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好教师的必备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程秀兰,余一夫[1](2020)在《“好”幼儿教师必备素养及其结构:从专家决策转向幼儿视角》文中提出幼儿教师必备素养及其结构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提高核心素养的基础,也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保障。对于"好"教师必备素养的评价往往是自上而下的专家决策,缺乏自下而上的幼儿视角,忽视了幼儿的需要。转向幼儿视角,探索"好"幼儿教师的必备素养及其结构能够更加凸显"自然性""价值性"与"内驱性",更加贴近幼儿生活的自然情境,更加能够为幼儿发声,更加符合幼儿各方面的需要。研究基于扎根理论,运用Nvivo软件对50名中班、大班幼儿的访谈资料进行逐层筛选与三级编码,提取出幼儿视角下"好"幼儿教师必备素养的3个核心类属维度:形象素养、能力素养和道德素养,并据此构建师幼供需的结构模型。
宋林静[2](2020)在《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研究 ——基于中师优秀教育传统分析的视角》文中认为随着《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提出,“素养全面、专长发展”的卓越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尤其是随着中等师范教育向高等师范教育的改制,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迎来了新的契机。本研究主要以文献法和访谈法为主,研究如何在变化的师范教育体系中挖掘中师优秀的教育传统,探究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的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与路径。论文主要由引言、核心内容以及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几个方面的内容。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四章内容,主要围绕卓越小学教师的素质、当前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薄弱环节、中等师范教育的优良教育传统以及完善路径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从培养层次、培养目标、培养理念三个方面介绍了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卓越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第二章则是从生源选拔、培养目标、校园文化、课程设置和实习实训几个方面探究了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在小学教师培养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第三章则是本研究的借鉴基础。分析了中等师范教育阶段哪些优良教育传统可为当下小学教师培养提供借鉴。第四章则是以中等师范教育的优良教育传统为分析视角,以现在小学教师培养的问题为分析焦点,以在传承中创新的态度,从吸引人才志做教师、坚持孕育师范特色、培养师范生“专广融研”的素质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路径参考,以期以历史营养滋润卓越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要求,提出了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新素养”,从而培养“兼善天下”的卓越小学教师。
张晓岚[3](2020)在《广西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以贺州市经济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为例》文中指出培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职业素养良好的幼儿教师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教师职业素养是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所必需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作为未来幼儿教师队伍的后备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质量。因此,提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是落实全面人才质量观的必然要求,对建设高素质善保教的幼儿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探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由此提出相应的培养对策,可以帮助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找出自身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实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提供有效对策。本研究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内涵及职业素养培养的结构要素进行详细解读。通过对搜集到的各类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在整理和分析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职业素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职学前教育、职业素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结合幼教行业需求、学前教育规律、国家有关政策制度及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构建了以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培养的结构要素。接着进一步阐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的具体表现,为论文后面职业素养培养对策研究的部分提供思路和依据。接着运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进行实证分析。运用问卷调查法,对贺州市经济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进行调查,使用spass25.0对问卷进行分析,从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四个维度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进行分析。运用访谈法对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及学前教育专业用人单位代表进行调研,以了解学生自我认知现状、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教师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评价,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养现状的评价及对职业素养的要求等内容。通过访谈研究,发现学生对职业素养缺乏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教师对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不高,对职业素养培养途径不明确;用人单位对学生实习总体不够满意,认为应该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综合问卷调查结果及访谈结果,发现学生职业素养总体水平良好,基本符合幼儿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表现为职业意识欠合理,职业道德存在偏差,职业态度欠科学,职业精神不够重视。综合文献分析结果和调研结果,从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角度归纳问题产生的原因。