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初中阶段重视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新课改的要求,对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策略
语文作为一门知识面广、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公共学科,是初中课程改革的重点。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在教学模式和教学要求上都需要进行改革。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的教学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主,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和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习惯,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经常鼓励大家做第一个举手的学生,每当有一个学生率先举手打破沉闷气氛时,我一定会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他,甚至会带头和全班学生一起为他热烈鼓掌,试图使他们建立自信意识。逐渐,学生们发言的次数多了,师生互动也变得默契了,当教师讲到动情之处时,他们还会发出会心的笑声,逐渐进入了自主参与的情境。课堂有了亲和力,课堂氛围开始活跃起来。
二、组织小组讨论,为所有学生提供发言机会,建立激励机制,强化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
小组讨论使绝大多数学生在小的范围内敢说话了。为了避免有的学生在组内也不发言,每次小组讨论时,我都在黑板上列出课堂学习评价表格进行评比,鼓励每个学生在组内的积极参与。这样,即使再“懒惰”的孩子,也珍惜本组的荣誉,会有所表现。慢慢地,全班学生都愿意发表意见,敢说话了,学生的思维也逐渐活跃起来。
三、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陶行知先生曾经这样讲:“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我的教学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一次,在学生们的周记中我发现了某位学生写了这样一段话:“老师,您好!这个本子从现在开始将成为我与您的沟通工具。我喜欢语文课,但上课时,我不喜欢认真听讲,也不喜欢举手回答问题。现在来到新的学校,我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能会有很多问题问您,您可以成为我的知心朋友吗?”这段话使我十分感动,能有什么比师生之间的信任更宝贵呢?我没有急于给她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是给她写了这样的批语:“我很喜欢你,更愿意和你成为好朋友。很高兴你能喜欢语文课,望你保持已有的成绩,我对你非常有信心。我们一起努力,好吗?”此后,每到上课时,她经常第一个举手,而且问题回答得越来越好,声音也越来越洪亮。在我讲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的公开课上,听课教师就坐在她的旁边,她主动举手发表见解,自然得体。
四、培养自主意识,发扬课堂民主
我在授课中非常注意民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了《卖油翁》后,我没有发表主导性分析,而是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的回答是这样的:从全文来看,讲的是熟能生巧的道理;从陈尧咨的角度讲,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人有了一点成绩不能骄傲,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从卖油翁的角度讲,做好一个人的思想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他们的分析头头是道,出乎意料,我对这些答案都大加赞赏,我也十分兴奋。一个入学时沉闷的班级如今不仅活跃起来,而且理解表达渐入佳境,这与放手让学生各抒己见,不断地鼓励引导、耐心扶持是分不开的。
五、面向全体,让课堂不留被遗忘的角落
课堂上我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我班有一个学生,成绩不好,但是她总是非常踊跃地提问题,尽管她提出的问题也大多不着边际(班里的学生都了解这一情况)。每当她举手提问问题时,总有学生在提醒我:“老师,老师,别让她说,她总是说不对,还说个没完。”此时,我总是微笑着看着她,鼓励她继续说下去。正是因为如此,班里的其他学生也更加大胆地提出问题。“问题”是学生的“导航器”,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其能力的载体。我想,如果没有对学生思维的开发,学生没有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们怎么能有那么精彩、活泼的发言呢?这个学生现在提的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在学习《山的那一边》之前,我让学生们提出有疑问的地方,她提了两个问题:(1)“山的那一边,其实还是山”这句话是不是重复,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2)既然山的那一边那么穷,为什么祖祖辈辈还心安理得地住在那里?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其中有着她深刻的思考。她从文章的思想内涵到语言深层含意问题都提到了点子上。她的进步幅度太大了。经过我的训练,一个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思维迟缓、学习极为被动的集体变成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善于思考质疑的班级。
综上所述,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语文阅读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书平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N].发展导报,2017,10,24,(034)。
[2]刘琳琳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95。
论文作者:吕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2月总第16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4
标签: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学生们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论文; 教育学》2018年12月总第16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