的年均波幅为40.4%、活猪价格为19.8%、猪肉价格为24.4%;而2006年4月份之后,活猪从2006年4月到2008年3月累计涨幅151%,猪肉价格从2006年6月到2008年2月累计涨幅为136.7%,而仔猪价格从2006年7月到2008年4月累计涨幅高达330.2%。
(五)蔬果类价格变动特征
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2002年1月到2010年12月的蔬菜和水果价格,其中蔬菜选取大白菜、黄瓜、西红柿、菜椒和四季豆为代表,水果选取红富士苹果、香蕉、橙子为代表。从图10、11可以看出,8年间主要品种的蔬菜和水果价格变动呈现以下特征:
图8 猪牛羊肉集贸市场价格走势图
图9 仔猪、活猪、猪肉集贸市场价格走势图
图10 蔬菜集贸市场价格走势图
图11 水果集贸市场价格走势图
图8—图11数据来源:国研网。
一是各主要蔬果类品种价格都保持了上涨的长期趋势,从年度平均波幅来看,蔬菜中大白菜为13.1%、黄瓜为11.1%、西红柿为10.9%、菜椒为6.1%、四季豆为8.2%,水果中红富士苹果为21.7%、香蕉为13.2%、橙子为10%。
二是各主要品种蔬菜价格走势的季节性都特别突出,且每年都存在一次季节波动。其中,黄瓜、西红柿、菜椒和四季豆的价格走势是一致的,呈现“∨”字型特征,每年2月份—7月份价格一路走跌,从2月的最高峰一路达到7月份的最低点,7月份以后,价格又开始一路上涨到次年的2月份再次达到峰顶,从最高峰到最低点的价格差幅均达到153%左右。这主要是因为这四种蔬菜品种都是夏季收获集中上市,又是时令蔬菜,储存时间不长。而大白菜由于是冬季上市,因此价格成“∧”字型,价格从每年的1月份一路上涨到9月份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下跌至12月,从最高峰到最低点的价格差幅为98.1%,一年之内价格波动幅度小于其他四个品种,这可能是相对于其他四种蔬菜,白菜的价格比较便宜,消费者对其价格的敏感性较低。
三是红富士苹果、橙子、香蕉三种主要水果品种价格在2005年以前,价格水平和波动幅度都比较一致;在2005年以后,红富士苹果的价格明显高于橙子和香蕉,三者之间的波动幅度差异也比较大,其中香蕉和橙子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小,红富士苹果的价格波动幅度比较剧烈。2005年以前,红富士苹果、香蕉和橙子的价格年均波幅分别为4.8%、5%、5.8%;2005年以后,三者的年均价格波幅分别为13.1%、6.3%、6.3%。
二、我国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原因
农产品价格总水平的上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农业生产深受季节、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供给和需求弹性较小,所以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程度较非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要大。农产品的价格主要由需求和供给的量决定,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农产品价格同时受到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包括快速城镇化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另外,农产品价格还受到汇率、货币等政策因素的影响(见图12)。
相较于世纪初农产品价格的低位平稳运行,2003年中国农产品价格指数上涨幅度加大,并且在2007—2008年明显增大。那么推动中国农产品整体价格变动以及主要品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本节将对此进行分析。
图12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城乡二元结构下快速城镇化是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根本动因
刘易斯、费景汉和拉尼斯等人提出具有二元结构特征的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方式主要表现为:发展启动于工资率较高的现代非农部门的持续扩张而产生的对农业劳动力的吸收;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劳动力在农业与非农部门之间的流动性再配置;发展完成于边际产出大于零的劳动力转移而导致的“短缺点”和农业劳动力边际产出等于平均产出的“商业化点”聚合而成的“刘易斯转折点”的出现。因为进入“刘易斯转折点”之后,农业部门呈现出与非农部门趋同的性质:与非农劳动力一样,农业劳动力也成为稀缺性商品;因此,农业劳动力的自然就业转向市场化配置,农业劳动力的工资决定由制度性机制转变为边际生产力方程。[2]