学生方面的原因有:学生生源质量差,学习能力较低;职业价值观趋利性,缺乏责任意识以及注重职业技能训练,忽视职业素养养成。学校方面的原因有:教育理念滞后,不够重视职业意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结构不够科学;职业素养教育缺乏足够重视和系统规划以及职业道德教育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社会方面的原因有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误解及幼儿教师地位待遇整体偏低;有待提高。其次,运用文献分析法,在实证数据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今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趋势及国家相关政策,提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对策建议。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存问题及原因,从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相应建议。学生应该提高自主学习新能力,建立正确的职业观,树立技能与素养并重意识。学校要加强职业认知教育,提高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完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实行职业道德教育改革,提高教学实效;重视职业精神教育,促进职业精神养成。社会要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认识;提高教师待遇好社会地位,增加职业吸引力。最后对本文提出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对策进行反思,构建职业素养培养对策的评价机制,建立以学生述求为依据,以用人单位评价为依据,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全程化、评价内容多维化的多元性评价机制。
丁利钧[4](2020)在《中美两国教师专业品性比较研究 ——基于教师专业标准》文中指出提高教师专业品性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师个性和谐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教师素质以及建设教师队伍的需要。教师专业品性包括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个人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美国教师教育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率先提出教师专业品性是教师应当具备的重要素质,并将教师专业品性放在与教师专业知识、教师专业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我国近些年也逐渐开始强调教师的专业品性及相关问题。但中美由于其社会背景的不同对于教师的要求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师专业品性方面有着不同的看法,在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当中对于专业品性的要求也存在差异。中国和美国是东西方颇具代表性的国家,两国在教师专业标准当中都对专业品性有着独特的规定和要求,因此选取这两个国家,从要素与结构、表述方式和功能发挥三个维度出发,对两国教师专业标准中关于教师专业品性的理解和规定的异同进行分析,以探明不同文化背景下教师专业标准中关于教师专业品性在多个维度存在的差异,为我国完善教师专业标准、加强教师专业品性建设提出建议。本文以教师专业品性为研究对象,在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之上,运用比较研究法,对教师专业品性进行较为细致、全面的分析。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绪论主要对于本选题的研究缘起、核心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了阐述,作为本研究的前期铺垫;第一章教师专业品性的基本理论探讨,对教师专业品性的定义、重要性、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分析必要性与可能性以及分析维度进行阐述;第二章从要素与结构、表述方式、功能发挥这三个维度对美国教师专业标准中的专业品性进行分析,包括学界对于“好教师”的探讨,美国教师专业标准中对专业品性的规定以及特点分析;第三章从要素与结构、表述方式和功能发挥三个维度对我国教师专业标准中的专业品性及其特点进行分析;第四章从要素与结构、表述方式和功能发挥三个维度对中美两国教师专业标准中专业品性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第五章主要是总结与思考,基于中美教师专业标准的共性对教师专业品性的要素与结构进行分析,同时对教师专业品性的表述方式和功能的发挥进行了探析,最后经过思考和总结提出,我国对教师专业品性应具体界定从而明确其要素和结构;教师专业标准中对专业品性规定的表述应当更加科学具体,可操作性更强;教师专业品性应当兼顾引导与评价双重功能的发挥。
梁泽敏[5](2020)在《教育实践中化学教育硕士PCK发展的跟踪研究 ——以D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知识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教师教育研究关注的焦点。1986年,舒尔曼提出了一种区分学科教学与学科专家的标志性知识——“学科教学知识”(PCK),并强调PCK是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指示基础。由此PCK就成为教师知识研究中最重要、最有意义的切入点。进入21世纪以后,PCK研究的重点由内涵研究,测量方法开发研究转向特定学科下教师PCK的发展研究,而教师教育改革计划背景下PCK发展的纵向研究成为目前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D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综合改革计划为例,围绕“教育实践是如何影响全日制化学教育硕士PCK的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及“教育实践不同阶段全日制化学教育硕士PCK发展的现状如何?全日制化学教育硕士PCK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和发展?教育实践过程中哪些因素促进或阻碍了全日制化学教育硕士PCK发展?”等三个具体问题开展研究。本研究为个案研究,采用了质性为主的研究范式,通过文献梳理,以Park的PCK模型作为基本的理论框架,通过整群抽样方式,选取5位参与D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综合改革计划的化学教育硕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表征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等,全程跟踪记录收集化学教育硕士在基础教育实践第一阶段、基础教育实践第二阶段和应用教育实践阶段的所有证据资料,包括内容表征填写表、课后访谈记录、教学设计、概念图、教师实施视频、教学PPT、教学反思等多种资料。从这些收集的数据,使用两种方法进行分析:○1文本分析法○2 PCK-Map图分析。结果发现:(1)化学教育硕士PCK随着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而逐步发展;(2)化学教育硕士的PCK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四种发展模式:连续增长型、激增-稳固型、停滞-契机-激增型和个人倾向的持续增长型;(3)多因素均可协同影响化学教育硕士的PCK;(4)学习共同体(PLC)干预是化学教育硕士PCK发展的主要因素。
