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理性思考_课程改革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理性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教育论文,课程改革论文,理性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过1996年夏——2001年夏的长期酝酿,备受国内外教育界瞩目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终于从2001年秋季开学起在38个国家级实验区启动,在探索中走过了一年。按照国家教育部的部署,辽宁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5个省级实验区的实验工作,也从2002年秋季开学起全面启动。辽宁省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情况如何呢?在实施课程改革的具体工作中可能遇见什么问题呢?如何对待和解决这些问题呢?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谈些肤浅的看法,以引起大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更多的思考和关注。

一、辽宁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启动情况

为了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启动工作,辽宁省教育厅一直非常关注国家级实验区的实验情况。尤其对大连市的课程改革实验,省教育厅进行了多次的考察、分析和研究。在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础上,辽宁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启动工作。

(一)组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机构

为了保证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有效开展,建立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是非常必要的。2002年初,省教育厅组建了以分管基础教育工作的周浩波副厅长为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省教育厅要求各市、县(区)和学校也要成立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加强对新课程体系的研究和新课程实验的指导。

(二)制定印发了配套文件

1、2002年1月,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场攻坚战,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它标志着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变革。因此,我省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为基本依据,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而为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创建教育强省奠定坚实的基础”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

2、2002年7月,省教育厅印发了《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方案(试行)》,对从2002年秋季开学起进行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25%地区的中小学提出了统一的实验要求,规定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原则、课程设置的具体安排和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这份文件既是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具体落实,也是各中小学校可以遵循的、实行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

(三)确定课程改革的实验范围

根据教育部2005年基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和推广工作的具体要求,省教育厅制定了辽宁省2004年完成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具体步骤,并经教育部同意确定了2002年除国家级实验区大连市以外的13个市的25个县(区)为首批省级课改实验区,具体情况如表:

(四)实验区选课情况

《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方案》印发以后,各地认真组织学习,指导各实验区科学地选择了不同的课程设置,对推动新课程改革、研究新课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选择综合课情况如下:

(五)实验区选用教材情况

按照教育部的推荐目录,2002年秋季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区可以使用的教学用书,由17家出版社提供。经各地民主选择,25个省级实验区共选用了13家出版社的教材,选用率为76%。只有上海音乐出版社(艺术)、上海科技出版社(物理)、西南师大出版社(数学)、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等4家出版社的教材未被选用。选用情况如下:

1.小学教材选用情况(注:建平县农村小学开设艺术学科)

学科

语文 数学

音乐 美术

艺术

人教11

4

87

北师大 14

21

人音 9

人美 10

湖美

1

湖南教育 1

教科8

合计2525 1818

8

2.初中教材选用情况

(注:1、初中不参加实验的有鞍山四个区、辽阳市宏伟区、盘锦市盘山县、辽河油田等7个实验区,故实验区总数为18个;2、建平县农村初中开设艺术学科)

(六)实验人员的培训

为使新课程实验顺利进行,省教育厅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以抓好管理者、培训者、骨干教师的培训为切入点,以全员培训为目标,分阶段、滚动式推进,将新课程教师培训工作贯穿于新课程实验的全过程,确保了辽宁省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在《关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中,省教育厅附发了《辽宁省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管理者培训计划》、《辽宁省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培训者培训计划》和《辽宁省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省级实验县(区)教师培训计划》。2002年3月份,省教育厅组织举办了400多人的第一轮管理者省级培训班;4-7月份,举办了小学、初中24个学科2000多名培训者和骨干教师的省级培训。这些接受培训的人员,利用暑假时间,对25个省级实验区的小学、初中21000多名实验教师进行了全面培训。

二、新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辽宁省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进行了一个月。从实验校反映和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的重点调研所了解到的情况看,新课程实验进展还算顺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在实验的过程中长期存在,因此需要认真对待、系统地分析和研究。

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地区教育行政、教研、学校教师介入不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由于长期从事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教育行政、教研和教学工作,加上培训不到位,新课改实验区的部分行政、教研和教学人员对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和目标不甚明了,把新课改泛泛地看成是一次常规性教育教学改革,在组织、实施、指导新课程实验时显得热情不够、能力不够、方法不够。

新的教学观念尚未形成,课堂教学仍处于以教为本的阶段。实验校的课堂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教为本位、以本为本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着比较严重的支配学生、控制课堂教学的欲望和潜意识。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很多还是在旧的教学框架下发生的,形式多于实质。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安排不是按照学生认识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展开的,而是以“教”或以“本”为线索进行的。说明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改革还不够到位,构建新的课堂教学体系任务还很艰巨。

学习方式的改革出现一些偏差。在一些实验教师的不正确导向影响下,实验校的一些学生中出现了把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绝对化或形式化的倾向。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既有创新也有继承。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方式改变的是接受型学习方式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不合理状况,而代之以自主、实践、探究、合作等积极的学习方式,是为了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继承和发扬的角度来讲,接受型学习方式现在和将来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新课程的目的不仅是创造性地继承传统的学习方式,而且要大大地加以丰富。

