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电保护设备在电力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使得电网够真正实现安全、稳定的运行,所以不断寻找继电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优化,对我国电网良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继电保护需要紧随信息技术的脚步,不断地引入高新技术、不断实现智能化与网络化,才能够适应当前计算机技术全面普及的大环境,实现电网系统的完善与进步。
关键词:变电运行;继电保护;措施
电力安全是变电运行的中心任务,保证变电运行安全稳定的核心技术就是继电保护技术,继电保护以其可靠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在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变电体系的运行中,要强化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通过分析继电保护的相关问题,深入了解继电保护的作用,实施相关继电保护措施,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变电运行中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1电力设备老化现象严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不断的增长,特别是出现了电力短缺现象,在实际的电力需求和电力供应之间出现了矛盾。由于电力设备长期的过载运行,造成许多电力设备出现老化现象,严重影响电力设备发挥其作用和功能。同时,电力设备所处的环境的影响,也导致部分电力设备的寿命缩短,或者电力设备过载运行产生高温,当温度超过电力设备的极限时,会损坏电气设备并缩短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电力系统分布广泛,电力设备数量大,电力设备检查和维护工作量大,难度高,不能为所有电气设备进行及时的检查和维护,导致电气设备的严重老化,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2电网结构不科学
在设计电网中,没有考虑电网的扩展性,造成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出现不合理现象,特别是在用电量增加时,用电需求和电网供电之间出现矛盾,暴露了电网结构的不合理和不科学,当出现用电高峰时,电网负载过大,导致电网很多问题出现,影响电力用户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不利于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缺乏安全管理
变电站运行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管理不当造成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目前电网运行和维护管理人员仍在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运行范围小,维护管理少,工作量大,效率低,难以适应现代电力系统管理的实际需要,导致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②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变电站运行管理体系,或者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没有认真实施贯彻;③管理模式不合理,变电站运行和维护人员的素质水平相对不高,没有充分意识到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模式不能满足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实际需求;④缺乏完善的奖励机制和激励机制,运行和维护人员工作主动性不够,在检查过程中会忽视或忽略一些问题,给变电站运行埋下很多安全隐患。
二、变电运行中继电保护策略
1按时进行设备检查与维护
电力系统中需要用到大量元件与设备,这些元件与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电路运行的质量。当前在这个方面,我国电力系统的工作还需要进行一定调整,因为长期以来电力设备都处于大负载运行的状态,各种元件与设备长时间过量工作,老化速度非常快。另外,电力设备很多都在室外很容易到环境的影响,例如高温天气、酸雨腐蚀等等,这些难以避免的外界因素对元件与设备的寿命也有很大影响。所以为了保证继电保护处于有效的状态中,必须要定时对各类设备进行检修,当发现老化问题严重时要及时更换,保证继电保护性能。
2考虑使用双重保护配置
有时,电力系统中发生的故障虽然及时被监测到并在第一时间内采取了解决措施,但是还存在造成小范围的停电或者供电受限的可能。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当条件允许时,可以将两套相互独立的保护装置同时安装,每一套装置都可以进行独立控制,互不影响地稳定运行。这样一来,当其中一套装置发生故障需要进行维修时,另外一套可以用做替补,对电路整体稳定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规范作业流程
如前文所说,定期开展保护与检查等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工作能够帮助确认保护系统能不能正确地传达信息,能不能在继电保护故障时及时察觉,减少拒动误动现象,防止因为错误操作而使故障影响范围扩大。根据各种设备的操作规范和相关专业工作人员的安全工作经验,可以制定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和流程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完善;在定期检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作业流程,在进行需要进行二次安全技术措施的工作时不可忽略必要环节,对工作中的各种变化进行客观记录,可以减少恢复中步骤发生错误的可能性。
4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继电保护网络中
当前无论在任何工作领域,计算机技术都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能够帮助各行各业实现自动化与信息化。在继电保护网络中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能够帮助提高继电保护网络的全面性和网络化,使继电保护网络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在作业过程中更加地协调。继电保护不仅需要在故障发生时切断故障单元与整个电网的联系,还需要保证故障单元对其他任何部位不造成影响,这时候若能实现网络化,每个控制点都能够共享所有实时信息,对整体的协调工作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5实现智能化的继电保护
电网系统已经向着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部分,继电保护也需要坚持智能化发展趋势。智能电网中,可以将传感器、监控器等与继电保护装置联系起来,实时进行监控采集相关信息,并且将各类信息综合到一起进行集成分析,再将有效信息实时共享传递到每一个单元。一般来说信息种类主要包含电网系统中各设备运行状态、关联设备运行工况、整个系统状态等等,信息的采集与共享是实现远程监管与控制的基础。这样一来,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6主变压器的继电保护策略
作为变电系统的主要设备,变压器必须进行充分保护,以防止变压器出现故障。根据变电站设备的容量和电压水平,在设备高压侧和低压侧之间安装安全可靠的具有良好的性能的继电保护装置,根据安装要求,电压保护应当实施双套配置。在配置方面,主、后备一体化的配置方案使得第一套智能终端设备和差动保护应相对,第二套智能终端和备用保护和Mu相对应。一方面,继电保护装置数据采集时是检测装置直接测量电流电压量。其次,变压器和继电保护装置的终端设备不仅连接,而且与GOOSE网络连接,保护装置在控制信号中断情况下可采用GOOSE网络控制智能终端。
7针对母线的继电保护策略
母线的继电保护一般用分布式配置设计,为了方便实现继电保护装置和控制装置的连接,可以在单组配置中使用总线保护方案,这类母线保护方法结构简单,母线保护装置直接与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相连。可实现直接采样和直接跳闸功能,同时通过不会相互干扰的GOOSE网络和SV网络进行跨间隔信号传输。
8线路的继电保护策略
在输电线路保护过程中,测量与保护相结合一起完成。电路保护由直接采样和断路器实现,断路器由GOOSE网络控制。系统仍然具有保护功能。继电保护装置不仅与汇合单元和智能终端连接,还与GOOSE网络连接,实现信息传输。通过测量线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信号来执行安装在主线路系统和子线路系统中的电子互感器,然后将数据封装在合并单元中,然后通过光纤进行控制信号传送。
结语
变电运行最中心的任务就是电力安全,而确保电力安全平稳运行的核心就是继电保护。而继电保护以其可靠性、速动性、灵敏性等特点在确保电网平稳安全运行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在变电运行中,要重视继电保护设备的使用,重视继电保护的相关问题,进而及时分析和研究,深入理解继电保护的作用,采取继电保护的相关措施,确保电力系统平稳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巩天晓,许宏光,杜强,等。变电运行中的继电保护问题探析[J].商品与质量,2015,(15)。
[2]项桂飞。变电运行中继电保护问题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
[3]马宏燕,郭萍。浅析变电运行中的继电保护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
论文作者:尹长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变电站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