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发展论文,对策论文,我国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九五”期间与下世纪初,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稳定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本世纪末我国第二步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而且关系到下世纪我国国家现代化的进展。本文主要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对农业科技发展的任务、问题和出路等进行探讨。
1 农业发展面临的压力以及农业科技肩负的重任
1.1 农产品需求压力
我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据推算,在本世纪末每年仍将增加1400万人左右,农产品特别是食品的有效供给将是关系到我们国家生存的大问题。没有充足的农产品供应,社会安定就成问题,更不用说搞经济建设了。人口的进一步增加以及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供给的数量、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给农产品供给造成了很大压力。从粮食生产的量化标准来看,人均400kg粮食,是我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最基本的物质保证。按2000年我国人口13亿计算,本世纪末粮食总产量必须达到5200亿kg。199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4450亿kg,距离目标差750亿kg,未来几年要实现粮食总产量5200亿kg的目标难度不小。
1.2 耕地压力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资源约束型国家,虽然资源总量不小,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土地、森林、水等资源,只分别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36%、13%和25%。耕地作为我国主要农产品的源泉,人均仅1.5亩,不少地区不足1亩,而世界人均耕地达3.96亩,而且近年来由于非农产业占地持续增加,以及风沙侵蚀,盐碱化和污染等,使得农用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土壤肥力下降。据有关报道,我国每年大约减少耕地33.3—46.7万hm[2],全国目前遭受污染的农田面积达1000万hm[2],土壤沙化面积已达到33.4万km[2],并每年以2100km[2]的速度扩展。而在我国可开发利用的7600万hm[2]土地后备资源中,可开发的宜农地仅占18%,可增加的耕地面积十分有限。显然,不断减少的人均耕地相对于持续增加的人口来说,如果不转变生产方式,所承载的能力已近极限。
1.3 农民增收压力
农民是我国社会的主体,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城乡差别仍然很大。据统计,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1,1984年缩小到1.7∶1,到1994年又扩大到2.63∶1。农村人均纯收入从1980年到1991年年均递增6.96%,但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明显趋缓,出现农业增产多,农民增收少,甚至不增收的现象。从全国范围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1980—1984年为15.1%,1985—1988年为4.0%,而1989—1991年仅为0.7%。1992年农村经济重新进入较快的增长阶段,农民人均收入比1991年增长5.9%;1993年增长3.2%,1994年增长5%。但如果按到2000年人均达到1200元计算,1993年到2000年每年平均需增长7.1%,其难度是不小的。农业比较利益低,除了其产业本身的特点和其它政策上的不合理因素之外,生产手段、技术装备落后等也是重要的原因,以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成本增加,增产不增收。这种状况将大大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和2000年小康目标的实现。
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政策的作用是很大的。但在农村体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农业政策的作用并不是无限的。另外,从增加农业投入的角度来分析,就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言,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受边际效益递减的影响,也不可能无限增产。而且,我国的财力也规定了农业投入的有限性。因此,要顺利实现2000年乃至2010年我国的奋斗目标,除了继续发挥好政策的作用,增加投入以外,必须有赖于科技的突破,有赖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据有关分析显示,发达国家科技在农业增长中所占的比重,目前大约为60%—80%,另据世界粮农组织预测,未来的20年,为满足世界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新增部分的80%要依靠科技突破来实现。这些资料都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对农业增长的重要贡献,也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2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对我国农业的几上台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在“六五”、“七五”计划期间,我国共培养出作物新品种、新组合近800个,使种植业增产10%—15%以上;农作物间、套复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已扩大到全国耕地的1/3,规范化栽培面积已达2000万hm[2];地膜栽培技术已累计推广1500万hm[2];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使灌溉水利用率高达80%—90%;还有其他如新的配套施肥技术,科学的饲料配方和饲养方法以及新型农药、化肥等等,都对农业的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分析显示,1972—1982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增产量中的27%是靠科学技术的作用实现的,“六五”期间上升到35%左右,而“七五”以来农业科技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份额下降并徘徊在30%左右,与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份额60%—80%相比,差距很大。另据报道,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励农业方面的重大科技成果达381项。1985年全国首届发明展览会公布经济效益亿元以上获发明奖的科技成果共32项,其中22项是农业方面的。然而,整个80年代全国农业重大科技成果中,推广应用的只有30%;90年代初,虽然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已提高到40%左右,但仍有60%左右的成果未被推广应用。这些情况从根本上来说是与我国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2.1 科学研究与经济发展脱节
我国现有的科研机构,大都是50—60年代按原苏联的模式和行政区域设置的,层次不清,机构重复,学科与专业也已不适应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一些课题的立项、审批、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任务观念”和“形式主义”的现象。只重数量,不重质量。造成科技成果应用力弱,推广困难。据抽样调查,1992年农业科技成果中受农民欢迎的仅占10%左右,其余则有相当部分很难被农民接受和推广应用。
2.2 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缺乏统一协调
长期以来逐步形成的我国农业科学技术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在运行机制方面,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科学技术,国家包的过多,统的过死。在组织机构方面,科研机构、教育部门与生产单位相分离;研究、教育、生产脱节;部门分割、地区分割、专业分割;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生产部门之间缺乏协作与联合,纵深配置性差。这不仅造成科研经费的大量分流,课题重复,也造成部门之间经常摩擦,浪费人力、物力。不利于科技成果的开发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科学技术人员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发挥。
