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区域开发的系统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区域系统开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特色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是区域经济振兴崛起的有力支撑,也是区域合作、协调发展的治本之策。
区域系统是国家系统的子系统。由于现代经济的发展,出于大背景的经济发展战略考虑,甚至出现跨国的经济区域,如太平洋、东南亚、东北亚等等经济区。人们选择经济发展方向的标准是消耗劳动最少,获得产品最多。做为永恒产业的农业生产,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结合,这种区域特色尤其显著。农业生物的生态特性与地理环境的适应情况,制约着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高低。而做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一方面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基础,一方面又是净化环境的产业。因此,从区域特色出发,进行国民经济建设,不但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乃至对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一
区域开发,就是把带有区域特色的资源优势,通过集约经营,转化成商品优势,从而形成带有区域特色的经济优势。
所谓资源,即包括存在于自然界、可为人类利用的生产与生活资料的天然资源,如土地、草原、森林、矿产、山水、气候和其他一切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也包括劳动力、人力、智力、信息、交通、资金等社会经济资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经济基础与社会条件。它们是社会进行生产的基本要素。由于这些基本要素的能动作用不同,即决定了不同的区域经济特色,同时也决定了不同的区域开发模式。
这种关系,可用生产函数模型表示为:Y=f(X[,1],X[,2],……X[,n])
式中:Y——区域生产力X[,1]—自然资源
X[,2]—经济基础. X[,n]—社会条件
只有当自然资源、经济基础与社会条件这些基本要素完全俱备,才能形成典型的、完整的区域经济。
类似江苏沙州、安徽桐城这类加工型经济,之所以能够形成,是交通便利的社会条件缩短了同原料产地的距离,而使原料产地处于自己的辐射圈之内。这种辐射的限度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因为自然条件愈好,“维护和再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就愈少,因此,生产者在为自己从事的劳动之外来为别人提供的剩余劳动就愈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60页。)“劳动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劳动的自然生产率。”(《资本论》第3卷第864页)就是说生产者的剩余劳动的多少,决定运用外地资源产地的远近。从而决定其辐射域的大小。超过这个限度,加工中心的辐射作用,就没有任何经济价值了。这是确定经济区域的一个经济学原则。
二
任何一个区域,皆可视为一个系统。一方面是大环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小系统),一方面又是一个由社会、经济、生态、技术小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系统与环境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资金、信息等交换。区域系统开发,就是通过优化系统内各组成要素间的网络结构,实现总体功能最佳,从而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区域生产力的形成是区域系统内社会、经济、生态、技术小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基本机制是生态系统的生态循环与经济系统的经济循环及其二者的交织作用。
生态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生态系统中存在于土壤、水体、大气、太阳能等生态环境中的营养物质被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加工合成有机物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和能量,再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物质和能量并向环境排放二氧化碳和水分的。同时,又把所制造和贮存的物质与能量传递给以植物为食的草食动物,再传递给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绿色植物、草食动物与肉食动作的凋落物、排泄物和死亡的有机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合解还原为无机营养释放到生态环境中再一次为绿色植物所吸收,重新进入食物链。这种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间的长期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也就是物质合成与物质分解过程的交替循环。这种交替循环形成自然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这就是自然生态平衡。生态循环是生物再生产过程。
经济循环是经济系统的基本功能。经济系统是原料、能源、技术、信息输入——物质能量转化——产出输出的系统。是经济物质与能量在一定的技术手段与信息干预下进行周期性交换。由于经济物质与经济能量都可以以资金的形式出现,因此,经济循环的本质就是资金循环。其运动规律是资金的三种形态——货币、生产要素、商品,通过采用一定技术手段、信息的生产过程进行周期性的变换过程,也即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的周而复始的转化过程。消费,也就是社会需求,是经济循环的不竭的源动力,社会需求在不断提高,这种经济循环也就永远不止,经济循环是经济再生产过程。
