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网络信息时代,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各领域内,给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而在工程管理方面运用信息化技术,不仅有利于我国建筑工程业的发展,也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目前我国的工程管理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我国的工程管理事业要实现长远发展,还需要针对当前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改善目前我国得到工程管理信息自动化建设现状。
关键词:工程管理;信息化;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管理实现信息化与自动化的必要性
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和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也随之增多。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在全球化的影响中,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压力,在这种环境下我国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产业,它的发展也是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建筑行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要实现长久的发展,还要改变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提升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成为了必然趋势。传统的工程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而新兴技术既是建筑工程管理事业发展的新方向,也是建筑行业新的机遇和挑战。
2 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与自动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1对信息化认识不足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软件,通常具有较长的周期、较高的成本,同时有相对缓慢的回收速度,造成建筑工程企业对信息化认识不足。首先,没有充分重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认为这项工作可有可无。其次,出于效率和成本的考虑,在软硬件设施和建设上,缺乏有效的投入。最后是信息化管理人才匮乏,不能有效推进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由此可见,建筑工程企业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程度。
2.1.2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应用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我国的建筑工程和发达国家相比,应用信息化管理相对较晚,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信息化管理仅仅被应用在少部分领域,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预算和内部管理等,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能有效运用。例如在建筑施工前期的招投标环节,主要还是依赖人工完成资料的管理工作。一些企业管理者未能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认为只需要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应用信息化。而事实上,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应广泛推广信息化,将其在减少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些企业不能主动开展信息化建设,对工程信息化的价值和本质缺少充分的认知。
2.2工程管理自动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2.1 对工程管理自动化缺乏正确的认识
工程管理的自动化包括自动化仪表、电气自动化和计算机系统3 部分,对其中一部分采取施工管理工作,也属于工程管理的自动化范畴。目前,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对自动化的工程管理认识不清,甚至将其等同于一般的水电工程安装,忽视了对专业施工队伍的建设和工程管理要求。导致工程交接和管理工作出现混乱的局面,同时也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造成不良隐患。
2.2.2 缺乏科学规范的行业制度
建筑工程管理自动化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这一点在我国的工程管理方面表现很明显。以安装调试为例,我国不但没有自动化工程实行的先例,也没有相关的安装调试费用计算标准。而且当前的各种安装费用标准,也难以反映自动化工程的实际需求,因此,很难满足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提升工程管理信息化与自动化的对策
3.1提升我国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方法
3.1.1 组建企业内部数据库,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在建筑项目的各个阶段,包括政府管理部门在内的各个部门应加强沟通和协调工作。在前期的招标和设计阶段,以及后期的监察和施工中进行信息交流,保证顺利开展工程施工。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使用大量的纸质文件,不单单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同时还减缓施工速度。而在企业间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完善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加强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在当前企业信息化管理中,数据库是一种重要的手段,不但能实现数据的有效存储,还能更好利用和共享数据,通过借鉴数据库模式,可缩短施工时间,充分发挥出劳动力的价值。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最终提升企业在整个建筑行业中的竞争力。
3.1.2建立完整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形成相应的标准规范
目前,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没有及时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同时,也没有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制。为了解决信息化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建立信息化管理的新模式。而实施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是企业推广信息化手段的有力保障。同时,还能对企业内部整体管理模式的完善发挥重要的作用。新的历史时期,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因此,创新和改革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模式势在必行。而企业信息化管理体制的完善,是搭建共享平台和数据库的前提,由此才能推进建筑工程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我国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标准规范文件相对较少,对建筑工程信息化的开展,只能提供简单的指导。
3.1.3提高信息化管理的一体化程度和数据化程度
建筑工程在施工、检验和立项方面,涉及施工方、设计部等诸多部门,拥有非常庞大的管理系统。所以,在信息化管理的初期,建筑工程企业应立足于各个方面的需求,构建合理的信息管理系统,打破各个部门交流的局限,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最终实现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使之具有良好的效益和较高的工作效率。同时,为了使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得到进一步提升,还需要提升信息化管理的数据化程度。通过优化建筑工程信息管理各个方面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有机联系各个部门,降低重复工作的概率,进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3.2改善建筑工程自动化管理现状的方法
3.2.1加强培养自动化工程管理人才。建筑工程管理的自动化离不开专业的管理人才,虽然我国高校目前设立了工程管理专业,但仍然无法满足社会对于自动化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所以,除了高校教育外,还要开展继续教育来培养相关的专业管理人才。当然,建筑工程企业也可以采取培训的方式,培养工程管理自动化人才,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3.2.2加强建筑工程行业自动化管理建设。为了实现建筑工程行业的自动化管理,政府的有关部门还要重视对自动化管理工作的支持。首先,相关主管部门应吧行业设置和实施标准纳入工作计划,要组织科研单位、学术团体和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建筑工程企业的员工对此进行研究,对行业标准进行修订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发布实施,从而使我国建筑工程的自动化管理得到进一步发展。
4 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既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企业发展的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建筑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采取信息化和自动化的管理方式,不但能够提升建筑工程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还能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东雅.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3):261.
[2]朱平.自动化系统工程管理与探讨[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0,(05):30-31.
论文作者:付妮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工程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我国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论文; 管理人才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