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亚太局势和俄罗斯的东方外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局势论文,亚太论文,外交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两年来,亚太地区局势发展中的一些特点令人十分瞩目。亚太经济在经历了1995年的调整之后又恢复了蓬勃发展的势头,亚太地区自冷战结束以来出现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亚太国家之间无论在经济还是政治、安全方面的对话与合作正在不断加强。亚太地区局势中的这些特点进一步增强了本地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俄罗斯作为一个欧亚大国,近年来对亚太地区的发展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和高度的重视,俄罗斯对外战略中“东方外交”的色彩正变得越来越浓。俄罗斯积极参与亚太事务,既符合其自身的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一
当前亚太地区的局势中有以下一些明显的特点:
1.经济高速增长将持续到下个世纪
亚太地区在过去10年左右的时间中经济发展的最显著特点是保持着高速、稳定的增长,从1986~1995年的10年中,亚太地区的年均经济增长率约为7%,远远超过全球工业发达国家年均3%和发展中国家4.3 %的增长率。由于亚太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长期的高速增长,它们的经济规模已大大扩展。据一些经济学家按过去20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估算,到2010年日本、中国、韩国、东盟6 国和中国台湾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加将是美国的1.7倍,欧共体12国的1.5倍。亚太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反映在制造业和金融业的扩张、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对外贸易的扩大等等方面。
1996年,亚太地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下降,对此,在国际经济界人士中产生了明显的不同看法,以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东亚一些国家出口增长率下降是经济停滞的先兆,亚洲经济的高速增长从此将难以为继。但是大多数国家经济机构的经济学家却并不如此看。他们指出,有诸多因素造成了亚太经济的崛起,其中包括工业的灵活性,能够将发展重点随时由一种产品向另一种产品转移的能力;迅速的产品开发(或称模仿)能力;高储蓄率;对教育的重视;良好的工作道德等等。此外,东亚各国和地区采取外向型发展战略,坚持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调控作用,不断追求科技进步、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和及时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等等都是“东亚经济奇迹”产生的原因。而上述的种种因素无一会在短期内消失。事实上,1997年上半年大多数亚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已开始回升,今明两年主要国家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仍将超过7%。可以乐观地预言, 在东亚经济今后的发展中有利的因素明显超过不利因素,而有些不利因素,如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技术人员不足等在获得解决之后,还将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一些经济学家预言,“亚洲的经济奇迹至少可以维持20至25年”。
2.亚太地区多极化趋势正在增强
多极化趋势是冷战结束之后全球局势中的一个特点,它在亚太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亚太地区是美、日、中、俄四大国利益重叠的地区,各方围绕经济利益、政治影响、安全保障和次区域等问题既相互借重、合作,也展开竞争和斗争。近几年来,东盟组织接纳越南加盟并将进一步扩容,它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重大事务,迅速崛起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可以说亚太地区正在形成美、日、中、俄和东盟的“四国五方”的多极格局。
美国一贯强调它在亚太地区有着重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亚洲现在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出口近5年增加了50 %以上,近两年,美国同亚洲的贸易总额每年均接近4000亿美元,约占美全球贸易总额的40%,比美国与欧盟的贸易额高出3/4。90年代上半期,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投资年增长率在15%左右,增幅远高于它在欧洲的投资。军事上,美国在东亚仍保持着约10万人的驻军,美国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亚太国家之间的双边军事同盟关系是其在该地区军事安全的支柱。在政治上,美国总的目标是要在冷战之后亚太地区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中起主导作用。美国继续把日本作为其在亚太地区的主要伙伴,容忍其逐步成为政治大国,与此同时,又力图对日本进行控制和制约。近两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力量的不断增长和政治上更加稳定,美国对中国的重视程度又有所增强。美国对中国的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一方面,由于美国商界可以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巨大的市场中获取利益,美国要解决许多全球性和地区性的问题需要中国的合作,它需要与中国保持全面接触,另一方面,美国又视中国为其重要的竞争者和“不确定因素”,因而经常性地对中国施压,企图“规范”中国的行为和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对东盟国家政策虽然主要强调协调与合作,但在人权、劳工标准、缅甸加入东盟等问题上又不时对东盟施压。
日本现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力量。日本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 万亿美元,为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约6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全球第三位,而美国则为第七位。近几年来,日本国内要求成为政治大国的呼声很高。日本通过修改宪法,在联合国的旗帜下向海外派遣维和人员就是其要发挥更大政治作用的明证。日本的军事开支位居世界前列,由于其强大的重工业基础,日本在较短时间内把民有工业转变为军事机器的能力非常强,而由于日本国内右翼人士不断否认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亚洲人民犯下的侵略罪行,亚洲国家和人民对日本重新走上军事大国道路的可能性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中国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中国现已成为亚太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和本地区贸易的重要市场。中国经济的发展对整个亚太地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中国坚决奉行和平、睦邻的对外政策,中国在亚太地区和全球事务中的影响不断增长,在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东盟是亚太地区最主要的区域集团,为了提高东南亚中小国家在国际事务上的发言权,东盟在政治上“用同一个声音说话”,经济上致力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近几年东盟倡导和组织的讨论亚太政治和安全问题的“东盟地区论坛”已成为亚太各国进行安全对话的主要场所,它发起的亚欧首脑会议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亚太地区的多边合作和多边对话正在蓬勃展开