李艳梅[6](2019)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研究》文中提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作用的实现,归根结底要依靠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直接受教师素养的影响,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师的素养和能力关乎未来学校和教育的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应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为人民提供满意的教育;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政治性和育人性是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鲜明特点,要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培养学生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具备能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教师学科素养的构建是促进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一步。本研究以核心素养为背景,立足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特点,着眼于教师和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把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政治教师素养结合起来,根据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把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学科素养相应地概括为政治素养、科学素养、法治素养和公共参与素养。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分析了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学科素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之上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外在的培养和培训及师范院校的职前培养等三个方面探索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科素养的路径。
石燕[7](2019)在《郭有守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郭有守是一位教育理论家,更是一位埋头苦干的教育实干家,他有非常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经验。自1928年进入教育界后,他先后在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1929—1939年,郭有守在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任职,任高等教育司第二科科长兼电影检查委员会主任。期间,他起草了中国第一部电影检查法规,发起成立了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任协会的常务执行委员。他大力推广教育电影,坚决抵制劣质影片,为中国早期教育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郭有守曾受教育部委派考察国内外教育,加深其对国内外教育现状的认识与了解。1939—1945年,郭有守担任四川省教育厅长。当时,位于大后方的四川,已成为全国的政治中枢、兵员基地和粮食基地,四川教育必须服务于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培养为战时及战后服务的人才、动员民众的抗战建国战略目标。在这种时局下,郭有守针对以往四川教育的弊端,提出了“谋安定、求充实、严考核、责实效”的施政原则。并根据这一原则,拟定教育计划,锐意改革和创新教育政策,开创了四川战时教育的新局面。在主持四川教育的七年里,郭有守率领全川教育界人士,大胆改革教育行政,努力发展师范教育,大力普及国民教育,积极推动四川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长期的教育实践经历和教育施政经验,推动了郭有守教育思想的形成。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四川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对当今教育而言仍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彭春荣[8](2019)在《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实现教育大计,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基础。为促进我国特殊体育教师队伍的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分析、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等研究方法,以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过程为研究切入点,探究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通过分析欧美对适应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为研究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体系内容提供有价值的借鉴。运用德尔菲法,发放专家问卷从而构建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指标体系。对特殊教育学校在职体育教师发放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调查问卷,对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初步的验证,同时了解特殊体育教学实践对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现实需求,针对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现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相应策略。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研究过程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的思路、框架及国内外对特殊体育教师素养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归纳,并详细的阐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及主要研究内容,阐明了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各概念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理论阐述。以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过程为研究切入点,分析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决定性内、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包括特殊体育教师的认知能力、职业发展动机和发展需求,外在因素主要包括国家发布的特殊体育教育政策和特殊教育学校环境。分析特殊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特点及其体育需求,特殊体育教学的主体性、差别性、成功体验性和发展性等原则的内容,阐明特殊体育教师的专业特性,明确构建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必要性。第三章,欧、美适应体育标准内容分析。欧、美国家对特殊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等素养提出了明确而系统的要求,内容详细且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国家或是地方部门会定期的开展特殊体育教师培训项目。基于此,我国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尽早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特殊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对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需要从结构化、全面化、系统化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第四章,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构建。