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国际资本流动状况_国际资本流动论文

1990年代国际资本流动状况_国际资本流动论文

九十年代国际资本流动态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态势论文,资本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发展很快,其发展速度超过国际贸易,成为将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机制。伴随西方经济复苏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际资本市场迅速膨胀,并出现一系列新特点,显示出国际筹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这对一国如何更好利用外资关系重大。本文试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在今后的我国引进外资方面加以参考。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特征

1.发达国家始终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由于历史的原因,国际直接投资过去主要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但二战后,发达国家不仅保持着其资本输出主体国的地位,而且成为最大的受资国。国际直接投资主要发生于发达国家之间。1987~1992年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超过1万亿美元,占全球的92 %以上, 与此同时, 吸纳外国直接投资也达7740亿美元,占全球的70~80%。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占国际直接投资的80%左右,其成员国对外直接投资的70%左右也被经合组织成员国所吸收。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达国家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最大资本输出国,又是最大资本需求国,对外大量投资与大规模吸纳外资往往结合于一身。这种趋势在美国投资结构变化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第一,美国成为吸纳国际投资最多的国家,1980年外国在美国直接投资累计为830亿美元,1994年约为6000亿美元。第二, 美国对外投资进一步向发达国家集中。50年代初,美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在其全部对外投资中所占比重不到一半, 到1990 年就已上升到74 %。1995年世界国际直接投资达到3150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投资2700亿美元,比1994年增加42%,接受投资2030亿美元,比1994年增加53%。世界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未来的投资计划显示, 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仍将是跨国公司的投资重点。据联合国跨国中心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90年代发达国家间的资本流量将约占全球直接投资总额的81~90%。发达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支配地位,决定了其在国际直接投资法律规则的制订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在国际性的经济贸易组织或是在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组织的各种多边谈判中,发达国家所倡导的各种政策措施必然对世界投资构成极大的影响。

2.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资本流动的重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中亚洲最具吸引力。据1995年世界投资报告,1994年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940亿美元, 占世界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的37 %, 1995 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为100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流入发展中国家的间接投资也空前增长,据世界银行统计,1989年76亿美元,1992年达到270亿美元, 同时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投资呈现出地区倾斜性。据统计约80%以上的国际直接投资集中于亚太和拉美地区,对亚太地区直接投资集中于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及亚洲“四小龙”。其中中国自1992年以来一直是吸收外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截止1996 年上半年, 中国实际吸收外资累计达1546.35亿美元。 世界最大的几家跨国公司所计划的投资可望在亚洲有巨大增长。对拉美地区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国际间接投资的流入主要集中于拉美地区。据统计,1989年—1992年流入阿根廷、巴西、墨西哥、韩国和土耳其的间接投资占总额的70%。随着经济迅速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同时,也逐步尝试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东盟诸国、韩国、石油输出国、中国、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及其它东欧国家对外投资发展较快。1986~1990 年间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比重已超过3%,最近几年增长速度又有所加快。1994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比重已达15%,在国际直接投资中占有比较重要地位。

二、从国际资本流向的行业看,对基础部门的投资出现增加趋势,国际投资向服务业大量转移具有明显的行业倾斜性

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有很大比例是投在基础部门,但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导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基础部门投资的急剧减少。近年来对发展中国家基础部门的投资又出现增加的趋势。90年代初,基础部门尤其是通讯业,每年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约70亿美元。1995年从主要投资国流向基础部门投资占这些国家对外总投资的3%~5%。尽管目前流入基础部门项目的国际直接投资水平还很低,但有跨国公司的进一步参与,前景将会令人乐观。

国际投资行业趋向中最明显的特点是向服务业大量转移。这是近年来国际投资领域一个重大变化。广义的服务业包括金融、贸易、商业、运输、旅游等许多部门,国际投资向服务业转移主要是服务业日益跨国化的结果。另外,由于服务业投资自由化的国际呼声日益高涨,发达国家已在逐步放宽和取消对服务业国际投资的管制,跨国公司积极向国外建立从事于服务业的子公司。自1990年以来,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50%以上放在现代服务业及其相关产业上。以美国为例,1990—1994年,美国投资于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增加了882亿美元。从80 年代末始,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结构也已由资源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领域及现代服务行业倾斜。据统计,1975年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可大体视为服务业)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5.3%、47%、27.7%。而到1990年则相应变为11.2%、38.7%和50.1%。可见,国际投资已经形成服务业浪潮,可以预见,这种趋势还将进一步发展。

