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论文,我国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90年代,随着社科信息研究自身建设的逐步完善,社科信息研究的方法论开始进行专门的研究〔1〕。但是, 与科技信息研究比较而言,我国社科信息研究在其自身理论建设和方法论体系研究方面,仍处于落后的状态。因此,建立并进一步完善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体系,在我国现代信息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该领域中,社会科学信息研究与科学技术信息研究各有其自身特点,因此有必要将二者区分开,笔者这里拟就我国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1
我国现阶段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体系构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90年代以来,我国社科信息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从研究内容看,广泛涉及社科信息的各方面,如对社科信息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问题、社科信息管理问题、社科信息预测问题、社科信息决策问题、社科信息用户问题、社科信息用户需求心理问题……,都有较丰富的成果〔2〕。社科信息研究内容的广泛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这就成了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体系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前提,因为这种广泛性为进一步借鉴与运用乃至最后超越各社会科学分支学科的信息研究成果提供了可能,反过来又使社科信息研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提供了基础。另外,在社科信息研究的基础资料收集与加工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各地区、各行业乃至一些有关部门都对社科信息开展了广泛的调研活动,随着电脑的普及,现代化技术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社科信息服务与研究工作之中,以上这些都在客观上为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体系的全面成熟和深入发展积累了经验性材料。从已有的研究经验看,首先,社科信息研究开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研究风格,即现实性强,能及时反映当代社科信息服务于社会科学各研究领域的内在机制、思维方法和全新动向,并对此进行科学的探讨;由这种探讨引起的分歧与争论反过来影响了社科信息的研究,推动了社科信息研究的深入发展;其次,这几年我国社科信息的研究为提高科学水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关于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的讨论、关于社科信息研究理论框架的讨论、关于一些基本概念和范畴的讨论,则直接体现许多研究者在社科信息研究学科化方面的努力。
正是由于上述我国社科信息研究体系的深入发展,使得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问题成为更加引人注目的议题。因为一门学科方法论的完善将促使这门学科走向真正的成熟,所以,建立科学的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体系在我国现代社科信息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 我国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我们所要探讨的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是什么关系?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高层次的方法论,它是科学研究中的最一般方法,它既被用于社科信息研究过程,又被运用于其他学科的研究过程。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中所阐明的最一般的方法论原理,同时又充分体现出社科信息研究活动的特殊性,所以它应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科学的方法论体系。
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不是将社会科学不同分支学科的所有信息研究活动都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不是去研究社会科学各分支学科信息研究的特殊方法,而是仅仅以社会科学各分支学科信息研究中都能够通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为研究对象,它能够指导社会科学各学科具体的信息研究工作。而社会科学各学科信息研究所运用的特殊方法则从不同侧面充实着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的基础内容。
3 我国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有逻辑主义方法论与历史主义方法论两种观点,笔者认为根据社科信息研究活动的实际状况,应以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论作为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所谓的逻辑主义方法论观点认为,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应该是解决对社科信息研究理论合理性的评价问题与社科信息研究理论的接受标准问题。这种看法只解决对社科信息研究理论进行检验辨护这一范围内的问题,而不涉及社科信息研究理论如何产生与发展这一范围内的问题。这种观点只能处理有关社科信息研究理论之间最一般的逻辑关系,而不受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分支学科信息研究理论内部的影响,不考虑社科信息研究理论发展的历史因素。因此,这是一种规范性的方法论,它的不全面性是显而易见的。
所谓的历史主义方法论观点认为,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不仅需要解决社科信息研究理论合理性的评价问题和社科信息研究理论的接受标准问题,而且还要涉及社科信息研究理论形成与发展这一方面的问题,根本不存在超越时代的对一切社会科学各具体分支学科信息研究理论都普遍适用的标准。因此,不能按任何固定的普遍适用的方法从事社科信息研究活动。显而易见。这种观点也同样失之偏颇。
