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态文明下的村镇规划与建设论文_阿丽娅.阿不都热合曼

试论生态文明下的村镇规划与建设论文_阿丽娅.阿不都热合曼

阿丽娅.阿不都热合曼

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城乡规划管理局 838100

【摘 要】在生态文明时代,城镇规划人员要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做好乡镇的规划与建设,使乡镇的发展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分析了目前村镇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进行城镇规划和建设谈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生态文明;村镇;规划;建设

引言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城乡规划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公共政策,是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蓝图,是管理城市和乡村建设的重要依据。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必须加强和改革创新城乡规划。

1 生态文明下的村镇规划的目标

1.1 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需保护生态环境

一个国家要持续向前发展,最不可缺少的是生态资源,它包括绿色的资源、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源、水源资源等。在生态文明的时代要做村镇的规划,就要珍惜这些生态资源,使生态资源能够被持续利用。

1.2 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需尊重居民生活

在生态文明的时代,做村镇规划的工作人员需意识到村镇的居民和城市居民生活的方式不一样,如果不尊重村镇生活居民的方式,强行让他们接受城镇的生活方式,会让村镇的居民不适合新的生活,未来国家将会出现很多社会问题。村镇规划的工作人员要意识到村镇居民具有的独特生活方式,然后帮助他们优化生活。比如部分村镇居民喜欢旧有的乡镇式的生活、喜欢住古旧的乡镇式住宅,相关的工作人员可引导乡镇居民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展“农家乐”活动,使乡镇居民既能维持现有的生活,又能让他们与城市居民结轨。

1.3 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需加强基础建设

乡镇和城市最大的区别为城市的基础建设已经完善,城市居民可享受现代生活的便利,而乡镇的基础建设仍在进行中,乡镇要做好规划工作,就要继续完善乡镇基础设施,使乡镇居民能享受现代化的生活。

2 目前村镇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村镇能源建设没有目的性和规划性

国家为保证农民生产生活用电,在“十一五”规划中,着重加大了对农村用电资金的投入,国家对贫困地区的用电建设投资约为236 亿元,实际投入则高达500亿元,平均到每户农民家中,相当于投放了二到四万元的资金。但这并非最理想化科学化的投放工作,就用电建设所投放的同等资金而言,完全可以在居民密集的地区建造一个风能发电厂,利用低碳环保的技术造福于民,减轻电网供电任务量,减少用电消耗。

2.2 农村住房改造无规划性

为加快城市化进程,不少农村大力实施旧城改造,将所有村镇建设都统一标准。但却忽视了当地特点,使不少村镇建筑和基础设施都千篇一律,缺乏差异性。千百年来遗留下的建筑特色也在被一一吞噬。虽然,改造后的村镇看起来整齐划一,但是实用性能却不高,没有充分利用浅层的地表热能,出现了能源浪费。

2.3 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不少企业和厂家选择在农村建厂,一方面是因为农村用地价格低廉;另一方面是因为能逃避部分环保检查。这对农村大气和水源造成了一定污染。空气中时常弥漫着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粉尘等空气污染物。同时,农民焚烧秸秆等农作物导致烟尘出现,也加剧了农村的空气污染问题。

农村水源主要受到生活垃圾的影响,威胁到地下和地表水资源。不良商家,将未经治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给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土壤污染问题也不可小觑,农业为保证收成和质量大肆使用农药和化学物品,破坏了土壤自身的排污能力,同时也破坏了生态平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如何进行城镇规划和建设

3.1 注重生态保护和保持农村特色

对于农村建设要紧抓“特色”原则,在最大限度保留农村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城镇规划和建设。充分结合乡镇地质情况、资源储备及生态环境,在规划时讲究特色,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要因贪图一时利益,大走经济效益之路,开地建厂,置生态环境于不顾,从而造成永久损失。