三、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使跨国公司在国际直接投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国际经济一体化中最重要机制

在当今新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情况下,跨国公司为获得国外新市场和进入生产要素市场而对外大量投资,并将对外直接投资视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各国政府也认识到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因此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推行自由化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并为外国直接投资提供更多便利。这一有利的宏观投资环境,使得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大大增加,国际投资已经取代贸易成为国际经济一体化中最重要的机制。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快速增长。据统计,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中,有80%以上是由跨国公司进行的。据《1995年世界投资报告》,1994年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为2260亿美元,大大高于1993年的2080亿美元的水平。1995年达到2350亿美元。1991—1993年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存量增长一倍,与世界商品和劳务贸易的增长速度相当。跨国公司为寻求市场和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在世界范围内设立分支机构,将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扩展为国家间国际分工,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生产和销售,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

四、国际间接投资的发展速度快,间接投资已经取代直接投资成为国际投资两大方式中的主角

战后以来,直接投资一直是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间接投资规模很小。但这种情况近年发生了巨大变化,直接投资曾在1990年达到高峰,总量为2320美元,之后两年, 连续下降, 1993 年开始回升, 上升到3149亿美元,已经结束衰退,又开始大幅上升,但间接投资已经迅猛增加,超过直接投资。1990年当年的国际直接投资额为263亿美元, 1993年增加到563亿美元,增1.14倍, 而同期反流入发展中国家的有价证券就由93.4亿美元上升到557亿美元,增长近5倍。国际投资结构的这一变化,对一国吸引外资具有重要意义。直接投资具有引进技术、管理和市场的重要作用,但也相应地受到外资实行产业转移的限制,而间接投资却可避免这些不足。间接投资的大发展为发展中国家开辟了引进外资的一条新途径,尤其是发展基础设施和改造本国传统产业的重要渠道。

五、国际资本流动日趋活跃,短期资本流动数量增大,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巨大冲击

近年来国际资本市场出现了一个显著的现象,就是短期流动资本规模迅速扩大,由于其流动性很强,人们形象地将其称为游资。随着西方经济的复苏,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的自由竞争和金融自由化理论盛行,许多国家在这种趋势下又采取了大胆开放贸易、金融、投资的一系列措施,使得国际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速度加快、规模增大。80年代以来,大量游资涌向国际证券市场,仅80年代的10年间,全球累计新发行国际债券9714亿美元,年均递增率为23%。巨额游资是国际证券市场、国际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游资有助于使外汇汇率恢复均衡,促进资金在国际间合理配置,促进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但由于其趋利性和投机性的特点,哪里利率高、利差大、政策优惠,游资就向哪里转移。随着国际金融工具的创新,为投机活动创造良好的交易手段,同时也对短期资本的移动起了乘数作用,极大增加了游资的规模。据统计,1993年在各国间流动短期资本已达8100亿美元。另外,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时间和空间,加快游资的转移速度。由于在国际资本流动的总规模中,短期资本所占数量较大,且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投机性、不稳定性。这就使外资流动性加大,一旦国际市场利率、汇率变动,或经济发生波动,它们就会随时退出引资国,抽逃资金,影响经济金融的稳定和发展,令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问题在于我们怎样在这同时,尽量减少游资对金融市场及引资国经济稳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我国的对策:

(一)加强理论政策的研究。这种研究包括对发达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政策趋向研究以及对我国今后的经贸、投资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对发达国家研究是为了了解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领域的最新动向,从而及时为国内政策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而对国内经济理论政策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对我国改革开放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制订合乎实际的政策措施。

(二)发挥我国在国际经济生活中的影响力。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在国际经济生活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我们应发挥在联合国等多边机构中的作用以及在区域性经贸组织中的作用,团结发展中国家,协调同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反对发达国家将保护自身利益的内部规则推广到世贸组织及多边体制中。

(三)加强法制建设和投资环境建设。目前,我国一些涉外法规已制订和颁布,但从这些法规内容来看,与世贸组织及经合组织的多边投资协议还有一定差距。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法律法规的建设必须与一些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和国际性法规保持一致。这需要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

投资环境涉及到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强化监督、管理、加强执法力度等等,以及投资的硬环境——交通、通讯、商业基础设施等建设的进一步完善,这在吸收外商投资方面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标签:;  ;  ;  ;  ;  ;  ;  ;  

1990年代国际资本流动状况_国际资本流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