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计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计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在我国传统体制下,计划制定和实施都是建立在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基础上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必须实现国家计划的根本性转变,改革计划内容、方法、突出国家计划的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以有效地发挥计划对国民经济运行的指导和调控作用。
在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的以行政管理为主的体制下,国家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内容、计划的形成和计划的实施上的具体体现是:(1 )计划内容无所不包,计划权限高度集中。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各地区、各部门的经济和文化建设都纳入全国的统一计划之内。虽然在管理上强调实行统一计划前提下的分级管理,但这种分级只涉及中央和地方两级权限的划分。中央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产品产量、基本建设投资总额、重大建设项目、职工总数、平均工资以及各项主要事业的发展,等等。地方(省、市、自治区)计划的内容主要是一些不需要全国统一平衡的部分产品生产、部分建设项目和部分事业的发展。地方可按照国家规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需求情况,对所管理范围的活动进行平衡安排。(2)在计划编制程序上,主要由各级计划部门 上下协调、上下结合地制定计划方案。(3)在计划实施上, 以直接计划为主。这些,很明显地突出了国家的高度集中统一性。虽然计划制定和实施的初衷也强调了体现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及民主集中制原则,但在传统体制下计划制定和实施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却是十分严重的。突出表现在:一是国家计划范围过宽,集中管理过多,管得过死,没有给企业以应有的自主权。虽然传统体制的统一计划下有分级管理,但这种分级管理及其在1958~1978年中的几次改革中都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及权限的调整问题,始终没有涉及国家和企业的关系,没有给企业以应有的自主权,企业不可能有活力。二是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建立在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基础上的,因而往往不可能达到预期的计划目标要求。在计划的制定上,由于不利用市场作用,面对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千变万化的客观经济情况,计划指标是不能真实反映经济运行中供求关系的,因此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由于整个计划管理机制缺乏灵活性,使得计划的调整也往往滞后于经济形势的变化,这就容易产生生产效率低下和宏观比例失调的问题。在计划实施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自上而下地进行直接管理的情况下,国家计划部门要花大量的精力忙于制定指标、排列项目、分配投资、调拨物资,而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则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可以不考虑市场供求关系,加上计划实施的结果又不与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发生直接联系,因此,这种计划调节的结果通常是供大于求的积压浪费和供不应求的短缺现象并存,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使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虽然不是对计划作用的取消,但却对计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新型计划,才能有效地发挥计划对国民经济运行的指导和调控作用。
(一)更新观念,努力实现国家计划的根本性转变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习惯于将计划理解为定指标、批项目、分投资,甚至认为这种计划的作用有助于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因此,每当改革过程中经济生活出现混乱现象时,有人就对市场作用的有效性产生怀疑,还是认为以指令性调节的办法进行实物和指标直接管理为好。显然,这种落后的观念如果不加以彻底更新,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是不利的。实际上,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不在于市场作用本身,主要在于与新的管理和调节方式相适应的配套措施没有跟上,而这些配套措施又只能是通过较长时期才能逐步建立和健全的。如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健全等,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实践已充分证明,传统体制下的计划已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计划不再直接调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只对市场运行进行引导和调控,以间接引导企业的行为,使之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要求。正是因为如此,我国的国家计划已经着手和正在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指令性计划的直接管理为主向以指导性计划、政策性计划为主转变;二是从定指标、批项目、分投资向注重研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重大方针政策转变;三是从面向企业的实物形态管理向注重总量平衡、结构调整的价值形态管理转变。这些转变,将有利于政府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有利于将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推向市场,从而为搞活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基本的前提。
(二)改革计划内容,有效发挥计划的调节作用
与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转换相适应,国家计划要从内容上进行改革,以利于面向市场,反映市场,引导和调控市场。为此,国家计划在打破传统的无所不包的体系的基础上,新的内容应由如下三大部分所构成:
第一,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宏观调控目标以及某些重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的预期指标。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国家对较长时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途径和步骤的总体部署。它主要包括经济增长战略、科技进步战略、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协调战略、资源开发利用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换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国际经济合作战略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内容主要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体现出来。
宏观调控目标是一定时期内国家在进行宏观决策、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时,要达到的经济目标。其内容通常是多元的,主要有: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国际收支平衡,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的综合平衡,收入公平分配等。宏观调控目标的作用是向企业提供政府的宏观政策意图和市场运行的宏观环境,它既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信息,又是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组织实施调控的主要依据,因而具有高层次的宏观指导意义。
对重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的预期指标,是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运行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并考虑政府宏观政策效应而制定的。它与传统的计划指标不同,主要是为企业提供信息导向,一般不必层层分解下达,对企业和社会也不具有行政约束力。少量需要进行分解的预期指标,也不是直接向地方和企业分配市场份额,而是提供更为明细的信息。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可以通过间接调控和必要的微观协调,促使预期指标的实现。