(1)亚太经济合作 亚太地区具有开展多边合作的多方面优势。首先,本地区的梯度经济结构特征十分明显。美国和日本是本地区资本和高技术的供应者,美国还是亚洲产品的最重要市场。亚洲“四小龙”是本地区部分资本、中等技术和中间产品的供应者。东盟、中国等亚太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大量吸收发达国家和“四小龙”的直接投资,另一方面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近几年亚太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继续大量存在之时加紧发展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亚太国家之间已从垂直分工走向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相结合。另外,亚太各国实行以出口导向和吸收外资相结合为主要特点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因此在开展经济合作方面开放度较高。再者,冷战结束后本地区相对平静的政治环境也为经济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亚太经济合作的成就主要表现为区域内贸易的持续增长、各国相互投资的扩大。1990~1994 年间, 东亚地区内部的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19 %,
东亚内部的贸易总额占东亚地区全部进出口总额的比例已从1986年的31%提高到1994年的44%,加上与美国的贸易量则占到68%。在投资方面,1991~1994年,东亚地区吸收的外资年均达到360 亿美元。此外,亚太地区的次区域合作蓬勃发展,从北往南已形成三大板块,即东北亚经济圈、华南经济圈和东南亚经济圈。
(2)亚太多边安全对话冷战结束以来, 亚太地区的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绝大部分国家不再视某一国为其敌人,许多国家感到不再面临直接的威胁,这使各国坐到一起成为可能。亚太各国要求创造一个更加稳定、更加安全的国际环境,以便能集中精力进一步发展经济。
近几年来,亚太多边安全对话正在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东盟地区论坛”已成为亚太地区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讨论安全问题的场所。另外,不少国家提出了进行次区域多边安全对话的建议。一些非政府组织对多边安全对话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它们希望配合政府间对话,发挥“第二轨道”的作用。亚太多边安全对话的加强并逐步朝建立多边合作机制的方向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由于本地区地域广大,国家众多,经济水平不一,各国的国防需要差异很大,因此,地区安全问题非常复杂,安全机制从形式到内容都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照抄其他地区的模式。
二
俄罗斯是欧亚大国,其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在亚洲地区,俄罗斯关心亚太事务是十分自然的事情。近几年来,在俄的对外战略中,东方政策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加强同中国友好合作的力度
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邻国,发展俄中睦邻友好关系无论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符合俄罗斯的长远利益。近两年来,两国政治关系不断朝深度和广度发展。1996年4月,在叶利钦总统第二次访华期间, 两国正式建立了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领导人进行了定期互访,两国各界、各民间团体和地区之间的友好交往日益频繁。
两国在边界和边界裁军问题上取得积极进展。根据两国签署的东西段国界协定,两国间绝大部分边界走向以法律形式得到确定,双方将按计划完成勘界立标工作。1996年4月,俄罗斯、中国以及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在江泽民主席1997年4月对俄罗斯的访问期间,5国领导人又签署了5国边境裁军协定,从而使“从帕米尔到太平洋的宽200公里的安全地带”成为亚太地区缓和的第一实际范例。
经贸合作是两国友好合作的重要内容。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市场潜力巨大,在轻工业等领域的生产能力较强,能够为俄罗斯的商界带来新的机会,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量虽然至今尚不大,但两国有信心将双边贸易额在本世纪末达到200亿美元。
2.把东北亚作为东方政策的重点
东北亚地区是大国利益重叠的地区,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东北亚地区一些国家对本地区的多边经济合作抱有浓厚的兴趣,提出了建立图们江经济开发区等多种经济合作设想,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有利于开发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从安全的角度说,东北亚地区的国家在冷战之后已不把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视为直接的威胁,东北亚是目前俄在安全上最放心的地区,俄罗斯希望通过在东北亚建立多边的安全机制来进一步巩固其远东地区的安全度。
在东北亚, 改善同日本的关系是除俄中关系外的另一个重点。1993年10月,叶利钦总统访日期间,双方发表了《东京宣言》和《经济宣言》,在此基础上,近两年来日俄关系有了较大的松动和改善。日本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所谓“扩大均衡”的路线,即在发展日俄经济合作的同时,谋求促进领土问题解决的战略,而确定了“多层次接触”的对俄外交,谋求在北方领土的谈判、首脑对话、安全保障对话、国际问题等多个领域中齐头并进地发展双边关系。
除日本外,俄罗斯还积极扩大同韩国的合作。1994年6 月叶利钦总统与来访的金泳三总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关系为“建设性互补伙伴关系”,俄罗斯希望借助韩国的资金和技术加快远东的开发,韩国已有一批大公司同俄签署了在远东建设大型项目的长期合同,另外,俄罗斯也希望通过发展与韩国的关系增强其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发言权。
3.积极谋求全面参与与亚太地区的多边合作
俄罗斯现已是东盟地区论坛的成员国和东盟的对话伙伴。但是尚未成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成员。早日成为APEC的成员国,以参与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等重大经济合作问题的进程,是俄罗斯的强烈愿望,另外,俄罗斯作为一个欧亚大国,自然对亚欧首脑会议表现出兴趣。俄罗斯在不久的将来更多地参与亚太地区的高层次、多种形式的多边对话和合作将有利于本地区多边合作更广泛更健康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