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旭 沈坚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3)
【摘要】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滋阴补肾”的经典名方,是汉?张仲景的金匾肾气丸化裁而来,因小儿纯阳,须益火,故于肾气丸中去桂附之温燥而存六味之滋润,变温补肾阳之剂而为滋补肾阴之方。六味地黄丸在运动医学中应用广泛,可以治疗腰痛、运动性失眠、运动性蛋白尿和运动性疲劳等运动医学疾病。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运动医学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3-0321-02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滋阴补肾”的经典名方,是汉?张仲景的金匾肾气丸化裁而来,因小儿纯阳,须益火,故于肾气丸中去桂附之温燥而存六味之滋润,变温补肾阳之剂而为滋补肾阴之方。该方由熟地黄8钱,山茱萸4钱,干山药4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各3钱,一共六味中药组成,主要应用于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的头晕耳鸣、盗汗遗精等症。笔者在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体育医院药房工作时,对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就六味地黄丸在运动医学领域的应用进行报告。
1.六味地黄丸在运动医学中应用
1.1 腰痛
腰痛是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西医的肾脏疾病、风湿病、腰肌劳损、脊椎及脊髓疾病等所致腰痛。腰痛是一个症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引起腰痛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中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肾精亏损,则腰脊失养,致酸软无力,其痛绵绵,遇劳更甚,逸则减轻,喜按揉拒暴力,是慢性腰痛中的又一病症。大强度训练,往往导致肝旺,进而肝虚,肝虚盗肾,则腰胫无力、酸痛,六味地黄丸可以治疗此类腰痛。
1.2 运动性失眠
运动性失眠是指因运动训练而直接引起运动员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现象,该现象在运动员中普遍存在,它是导致运动性疲劳的主要原因,常导致运动员精神不振、困倦乏力、反应迟钝等症,六味地黄丸能滋肾阴、泻虚火,使阴阳平衡,睡眠正常。睡眠与人的心、肝、脾(胃)、肾的阴阳平衡有密切关系。阴主静,阳主动。阴虚则阳亢而相对过盛,就兴奋清醒,不易入睡。六味地黄丸正好能滋养肝、脾(胃);肾和心之阴分,泻有余之虚火,使阴阳平衡而睡眠恢复正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熟地滋肾阴填精,配泽泻清泄肾之虚火,使肾精充足,脑髓充润,思维中枢神经得以协调正常山萸肉养肝肾而涩精,配丹皮清泄肝火,并制山萸肉之温,配合欢皮疏肝解郁,调畅情志。山药补益脾阴,茯苓淡渗脾湿,使脾得健运,调和脾胃,使“胃不和则卧不安”之弊得除去。
1.3 运动性蛋白尿
正常人尿液中仅含微量蛋白质(日排出量在150mg以下,一般为2mg%),在剧烈运动后或进行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不但尿中酸性代谢产物增加,而且相当一部分运动员尿中出现蛋白质。但运动后经过一定时间的休息,一般可在24小时内自行消失,这种由于运动引起尿中蛋白质增加的现象称为运动性蛋白尿。有研究表明[1]:长距离跑、游泳、足球、自行车等运动后,运动员出现蛋白尿的检出率较高,排泄量也较大,而体操、举重、射箭、乒乓球等项目运动后,运动员出现蛋白尿的阳性率低,排泄量也少。在同一运动项目中,随着负荷量的增强,尿蛋白出现的阳性率和排出量随之增加;在大负荷量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开始承担大负荷量时,由于机体负荷量的不适应,尿蛋白排泄量较多,而在坚持一段时间后,完成相同的负荷量,则尿蛋白排泄量减少[2]。六味地黄丸是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动物实验表明,六味地黄丸具有降低高龄鼠血清LPO含量及肝脏脂褐素含量的作用[3],对人体运动性蛋白尿有干预作用[4]。
1.4 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属中医“劳倦”范畴,中医理论中没有对运动性疲劳作直接论述,但在中医的经典著作中却有许多对“疲劳”、“虚劳症”的论述。目前,使用中药抗运动性疲劳往往从“补助阳气”入手,形成了以补气助阳为主,兼以调补气血的研究与运用格局。然而中医治法学说八法中“清法”被引入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研究领域,给众多学者提供了崭新的研究途径,将“清热养阴,活血利水”为法则的“清剂”运用到抗运动性疲劳研究与运用中去。从中医的整体思辨性出发,六味地黄丸是养阴清热治法的代表方,该方六药合用,补中有泻,寓泻于补,养阴清热,相辅相成预示用养阴清热法来对抗运动性疲劳具有不可低估的研究和应用潜力。现代研究表明[5],六味地黄丸能从多方面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它不是单纯的免疫促进剂,而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平衡而发挥作用。这一事实的本身以实践的方式表达了六味地黄丸抗体力性疲劳的合理性。
2.小结
六味地黄丸在运动医学中运用较为广泛,它是养阴清热治法的代表古方,其主证是肾阴虚。它被认作是《内经》所论之“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这一著名的养阴清热治疗思想之具体的方剂体现,其最早载于宋?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由六味中药按一定的比例组成,组方寓有三补三泻之意。方用熟地滋肾填精为主;辅以山茱萸养肝肾而涩精,山药补益脾阴而固精,三药合用,以达到肾、肝、脾三阴并补之功,这是补的一面。又配茯苓淡渗脾湿,以助山药之益脾,泽泻清泻肾火,以防熟地之滋腻;丹皮则清泻肝火,并制山茱萸之温,这三药构成三泻,共为佐使药,这是泻的一面。六药合用,补中有泻,寓泻于补,养阴清热,相辅相成。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采用同一方法治疗的法则。中医治病的法则,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异病可以同治,既不决定于病因,也不决定于病证,关键在于辨识不同疾病有无共同的病机。病机相同,即可采用相同的治法。临床中肾阴虚患者的主要症状有:腰膝酸软、两腿无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尿频,溲黄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临床中,六味地黄丸应用也较为普遍,可治疗神经衰弱、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冠心病、迁延型及慢性肝炎、肝硬化、肺结核、肾结核、慢性肾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尿崩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小儿营养不良发育迟缓、以及某些眼病如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炎、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慢性青光眼等病变,凡符合上述肾阴虚之辨证六味地黄丸皆可用。
【参考文献】
[1] 徐晓阳,冯炜权.运动性蛋白尿[J].中国运动医学,1989, 8(2): 93-96.
[2] 陈佳亮.运动性蛋白尿及其类型的强度依赖性[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0(4):198.
[3] 刘卿,周于禄,裴奇等.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12(6): 40-43.
[4] 卢起,李涛,涂文坚等.六味地黄丸对运动性蛋白尿的干预作用[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0,26(3):299-301.
[5] 曲靖,蔡光先,胡学军.六味地黄丸(汤)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07 (6):65-66.
论文作者:谢晓旭,沈坚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9
标签:地黄丸论文; 蛋白尿论文; 腰痛论文; 负荷量论文; 中医论文; 性疲劳论文; 运动员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