经济循环与生态循环的交炽作用,是由于参与经济循环的一切物质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态循环,离开生态循环就不能有经济循环。而生态循环中的自然物质,只有当人类利用经济循环成果进行干预的时候,才能高产并输出生态系统,进而输入经济系统,变成经济物质。完全孤立、闭全的生态循环都是不存在的。任何生产活动都是经济循环,而任何的经济循环,又无一不以生态循环做为前提。
技术系统是经济循环、生态循环、经济循环与生态循环交织作用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没有技术系统,经济循环中的生产过程就不能进行,人类就不能干预生态循环,生态循环中的自然物质也就进入不了经济循环而成为经济物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由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预(利用和改造),逐渐创造了以人为核心,人、生物和环境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人工生态系统,我们所说的生态系统已经改变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属性,而变成了生态经济系统了)。
技术系统的能动作用,不仅体现在科学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使做为自然物质的资源通过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要素的经济物质,从而才成为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才能发挥其作用这一点上。更重要的是还体现在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进和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上。
经济循环、生态循环以及经济循环与生态循环的交织作用,这一切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系统中进行的。并且是社会系统为其提供了上述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资金、劳动力和技术手段。
社会系统对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干预,一方面是通过决策和技术系统这些快变量来实现,一方面也通过文化、教育、科学、思想、意识、观念等慢变量来实现。
为了满足不断提高的社会需求,提高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及技术系统的功能,社会系统也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结构,而产生更高的功能。
区域系统中,社会、经济、生态、技术小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发展条件和互相促进的。只有经济发展了,国家才能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才能在丰富的智力资源中开发出科学、技术、文化的硕果。经济、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必须依赖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而社会的发展又为经济发展扫清障碍。可以设想,如果社会系统的决策因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而失误,或是解决不了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人的无政府状态的繁衍、解决不了治安等社会问题,经济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社会系统、技术系统对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体现了能动作用。而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对社会系统与技术系统,也能体现出反作用。
三
区域系统的开发效果,取决于该区域系统中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技术系统的协调。其最终的综合目标是把该区域建成科学管理下的以现代化农业为基础的具有开放型、多功能、高效益、结构优化的现代综合产业,科技先进,经济文化发达,城市化集镇,交通便捷,信息灵敏,富庶的生活,文明的社会与良好的环境。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上述的区域开发的综合目标呢?
首先是进行区域资源的综合考察。考察工作应沿着纵横两条线展开。1.要察明区域内拥有的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及运动规律;2.察明区域内拥有的经济基础、社会条件的种类、数量、性质及组合特点;3.查明区域系统本身各主要构成要素之间、系统与相邻系统(包括母系统)之间的各种联系制约关系;4.察明本区域系统的形成、演变、现状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等等。
通过这样纵横两个方向的综合考察,从而确定该区域资源的优势与劣势,并找出其限制因子,以便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一个切合实际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扬长避短、以长补短的开发战略。
其次是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区域的总体设计。
由于区域系统是由社会、经济、生态及技术子系统组成的复杂大系统,各子系统的各组成因子之间,各子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根据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像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这样的开放系统,在一定阈值内,具有自组织、自调节、自控制的能力,通过负反馈作用,能自行保持系统的稳定性,保持系统整体的有序性。但必须是各子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保持一定的量比关系。否则,系统的平衡就将遭到破坏,也就不会有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区域系统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使形成区域生产力的基本机制、即生态循环、经济循环及生态循环与经济循环的交织作用发生变化,而引起区域生产力的变化。因此,常规的比例法、水平法、定额法、比例相乘、机械相加的定性分析与简单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于揭示和把握这种量化关系的变化规律,已经无能为力了。必须采取系统工程这种先进的科学方法。特别是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更能适应于像区域系统这样的具有复杂耦合关系、时间滞后和非线性等特性的复杂系统。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仿真实验,可以在大批方案中选出最优的方案。
