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刚[1]2000年在《韩国高中教育管理个案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通过对韩国的实地考察并参阅有关文献,以坪村高中为例,总结了韩国高中教育管理的成功经验,包括内部管理机制、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四个方面。同时,也分析了韩国高中教育管理中存在的课外补习及体罚学生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学校的实际情况,得出了有益于国内学校教育管理的几点启示。
王建[2]2015年在《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中特色课程理论是顺应高中特色办学提出的。2009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就在“中美高中特色办学研讨会”上指出,高中是学生个性和才能显露与发展的关键阶段,特色办学才能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为各种人才的成长开辟不同的道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强调,支持普通高中学校建立特色化课程体系,鼓励学校在国家课程方案指导下根据自身定位和本地实际,多角度入手,规划符合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的特色课程,发展学校办学特色。高中特色课程理论有着其独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理论上,它验证了多元智能理论、切合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体现了建构主义的评价观;实践上,它有助于改变我国高中同质化倾向,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建立良性的三级课程体系,形成灵活多变的课程实施方案。本研究从理论上给高中特色课程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从课程目标这一角度来看,高中特色课程主要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并以地域社区以及学校资源为依托。在此基础上,对高中特色课程的性质进行分析,归纳其性质有独特性、优质性、多样性、选择性、整体性、创新性。并指出高中特色课程具有长期实践、地域校本、多元形式的特征。同时,进一步把高中特色课程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特色课程、课程特色以及特色课程方案。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高中特色课程的核心要素,即个性化的育人目标、统整性课程结构、多样化课程实施和特色化课程评价。对高中特色课程开发步骤进行了阐释,形成了背景分析、愿景构建、内容设计以及评价改变基本模式。为了给高中特色课程开发提供良性土壤,本研究还就高中特色课程配套措施进行了分析,内容涉及到政策支撑、师资建设、场馆建设以及学生指导制度。实践上,本研究主要以M市三所示范高中的艺体特色课程、外语特色课程以及民族特色课程为基础,结合韩国大田市相关高中特色课程建设的经验,研究了实践过程国内、国外特色课程建设的案例,比较了中韩两国高中特色课程建设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以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关高中特色课程实践中的困境和反思将为本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研究的空间。
李璞[3]2017年在《普通高中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育信息化近十几年建设的过程中,相关建设规模、资金投入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普通高中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高投入、低产出的发展瓶颈。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有必要引入管理科学中的绩效评价相关理论对普通高中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评价。科学合理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能够诊断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引导、调节教育信息化向着理想的状态发展,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本研究在参阅国内外有关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方面的期刊论文、图书、网络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等资料的基础上,将影响普通高中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诸多因素归纳整理为五个一级关键指标,即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资源库建设、组织与管理、学校管理信息化。在对二级关键指标进行筛选过程中,根据科学性、可靠性的筛选原则,充分征求了专家的意见及建议,通过专家咨询确定指标分值及等级系数,设计符合普通高中教育信息化绩效的测评量表,基于测评量表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情况实施评价。本研究以泰安市第一中学进行实证研究,精心设计普通高中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调查问卷,通过电子邮件和实地访谈的方式来发放调查问卷和收集相关的信息与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最后利用评价量表对普通高中教育信息化绩效进行评价。分析泰安市第一中学教育信息化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即学校的校园网存在安全隐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之间的融合存在弊端;信息化教学资源使用率偏低;缺乏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激励机制;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兼容性差。通过实证研究提出泰安一中存在的具体绩效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推动普通高中教育信息化绩效的建议,即保障学校网络信息安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提高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率;完善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激励机制;提高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效率五项措施,以此提高普通高中教育信息化的绩效。
朱文庆[4]2004年在《从重点到星级的嬗变》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扩大普通高中规模,尤其是扩大优质普通高中规模,已经成为我国各地政府促进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选择。 江苏省自1996年开始至2002年结束的省重点中学的评选,造就了重点普通高中312所,其中98所已通过了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级评估。从2003年10月份起,江苏省全面推行普通高中星级评估工作。星级评估是对普通高中实施的一种等级鉴定。鉴定标准分为五个等次,一星级为最基础级,五星级为最高级。在基本完成转星工作后,江苏省于2004年3月开始进行晋星创建的试行工作。由于三星级高中是一个重要台阶,因而创建三星级高中成为许多普通高中的奋斗目标。 本文从南京市南湖高级中学创建三星级高中过程的个案研究出发,力图揭示三星级高中创建过程中学校以及当地政府的运作特点。 通过研究,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协调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促进教育的均衡可持续发展。学校必须合理定位自身的发展规划,立足校本管理,依托校本培训与校本教学研究,合理优化课程结构,办出学校特色,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协调发展。