中国的二元结构非常明显,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二元结构对农产品高价格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首先,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扩大了对农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村人口离开农业生产减少了农产品供给。其次,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人们膳食结构的迅速转型。我国的食物消费结构正从粮—肉鱼—果蔬8∶1∶1结构转变为4∶3∶3。相关数据表明,全国口粮消费量从1991年的229.8千克下降到2007年的155.7千克,减少了32%;动物性食物消费则呈现全面增长态势,近10年来奶类增长了291.8%,水产品增长了69.1%,肉类增长了43.0%。[3]消费结构转型和农产品内部悬殊的价格引起产品结构调整,进而影响到产品价格。与此同时,农产品之间的比价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粮食对经济作物的比价持续走低,以粮油价格为例,2004—2008年比价分别为2.8、2.7、2.6、3.5∶1,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粮油争地”的现象,这进一步推动主要粮食品种价格的上涨。
(二)农产品供求基本面的紧平衡造成了农产品价格的高位波动,受国际因素影响越来越大
近年来三大粮食品种的价格在连年丰产的情况下仍出现上涨趋势,其中生产成本上升是主要推力,而供求关系趋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已经实现了八连增,相比而言,需求增加更快。粮食需求的增加主要体现在玉米这个品种上,这主要由两个方面引起:(1)饲料消费量的增加。消费结构持续升级使得人们对肉蛋奶水产品的消费增加,这归根结底又增加了全社会对粮食的消费需求,尤其是作为饲料主要原料的玉米。2008年,全国肉蛋奶水产品的产量达到1.7亿吨,玉米需求量达到6900万吨,如果考虑饲料中蛋白类成分的用量,则全国因养殖规模的扩大而导致的粮食需求增长量则会更大。(2)玉米深加工需求增长过快。2005年玉米深加工消费量为2650万吨,2010年则上升为4900万吨,五年间增幅达到84.91%,年均增幅达到13.08%。而同期玉米产量只增长了23.38%,年均仅增长4.35%。2009年开始,我国正式从玉米净出口国变为玉米净进口国,国际高价格在国内玉米产销缺口的环境下进一步推高了国内玉米价格,这是造成2008年以后玉米价格的涨幅明显大于小麦和水稻价格的原因。
从供给方面来看,虽然中国从2004年开始粮食产量已经实现了八连增,但由于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和自然灾害的频发对产量的影响越来越大,保证粮食充分供给的难度越来越大。从消费方面来看,虽然玉米深加工由于国家的控制规模不会过快扩张,国内目前生物能源消耗量还比较小,但随着人口和收入的增加,消费需求会稳步增加。总体上说,粮食供求紧平衡的趋势会愈加明显,同时随着生产成本的上升以及国家粮食收购价格的稳步上行,预计粮食价格将保持稳步上行的态势,但幅度可控。
在国内农产品供求紧平衡的局面下,国际供求因素对一些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凸显。对于棉花、大豆这类需要大量进口的农产品来说,国际市场是决定价格的最重要因素。中国棉花对外依存度较高,2007—2010年中国的棉花自给率分别为63%、58%、78%、70%,[4]也就是说目前约30%的棉花需要进口。2010年,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70%,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高度达60%,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食用植物油进口量最大的国家。目前跨国粮商在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参股或控股,占到总股本的66%,左右了中国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其食用油供应75%的市场份额,具有绝对的定价权。
(三)农业生产成本快速上升推高农产品价格
