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降低线损的技术方法和管理策略论文_王春晖

探讨降低线损的技术方法和管理策略论文_王春晖

(广东电网潮州潮安供电局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潮州 521000)

摘要:在电力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电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随着电力应用加强,线损也成为了电力设备维护中不得不解决的一个问题。稳定的电力调度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而电线的损耗概率和损耗情况成为了电力调度稳定性的决定性因素。线损是在电力运输过程中所有损耗与消耗能量的总和,是总体电线线路运行的状态显示。降低线损,对提高和改善我国电力技术有着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降低线损;技术方法;管理;策略

1线损产生原因

1.1管理原因

目前,我国低压电网已经经过了多次的改造,但还有不改造彻底的地段。例如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线路规划并不合理,存在长距离输电的情况,一些用户不仅私自拉接线路,并且频频窃电,屡教不改,造成了严重的线损情况。同时,一些用电大客户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也多次运用先进技术实施窃电,导致电能损耗严重,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电力企业稽查人员管理上的疏忽也是引发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稽查人员工作不彻底,未能及时发现用户的窃电行为,管理措施难以得到有效运用,使线损问题频频出现。电能计量表在长期使用中,会出现损坏、老化等情况,若是未能及时得到检修和更换,将会影响用户用电量等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一些抄表人员缺乏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经常出现漏抄、错抄行为,也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并造成严重的线损问题。

1.2技术原因

线损产生原因可以分为技术原因和管理原因两种。而技术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线路损耗、配网损耗、主变压设备损耗等。线路损耗主要是由于电源点距负荷中心过远,供电半径超出了合理范围,出现了迂回供电的问题,运行方式缺乏经济性,由此导致了线损的产生。同时,在一些线路中,存在截面面积大小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使电能传输过程中,线路出现空载、超负荷、轻载等运行问题,造成线路损耗严重。另外,在夏季,很多家庭使用空调、冰箱的次数愈发频繁,10kV电网中的无损损耗不断增加,也引起了线损的增加。配网损耗主要是由于供电系统中所运用的变压器负荷率较低,导致电能在运输过程中,遇到高峰时期便引发超负荷问题,遇到低谷时期便引发轻载问题,造成了严重的线路损耗。同时,10kV线路中存在着电压等级设置不合理、低压线路负荷三相不平衡等问题,具有高耗能的变压器未能及时更换,中心线路经常出现电流迅速增长的情况,也引发严重的线损问题。另外,在实际电能运输过程中,用电负荷与配网容量无法充分适应,这也是导致线损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主变压设备损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3]。第一个方面是10kV线路中的主变压器容量不足,传输功率难以提升,导致有功损耗提升,并引发线损问题。第二个方面是线路中主变压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较为容易出现老化问题,再加上一些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并不重视对设备的养护维修,导致漏电情况严重,线损问题随之产生。第三个方面是一些主变压设备在实际应用中无法达到规范标准,经常出现超载、轻载运行的问题,致使线损问题产生。

2降低线损的技术方法

2.1选用适当的变压调节器

变压器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它的消耗程度可以达到40%~60%左右。所以,只要变压器的损耗降低了,线损的情况也会相对减少。所以,在实际情况的执行中,电力部门要使用节能性非常强的SJ100kVA型号的变压器来取代传统的变压器。另外,电网部门要挖掘出一些新型材料与产品来取代能源消耗量较大的产品。如今电力部门中,单晶合金材质的变压器能量消耗较少,能源储备率较大,可以降低线损的程度。

2.2选择合理的电源分配点

我国电力分配的区域比较广,电力的使用人数也比较多,所以通常会出现电路中断,供电线不够长的情况发生。这和电源节点的设置有很大的关系,在传统电源设置中,通常都设在电线密集的地方,而这恰恰是不对的。电源应该尽量设置在电力承载力较强、电力运送比较稳定的中心位置。我们要尽量减少电线的途经区域,做到将输电半径缩短,进而降低线损。