发放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指标专家问卷,专家们对指标进行两轮筛选和提供相应的意见,最终确定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指标体系,由3个Ⅰ级指标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10个Ⅱ级指标即基础性知识、学科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特殊体育教学能力、特殊体育专业技能、特殊体育科研能力、自我反思与发展能力、专业理想、专业情操和专业自我;45个Ⅲ级指标共同构成。第五章,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分析。了解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情况,为提出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提升策提供现实依据。调查我省特殊教育学校在职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现状,发现目前我省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方面,严重匮乏特殊人群缺陷补偿、鉴定与评估、运动评量、康复训练等学科性知识;特殊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素养方面发展不均衡,制定个别化体育教学计划的能力、运动康复指导等专业能力水平相对较低。无论是专业知识素养还是专业能力素养都有待进一步提高。第六章,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分析。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国家政策不全,法规不明,执法不严;社会对特殊人群存在偏见,对特殊体育教师这个职业不理解、不支持;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培养机制不完善,培养院校太少,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形式单一、缺乏实践性培养。提升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相关策略,主要从三个方面,第一,强化特殊体育教师职前教育,采用3+1/3+2(层积培养)和4+1(集中培养)和4+2(进修培养)的培养模式;第二,构建适用于特殊体育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第三,加强特殊体育教师的职后培训,选择外出进修继续教育、院校和网络课程等培训方式。
李昆[9](2019)在《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什么》文中研究说明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00周年诞辰,我们能够从这样着名的教育家身上学到什么?爱每一个孩子是教师工作的感情基础苏霍姆林斯基一生都热爱自己的学生,"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是我们熟悉的座右铭。他曾坦言:"什么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呢?可以不假思索地说:热爱儿童。"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孩子,以实际行动做榜样。
曹志峰[10](2018)在《高校教师胜任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 ——组织支持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首先通过对高校教师胜任力、工作绩效和组织支持等核心概念的界定并进行操作化定义和测量,形成《高校教师工作情况调查》预测问卷,并对预调研收集到的176份网络版有效调查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同时对预测问卷进行修订和完善,并形成《高校教师工作情况调查》正式问卷。其次,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方法对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和贵州财经大学等21所本科院校的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抽样调査,共获取879份有效高校教师调查数据。通过对有效调査样本的数理统计分析,具体包括样本特征分析、描述性分析和正态性检验以及信、效度检验,确定了调查样本具有良好代表性和调査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再次,本研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层级回归分析以及协方差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对研究变量进行实证研究。分别探讨了性别、受教育程度、职称、学科和工作时间等人口统计学特征对教师工作绩效和组织支持感知群体差异,高校教师胜任力、工作绩效和组织支持感知之间的相关关系、因果关系以及组织支持感知影响高校教师胜任力与工作绩效关系作用机制。第四,本研究根据目的性抽样方法,对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和贵州财经大学等21所本科院校的12名高校教师和8名高校管理人员进行半结构性访谈,结合信度、效度和研究伦理道德,采用描述性分析和解释性分析对高校教师胜任力、工作绩效和组织支持进行质性研究,以补充、完善量化研究结论。结合量化研究和质性访谈,本研究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研究变量结构维度具有多元一体性。高校教师胜任力包括基础胜任力、教学胜任力、科研胜任力和创新胜任力等4个维度,25个测量项,教师工作绩效包括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和适应性绩效等3个维度,20个测量项;组织支持感知包括组织制度支持感知、上级领导支持感知和学校同事支持感知等3个维度,20个测量项。(2)研究样本抽样合理、群体差异显着。通过对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正态性检验,发现研究对象分布合理,研究结论将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推广性。同时,高校教师工作绩效和组织支持感知等研究变量在性别、受教育程度、职称、学科和工作时间等人口统计学特征上普遍存在较大群体差异。(3)研究变量相关性高、回归效应显着。通过相关分析和多元层级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年限等控制变量,高校教师胜任力等自变量以及组织支持感知等中间变量对高校教师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和适应性绩效等研究变量分别存在较高的相关关系和显着回归效应。(4)组织支持感知存在显着性中介效应。通过SPSS22.0和AMOS21.0统计软件对研究变量关系的作用机制进行协方差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组织支持感知在高校教师胜任力与工作绩效关系中存在显着中介效应。相对已有研究成果,本研究的贡献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应用贡献,具体包括:(1)将组织支持理论引入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本研究引入组织支持作为中间变量,通过对组织支持在高校教师胜任力与工作绩效关系作用机制的调查研究,从组织支持理论的视角探讨了提高高校教师胜任力和促进高校教师工作绩效的对策建议。(2)关于组织支持结构的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复合型组织支持的概念,它可以被解构为基于高校组织视角的“组织支持获得”和基于高校教师视角的“组织支持感知”,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此外,本研究还提出了组织支持感知结构维度,建立了新的组织支持感知测量模型。二是研究方法贡献,具体体现在:(1)采用复合型组织支持视角探讨高校组织支持理论。