第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增进总供给的经济增长政策,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政策,刺激资产形成政策,劳动就业政策等;调节和实现总供求平衡的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持供求结构合理的协调政策,主要是产业结构政策,投资结构政策,技术结构政策等;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入分配政策,主要包括劳动收入政策,资产收入政策,产权收入政策,税收政策,收入分配调节政策,等等。为了使宏观经济政策具有可操作性,要制定与之相应的重大经济调节方案。经济调节方案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量化,其制定和实施的目的在于使制定和实施计划的过程成为综合协调运用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调节杠杆的过程,从而使国家指导性计划的政策导向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第三,制定和实施国家公共资金和资源的动员和运用计划。
国家公共资金和资源的动员和运用计划是国家掌握一定的物质力量,用以正确引导全社会资金和资源流向,可以为国家的重点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也是国家有效地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全局,克服市场的短期行为和波动性的需要。如基础设施和战略部门的发展,跨地区跨行业的重大建设工程的建设等,通过政府对市场的一定程度的直接介入,可以有效动员和合理使用一部分社会资源,获得从全社会角度考察的最优资源配置和最大的社会福利。这种计划与目前尚存的少量由政府下达给国家直属国有企业的具有强制性质并保证完成的指令性计划是不同的,它主要通过政府收支、政策性金融、国家外汇收支、重要基础性商品的国家订货、国家储备、国家投放等加以实现。
(三)国家计划要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真正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国家计划必须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以弥补市场功能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调控市场运行。这既要体现在上述计划内容上,也要体现在计划对象、计划方式和实施手段上。在对象方面,国家计划直接调节的不是企业及其决策经营活动,而是市场本身,是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作用的过程、条件、方向及其结果。在方式上,国家计划总体上应当是指导性计划,即计划应建立在对市场进行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经济态势,指明经济走势,为全社会提供经济信息。国家计划任务和指标并不象过去那样层层分解下达到企业,而是具有预测性和引导性,主要通过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的运用,以引导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来促其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还要在某些领域里保留一部分指令性计划指标,但从总体上看,计划贯彻实施的形式已不是指令性计划,而是体现计划意图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各种经济的和非经济的调节手段。国家通过间接调控办法来实现整体的、宏观的、长期的利益。可见,这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计划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和政策性特点。
为建立新型的指导性计划制度,还必须改革和完善现行的计划体系。首先,要使中长期计划在计划时序中居于主导地位,以更好地发挥计划在引导长期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通过中长期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战略方针和战略重点,协调中长期发展过程中总量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关系,解决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矛盾。其次,要重视专项规划的作用。通过专项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对于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加强某些薄弱环节,改变经济和社会某些方面的面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再次,年度计划要突出预测性、政策性,要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提出宏观调控的目标,并具体组织实施国家产业政策和重点建设,搞好短期社会总供求的大体平衡,保证经济的健康运行。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基本经济关系的逐步理顺,经济机制的日益健全,年度计划在时序系列中不再作为主体形式,将趋于简化。
(四)改进计划方法,加强计划的科学性
适应计划内容和特点要求,必须改进计划的方法。改进计划方法的一个首要方面是计划的制定必须充分体现市场经济下各经济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要求。这客观上要求计划的制定应当是一个自下而上、由各界参与的过程。只有在充分听取了各经济主体的意见,并考虑各经济主体发展特点和利益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计划政策,才能对经济社会发展活动起到有效的影响作用。为此,计划方案的制定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包括有关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各专业经济学会、行业协会等的意见,实行计划决策民主化、公开化、规范化,使计划的制定过程成为达成社会共识、协调各方面利益和行动的过程。这样的计划就会有扎实的社会基础,有利于提高其质量和水平。其次,要充分发挥信息手段的导向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控因素比传统体制下更多而且瞬息万变,必须加强信息引导工作,才有助于保证计划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这主要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建立开放的经济信息网络,打破信息封锁,大力拓宽信息来源,加强市场金融、投资、消费、国际贸易等多方面的信息交流、收集、传递、反馈,使计划制定所需要的市场信息能够全面、准确和及时。二是要建立健全宏观经济信息的发布制度。国家要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定期和不定期地向社会发布有关统计资料、会计资料、各有关专业部门和综合职能部门的业务资料,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以及社会、自然、地理等方面的信息。再次,要发挥好预测、监测在制定国民经济规划、计划中的作用。国家信息部门可以运用各种数学模型和方法,并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手段,分析经济形势,模拟宏观调控措施,对当前和未来的市场运行及发展趋势进行多方案的论证、评估和设计,对有关政策的制定、运用及其效果进行预测和分析,以便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提供可靠依据,提高计划的科学性。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计划不再以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为主要调节方式,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价格、税率、汇率等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要形成一个完善的计划调控手段体系和以市场组织为主的组织基础,逐步使计划指导、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三大宏观调控支柱的关系规范化、法制化,健全以计划为主导,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调节杠杆的组织制度。这种组织制度的确立,既能有利于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方式作用的发挥,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标签:国民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市场调节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学论文; 调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