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行业随人民对住房质量以及安全舒适性要求的提高而呈现出发展逐渐加快的趋势。为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就必须加强对施工各个阶段的管理,采用合理的措施,促进施工过程中各项问题的及时解决,最终实现建筑工程如期完成,建筑建设结果等完美达标,创造合理经济价值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措施及创新
1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建筑工程涉及到较多的建设环节,每一环节需注意的重点以及施工的方向等也存在较大差距,为促进工程建设各环节操作的合理开展,就必须通过相对规范的制度等进行约束,使得施工人员等按制度办事,促进施工系统化、规范化,达到预期的施工目标。但是,当前建筑工程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制度并没有明确规定,以实现工程建设的每一环节的任务制定和实施都有专门的人员和相应的档案记录,促进工程合理开展的目的。出现问题时并不能及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责任追究以及问责等工作的开展也缺乏专业的规章制度引导,工作开展较为困难。建筑管理和施工人员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另一显著问题是其对待工程的责任意识不强,在工程开展时不能明确自己的责任,出现问题时也不能及时承担责任,一定程度上拖慢了工程进度。
1.2过于注视效益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是质量与效益追求并进的过程。但是在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过分重视经济效益,甚至出现购入低于质量标准的材料,偷工减料等违法行为,严重阻碍了工程施工的合理开展,建筑的质量等也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由于相关人员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等行为,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各类不同形式的安全事故,增加了施工成本。
1.3建设管理不及时
建设管理过程中,负责工程管理的相关人员需进行的工作是多方面的,涉及到不同的专业和支出等。建设管理人员对相应施工人员的分配管理工作不到位,不能及时对其开展安全宣传等工作,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的安全问题。此外,由于管理人员监管工作等不到位,导致许多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建设材料、器材进入工地。建设材料质量的下降导致了建筑施工质量的下降,甚至需要全部更换施工材料,较低质量的建设器材磨损的程度也明显上升,设备维修费用支出明显增加,增加了施工成本和危险性。
1.4环境问题
建筑施工中对自然环境和外部环境的不合理管理也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以福建地区为例,福建地处中国东南部,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较多且存在明显的旱、雨两季,在夏秋之际多台风等自然灾害,对建筑的质量要求也相对较高。省内密布的河流资源使得地下水资源等也较为丰富,对施工场地的和施工材料的要求相对严格,建设管理人员若不加强重视,不合理的施工材料将会对建筑的质量等造成明显影响,其建筑的防风抗震等性能也难以达到预期标准。
2建设管理措施及创新
2.1规范完善建设管理制度
为促进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各项内容可以按照预期的目标开展,避免因为各环节之间的协调不力等出现问题,必须加强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建设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制度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建设施工的现场环境和周边环境,综合建设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以及施工应具有的各项客观条件,将施工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建设管理制度也应参考公司相关责任条例和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将建设管理制度与法律制度相结合,促进各项责任的落实,推动企业各项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等的制定更符合相关要求,保障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合理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明确相关工作人员在工程建设中应当遵循的各项责任,使其认识到责任到人这一制度制定和执行原则的意义,形成责任追究意识,在面对不同的责任追究等问题时可以及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加强施工人员的规范施工意识,促进工程建设的合理开展。除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标准制定外,企业也要明确合理的奖惩制度,使得建设管理人员在工作开展达到一定标准、在合理范围内实现了降低施工成本到一定程度的目标等后,可获得升职加薪等一系列奖励,促进其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等工作同时开展,提高建设管理人员的择优意识、竞争意识,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建设管理过程中,促进建筑工程建设效率的提高,促进缩短工期、降低生产成本等目标的实现。
2.2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
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另一重点即对自身和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问题。建筑施工涉及到不同的类别,在使用较为大型的机器设备以及进行相对复杂的施工时,由于投入的机器设备和人力等相对较多,若不及时做好施工协调工作和人员安全意识宣传工作,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促进施工人员和建设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企业必须通过定期召开安全意识宣传,发放安全意识宣传文件以及向相关人员讲述安全问题应急处理措施等,促进相关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通过形成对安全意识的合理认识,掌握安全问题的处理措施,建设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在已有的设备等条件下对施工人员进行更深一步的安全意识宣传渗透工作,在面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安全问题时也可采用更为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促进建筑工程建设整体安全性的提高。通过加强对与责任意识的联系,适当引入安全措施,可促进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开展有更为明确的自身安全和外部意识驱动,建设管理人员等在配合开展各项工作时也更富有激情,其工作的积极性等明显提高,可以实现更为积极的发展进步,推动工程建设工期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缩短,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3引入全过程咨询措施
2017年2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在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中提出了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这也是在建筑工程的全产业链中首次明确了“全过程工程咨询”这一理念,政府投资工程将带头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5月2日,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的通知》(建市[2017]101号),选择8省市和40家企业开展为期两年的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全过程工程咨询,涉及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内的策划咨询、前期可研、工程设计、招标代理、造价咨询、工程监理、施工前期准备、施工过程管理、竣工验收及运营保修等各个阶段的管理服务。实行全过程工程咨询,其不仅可以有效缩短项目工期,降低投资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施工质量,有效地规避工程风险。在住建部公布的40家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单位名单中,约有2/3为工程设计企业。对于设计企业来说,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将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价值延伸。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并非一朝一夕,对此企业应切实做好准备,稳扎稳打,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抓住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提高建筑工程建设管理效率和质量。
2.4加强建设管理与周边环境的联系
基于部分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受周边环境的影响不能及时开展的现状,企业要加强对建设管理人员环境意识的培养工作,使其认识到工作开展中不同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对建筑施工可能造成的影响。通过制定相关措施,使得建设管理人员可以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及时将周边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现状与建筑工程相结合,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法,促进各项工作按照既定的轨道开展,避免因为过分重视施工而忽略实际操作流程等现象的出现。
3结语
建筑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涉及到多个环节的不同知识,对建筑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等的要求也明显提高。新时期要做好建设管理工作,除企业制定完善的制度、加强管理培训外,也要促进建设管理队伍及时就自身责任和工程开展的环境等展开分析,推动其在双重作用下实现进步创新。
参考文献
[1]杜鹏飞.探析加强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及其创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1):1607.
[2]许忠良.浅谈加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措施及其建议[J].环球市场,2016(29):278.
[3]胡琦.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39):220~221.
论文作者:叶焕宇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工程建设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全过程论文; 安全意识论文; 《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11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