评价改革不够完善,师生和家长有一定程度的担心。中小学评价制度长期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学生和家长造成了深重的负面影响。由于对将来如何参加中考、高考的担心和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阶段衔接问题的担忧,很多教师无法把握评价标准,往往在潜意识中还是不自觉地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所以面对新课程的评价,产生了许多疑惑,甚至手足无措。

课程意识不够牢固,无法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新课程改革实验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材编排方式的更新等方面给了教师广阔的创造空间。但很多教师由于不熟悉新教材的特点,所以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具体表现与方法并不明确,只是理解为“更换教学内容”或“更换活动内容,”出现了随意调整教材内容的倾向。为更换而更换,或者是为联系生活实际而忽略了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究,其实质是改变教学目的,违背学科教学特点,是与新课程改革精神不符的。

三、新课改实验应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的建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最终目标是为了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验区干部和教师应该明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六项具体目标,结合辽宁省实际,创造性地实施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为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并认真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教育行政、教研科研人员的介入问题。必须改变教育行政、教学研究、基础教育科研人员是单纯的组织者的观念,而从实施者的角度尽快地介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中。尤其是教育行政干部对实验教师不能单纯地停留在管理、监督层面上,而应成为协助者、推动者、支持者,理解和尊重实验教师的专业能力、专业水平。省级实验区的实验工作特别需要借鉴国家级实验区的成败经验,特别需要省内高师科研人员、有改革意识与独到见地的各级教研人员的大力参与。省、市、县(区)应该在健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至少建立起精干高效的教学专业支持工作组、评价专业工作组和新课程改革实验课题组,对实验区和实验校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从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整体的框架研究上给以具体的指导。改革也有成本,因此,应保障这几个专业工作组的比较充足的活动经费。

树立发展的课程观,选择好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其中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是按九年一贯的原则整体设置的。为了做好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省教育厅在组织制定的《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方案(试行)》中,提出了综合课和分科课兼顾的课程设置意见及课时安排:(见下页表)

结合新教材结构,认真研究此课程安排表,可以看出选择综合课或分科课的优势所在。此课程安排表,既体现了新课程改革课程设置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原则,也给实验区确定符合实际的课程设置提供了较大的回旋余地。对于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国家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初中阶段分科与综合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但仔细分析和认真思考,如果选择综合课,从长远看,很可能既有利于学生的认知、思维发展规律,也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成功实现,更有利于形成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从这一角度说,某国家级实验区退出综合课实验是令人遗憾的。

完善评价与考试制度。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是其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逐步完善新课程实验背景下的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才能树立新的人才观、教育观与评价观,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才能建立多元的评价内容,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运用多样化的标准和方法,改变目前单一的评价方式;才能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才能重视评价的过程性,评价结果反馈的激励性与建设性。因此,新的评价改革既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课程实验背景下的评价本身改革的需要。学生评价主要包括日常评价、阶段性评价两部分,需要进行深刻的改革。日常评价的改革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心,重视学生的优势和进步。要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重视评价的过程性;要加强家校联合,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让学生主动地认识自我;要运用丰富的评价方法,实验校教师可以采用“成长记录袋”“表现性评价”等方式,以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的目标。阶段性评价主要是期末评价与考试,其内容与形式应发生重要变化。评价内容要增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重视实践操作,要注重考察学生能力、激励学生的独立思考,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为此,应增加试题的开放性与选择性,实现期末评价与日常评价、考试的紧密结合。完善评价与考试制度,尽早提出参加实验的学生如何参加中考的方案,研究好与高中衔接和2003年起实施高中课改的问题,将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建立专业的评价队伍,推进中考、高考的根本性改革,加快教师评价与学校评价改革的速度,努力提高评价方法和内容在新课程改革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强阶段性评价与日常评价的联系,尽量弱化原来意义上的考试。

大班额教学问题。由于基础教育办学资源的相对不足和相对不均衡,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大班额状况下进行有一定的普遍性。这样,就为实验教师增添了新的问题;如何既面向学生的全体,又照顾到个体差异,避免学生两极分化;如何组织探究性学习;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在课堂上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有不少专家一直在研究。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设计教学法、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等,一般都针对小班额背景下的教学从理论上作出过合理的阐述。但在实际工作中,实验教师应该明确,由于省情制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实现小班额教学还不是容易的事情。因此,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好大班额教学问题:一是要在大班额授课情况下,为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改变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结构的方式,实现小组合作学习。为此,应从空间上改变学生桌椅的摆放形式,多采用马蹄形、T型等方式,以有利于学生相互的交流,扩大学生活动空间,减少学生走出座位的困难。同时,要改变课堂教学的时间结构,教师尽量以大单元教学内容为主精讲,对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与同学合作能弄懂弄通的问题,留给学生小组去完成。二是要通过教师引导下的课堂活动多样化,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发展。为此,要处理好教师的讲授与学生探究之间的关系,应明确课堂上的探究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下进行的,学生探究的内容对学生而言是未知的,但对人类总体知识而言却是已知的;课堂上的探究为学生理解教学过程,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服务。三是要避免学生分化,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在大班额教学情况下,如果仍只注重对学生所谓“学习成绩”的评价,仍进行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要求的标准化教学,学生的两极分化是在所难免的。所谓的“差生”是制造出来的。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都能在活动中确证自己的价值,才能避免学生的分化,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发展。