区域系统开发方案的优化。主要应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应体现在把环境大系统(也就是国家)的要求与区域特点结合起来,建立一个能够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体现区域特色、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只有这种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资源又最大限度地保护资源,使资源永续利用总不衰竭。为此,必须在生态规律指导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复式农业结构和按着经济规律,按着一定的量比关系建立种、养、加、供、产、销、运、建、服相结合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综合的网络式产业结构,进行资源的综合开发,以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2.应体现在商品经济及其运行中的自我积累机制上。因为区域开发,有如百舸急流、同样的风、同样的水,其上下高低就决定于商品经济及其滚雪球式的自我积累这样的原动力的大小。
3.应体现在技术系统上。用于区域系统开发的技术,大体上有生物技术、化学技术、机械技术、工艺技术、工程技术等。要获得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要用生物技术培育出适合区域生态环境的优良品种;要建设高产稳产农田要有水利工程技术,保证旱能灌涝能排;要把水力资源转化成电能,需要水力工程技术;要把自然资源转化成原料、转化成商品,要靠工艺技术;要减轻劳动劳动消耗,提高生产率需要机械技术。技术系统是生态系统中生态循环、经济系统中经济循环以及生态循环与经济循环交织作用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技术结构的合理性的重要标志就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最大限度的良性发展而产生的最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4.应体现在社会系统中以城市为中心的乡村城镇化的社区结构上。人类的经济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里进行的。其时间形式是生物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的延续,而空间形式就是社区分布了。不管你承认与否,生产活动经济活动本身,总是产生一种向心力(或聚合力),把分散的生产活动聚合到一定的地点集中。随着区域系统的进一步开发,产业结构逐渐趋向合理,生产集约化、专业化的发展,必然要相对集中到一定的空间地域。在这里,可以节省能源、交通、仓储、供水、排污、公用与服务设施的投资,节省土地。而生产的相对集中到一定的空间地域。在这里,可以节省能源、交通、仓储、供水、排污、公用与服务设施的投资,节省土地。而生产的相对集中,又必然导致人口的相对集中,饮食、住宅、市场、文化教育、卫生、金融、保险、劳务、修配、交通、通讯等一系列服务设施,也就相应而起。
以城市为中心的乡村城镇化的社区结构,就是以小城镇为中心,把周围的村落,从经济文化、行政管理关系上都网络起来,逐步集中到自己的周围。再以某个城市做为这些小城镇网络的经济、文化、行政管理的中心,从而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城乡经济网络。这种城乡交融、相互提携的如此循环往复发展,又对区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应体现在区域系统开发的阶段性上。
区域系统开发的阶段性,是社会经济者生产过程延续的表现。这种延续性,决定了区域系统开发模式的阶段差异。一般地说,区域系统开发,大体上可分为起步——发展——腾飞三个阶段。阶段不同,当然模式也不该划一。其起步阶段,由于区域的现状、基础条件不同,应有不同的起步模式,如资源型、技术型、资金型等。不同的起步模式,创造了不同的条件,因此也就有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腾飞模式。由于系统的改造和更新需要时间和创造条件,在规划开始实施时,总要以原有状态惯性运行,再不断创造条件,使其转变为加速运行。从发展规律上看,是由初级到高级。即惯性运行→加速运行→变轨运行→新轨道上惯性运行、再加速、再变轨。其中变轨运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不同轨道上的运行。即是在不同总体功能级别上的运行。只有当系统的总体功能增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系统才会发生质变,产生飞跃,进到高一级别的运行。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区域系统是一个包括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的复杂大系统。区域系统与大环境系统之间,区域内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内诸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产业齐备,技术俱全,学科庞杂。从任何单学科、单技术、单产业出发,都不能看到系统的全貌,不进行跨学科、跨技术、跨产业、跨系统的综合研究,不仅无济于事,甚至还将步入歧途。因此,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应尽快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掌握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以适应区域开发综合研究工作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