2.3 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技术推广“缺粮断奶”,农业科技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的投入不足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国家对农业投入的绝对数虽然增加,但相对份额却逐年下降。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比重,由1980年的12.4%下降到1992年的8.75%和1993年的8.4%,减幅为33.3%。1994年国家财政预算用于农业的投入总额达523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提高到9.63%,但直至1994年9月到位的农业支出尚不到全年计划的50%。在这比重很小的农业资金中,“农转非”现象十分突出,真正用于农业的资金大打折扣。农业科技的投入不足更加严重,1980年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1.08%,到1993年,仅占财政总支出的0.57%,减幅达47.2%,其结果使得农业科研机构、教育、推广部门普遍陷入严重困境。同时,扶持农业科技的政策也执行不力。我国农业科研的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很小,1971年为0.3%,1980—1985年为0.27%—0.19%,1986—1990年为0.20—0.25%。因此,农业科技资金的严重短缺,造成了科研设施陈旧落后,实验条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改善,科研工作人员待遇偏低。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研究工作的开展和科技成果推广。
2.4 农业科技力量尤其是农技推广队伍薄弱且不稳定
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每万名农业人口,有4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而我国仅有6名科技人员。建国以来国家为农业培养了100多万大、中专农林科技人员。然而,许多已跳出了“农门”,而且仍不断有农技人员“跳农门”,留在岗位的也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特别在基层工作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得不到继续教育、进修的机会,知识陈旧,信息不灵,再加上待遇又低,工作和生活条件差,造成农技人才严重流失。
3 世纪之交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世纪之交科技兴农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我国科技管理体制
根据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科技发展的特点,转变政府职能,克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科学技术工作,在保证国家重点项目研究的同时,开拓技术市场,运用经济杠杆和市场调节,使科学技术机构具有面向经济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活力,促进研究、教育、推广部门共同协作,工、科、贸结合,生产与研究横向联系,人才合理流动,逐步形成科技与生产实际、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新型运行机制。
3.2 加强科技教育,强化科技意识,确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未能始终如一地把促进科技进步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上,以致造成不少阻碍科技进步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脑体倒挂,忽视、轻视农业科技工作的现象经常出现,从而使得农业科技缺乏相应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这些都不利于农业科技的进步。现代的农业,是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及其应用为基础的。没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当今,我国以自然资源和传统经验为基础的农业正向科学知识和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农业转变。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这种转变的快慢特别是科技知识开发和应用的程度,是决定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高低的根本原因。因此,今后我国农业要攀登新的台阶,关键是先进的科学技术。
3.3 增加科技投入,努力改善科技工作条件,加速科技成果的开发和推广应用
由于农业科技是一项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事业,因此,在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同时,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主要应以国家财政作为主要渠道。综观世界各国,即使是资本主义国家也通过干预调节投资方向,保护那些收益不大,社会效益很大的行业,农业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事实上,各国农业科研投资绝大部分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承担的。如在80年代中后期,印度、泰国、印尼等国的农业科研投资中,政府拨款的比重分别为93%、95%、97%;法国农业科研投资的90%由农业部拨款。另据有关部门预测,农业科技投入占国民产值的比例需达3%以上,才能保证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从现在起就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保证农业科研有个稳定发展的环境。
3.4 科学规划,调整结构,确定发展重点,把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农业科技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项目研究。其中基础研究是基础,它对于提高应用研究水平,开发新技术和研制新产品,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抓基础研究和基础工作,农业科技发展才有充足的后劲和坚实的基础。而应用研究则使自然科学知识同社会生产力直接衔接起来,把其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实际的生产过程,并源源不断地为生产提供实用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农业中的高技术研究主要是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现代的生物技术对未来的农业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它需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发展中国家若不发展自己的生物技术,则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越来越大,其农业对发达国家的依赖也将越来越大。可见,高技术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这三方面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在发展时一要符合国情、国力和农业现状特点,扬长避短;二要符合科学技术本身转化、演变的规律性,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进行统筹规划,发展种、养、加技术,促进二高一优农业的发展。
3.5 加强科技立法,用法律形式保障科技的重要地位
在这方面,我国已在《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法规中作了规定,但总体上来说,法律体系尚不完善,且不够具体。因此,有必要借鉴世界上其它国家的一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加以进一步完善,以切实保证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