生产成本中如土地、人力等要素的价格迅速上涨影响了各类农产品的价格。农业生产成本的逐年上升不仅可以解释我国农产品价格长期呈上涨趋势,也可以解释2007—2008年以来各类农产品价格涨幅明显加快的现象。近年来,由于农业的相对比较效益较低,从事农业的机会成本不断上升。从2009年的农产品成本收益的数据可以看出,稻谷平均每亩总成本由2003年的360.11元增加到2008年的556.06元,增长幅度为54.44%,年均增长10%左右。小麦则是从339.64元增加到498.55元,增长幅度为46.79%,年均增长9.5%左右。玉米从347.63元增加到523.45元,增长幅度为50.58%,年均增长10%左右。大豆从254.65元增加到347.99元,增长幅度为36.65%,年均增长7.1%左右。以上四种品种的平均费用由2003年325.51元增加到2008年的481.51元,增长幅度为48%,年均增长10%。其中,人工成本由2003年的118.08元增加到2008年的153.29元,增长了30%,年均增长6%,土地成本则由53.75元增加到101.21元,增长了88.28%,年均增长17.66%。四种产品的每亩物资和服务费用由2003年的167.81元增加到209.11元,增长了24.61%,年均增长5%左右。其中化肥从48.65元增加到77.35元,增长了59%,年均增长12%左右。
图13显示了近20年来,我国农产品成本呈现出周期性波动上升的特征。尤其是自2003年起,我国主要农产品成本进入新一轮上升阶段,到2006年左右,主要农产品成本增幅明显加大,这也成为解释我国主要农产品在2007年左右开始出现价格涨幅明显加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13 主要农产品每50公斤总成本的变化
数据来源: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0)》有关数据整理。
由此可知,近年来农产品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尤其是土地和化肥费用不断上升,是影响农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四)疫病、自然灾害等突发因素造成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
疫病防控不利和气候灾害预测性差从外部冲击着农产品价格。这些因素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影响农产品价格[5]:一是突发事件影响农产品生产,进而影响人们对粮食生产形势和价格变化的预期。比如雪灾、旱灾等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引起价格波动。二是突发事件影响人们的消费,首先是影响受灾地区的消费,其次引起其他地区和其他物品消费的连锁反应,比如地震会引起灾区粮食等物品的供应紧张,进而会引起人们对价格预期的判断。自然灾害、疫病和信息等外部因素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搭车涨价、变相涨价、乱涨价、对需求增长的判断预测失误等,这些因素也对价格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以猪肉价格为例,2006年以前,猪肉市场一直比较平稳,主要是由于疫病发生少;从2006年到现在,由于疫病的影响,猪肉价格大起大落,2010年开始的猪肉价格暴涨也是跟疫病密切相关,2010年1—9月广东、广西、江西、江苏、四川、湖南、湖北等地区接连发生口蹄疫、高热和猪瘟,导致6—11月能繁母猪和仔猪存栏量同比下降5.15%,严重影响了2010年下半年及2011年上半年的生猪供给,推高了2011年上半年的猪肉价格。
气候等自然灾害也会对农产品的产量具有重大影响。2009年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夏秋连旱,造成土豆、洋葱减产;在11月份连降两场暴雪,不仅雪后菜价上涨,也造成冬储菜的储存量不足;2010年春季的西南大旱,影响了南方蔬菜的上市,由这些地区调出的蔬菜数量明显减少,有些品种的蔬菜还需要从周边地区调入;2010年北方地区出现的“倒春寒”使得应季蔬菜上市推迟了1个月,北京蔬菜的供应链断档尤为明显。储存菜数量不足,应季菜供应紧张,后续蔬菜断茬,经销商四处寻找货源,菜价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大幅上涨。[6]
(五)货币、汇率等政策因素影响农产品价格
根据货币数量论,货币存量及其增长速度对价格水平和通胀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货币流动性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另一方面,由于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也成为影响我国农产品价格的重要原因。
