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建设中突发涌水塌方处理施工技术论文_张显

公路隧道建设中突发涌水塌方处理施工技术论文_张显

身份证号码:43312719831110XXXX

摘要:公路隧道修建过程中地质条件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施工人员经常会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中作业,若是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工序问题,就会引发涌水塌方事故。以此为背景,本文将某实际工程作为案例,剖析涌水塌方事故的具体原因,施工人员通过加固超前管棚、稳固超前锚杆、稳固掌子面等方法解决了涌水塌方事故,并制定了预防措施,进而保证现场工人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公路隧道;突发涌水;塌方处理;施工技术;

公路隧道在国民生活中已经不可或缺,进而其安全问题便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很多隧道工程的施工环境较恶劣,常常要面对较复杂的地质条件,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下,经常会发生涌水塌方事故。若是施工人员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则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影响。从近期工程来看,修建公路隧道的时候,很容易突然涌水,怎样解决涌水问题避免塌方事故是施工单位必须重视的问题。根据近几年公路隧道出现的涌水塌方事故,本文剖析了事故原因,为了控制事故造成的不良影响,及时进行解决,保障公路的整体施工质量。

1工程简介

某公路隧道的长度为3公里,埋深的最大限度为500米。技术人员运用台阶法进行施工,2012年8月下旬挖掘掌子面时,发生涌水塌方事故,上方台阶被塌方的石渣堵住,涌水量每小时达到300立方米。塌方点周围的岩体出现破损,很多裂缝开始涌水,岩石中夹杂着黑色的炭质。因为发生了涌水塌方事故,周围掌子面的钢筋拱架被损坏,喷射的混凝土也开始剥落。这种情况下,既降低了公路隧道工程的整体质量,又埋下了安全隐患。所以,需要准确判断发生涌水塌方事故的原因,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

2分析成因

隧道发生涌水塌方事故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地质情况,根据一定时间内发生涌水塌方事故的次数,确定出涌水物的具体成分,判断出事故原因是构造破碎带被溶蚀。修建公路隧道的时候,开挖会造成地下水汇聚,产生静水压力,不断涌入的地下水,就会引发大面积涌水,水流过程中会夹带泥碎石,最终引发塌方事故。

3解决公路隧道突发涌水塌方事故的方法

3.1稳固掌子面

公路隧道在修建过程中突然发生涌水塌方事故时,现场人员要及时稳固掌子面。具体做法为使用厚度10厘米的喷混在掌子面进行密封,确保周围岩体的稳定性。此外,将角撑架设立在拱架以及围岩上,稳固掌子面。密封掌子面的时候,使用砂浆完成。涌水的缝隙中,使用采填补灌浆法完成封闭,控制地下水,避免涌水塌方事故。

3.2超前锚杆

稳固掌子面只是解决涌水塌方的一种方法,与此同时,还得对超前锚杆进行支护。修建公路隧道的时候,锚杆间的距离是20厘米,倾斜角度范围是10度-15度。对于超前锚杆,要用注浆稳固住杆内的泥土,防止涌水冲刷泥土,这样就能有效控制塌方情况。稳固超前锚杆可以及时控制用水的速度,能够保护隧道内支架的稳定性,这样就能控制事故的发生,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

3.3加固超前管棚

现场人员还能在熔腔破碎带段通过注浆的方法加固超前大管棚。管棚的钻进过程中,浆孔不能被封堵,需要使用注浆的方法加固超前管棚。除此之外,为了确保隧道修建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需要在早期加密支护强度,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3.4导排地下水

公路隧道的修建过程中,若是出现涌水塌方事故,就要及时排放地下水,否则就会因地下书汇聚发生涌水塌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挖掘掌子面的时候,要观察钻孔揭露的情况,埋设排水管,使地下水及时排出,保护破碎带。除此之外,还要在修建过程中时刻保障掌子面与支护的稳定性。

4公路隧道涌水塌方事故的预防建议

与普通地面进行的工程相比,公路隧道在修建过程中会面临更复杂、更困难的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隧道工程施工现场复杂的地质条件,所以,隧道工程的质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果施工过程中发生涌水塌方事故,既会延长施工周期、降低工程质量,还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所以,公路隧道发生涌水塌方事故时,及时解决虽然重要,但是有效的预防才是关键。

(1)从公路隧道修建的环境来看,因为所处的地质具备不确定、复杂的特点,地下极易汇聚水囊形成水库,因此出现涌水的可能性很大,并且一旦开始涌水,就会发生塌方。基于此,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前进行野外调查、地质勘探等,这样就能了解施工点地质的具体情况。准备工作完成以后,就要研究分析得到的数据资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预防措施。预防的内容是涌水量、涌水位置,根据准确的判断,提前设立排水措施,一旦出现涌水,就能及时、快速将地下水排放出去,建立安全的施工环境。通过这种有效的预防,公路隧道修建过程中,就能极大程度的减少塌方事故,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为国民提供安全可靠的生活环境。

(2)为了降低涌水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施工单位还要建立专业的监督小组,全程对施工环节进行监督。监督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监督,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完成工作,在一些极易出现涌水的位置,需要不定时进行监测。由于公路隧道施工环境的特殊性,涌水塌方事故不仅仅会发生在修建过程中,完成施工后还有可能发生事故,因此,工程结束后监督小组依旧要坚守岗位,随时监测每一个路段的具体情况,一旦出现涌水的现象,就要及时解决,尽量将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有效的监督既能减少涌水塌方事故的发生,又能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降低工程的资金投入。

5安全措施

(1)施工人员要时刻秉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根据施工方案完成作业,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2)施工过程中提倡安全第一,施工单位需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监督,有异常现象及时安排施工人员撤离。工人需牢记施工原则,共同建立安全可靠的施工环境。

(3)施工全程都要进行监测,监测工作要及时,分析数据结果,如有问题及时汇报。除此之外,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要按照相关质量标准进行,要循序渐进,不能为了缩短施工周期,刻意减缩施工的时间。

(4)开挖时,必须要时刻测量周围岩体的情况,尤其在一些较关键的位置,不能为了节省时间、简化工序,盲目挖掘。

6结语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行各业前景乐观,基于此,公路隧道已成为交通建筑业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公路隧道的地质条件一般较复杂,经常会发生涌水塌方事故,事故的发生威胁到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解决事故便成了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本文讲述了解决方法,实际工程中,这些方法明显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因此,希望本篇文章能为解决涌水塌方事故起到一些作用。

参考文献

[1]舒彪.高速公路隧道涌水塌方成因分析及处治技术[J].珠江水运,2016(04):76-77.

[2]王小明,蔡丽亚,许元,赵伟.长河坝水电站4-2 公路隧道连续涌水段塌方处理措施[J].云南水力发电,2014,30(02):100-102.

[3]高保童,王琪.隧道涌水塌方成因机制分析及处治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11):94-96.

[4]李建军,杨鲜明,黄水亮.大相岭隧道涌水塌方处理技术[J].路基工程,2010,(06):78-80.

论文作者:张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  ;  ;  ;  ;  ;  ;  ;  

公路隧道建设中突发涌水塌方处理施工技术论文_张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