3.2 乡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

农村中基本保留着较为完好的文化遗产。在乡镇建设规划中,应适当保留地域特色,融入到新乡镇建设环节中。将乡镇打造成完全不同于城市的特有建设,传承乡镇中古朴的文化氛围,建造“农家乐”等旅游项目,进而拉动乡镇旅游事业。打破固有的乡镇规划方案,创新乡镇建设,打造生态文明的村镇文化。

3.3 推广新技术减少污染

污染,无论是对城市还是乡镇来说,都是其发展的重要障碍。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探究新型生态农业技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政府和相关部门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做扶持,构建模拟生态结构,设计立体种植技术;利用生态自身循环调节功能,建造食物链工程,形成农业良性循环系统。多进行低碳环保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使用效率。节约国家扶持资金,摸索实践能源实用技术。对于生态平衡的保护,可通过植树造林维护,防止水土流失现象。

3.4 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是农民生活保障的根本,但我国目前的农业一直处于广种薄收的经营方式下,忽视了商品化过程的重要性,从而使利润低下,农耕事业不能进一步发展。

农产品附加值一直无法被农民充分获得利用。政府需通过扶持乡镇企业,进行农产品加工,实现产业的市场化进程,不仅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拉动经济发展。

3.5需要对整个村镇所处的人居生态环境加以合理的改善与优化

在生态文明时代发展背景之下,要充分依赖于村镇既有的设施装备,环境条件,以及基础要素,在充分遵循可承受性、公益性原则的前提条件下,使村镇居民的生产水平、生活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通过该措施的落实,能够使村镇居民早日喝上干净的水、用上卫生的厕所、走上舒适平坦的道路、住上安全宽敞的房子。在对村镇进行整治的过程当中,需要始终坚持政府的引导,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价值,吸纳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在科学性的规划下,分布实施,实现以城市带动村镇,以村镇反作用城市,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还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在村镇规划发展中,需要充分借鉴小城镇经济社会在自身发展中的优势资源,自村庄的整治逐步发展为对片区的整治,对面上的整治,以及对县域的整治。同时,还需要将对生活污染的治理作为重点的关注对象,通过遵循并落实现行《村庄整治技术规范》的方式,使村镇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配置更加的全面与完善,达到改善村镇居民人居环境,提高人居环境生态性的重要目的。

3.6促进重点村镇的优先发展,发挥其带动性价值

通过加大重点村镇发展力度的方式,不但能够使区域性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得以持续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农村特色产业的全面发展,并积极改善村镇居民的居住环境。为达到这一发展目标,要求充分落实资金层面以及政策层面对于优先发展村镇的支持,将建设的重点放在供水、供电、供气、道路、以及通讯等多个基础与设施建设方面,同时,还需要着眼于对包括卫生院、幼儿园、以及文化站在内,多种公共性服务设施的建设,使社会资金广泛涌入城镇建设领域。在优先发展村镇的带动作用之下,推动其行政权力与职能的合理衍生、扩展,使其能够更加良好地面向现代农业提供发展与服务。同时,此项措施的优势还体现在:依托于服务性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对返乡创业园区的建设、支持,一方面能够使农民返乡后获取更加良好有效的创业条件,另一方面能够使农村劳动力以及人口有序、规范的面向城镇、面向非农产业转型。

对于村镇规划和建设,要跳出原有的条条框框,结合乡镇实际情况,探究最为合理科学的规划建设之路。不仅要积极促进乡镇的经济发展,还需要保护其生态平衡和固有文化精髓。在经济发展和乡镇特色建设中找寻到一个平衡点,真正的让惠于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实现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大忠.有机结合 善于引导――对当前山地村镇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J].规划师,2014(09).

[2]丘伟安.村镇规划不可忽视公众参与[J].城乡建设,2012(02).

[3]张汝飞,赵彦云.城市化与区域创新能力空间关系的实证考察[J].统计与决策,2015(03).

论文作者:阿丽娅.阿不都热合曼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6

标签:;  ;  ;  ;  ;  ;  ;  ;  

试论生态文明下的村镇规划与建设论文_阿丽娅.阿不都热合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