所以,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必须是逻辑主义方法论与历史主义方法论观点的科学结合,只有将二者统一起来,才能促进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的完备与成熟,具体而言就是,在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的构建中,应注意以下四个基本要素:1.社科信息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2.社科信息研究理论的结构与功能问题;3.社科信息研究理论的检验与评价问题;4.社科信息研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问题。
我国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的多样性源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从事社科信息研究工作人员的研究目的、研究方向、研究风格的多样化。正是这种多样化的风格,为社科信息研究理论注入了巨大的生命力,使其内容更全面、更完备,并更加成为能够指导具体社科信息研究实践工作的系统性理论。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的统一性,表明人们可以根据相同的标准对不同社会科学分支学科的信息研究理论作出评价,为各分支学科的信息研究提出了共性规范,同时,作为一种具体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方法论体系,它能够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各分支学科的信息研究工作。
4 我国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的具体方法
现代社科信息研究方法论体系同信息科学本身一样存在着多种不同分类。根据认识论的基本原则,社科信息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从适用程度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哲学层次、一般层次、专门层次。在不同的层次上对应着不同的方法:哲学方法、通用方法、特殊方法。从科学认识层次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经验层次、理论层次。在科学认识的不同层次上,也相应地采用不同的方法:经验方法和理论方法〔3 〕。
4.1 哲学方法、通用方法和特殊方法
哲学方法是最有普遍性、概括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指明社科信息研究的方针,社科信息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及从世界观上评价社科信息研究成果的功效性。这是决定社科信息研究活动命运的根本方法。人类认识的历史表明,最确切、最科学的哲学方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作用在于它揭示出了认识的最普遍规律,使社科信息研究工作者们能够立足客观现实,充分运用辩证思维,在选择和研究社科信息过程中避免主观武断和片面性的错误,遵循用户的客观需求从事研究活动。
除哲学方法而外,在社会科学不同分支学科的信息研究领域,都运用着适合各自学科信息研究对象的特殊研究方法。在社科信息研究的不同领域内,不同的信息研究人员也针对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归纳总结起来都存在共性,即存在着一些适用性较高的具有普遍使用价值的信息研究通用方法。
特殊方法是一种适用程度较低的社科信息研究方法,然而它却是在具体的社科信息研究领域被大量实际应用的方法。社科信息研究与科学研究一样,其方法经历着剧烈的分化过程,那些新颖的方法多是首先以特殊方法的形态出现,为适应某一领域的信息研究而出现。后来随着社科信息研究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学科间的交流与综合性课题的协作研究不断扩大,一部分研究方法逐步为其他社科信息研究领域所采纳,而成为通用方法。
实际上,哲学方法,通用方法和特殊方法的区别,仅就其适用程度而言,三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通用方法是科学认识中重要的一环,是哲学方法与特殊方法的中介。如果从宏观角度看,以对于各学科都适用的哲学方法而言,它是一种特殊方法;而仅就社科信息研究这一领域而言,比较那些特殊方法,它是社会科学各分支学科中不同领域内社科信息研究的通用方法。
4.2 经验方法和理论方法
当前,社科信息研究对社会的实践性、目的性越来越明显,这就使得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手段的经验方法在社科信息研究中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它具体分为:
4.2.1 观察方法
观察法具有直观性特征,并以承认社科信息的可观察性为前提条件。其目的在于获取研究课题的有关信息,并进行直观的分析、判断。这种方法又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凡是社科信息研究人员依赖自身感觉亲自获得的研究信息,为直接观察法;凡是借助于一、二次文献获取研究信息,则为间接观察法。
4.2.2 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以变革外部世界而具有的对象性特征为基本形式。它的特点在于控制条件,干预事件进程,从中获得有效信息,以便于观察。在社科信息研究中,实验方法是获取研究课题必备信息的有效手段。
4.2.3 比较方法
比较方法是基于社科信息素材的相同或不同而加以分析、判断的认识程序,多于分类、整理、评价所取得的经验性社科信息资料。其中包括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和历史比较法等等。
观察方法、实验方法、比较方法从科学认识层次而言,还都属于经验层次上的方法,它们在社科信息研究领域的实践工作中被广泛运用着。
4.2.4 假说方法
假说法是科学认识理论层次上所使用的一种方法。假说是对观察、实验中发现的新的社科信息资料或事实材料所提出的假定解释,尚未确定可靠与否的或然性判断。这种假说法,能够对新的事实或信息予以解释说明,排除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
当然,社科信息研究中所采用的科学方法远非如此,其它像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演绎法、类比法、特尔菲法、数理统计法等,已被社科信息研究工作者广泛运用着。
[收稿日期:1997—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