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凤玲

李凤玲 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山东 寿光 262700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呼吸道感染患者护理时引入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从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当中选出98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下的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各项护理质量合格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3.88%(46/49),明显高于对比组71.43%(35/49),同时研究组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合格率均高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呼吸道感染护理工作的合格率,并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护理干预;持续质量改进;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52-01

本文即是研究在呼吸道感染患者护理过程中引入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效果,以求寻找该类疾病的护理新途径,具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从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选出的98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比组中男性28例,女性21例,患者的年龄从15 岁至67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0.62±3.28)岁.研究组中男性25例,女性24 例,患者的年龄从17岁至69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1.09±3.33)岁.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每组49例的两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下的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

1.2.1 常规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对患者病情进行定期检查,对各类呼吸道临床症状进行护理,为患者补充水分、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度平衡, 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1.2.2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就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准确的定期检查,并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变化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首先,对患者的体温进行定时监测,以4h为间隔,对患者体温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如患者在某一时段的体温持续上升,则必须采取相应的物理降温措施, 尽量减少药物的使用,以免对患者病情的治疗带来影响.如果物理治疗效果一般,就需要采用冷生理盐水灌肠降温方法,通过体内降温方式控制体温[1].其次,对病房内的通风性进行定时检查,由于患者呼吸道病症的特殊性,因此必须保证病房内空气的流动,降低有害细菌在病房空气内的累积,避免交叉感染加重病症.每天护理人员都要对病房内进行消毒,在消毒时间选择患者外出锻炼或活动的间歇,以免消毒液的特殊气味刺激患者呼吸道.将病房内的温度控制在22℃左右,湿度则控制在60%左右,尽量避免空气对于患者呼吸道恢复的影响[2].第三,由于呼吸道感染病痛的影响,部分患者会出现负面心理情绪,而此时就要求护理人员定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当下的心理状态,并根据实际情况为其制定护理方案.同时,对不同患者表现出的心理特征进行记录,这样当遇到相同情况的患者能够做出最快的处理措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另外还可以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教工作,将负面心理的危害和缓解措施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提高家属的配合度,增加工作效率.第四,定期展开呼吸道感染患者座谈会等集体活动,在此过程中向患者介绍呼吸道感染的典型症状,同时教导患者如何进行自我防护,增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3].

1.3 满意度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分为100分,其中80-100分为满意、60-79分为较满意,59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n(%)来表示计数数据,并利用X±s对数据进行检验,以P<0.05代表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其汇总制成如下表格:

3 讨论

临床呼吸道感染一般可以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两类,其主要是由于病菌进入到患者呼吸道所引发的感染症状.加之现代人对于抗生素的应用越来越多,使得病菌的耐药性也越来越强,而这给呼吸道感染的药物治疗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因此应该更加重视护理干预的作用,采用合理的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是一种企业管理模式,其是在全面管理模式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过程改进和环节质量控制扥更多个方面,将其应用在护理工作当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疾病病情的了解,强调了护理工作的持续性、全面性以及必要性,针对于每个患者不同的情况搜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严格的评估,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变化改进护理工作的质量,并且将这一工作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中[4].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和管理体系,改善医院原有的就医环境, 使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更加规范.在开展这一工作前,应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使其了解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法,并进行定期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允许参与到护理工作当中,这样既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又能够进一步完善医院的管理效果.在呼吸到感染护理中,应对患者心理变化、病房内环境等进行重点护理,制定应急方案和预备方案,应对各类突发情况[5].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说明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能够提高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1] 张晓霞,刘珊,罗娟.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提高住院患者满意率中的应用效果[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06):658-660. [2] 刘瑛,刘红.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05):1126-1127. [3] 徐淑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 (27):95-96. [4] 邓惠霞.医院内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药前沿,2012,[ 02(04):241-242. 5] 秦秀敏,加长林,刘宁川.开展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探讨[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2):109-110.

论文作者:李凤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0

标签:;  ;  ;  ;  ;  ;  ;  ;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凤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