陆旭东[5]2018年在《美术特色高中课程审美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高中是升学压力最重的学段,高中课程因功利化和唯科学主义倾向而导致整个教育生态失衡的状况也最为明显。按理,美术特色高中本该成为课程审美化和高中教育生态再平衡的一个探索平台,然而大量美术特色高中却并未真正实现审美育人的初衷而同样落入单纯应试的功利窠臼。其主因之一,是许多美术特色高中仅采用普通课程+美术技能强化训练的手段,却没有对整个课程体系开展符合美术特色高中育人目标的改造——课程审美化建设。作为一位美术特色高中的校长,本文作者对此有切肤之痛,深感课程审美化建设的必要与迫切。作为一名教育博士研究生,本文作者决意以美术特色高中的课程审美化建设为研究主题,期望通过本研究既为各地正在探寻美术特色高中健康发展之路的学校管理者提供参考,也为高中教育生态再平衡的理论研究者贡献可供参考的资料、数据及研究结论。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中外课程审美化思想、实践及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并由此梳理了课程审美化思想的历史和现实背景,界定了课程审美化建设等核心概念,探寻了课程审美化的美学、心理学、文化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了当前美术特色高中师生审美认知、审美情趣、审美评价等方面的不足及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相应问题。通过案例研究,挖掘了一批正在积极探寻美术特色高中健康发展之路的学校在审美育人和课程改革方面为课程审美化建设所提供的实践经验,由此提炼了课程审美化的四种模式,也指出了它们的局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尝试构筑并论证了一个美术特色高中课程审美化建设的初步框架,并进一步阐释了构筑这一框架的终极追求——在审美中成人以及课程审美化发展的未来展望。论文文本共分八章:第一章从考察高中教育生态失衡及美术特色高中健康发展遭遇困境的现象入手,分析了本研究美术特色高中课程审美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二章着重回顾了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与经验,为本研究找到基础和起点。第三章在分析传统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审美化这一核心概念,并对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而后从美学、心理学、文化学、管理学四个角度为本研究搭建了理论平台。第四章提出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案。第五章和第六章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去发现现有的课程审美化建设的工作成果及其局限。第七章从构筑课程审美化建设框架的角度,阐释了课程审美化的实质、特点与表现形式,提出了课程审美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提出了艺术教化、管理审美、课程体验、课程整合、课堂优化、审美评价引导六大原则,明晰了“两确立四构造”的课程审美化实施途径,提出了审美能力培养的办法。第八章是为避免重手段轻目的现象而着重强调了课程审美化建设的灵魂和终极追求,也即课程审美化建设最终是为了实现“在审美中成人”。以上各章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第一至第四章为论文的导论部分;第五至第六章为论文的主体研究部分;第七至第八章为论文建构及预测,构成了论文的结论部分。
康红兵[6]2007年在《农村综合高中办学模式的探索》文中认为现实需要与教育政策催生着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调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高中的发展一方面有助于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劳动力的基本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城镇化进程。构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综合结构不是将两种教育结构简单地双元并列、各自独立运行,而是对两者的教育要素进行全面调整、优化结合,从而形成一个普职融合、优势互补的新型教育结构。这就必须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时安排、人才培养标准等方面来体现综合高中办学模式的内涵。当前,农村高中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困难要求我们积极转换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以满足农村高中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实现农村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研究通过对C中学办学模式转变的个案研究,分析农村综合高中办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对个案学校“一校两式,二次分流”办学模式组织与实施的分析研究,反思农村综合高中的办学原则和实施要点,探索农村综合高中以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和新策略,以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摸索出一种适合农村高中自身发展的办学模式,促进农村高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陈成忠[7]2013年在《普通高中培养模式多样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高中教育已从精英化教育阶段进入到普及化教育阶段,高中教育规模发展的历史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每所高中内涵发展、优质发展。研究表明,高中教育走进大众化化阶段后,多样化发展是普通高中的必然选择。这一必然既是对民主平等思想的追寻,又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关键是课程体系多样化。通过开设多样化课程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是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内涵的具体体现。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减少必修课程的比重,增设内容广泛、结构合理的选修课程是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基本方式。本文所探讨的“培养模式多样化”,基本定位是“校内培养模式多样化”,狭指一所普通高中为满足不同意愿、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而探索的特色化实验班实施方案和实践样态。其内涵界定为:一所普通高中面对不同学生群体,实行不同的招生选拔制度,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采取不同的管理考试制度和评价标准,形成固定可复制的实施方案,完成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教育培养任务。发达国家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主要有三种做法:(1)专业选择,即在高中阶段进行专业定向,如法国高二开始多向分科,有“文学专业”、“理科专业”、“经济和社会专业”等。