本研究以组织制度支持感知、学校同事支持感知以及上级领导支持感知作为组织支持感知的操作性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组织视角的“组织支持获得”的综合构念,形成了高校组织支持理论的复合型视角。(2)运用实证研究与质性访谈方法对研究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综合量化研究和质性访谈研究方法,对高校教师胜任力、工作绩效以及组织支持获得与组织支持感知的形成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较为全面地和透彻地证实了组织支持影响高校教师胜任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的实践启示:(1)基于高校组织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一是构建基于胜任力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二是健全提升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绩效评价体系;三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要强化组织支持感知对教师的影响。(2)基于高校教师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一是构建基于胜任力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二是提升适应高校组织发展战略的工作绩效水平;三是教师要增强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支持获得的感知。组织支持对高校教师胜任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的作用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研究工程。本研究尽管采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规范的研究程序对此进行论证,得到的研究结论也符合研究设计预期,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研究人员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改进、完善和深化。(1)不断验证与提高调查问卷质量。高校教师胜任力、工作绩效和组织支持等核心概念的量表编制和调查问卷设计没有进行大样本的反复检验,调查问卷的合理性和通用性有待进一步检验。因此,后续研究还需要对高校教师胜任力、工作绩效和组织支持等核心概念的量表编制和调查问卷设计进行反复验证、修正和完善,以形成成熟的调查问卷。(2)不断细化或者增加研究对象数量。研究对象和调查样本量可能会影响研究结论。因此,后续研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对研究对象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类,提高研究对象代表性;二是增加数据收集样本数量和质性访谈个案数量,这样也会得出更加精确的研究结论和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二、一个好教师的必备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好教师的必备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好”幼儿教师必备素养及其结构:从专家决策转向幼儿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1)扎根理论 |
(2)访谈法 |
3.研究工具 |
(1)访谈提纲 |
(2)工具 |
4.资料收集与分析 |
(1) 资料收集 |
(2)资料分析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
1.研究结果 |
(1)开放式编码(概念化与范畴化) |
(2)主轴式编码 |
(3)选择式编码 |
2.讨论与分析 |
(1)形象素养是“好”幼儿教师必备素养的条件 ,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 |
(2)能力素养是“好”幼儿教师必备素养的基础,是专业态度与专业技能的统一 |
(3)道德素养是“好”幼儿教师必备素养的核心,是爱心与耐心的统一 |
(4)幼儿视角下“好”教师必备素养供需结构模型 |
四、结论 |
(2)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研究 ——基于中师优秀教育传统分析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1. 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客观需求 |
2. 教师质量卓越发展的现实诉求 |
3. 学习机缘和研究旨趣 |
(二) 研究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四) 相关文献综述 |
1. 关于卓越教师的研究 |
2. 关于中师教育的研究 |
3. 现有研究述评 |
(五) 研究方法 |
1. 文献法 |
2. 访谈法 |
一、 卓越小学教师的“源”与“析” |
(一) 小学教师培养的历史变革 |
1. 培养层次:由“中师”到“高师” |
2. 培养目标:由“合格”到“卓越” |
3. 培养理念:由“阶段性”到“终身化” |
(二) 卓越小学教师素质解析 |
1. 专业精神高尚 |
2. 专业知识融通 |
3. 专业能力出色 |
二、 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薄弱环节——基于现实的分析 |
(一) 生源选拔:师范生质量参差不齐 |
1. 师范改革:生源质量今非昔比 |
2. 卓师探索:师范生择优培养 |
(二) 培养:改进与问题并存 |
1. 培养目标:理念先进,但“小学性”凸显不足 |
2. 校园文化:师范性势微,综合化增强 |
3. 课程设置:模块比重失衡,内容欠整合 |
(三) 实训:“学、践”脱节,指导欠佳 |
1. 见习实习时间不足,后续指导有待完善 |
2. 与实践基地未实现有效联动 |
三、 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历史营养——中师优秀教育传统挖掘 |
(一) 政策优势与师范底蕴,孕育教师情怀坚定化 |
1. “定向”的政策优势,保障师范生的“去向” |
2. 严谨的招生方式,促生源“优质”与“适宜” |
3. 浓郁的师范文化,坚定师范生的“教育志向” |
(二) 课程设置与课外活动,造就教师素养综合化 |
1. 文理兼通的课程设置,造就教师知识全面化 |
2. 体艺兼备的课外活动,孕育教师能力多样化 |
3. 严谨的管理方式,造就教师性格严谨化 |
(三) 教技训练与系统实习,培养教师教学扎实化 |
1. 教技训练日常化,熟习三字一话两表达 |
2. 见习实习多样化,营造教学环境实效化 |
四、 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路径探索——传承与革新并存 |
(一) 生源优质:吸引人才志做教师 |
1. 理念先行:凸显教师社会地位 |
2. 政策驱动: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
3. 招生改革:丰富生源选拔方式 |
(二) 目标定位:坚持孕育师范特色 |
1. 培养定位:宏观标杆与学校底蕴相结合 |
2. 文化彰显:凸显校园文化的师范性 |
3. 主体自觉:涵养个体的“师范我” |
(三) 专业塑造:造就“专、广、融、研” |
1. 锤炼教技:加强基本功训练,造就教师职业技能规范化 |
2. 整合视野:完善课程结构,促进学科知识融合化 |
3. 活动育能:设置多样活动,培养学生能力综合化 |
4. 更新实践:落地UGS模式,实现实训、反思、研究一体化 |
结语 —基于传承的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广西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以贺州市经济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政策背景:培养幼师职业素养刻不容缓 |
2.社会需求:从供需矛盾中审视职业素养问题 |
3.职教现状:教育价值取向缺陷,职业素养教育弱化 |
4.广西幼教现状: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亟待提高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目标 |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框架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七)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八)理论基础 |
