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面临新机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流动人口论文,子女教育论文,新机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未来6年国家城镇化战略进行了部署。在此背景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将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日前,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对此展开了研讨。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面临新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经历了从排斥到接纳、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规划的过程,流动人口子女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在逐年提高,“两为主”政策(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接收为主)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正如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武宝瑞所言:“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上,还存在大量的政策上的不到位、引导上的误区和实施上的重重困难。”
在北京师范大学袁桂林教授看来,“两为主”是个定性的问题,是个责任问题,而不是定量的问题。针对新的挑战,地方政府还需要有“大作为”。
这种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使得未来几年新生儿数量会有一个明显的增长。二是近年来城镇化速度过快,经济发达地区和一线城市聚集了绝大部分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三是新生代流动人口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新生代流动人口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流动方式由个体劳动力流动向家庭化迁移转变,流动形态由“钟摆式”流动向在城市稳定生活、稳定工作转变。
流动人口子女数量的快速增长和分布的不均衡,对城市教育资源的供给构成严峻挑战。“我们学校把办公室和专业教室都腾出来接纳流动人口子女,但还是难以完全满足需求。”北京海淀区培星小学朱郁校长坦言,“师资问题如何解决,如何开展个性化教育,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难题。”
这一现状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不无关系。当时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逐年递减,各地撤并了不少中小学校。
袁桂林教授认为,“无论是人、财、物,城市学校都要远远好于农村学校,说城市教育资源承载力不足显然是缺乏依据的。”在他看来,现在不少城市的学位满足不了需求,问题主要还是在管理上,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
随着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从短期流动转向长期居住,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需求不再满足于“有学上”,更是希望能“上好学”。除了传统的学业成绩之外,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其子女能否接受个性化教育。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对京东商城在京外来务工人员所做的调查显示,在312个有效样本中,近九成的人将教学质量列为他们在京为子女选择学校的首要考量因素,近八成的人有个性化教育需求,但只有不到三成的人认为现有学校能满足其个性化教育需求。
除了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需求开始向“两头”,即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乃至高等教育阶段延伸。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与十七大报告相比,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范围从义务教育阶段扩展到整个教育阶段。但是,“目前有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具体政策只有一个‘两为主’政策,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其他阶段的教育还没有具体的政策。”袁桂林教授说。
直指综合性社会问题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认为,当前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面临重大机遇。一是国家城镇化战略已经初步形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未来6年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大思路,并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这意味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将被纳入国家城镇化战略中进行整体思考。“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表面上看是教育问题,深层来看是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单纯就教育论教育,是很难解决的。将其纳入国家城镇化战略中进行综合解决,才能治标又治本。”二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已达到GDP的4%,这意味着政府有更多的经费可以投入到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来。三是全国已开始推行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这将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政策决策、教育资源配置提供信息来源和技术支撑。
四个对策破解难题
审视破解问题的重要意义
“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局来考虑,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而且越来越重要。”田慧生认为,“这不仅是个重大的民生问题,而且关系到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能否实现。”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绘指出,目前,一些地方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劳工荒”问题,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作为政府的责任,以此吸引外来人口。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首先需要地方政府重新认识其意义,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负担。
树立“儿童优先”的观念
“‘儿童优先’是国际公认的原则,也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孩子要与父母在一起,这是‘儿童优先’原则的第一要义。过去我们的人口政策恰恰忽视了这一原则,我们关注的着眼点是劳动力,而不是人。”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段成荣教授看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树立‘儿童优先’的观念。”
袁桂林指出:“国家一方面坚持‘两为主’政策,另一方面又要求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以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两个政策存在相悖的地方,给地方政府的不作为提供了借口。到底是让孩子随父母进城接受教育,还是父母进城、子女留在农村寄宿制学校接受教育,国家必须要有鲜明的判断和价值主张,不能模棱两可。”在他看来,父母进城而将孩子留在农村,会造成亲情的分离、家庭的分裂,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在政策上必须明确孩子随父母进城接受教育的优先性。
提高立法的规格,完善配套政策
有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规定,散见于国务院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强制力不够,因此不少专家建议,提高立法的规格,明确基本的底线。基本底线明确了,检查、评估、考核才有依据。
教育部从2012年起要求将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简称“两个全部纳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霓认为,“从‘两为主’到‘两个全部纳入’,表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又往前迈了一步。”问题在于,这笔费用到底由谁来买单?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是流入地政府还是流出地政府?
“目前,流动儿童的教育经费主要由流入地政府负担,中央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还没有形成长效的投入机制。”张绘指出,“自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实施以来,中央教育经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而中西部多数是人口流出大省,不少学校建好了以后没多久就没有多少学生了。”
流动儿童的教育经费主要由流入地政府负担,这也是不少地方政府态度消极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路:第一,“钱随人走”,不足部分由流入地政府承担。第二,将这部分经费纳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中进行一揽子解决。第三,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予以解决。
与教育经费问题相比,异地升学考试问题更加复杂。作为异地中高考政策方案的主要起草者,吴霓研究员对此深有感触,“因为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因此方案的出台异常艰难。” “尽管很多人对方案不满意,但是也要看到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哪怕推进一小步,也是社会的进步。”他表示,目前正带领团队,对八个省市进行调研,看异地中高考政策在实施中存在哪些问题,然后将结果反馈给决策部门,以进一步修订、完善该政策。
落实政府责任,做好统筹规划工作
地方政府要摸清流动人口子女的分布情况,据此调整教育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学校布局。采取公办学校接收、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同时,加强对民办学校特别是打工子女学校办学规范化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