正确处理好教师与课程资源、教材之间的关系。部分实验教师一直感叹课程资源缺少,感叹没有合理的课程资源供其使用。应该承认,没有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再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成果。事实上,课程资源多种多样,需要实验教师去鉴别和选用。从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上看,课程资源可以分成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从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上看,课程资源又可以分成素材性资源和条件类资源两部分。象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目标等方面因素,都属于素材性资源,其特点是可作用于课程,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对象。条件类资源是指可以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地点、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等因素,其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却不能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不是学生学习和收获的对象,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现实中的许多课程资源往往是素材性资源和条件类资源的统一体,比如环境、人力、图书馆、实验室、少年宫、博物馆、因特网等等,既包含着课程的素材,又包含着课程的条件。作为实验教师,不仅要熟练地认识和掌握现实中广泛存在的课程资源,还要在实际教学中在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还要知道,最丰富的课程资源蕴涵在学生身上,是活生生的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开发、利用和拓展。为了新课程实验的成功,实验教师应该拥有课程资源的决策权和使用权。另外,新教材的特点要求,只有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综合利用,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合理、有效地利用可利用的一切资源,最大限度地做到资源共享既是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的基本保障,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的根本需要。教师在新课程改革条件下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的教学活动过程应该成为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由教师、学生、家长、甚至是社区人士共同创造和建构的过程。

不是备课,而是教学设计。进入新课程实验的部分教师经常抱怨没有现成的教学参考书,苦恼于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殊不知,这正是此次新课程改革实验要着重破立的东西。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媒介,是教学活动中可利用的工具。新教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的应该是看问题的一个角度、一个话题,以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具有交流的共同的主题、学习的方向。必须摒弃学习教材上的知识就是教学要求的目的和结果的传统思想,而应确立只有通过新教材上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才能最终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不断生成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的理念。教师依赖教学参考书进行“备课”,只能是以教为本的传统教学思想的表现,是无法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的具体体现。因此,要在创造性地理解、掌握、运用新教材的基础上,按照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要求,整体设计课堂教学。

重建教研。多年来,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一直活跃着有别于其他国家的一个生力军队伍,他们就是被外界称为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很高”“基础扎实”的“秘密武器”——教研员队伍。过去,他们一直承担中小学教学研究、质量管理和业务指导任务,为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过很大的贡献。但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尽快转变工作职能、调整参与实验的心态,改变教学研究的手段,是摆在众多教研员面前的重要问题。可以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为教研员提供了创造的空间,也给他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无论如何,教研员再不能像过去那样忙于办班、出题、编教材,用很少的时间去听课、评选优秀论文和优质课了。各级教研员必须牢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并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明确责任,全身心投入到课程改革实验中来。要通过案例教研、合作教研、网上教研、“以学论教”式教研、主题教研等方式,实现教研手段的彻底转变。要健全精干的教研机构,建立依托大学课程研究中心、沟通教材出版单位,上联教育行政和上级教研部门,下通片区教研室、中小学教研组、实验教师的组织网络。要建设教研主体多元性、教研内容开放性、教研方式多样化,教研机构与实验区、校教师有效互动的新型教研模式,创建基础教育新的教研文化。

同时,作为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迫切要求和对现行教研制度的重要补充,应该确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由于观念转变不到位和素质参差不齐,不少实验教师都抱怨教学时间不够用,没有时间搞教学研究。其实,以校为本的教研就是教学本身,是解决教学活动过程中所遇见的问题的过程。此外,教师也可以和校外的教、科研人员合作研究,观察、讨论一些特定的教育现象,以合理的方式解决相关的教育问题。与此同时,实验教师也应该具备将所研究的教育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过程完整地表达出来,形成一份合格的教学研究报告的能力。

三级课程的管理问题。新课程改革规定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设置和课时,对于改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国家课程由教育部管理,地方课程由省教育厅管理和组织开发,学校课程由学校组织开发与管理,报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作为实验区、校,必须保障开齐开全国家课程,实施好地方课程,合理开发和选用校本课程。

四、结论——新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踏着新世纪初年的脚步,我们满怀希望与激情走进新课程的时候,困惑与思考、机会与挑战相伴而行。反复地熟悉、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探索实施新课改的具体途径,研究和分析新课改实验过程中可能遇见的问题,都是为了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在解惑中深思熟虑。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在这里,我们可以提出这样几个结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对我国教育模式弊端提出改革要求的必然反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发展创新教育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种系统变革,不仅需要崭新的理念,而且还需要观念的创新和手段的根本性变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标签:;  ;  ;  ;  ;  ;  ;  ;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理性思考_课程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