1.素质冰山理论 |
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3.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4.发展性教育评价理论 |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及其结构要素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中职学前教育 |
2.职业素养 |
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 |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目标 |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结构要素 |
1.职业意识 |
2.职业道德 |
3.职业态度 |
4.职业精神 |
(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
1.有利于转变学生观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2.有利于为社会输送卓越幼师人才缓解家长焦虑 |
三、广西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调查 |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问卷调查研究 |
1.调查理论基础 |
2.调查目的 |
3.调查对象 |
4.问卷编制 |
5.数据处理 |
6.调查结果分析 |
(二)访谈研究 |
1.访谈对象 |
2.访谈方式 |
3.访谈内容及结果 |
四、广西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
(一)学生职业意识薄弱,缺乏职业规划和管理能力 |
1.自我认知模糊,职业定位不清晰 |
2.缺乏职业规划和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
(二)学生对幼儿态度欠科学,职业道德自我评价与用人单位存在偏差 |
1.对幼儿的态度欠科学 |
2.职业道德自我评价与用人单位存在偏差 |
(三)学生职业态度欠科学,没有树立良好的教师观 |
1.对惩罚的观念不一致,缺乏科学的儿童观 |
2.缺乏对幼师职业的正确认知,没有树立良好的教师观 |
(四)学生对职业精神认知存在偏差,需要加强服务奉献精神养成 |
1.对职业精神的认知存在偏差 |
2.需要加强服务奉献精神养成 |
(五)学生职业素养问题归因分析 |
1.学生因素 |
2.学校因素 |
3.社会因素 |
五、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对策 |
(一)学生层面 |
1.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
2.建立正确的职业观 |
3.树立技能与素养并重意识 |
(二)学校层面 |
1.加强职业认知教育,提高学生职业规划能力 |
2.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 |
3.实行职业道德教育改革,提高教育实效 |
4.重视职业精神教育,促进职业精神养成 |
(三)社会层面 |
1.提高社会认识、增强社会支持,吸引优秀生源 |
2.提高幼师待遇和社会地位,增强职业吸引力 |
(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对策的评价机制 |
1.以学生诉求为依据的评价机制 |
2.以用人单位评价为依据的评价机制 |
3.建立多维化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
七、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图、表和公式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4)中美两国教师专业品性比较研究 ——基于教师专业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问题 |
(六)研究目标以及意义 |
(七)分析框架 |
一、教师专业品性的理论探讨 |
(一)教师专业品性的界定及其重要性 |
(二)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三)对教师专业标准中专业品性的主要分析维度 |
1.要素与结构维度 |
2.表述方式维度 |
3.功能维度 |
二、美国教师专业品性: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分析 |
(一)美国学界对于“好教师”的相关探讨 |
(二)美国教师专业标准中关于专业品性的规定 |
1.要素与结构 |
2.表述方式 |
3.功能发挥 |
(三)美国教师专业标准中专业品性的特点分析 |
1.要素与结构维度:要素全面,注重心理素质 |
2.表述方式维度:表述具体,局限性大 |
3.功能维度:引导与评价功能并重 |
三、我国教师专业品性: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分析 |
(一)我国学界对于“好教师”的相关探讨 |
(二)我国教师专业标准中关于专业品性的规定 |
1.要素与结构 |
2.表述方式 |
3.功能发挥 |
(三)我国教师专业标准中专业品性的特点分析 |
1.要素与结构维度:概念界定不清,对心理素质重视不足 |
2.表述方式维度:规定不够具体,表述方式有待改进 |
3.功能维度:注重引导功能,评价功能有待提升 |
四、中美教师专业标准中关于专业品性规定的异与同 |
(一)中美教师专业标准中专业品性的要素与结构差异 |
(二)中美教师专业标准中专业品性的表述方式差异 |
(三)中美教师专业标准中专业品性的功能差异 |
五、总结与思考 |
(一)要素与结构层面:两国的共性要求体现了好教师的特质 |
1.好教师应有的教师专业品性要素 |
2.两国教师专业品性的结构:师德与个性的协同发展 |
3.异与同的根本原因:文化背景差异 |
(二)表达方式层面:中美之间的差异关涉到可操作性问题 |
(三)功能发挥层面:应当追求引导与评价功能的平衡 |
(四)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1.对专业品性应具体界定,明确其要素与结构 |
2.教师专业标准中对专业品性规定的表述应更加科学具体 |
3.教师专业品性应当兼顾引导与评价双重功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教育实践中化学教育硕士PCK发展的跟踪研究 ——以D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教育政策及课程改革对职前化学教师的挑战 |
(二)教师知识的发展趋势对职前化学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
(三)科学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学科教学知识内涵研究 |
二、学科教学知识结构研究 |
三、学科教学知识主要模型变迁研究 |
(一)舒尔曼的PCK形成模型 |
(二)格罗斯曼的PCK内涵模型 |
(三)科克伦的动态PCKg模型 |
(四)马格努森的科学教师PCK五边形 |
(五)帕克的PCK五边形的动态模型 |
四、学科教学知识的测量研究 |
(一)几种测定PCK的方法 |
(二)PCK测量的困境与挑战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与理论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理论框架 |
二、研究情景与研究对象 |
(一)研究情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
(一)资料收集方法 |
(二)资料分析方法 |
四、研究信效度与研究伦理 |
(一)研究信效度 |
(二)研究伦理 |
第四章 化学教育硕士PCK的研究发现 |
一、化学教育硕士PCK的现状分析 |
(一)基础教育实践第一阶段化学教育硕士PCK的现状及分析 |
(二)基础教育实践第二阶段化学教育硕士PCK的现状及分析 |
(三)应用教育实践阶段化学教育硕士PCK的现状及分析 |
二、化学教育硕士PCK的发展特征 |
(一)化学教育硕士PCK发展的特征分析 |
(二)化学教育硕士PCK发展特征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一)化学教育硕士PCK在随着教育实践进程的深入而逐步发展 |
(二)化学教育硕士PCK在教育实践中呈现四种发展模式 |
(三)多因素协同影响化学教育硕士PCK的发展 |
二、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核心素养 |
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
三、教师素养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科素养 |