(2)综合性选择,即在高中阶段不分科,而是提供多样化的必修课与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如德国高二开始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基础课程和特长课程,形成自己独特的课程表。(3)菜单式选择,即学校将课程组合成若干课程菜单,供学生自由选择,如英国、日本等。我国普通高中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存在现实困境。一是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任务失衡与使命缺失。二是学校管理队伍的功利与局限。三是教师队伍的同质化与个性压抑。四是课程体系的僵化与脆弱。五是学生发展的未来迷茫与个性抑制。推进普通高中培养模式多样化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进一步明确普通高中阶段的教育目的任务。二是推进学校管理去行政化和校长队伍专业化。三是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四是促进教师专业化与个性化成长。五是实现课程设置的多样性与开放性。六是建立普通高中学生发展个别指导制度。泰山中学对推进校内培养模式多样化进行了有效探索与实践。构建起了舞蹈特长生培养模式、美术生培养模式、模特播音主持特长生培养模式、国际交流生培养模式、空乘专业生培养模式、橄榄球特长生培养模式、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等模式。泰山中学对课程资源多样化进行了有效探索。一是专业课程的市场化利用。二是高中课程与大学专业课程的对接尝试。三是地方课程资源的研究利用。四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泰山中学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需进一步完善理论与实践。一是需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更新育人观念。二是需要在不断创新中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三是需要建立培养模式多样化背景下的评价机制。四是需要建设“多样化”育人思想下的学校文化。五是需要建立适应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教师队伍。
雷培梁[8]2016年在《人的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以质量提升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明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追求。人的城镇化关键在教育,教育作为城镇化的“绿色引擎”,在人的城镇化过程中发挥着集聚、支撑、塑造、引领及示范等方面作用。人的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问题,既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全局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教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关系与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遵循“从问题到对策、从理论到实践、从一般到具体,国内与国外相结合、历史与当前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经济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对人的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论证,提出了人的城镇化与教育发展的逻辑关系和理论分析框架。以福建省为个案,综合分析了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特点,深入探讨了城镇化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特征与变化趋势。基于福建省8个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县市的具体实践,对不同主题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揭示了不同主题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差异性特点、共性特征及对教育的影响和启示。从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社区教育、高等教育四个方面剖析了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积极借鉴英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从教育制度内、外部两个层面,提出了促进福建省城镇化进程中教育发展的路径取向和体制机制改革建议。
杨李娜[9]2003年在《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入学考试是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的桥梁,是大学教育的起点,历来是教育界研讨的热点问题,也是教育改革的关节点。台湾的大学联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1954年至2001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学术资料,对台湾的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认真系统地研究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对于促进大陆高考改革的深化具有借鉴作用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以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围绕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发展演变主题,着重对台湾的大学联考与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改革作了具体的历史考察和深入的理论分析,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系统研究了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从而揭示了台湾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发展规律与基本特征,为当前高考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全文分为绪论和正文共六章。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章绪论主要界定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台湾的一些专用名词,归纳两岸学者的研究成果。第二章回顾分析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发展历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论述了台湾大学联考的渊源和创立、发展、演变以及革新。考察了台湾的大学联考自1954年至2001年的发展演变过程,围绕考试方式、考试内容与科目、招生方式、招生机构等方面深入分析联考的发展变化。第三章专章论述了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革。系统梳理了自1992年以来至2002年大学多元入学考试制度的发展与变化,探讨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改革及今后发展趋势,评价大学多元入学的利弊,总结经验。第四章以台湾的推荐甄选入学途径为个案,研究分析推荐甄选的由来、实施状况、追踪调查结果以及实行近十年来的优缺点,充分肯定作为大学入学选拔人才的重要形式之一,推荐甄选是可行的。第五章分别从高等教育的发展理论、心理学的多元智力理论、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机会均等理论、考试理论等多视角分析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的发展背景、历程、特点、影响因素等。