2.3改善无功率分配状况

无功率分布状况的调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电线的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线的总体输送功率不变,将有功功率固定在其中的某一个数值之上,电压的输送端口和路径不变,无功功率消耗的数量越多,电线的损失情况就会越明显。但是当电表因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或者人工将其进行扭转,就会使无功功率的折损程度减弱,也就达到了降低的目的。所以,电网调度人员在对整体功率进行制定时,一定要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看作是独立的两个部分,合理分配二者的运行比例,运用提高电力系统的总体因数的办法,使得电网运输系统的性能提高,促进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稳定发展,从而降低线损。

3供电中有效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探究

3.1加强计量设备和计量人员管理

首先对于用户的电能表要进行统一管理和定期检修,尽可能推广经济又使用寿命长的新型电表。要根据用户的实际用电量来科学装备设备的容量和负荷性质,提高计量的准确性,还要每年定期对用户电能表进行检查、轮换。在对计量人员的管理上,要制定严格规范的工作指南,设立专职人员管理计量设备,还要建立科学的具有激励性质的线损管理机制,充分调动计量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3.2加强定期抄表,提高管理效率

要实行定期轮换的抄表制度,要求抄表一定要落实到用户家中,坚决杜绝不抄、漏抄、估算等行为。可以推广一些新型的电能表和电计量箱,提高抄表的效率,利用营销系统做好用电数据分析。其次,一定要提高管理的效率,加强责任心,对于窃电和违规用电的行为要密切关注、严厉打击,及时向上级上报查处,绝不能出现包庇甚至与他人合伙窃电的行为。管理人员可以定时或者不定时的开展检查与普查的工作,加强对安全、合法用电的监督工作,降低线损。

3.3合理安排设备检修,保健全线路检查

要健全对于线路和设备的检查与检修工作,安排合理的定期的检修工作,对故障线路和设备及时清除维护,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减少断电、漏电和跳闸等情况的发生,使线路和设备的安全运行受到保障。可以加装电压检测的工具,定期收集数据,监控供电过程,降低线损。

3.4科学安排电网路线,重视线损分析

要想降低线损,首先在技术上,应该对电网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和调整,更换掉原来电耗较大的线路,还要科学选择电源点,避免近电远供和迂回供电等现象。与此同时,还要提高电压的质量和导线的质量,尽可能选取较为经济又能有效降低线损的线路。在对于线路的线损分析上,要提高重视程度,对每条路线、每个台区以及不同电压等级都要全面线损分析,找到线损较高的原因,及时制定调整的策略,有效降低线损。

3.5开展线损理论计算,安装低压无功补偿电容器

线损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线损的理论计算,提高指标依据的科学准确度也是有效降低线损的手段之一,通过理论线损和实际线损的对比,判断是否存在漏电、窃电等现象。其次,可以合理配置无功补偿,以降线损为主,低压补偿为辅,提高电能的利用率。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随之增大,推动着电力供应也向前发展与进步。做好供电管理,有效降低线损对于提高电能利用率,实现供电系统安全、高效、经济运行,推动供电企业经济效益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不断加强对供电过程的管理工作,在实际的供电管理过程中通过强化计量设备、定期抄表、加强用电管理等手段,有效降低线损。只有实际的供电过程中充分联系和结合各地实际,做好计量设备强化检修工作、健全线路检查与维护制度等,才能够在保障供电系统平稳运行的基础上降低电能的损耗,进而推动电力供应水平和效率的提高,保障电力供应安全,为企业效益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欣.浅析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J].数字化用户,2013,(13):33-36.

[2]张立民,王书芳.浅谈降低线损的合理措施[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202.

[3]睢英莹,程斌.浅谈降低线损率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J].青海电力,2003,(c00):14-17.

[4]司德林.浅谈农村供电所管理中如何有效降低线损[J].科技致富向导,2013,(5):143-143.

论文作者:王春晖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  ;  ;  ;  ;  ;  ;  ;  

探讨降低线损的技术方法和管理策略论文_王春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