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科苑小学 255000
一直以来,为了保证孩子们每天晚上半小时的课外阅读,我从来不布置预习课文的作业,而是每学一篇课文,我从课堂上拿出二十分钟的时间先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但一段时间来,感觉这样做非常浪费时间,每节课只有35分钟,迫不及待地等学生读完二十分钟后,讲不了多少就下课了。不仅如此,课堂上还出现了一种对教学相当不利的现象:面对我精心设计的问题,有不少学生表现出一副茫然的表情,即使能作回答的同学也是只沾边、不深入,而那些阅读能力比较弱的个别孩子更是连课文也读不流利。怎么办呢?让孩子们提前一个晚上预习?不行,那样,坚持了多年的“快乐大阅读”就会被迫中断,我不甘心!可是,课堂问题解决不了,课外阅读再怎么开展也是无益。怎样才能两全其美呢?带着这样的困扰,带着我对课堂教学的一片热情,更带着我对课外阅读的一片忠心,我开始了求新之路。
一个偶然的机会,灵感来了。开学初的一个周五,我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听课卡。当时我看到那张设计精美的淡绿色听课卡背面空空如也,感觉不利用起来有点可惜。利用它做点什么呢?单元预习表!脑子里毫不迟疑地闪出这一念头。对,就用它设计一张单元预习表!因为每个单元都是一个主题,且主题鲜明、内容多样,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集中预习整个单元,既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仔细预习,又能通过多篇文章整体把握一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深刻领会单元的主题思想。因为当时时间很紧,我稍加构思,便领学生们在听课卡背面自己画了一张预习表,主要有单元主题、课题、好词佳句、文章主要内容、单元预习小结等。当学生带着这个作业离开后,我就想,这种单元集中预习的设想太好了,但怎样才能更好地收到实效呢?干劲来了挡都挡不住,我又开始思索如何改进单元预习表,让它更加美观、实用。
首先,我在纸张上做了点文章,受听课卡的启发,我决定用彩色卡纸做预习表。
以往的白纸已经引不起学生的喜爱与重视,这一换,那柔和的淡淡的彩色既养眼、舒服,又能勾起学生预习的欲望,相信学生会认真阅读课文、认真填写表格的。当我把这一想法和学生沟通时,果真得到了学生的极力支持。很快,我就买来了淡绿、淡粉色的纸。
其次,我又认真设计了表格。
当收上那张还不成形的单元预习表后,我发现大多数的同学真正预习了,一半同学真正认真预习了。在高兴之余,我更加投入地设计正式的预习表。我想,预习作业是在家里完成的,需要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如果家长能陪同、监督孩子做这项作业的话,就不会有学生偷懒、钻空子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于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我首先添加了“家长点评”一栏。我又想,学生的阅读能力参差不齐,有的读三遍就能出色完成预习表,有的需要读五遍甚至更多遍才能完成。可我和家长怎么样才能了解学生阅读的数量呢?我又添加了“阅读遍数”一栏。我还想到,如果让学生在预习中根据阅读设计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对于课文学习非常有帮助。于是,我又添加了“设计一个问题”。就这样,我的第一份“单元预习表”出炉了。当我拿着预习表找家长帮忙印刷时,家长非常痛快地答应了,十分钟来到学校拿走样表,二十分钟送回全部表格。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只要为孩子着想,家长没有不满意的,没有不支持的!
再次,让学生充分利用表格。
单元预习表正式投入使用后,周一我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孩子们高举着清一色的粉色表格,脸上抑制不住的兴奋,使我感受到孩子已经认真对待这项作业了,我的付出没有白费。忽然,我看到书写水平较弱的张继正看到我后赶紧低下了头,他肯定是羞于自己的书写!哎?我何不借机会让学生分组交流预习的情况呢?在交流中,欣赏欣赏别人的预习作业,帮别人批改批改作业,同时找找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获得他人的帮助;而且,这样互相欣赏、互相批阅,也会激发学生的赶争意识,尤其对那些持有应付态度的学生,更是一种有效的督促手段。于是,我让学生四人一组,对组内每个成员的预习表一一审批,发现问题一起商议,确定最佳修改方案。要求每个组选定一人执笔,但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畅所欲言,最后,针对每份预习表作一点评。规则定好了,各组便行动起来,讨论相当热烈,审批相当严格。当然了,巡回于各组,我也是相当兴奋、相当自豪,我怎么就这么厉害。
这样的预习、这样的交流有没有实效呢?有,而且相当大。我们的单元预习已经实施三次了,一次比一次好。从书写到概括内容,到设计问题,每个孩子都在用心对待,每个孩子都有进步。更可喜的是,课堂上,孩子们不再茫然,不再沉默,每节课足可以完成教学任务。每学完一篇课文,我们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练笔,或写写文章留给我们的思考,或写写对主人公的评价。一节课的容量大了,收获多了,我教得也轻松了,孩子们学得也轻松了。
可唯一感觉不够完美的是,单元学习前进行了集中预习,单元学习后却没有拓展学习。既然每个单元的主题那么鲜明,如果让学生围绕主题再到课外搜集更多的知识,那不是更能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积累吗?于是,每学完一个单元,我又组织学生结合本单元主题办一期手抄报,版面自由设计,内容丰富多彩。这样,前有预习,后有拓展,我和学生的单元学习更加完美了。
现在,每每欣赏着学生的单元学习成果,我的内心是无比的激动。原来教学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我在教学上动动心思,相信我的教学就会步步高升。
论文作者:刘秀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0月总第2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单元论文; 学生论文; 作业论文; 课文论文; 我又论文; 孩子们论文; 带着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10月总第24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