第六章进一步探索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发展演变和改革对大陆高考改革的启示与借鉴作用,总结两岸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并结合现实提出相应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改革对策和初步构想。 通过分析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并与大陆的高考比较,运用大量第一手材料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试图得出以下一些基本结论: 第一,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从最初的创立,到发展和“联招新制”的演变,再到多元化时期,四个时期各有自己的特征:从考试内容、考试科目、考试方式的变化上看,坚持统一考试、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在此基础上,改革大学入学考试单一化倾向,探索考试内容的弹性化、考试科目设置的多样化,考试方式的多元化;从招生方式的发展演变看,从最初的联招创立,“联招新制”的变革,发展到目前的多元化入学;从招生机构上看,大学的自主意识逐渐觉醒,大学在招生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第二,从台湾的大学多元入学制度之一—推荐甄选的个案研究和多视角的理论分析发现,以统一考试为基础的多元化评价学生能力的方式是可行的,在具体操作上,要不断加强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机制,如在多样性招生、多元化考试、评价的同时,规范操作过程,适当限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第三,从考试发展规律上看,无论怎样变化、改革,始终坚持统一考试,坚持考试的客观、公平、公正、公开选拔人才的原则,这也是大规模考试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必然选择。 第四,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今后的发展,应是以统一的基础知识考试为主,辅之以多元化的手段评价学生的多元才能,以多样化的招生方式实现招收适才适性适听的学生,实现学生、大学、高中之间充分的双向选择,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大学的特色需求、高中的教学改革。 因此,台湾的改革方式直接为我们的高考改革提供经验,它是考试园地的一块“试验田”。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是一个受到多方面影响的选拔高级人才的制度,不能单单从一个方面来考虑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它往往受到文化背景、传统习惯、社会习俗、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的影响。从比较中可以看出,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今后的发展趋势是以统一的基础知识考试为本,从单一方式向多元化的入学途径发展,以适应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形势和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需要,从单一的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向多元化地评价学生的方向发展。今后高考的改革,探索考试、招生和评价的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应是适应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
卢寒[10]2013年在《我国高中“宏志班”的现状和发展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贯彻落实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促进教育公平,兼顾均衡发展,经中央同意,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国家教育部组织实施了“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决定在高中阶段开办“宏志班”,招收品学兼优的贫困生,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同样享有优质高中教育的权利,从根本上解决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深层矛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培养知识主力军。本文针对在社会主义特色体制下,从黑龙江省实验中学“宏志班”的实际办学情况出发,对普通高中“宏志班”的现实状况和发展机制进行深入理论研究。全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介绍研究缘起、研究思路与意义、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界定以及综述我国“宏志班”相关理论研究现状。目的是发现问题、提出办学模式,同时给教育者者提供借鉴资料。第二章是介绍“宏志班”的成因,主要包括国家的助学政策扶持,财政部门在办学经费上的拨款,优质办学机构保证了办学条件,这三方面的原因。第三章从发展“宏志班”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着手。在必要性方面,介绍国家如何通过政策号召助学,促进教育公平的迫切性和重视扶贫助学的民众呼声;在可能性方面,优质学校具有的雄厚的办学能力,国家财政拨款保证了办学经费,贫困生的踊跃报名提供办学生源。第四章联系黑龙江省实验中学开办“宏志班”的具体施行情况,从招生条件、学籍管理、班额、学费、师资配备、宏志生的培养结果五方面分析运行体制。第五章分析高中阶段开办“宏志班”面临的困境,首先,教育者正处于“宏志班”探索办学模式,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同,各地难以均衡发展。其次,学校办学经费拮据,缺少助学资金。再次,教师兼顾学生教学工作和生活管理,工作负担重,同时,家长通过人际关系,破坏规范的招生秩序,宏志生自身也面临许多困难。最后,某些教师在教学中缺少反思与交流,教学效果差。简而言之,高中“宏志班”的开展还面临诸多困难。第六章为构建“宏志班”健康、长效发展提供若干思考和对策,本章是本研究的重点,也是研究的目的所在,根据诸上分析从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完善规范的管理机制,树立健全的保障体系三方面提出完善“宏志班”办学机制建设的有关措施。
参考文献:
[1]. 韩国高中教育管理个案研究[D]. 王家刚. 辽宁师范大学. 2000
[2]. 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研究[D]. 王建. 南京师范大学. 2015
[3]. 普通高中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D]. 李璞. 鲁东大学. 2017
[4]. 从重点到星级的嬗变[D]. 朱文庆.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5]. 美术特色高中课程审美化建设研究[D]. 陆旭东. 华东师范大学. 2018
[6]. 农村综合高中办学模式的探索[D]. 康红兵.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7]. 普通高中培养模式多样化研究[D]. 陈成忠.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8]. 人的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 雷培梁. 福建师范大学. 2016
[9]. 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研究[D]. 杨李娜. 厦门大学. 2003
[10]. 我国高中“宏志班”的现状和发展机制研究[D]. 卢寒.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