近两年货币的过度供应主要是由信贷的超规模投放引起的,信贷规模由2008年的4万亿飙升至2009年的9.6万亿和2010年的8万亿,导致M[,2]/GDP③的比值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飙升至1.79和1.82(见表1)。目前西方发达经济体的这一比值均在1以下,而新兴经济体相对高点,但一般也保持在1.5以内,超过1.5倍的很少。
货币的供给过度除了引发全面的通货膨胀外,也使得囤积炒作现象频发。背后的机理是物价过快上涨以及流动性过剩使得投资渠道受限,囤积炒作农产品成为了部分游资的保值和投资方式,不过囤积炒作的对象主要是小产量、易储存的农产品。
三、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新世纪以来,中国农产品价格变动存在以下主要特征:首先从农产品总体价格上看,以2004年为拐点,中国农产品整体价格由之前的低位平稳运行转为明显的上升;2007年以来农产品整体价格涨幅明显加大,达到年均11个百分点,各主要种类农产品价格的年均波幅也在2007—2008年开始明显增大。三大粮食品种、棉花、蔬菜、水果中的香蕉和橙子的价格波幅相对较小,年均波幅分别为:小麦8.97%、玉米10.80%、水稻9.80%;棉花1.7%;大白菜13.1%、黄瓜11.1%、西红柿10.9%、菜椒6.1%、四季豆8.2%;香蕉13.2%、橙子10%。而大豆、豆油和肉类以及水果中的红富士苹果的价格波幅比较大,年均波幅分别为:大豆15.9%、豆油19.8%;猪肉16.83%、牛肉19.86%、羊肉16.82%;水果中红富士苹果为21.7%。
在二元结构的背景下,生产成本的上升和农产品供求紧平衡使得农产品价格仍然具有上涨趋势。但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尤其是国际因素、汇率因素、货币因素、突发事件等外部冲击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日益凸显。短期来看,不同农产品的价格走势可能出现分化:三大粮食价格将稳步上升且幅度可控;油棉类价格随国际市场而定;猪肉价格周期性上涨接近峰值;蔬果等小宗农产品价格波幅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对策建议
通过对新世纪中国农产品价格变动特征及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农产品价格进行调控:
第一,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切实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通过提高粮食播种面积来稳定粮食的总供给;在三大粮食品种中要着重控制玉米的合理消费。但从长期来看,由于玉米进口将成必然,因此必须及早制定关于玉米进口的相关政策和管理机制。
第二,强化疾病防疫,尤其是生猪疫病的防控。一方面要全力抓好口蹄疫、蓝耳病、猪瘟等疫病防控;另一方面,要加快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的速度,以尽快弥补散户快速退出导致的供给不足;对于养猪补贴等政策要择机实施,尤其是在猪肉价格低的时候补贴可能存在亏损的养殖者;适当地开放猪肉的进口,当前国内猪肉价格远远高于国际价格,随着冷鲜肉技术的发展成熟,有关部门可以考虑进口猪肉,以此来平抑国内猪肉价格,缓解对物价的压力。
第三,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完善流通体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都已经了解到蔬菜的价格主要是流通中间环节、利益流太多引起的。因此要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和完善流通体制,着重建设主次分明、搭配合理、高效有序的蔬菜流通格局,尽量发挥现存的国有、集体所有的蔬菜流通网络资源,建设一批中央批发市场、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社区便民店等公益性主渠道,同时辅以农贸市场、农超对接、农民直营店等流通渠道。
第四,加强价格监管。近两年出现的一些农产品价格上涨部分由于成本上升,但主要是由“囤积炒作”引起的。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对于恶意炒作要依法给予严惩,从源头上控制住货币过度供应的闸门,以保持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
第五,建立客观真实的舆论环境。新闻媒体的报道要注重真实性、客观性,不引导大众,不以点概面,以偏概全,对于故意扭曲、以假乱真的新闻报道要建立追踪制度,减少负面影响。
注释:
①采用国际标准,这里的粮食品种不包括大豆。
②计算式为:样本区间内(价格最高值—价格最低值)/价格最低值[*]100/样本年数。下同。
③此处为名义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