第二节 基本理论概述 |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点 |
二、教师专业化理论 |
三、终身教育理论 |
第二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
第一节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科素养及其特征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科素养的构成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科素养的特征 |
第二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的重要意义 |
一、满足教师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诉求 |
二、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 |
三、促进思想政治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
四、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
第三章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科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科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问卷调查实施情况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科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识视野和教育理念的影响 |
二、任务繁重,教学压力较大 |
三、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 |
四、功利主义工作观的驱使 |
五、在职学习机会普遍较为缺乏 |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科素养的路径探索 |
第一节 教师自我的积淀和提升 |
一、读经典,悟原理,做有信仰的政治教师 |
二、勤反思,敢质疑,做有思想的政治教师 |
三、懂法律,明法治,做有尊严的政治教师 |
四、多参与,重实践,做有担当的政治教师 |
五、强意识,会计划,做有远见的政治教师 |
第二节 外在的培训和支持 |
一、加强在职培训 |
二、健全培训机制 |
三、组织教研活动 |
四、给予人文关怀 |
五、完善评价机制 |
第三节 师范院校的职前培养 |
一、严抓理论学习,夯实专业基础 |
二、引导职业规划,加强理想教育 |
三、开展学科活动,丰富培养方式 |
四、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郭有守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郭有守生平及教育经历 |
第一节 求学时期 |
第二节 任职教育部时期 |
第三节 任职四川教育厅长时期 |
第二章 教育行政思想与实践 |
第一节 教育行政思想 |
第二节 教育行政改革实践 |
第三章 国民教育思想与实践 |
第一节 国民教育思想 |
第二节 国民教育实践活动 |
第四章 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 |
第一节 师范教育思想 |
第二节 师范教育实践活动 |
第五章 对郭有守教育思想与实践的评价 |
第一节 郭有守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特点及意义 |
第二节 郭有守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启示 |
第三节 郭有守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地位及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8)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2.1 国内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研究 |
1.2.2 国外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研究 |
1.2.3 文献综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素养 |
1.3.2 教师专业素养 |
1.3.3 特殊体育 |
1.3.4 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 |
1.4 研究对象、方法及步骤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步骤 |
1.4.4 研究的技术路线、核心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理论阐述 |
2.1 教师专业素养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
2.1.1 教师专业素养发展过程 |
2.1.2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意义 |
2.1.3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原则 |
2.2 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内涵 |
2.2.1 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概念 |
2.2.2 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决定性因素分析 |
2.3 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特性分析 |
2.3.1 特殊体育教学目标 |
2.3.2 特殊体育教学对象 |
2.3.3 特殊体育教学基本特征 |
2.3.4 特殊体育教学的原则 |
第3章 欧、美适应体育标准内容分析 |
3.1 欧洲适应体育标准 |
3.1.1 欧洲适应体育标准产生缘由 |
3.1.2 欧洲适应体育标准内容 |
3.1.3 欧洲国家适应体育教师培训实例分析 |
3.1.4 欧洲适应体育标准的特点 |
3.1.5 欧洲适应体育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3.2 美国适应体育国家标准 |
3.2.1 美国适应体育国家标准产生缘由 |
3.2.2 美国适应体育国家标准内容 |
3.2.3 美国适应体育国家标准特点 |
3.2.4 美国适应体育国家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第4章 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建构 |
4.1 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指标内容的选择 |
4.1.1 Ⅰ级指标的内容选择 |
4.1.2 Ⅱ级指标的内容选择 |
4.1.3 Ⅲ级指标的内容选择 |
4.2 初步建立的指标体系 |
4.3 专家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1 第一轮专家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2 第二轮专家调查结果与分析 |
4.4 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指标体系 |
4.4.1 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
第5章 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分析 |
5.1 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知识基本情况 |
5.1.1 学科性知识情况 |
5.1.2 实践性知识情况 |
5.2 特殊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基本情况 |
5.2.1 教学能力基本情况 |
5.2.2 专业技能情况 |
5.2.3 自我发展能力 |
第6章 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
6.1 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6.1.1 政策、法规制定不全 |
6.1.2 社会认知偏差 |
