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基坑工程静态风险评估案例分析论文_何浪泓1,陈攀2,何山3,方懿1,孙浩1

1.浙江华东工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 310014;2.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1011;3.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宁波 315000

摘要:伴随着地铁建设的蓬勃发展,地铁建设事故频发。因此在地铁建设过程中,进行静态风险评估、评估各个风险因素对地铁施工风险影响的程度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某基坑工程为依托,介绍静态风险评估的具体实施案例。

关键词:地铁建设;静态评估;风险管控

1 引言

宁波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南起鄞州新城区南部高塘桥站,沿规划广德湖南路、鄞州大道、天童南路、天童北路、嵩江中路敷设,贯穿城市核心区,下穿杭甬高速公路、环城南路高架、甬台温铁路等多个重大控制性交通干线,并下穿甬江,沿线工程条件复杂,地下控制性障碍物较多。受沿线地形、地物及重要工程节点限制,一期工程共设置了2个R=350m小半径曲线,线路全长16.719km,共设车站15座,区间16个,出入段线盾构采用矩形盾构,其余均采用单圆盾构。地铁建设作为一项大型工程项目,涉及的专业多、规模和难度大、建设风险高、事故发生影响大,社会的重视程度高等特点,往往又存在着大量不确定的风险因素,一旦施工处理不及时,会给工程本体、周边环境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和影响,甚至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所以,从施工准备期开展各项目的静态风险评估工作,以确保工程安全。

2 评估依据

静态风险评估建立在分析工程资料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参考法律法规及《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等标准规范,结合设计图纸、施工地质勘察报告、周边环境详勘报告、初步设计质量风险评估报告施工方案等资料,对工程进行信息梳理。

3 评定范围

静态风险评估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等法规和文件,根据工程本体的结构、设计、地质、周边环境等综合情况,确定工程评估范围:①基坑工程本体主体及附属结构的围护、降水、开挖、回筑;②环境对象取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物、管线、河道等;③自然对象为暴雨、台风、地震。

4 评估方法及相关参数

风险评估一般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判定、风险分析、风险处理、风险管控。界定风险范围、类别,识别风险评估对象,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的来源、原因、特点和可能导致的风险事件,编制风险识别清单。评估人员应当在编制风险识别清单的基础上,估计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评定风险事件发生后对工程及其周边环境造成的危害及后果。

风险类别主要分为施工风险、环境风险、自然风险。通过风险类别结构分解可得此风险工程的分部、单元、事件、辨识结果。识别工程建设中潜在的风险类型、发生地点、时间及原因,两者结合进行筛选、分类,形成风险辨识清单。根据宁波地铁的特点,风险辨识主要采用WBS-RBS(工作结构分解-风险结构分解)方法,对辨识后的风险源等级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专家打分法相结合的定量分析的方法[1],在风险发生可能性、风险发生后后果以及风险重要性权重三个方面来衡量风险水平的大小,并对风险重要性权重的排序进行一致性的科学检验,得出量化的风险指数及风险量,在完成风险评级后进行专项研究制定风险管控防范措施。

4.1 P值的确定

P值是风险发生可能性,风险发生可能性等级标准宜采用概率或频率表示,参照规范分为5个等级标准(见表1),分别为:频繁的、可能的、偶尔的、很少的、不可能的,估值 P采用与等级标准相反的方式来说明发生概率的大小。

4.5 风险源防止措施及动态管控措施

针对上述风险源制定本工程相关措施:

(1)加强对建筑物的调查、巡视工作,分析施工各阶段的特点,分别采取相应的保护工作;

(2)针对不同结构的特点合理布置施工监测点;

(3)加强对建筑物的监测,及时地收集、分析数据,在达到预警值之前采取措施保护;

(4)土方开挖应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减少无支撑暴露时间减小围护结构的变形;

(5)在相邻两幅地下连续墙接缝外侧进行地表竖向注浆处理,保证止水效果;

(6)地下连续墙缝(洞)出现渗流现象,不具有明显水压力,可以注聚氨脂进行封堵,或对地下连续墙面进行剔凿清理,然后用快硬水泥封堵;

(7)关注反力计安装、轴力预加情况,必要时加密重要部位内支撑体系钢支撑个数,保证基坑的变形;

(8)对建筑物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9)根根风险等级,做好风险应急措施,准备风险应急设备、材料,配备应急人员,并组织定期演练。

5 小结

(1)风险存在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即从规划和立项阶段直至项目实施全过程,通过评估报告划分风险源,得出风险类别,进行风险管控,项目风险管理是防范与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通过危害转移、防范、处理,消除风险的危害,进行风险管理,如何形成全面科学的静态风评成果,是控制风险的预期目标实现的最可靠保证,静态风险评估是风险控制的关键。

(2)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对宁波地铁3号线某车站深基坑周边建筑进行风险评估,得出风险单元等级为Ⅱ级,并针对性提出风险源防止措施及动态管控措施。

参考文献

[1]吴绍利,工程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价方法设计[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

[2]陈帆,谢洪涛.基于粗糙集和RBF神经网络的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3,13(004):232-235.

[3]陈国华.风险工程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6):1-6.

[4]李梅霞.AHP中判断矩阵一致性改进的一种新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02):123-126.

[5]周红波,赵林,邓绍伦.层次分析法在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增刊):72–77.

[6]周红波,姚浩,卢剑华.上海某轨道交通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评估[J].岩土工程学报,2006,28(增刊):1902-1906.

[7]黄宏伟,边亦海.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管理[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1(4):611-614.

作者简介:何浪泓(1988—)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及风险控制研究

论文作者:何浪泓1,陈攀2,何山3,方懿1,孙浩1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

标签:;  ;  ;  ;  ;  ;  ;  ;  

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基坑工程静态风险评估案例分析论文_何浪泓1,陈攀2,何山3,方懿1,孙浩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