6.1.3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
6.1.4 培养机制不完善 |
6.2 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途径 |
6.2.1 强化职前教育 |
6.2.2 加强职后培训 |
6.2.3 促进教师主观努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高校教师胜任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 ——组织支持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章节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高校教师胜任力的研究 |
一、胜任力研究溯源 |
二、胜任力概念辨析 |
三、胜任力模型构建 |
四、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 |
五、小结 |
第二节 关于高校教师工作绩效的研究 |
一、工作绩效内涵界定 |
二、工作绩效测量维度研究 |
三、高校教师工作绩效研究 |
四、小结 |
第三节 关于高校组织支持的研究 |
一、组织支持理论的提出 |
二、组织支持的测量维度 |
三、组织支持相关变量及作用机制研究 |
四、小结 |
第四节 关于高校教师胜任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的研究 |
一、高校教师胜任力与工作绩效关系预测研究 |
二、高校教师胜任力与工作绩效关系机制研究 |
三、小结 |
第五节 文献研究总结和评述 |
一、高校教师胜任力 |
二、高校教师工作绩效 |
三、高校组织支持 |
四、高校教师胜任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评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校教师胜任 力 |
二、高校教师工作绩效 |
三、高校组织支持 |
第二节 概念操作化定义及测量 |
一、高校教师胜任力操作化定义及测量 |
二、高校教师工作绩效操作化定义及测量 |
三、高校组织支持感知操作化定义及测量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人才测评理论 |
二、绩效激励理论 |
三、组织支持理论 |
四、高校教师发展理论 |
第四节 研究问题与假设 |
一、研究问题 |
二、理论假设 |
三、本研究概念框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变量问卷编制与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与内容结构 |
一、调査问卷设计原则 |
二、调查问卷设计步骤 |
三、调查问卷内容结构 |
第二节 预测问卷施测与分析 |
一、预测问卷施测 |
二、预测问卷分析 |
第三节 正式调查与数据质量评估 |
一、预测问卷修订与正式问卷形成 |
二、研究数据收集与基本分析 |
三、研究变量信度与效度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教师胜任力与工作绩效关系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假设操作化 |
一、研究问题操作化 |
二、研究假设操作化 |
第二节 研究变量差异性分析 |
一、性别影响差异性分析 |
二、受教育程度影响差异性分析 |
三、职称影响差异性分析 |
四、学科影响差异性分析 |
五、工作时间影响差异性分析 |
第三节 研究变量相关性分析 |
一、高校教师胜任力与工作绩效相关性分析 |
二、高校教师胜任力与组织支持感知相关性分析 |
三、组织支持感知与工作绩效相关性分析 |
第四节 研究变量线性回归分析 |
一、虚拟变量对比编码 |
二、研究变量多重共线性检验 |
三、研究变量多元层级回归分析 |
第五节 组织支持感知对高校教师胜任力与工作绩效关系作用机制分析 |
一、中介效应检验原理与过程分析 |
二、组织制度支持感知对研究变量中介效应分析 |
三、学校同事支持感知对研究变量中介效应分析 |
四、上级领导支持感知对研究变量中介效应分析 |
第六节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研究假设检验结果整理 |
二、研究变量差异性分析总结与讨论 |
三、研究变量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与讨论 |
四、研究变量作用机制分析结果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校教师胜任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系统分析 |
第一节 质性研究设计 |
一、质性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访谈提纲与问题设计 |
三、确定访谈对象与访前准备 |
四、质性研究信、效度和伦理 |
第二节 质性研究过程 |
一、质性研究资料收集 |
二、质性研究资料整理 |
三、质性研究资料分析 |
第三节 高校教师胜任力、工作绩效和组织支持描述性分析 |
一、高校教师胜任力描述性分析 |
二、高校教师工作绩效描述性分析 |
三、高校组织支持描述性分析 |
第四节 复合型组织支持对高校教师胜任力与工作绩效关系解释性分析 |
一、从高校教师胜任力到工作绩效:个体主观能动性的驱动作用 |
二、从工作绩效到高校教师胜任力:组织支持的形成与塑造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研究变量结构维度具有多元一体性 |
二、研究样本抽样合理、群体差异显着 |
三、研究变量相关性高、回归效应显着 |
四、组织支持感知存在显着性中介效应 |
第二节 相关的对策建议 |
一、基于高校组织的对策建议 |
二、基于高校教师的对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贡献 |
一、理论应用贡献 |
二、研究方法贡献 |
第四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校教师工作情况调查预测问卷 |
附录二: 高校教师工作情况调查正式问卷与预测问卷编号对应表 |
附录三: 高校教师工作情况调查正式问卷 |
附录四: 调查问卷难度测量表 |
附录五: 高校教师工作情况访谈问卷 |
附录六: 高校管理人员工作情况访谈问卷 |
附录七: 博士学位攻读期间主要科研经历 |
致谢 |
四、一个好教师的必备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好”幼儿教师必备素养及其结构:从专家决策转向幼儿视角[J]. 程秀兰,余一夫.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2]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研究 ——基于中师优秀教育传统分析的视角[D]. 宋林静.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广西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以贺州市经济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为例[D]. 张晓岚.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4]中美两国教师专业品性比较研究 ——基于教师专业标准[D]. 丁利钧.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教育实践中化学教育硕士PCK发展的跟踪研究 ——以D大学为例[D]. 梁泽敏.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研究[D]. 李艳梅.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郭有守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 石燕.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8]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研究[D]. 彭春荣.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9]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什么[J]. 李昆.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 2019(Z1)
- [10]高校教师胜任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 ——组织支持的作用机制[D]. 曹志峰. 南京大学, 2018(06)